河北农业科学

 


二点委夜蛾专栏

  • 二点委夜蛾越冬规律研究

    姜京宇;李秀芹;李素平;许佑辉;郝延堂;王永波;李智慧;周芳;

    二点委夜蛾是2005年在河北省夏玉米上新发生的重大害虫,其研究资料仅仅是作为一般昆虫种类进行的记载,无发生规律的相关文献,其中有关该害虫越冬规律研究的报导是空白。作者经过多年系统监测,采用全省普查、定田系统调查、罩网定点定期调查和人工饲养定时观测的方法,澄清了二点委夜蛾的越冬场所、越冬方式、越冬虫态和死亡情况。在河北省,10月上旬末代幼虫在玉米、花生、甘薯和棉花等田间出现,秋收过后则在上述作物的冬闲地越冬;在田间残存的植物干秧子上或下,落叶中或落叶下,以结土茧或老熟幼虫的方式越冬,或进入土壤的浅表层结土茧越冬。越冬前有部分幼虫被寄生或死亡。人工饲养观察结果显示,10月下旬为末代幼虫结茧期,到11月中旬幼虫大多已经结茧越冬。越冬基数调查采用摸查方式,或粗筛筛查虫体。研究结果可为二点委夜蛾的监测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2011年11期 v.15;No.113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耕作栽培与生理

  • 不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苗期—灌浆期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及其模型的建立

    毕建杰;公艳;许骥坤;谭秀山;刘建栋;

    为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苗期—灌浆期干物质积累过程的影响程度,选取鲁单981为试验材料,设置了双行交错种植、双行平行种植、单行平行种植3种种植方式,分别在玉米出苗后17 d、拔节期、抽雄期、吐丝期、散粉期、灌浆期取样,分析了根、茎、叶、叶鞘、全株的干物质积累过程,建立了大田条件下鲁单981全株及各器官干物质积累的数学方程,并对其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种植方式对全株及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程度差异很大,在相同生育时期,以双行交错种植的玉米干物质积累较多;对全株、根、茎、叶、叶鞘5个器官建立的数学模型,其方程参数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不同种植方式下不同器官干物质积累数学模型也有所不同。

    2011年11期 v.15;No.113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引进BMR饲用高粱在环渤海地区的田间生产性能评价

    薛建国;刘忠宽;王显国;智健飞;刘振宇;马鹏;韩云华;王正伟;李永祥;吴菲菲;宁亚明;赵利;

    为筛选出适宜环渤海地区种植的BMR饲用高粱品种,2011年对来自美国以及澳大利亚的15个BMR品种与3个非BMR品种的饲用高粱品种进行了田间比较试验,系统测定并分析了与生产性能有关的植株生长高度、分蘖数、茎粗、鲜草产量、干草产量、鲜干比和茎叶比。结果表明:15个BMR品种与3个对照品种在生长性状和产量方面差异显著;BMR Elite和26837高粱在该地区可以做青贮利用,BMR Enroma苏丹草、SS2苏丹草、22053高丹草、PAC F8423高丹草在该地区可以多次刈割做青饲或者干草。这几个品种可以作为该地区的优良品种,利用适宜的方式推广应用。

    2011年11期 v.15;No.113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节水型冬小麦品种的分类 产量变化规律及应用研究

    李月华;刘强;冯立辉;刘亚;侯丽敏;侯大山;李辉利;

    全面概括节水型小麦品种的特征特性,明确不同小麦品种产量随灌水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可为生产上不同区域选择不同类型的小麦品种提供科学依据。以冀中南小麦生产上推广应用的22个小麦品种为试材,2009~2011年在赵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原种场,采取随机区组排列的方法安排参试品种,在冬前足墒播种的情况下分别进行了春季灌溉0水、1水和2水(该区域平水年壤土麦田主要灌水模式)3个处理,在小麦成熟期采取五点取样法进行测产。根据小麦品种对灌水反应的敏感程度,利用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参试小麦品种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不同类型小麦品种在不同灌水次数下的产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2个小麦品种划分为高敏感型、中敏感型和低敏感型3个类型的品种;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之间的产量差异逐渐缩小,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大部分小麦品种在正常年份灌2水情况下均能够表现出应有的产量水平。在不同灌水次数下,参试小麦品种的产量排位变化很大,因此全面衡量1个品种的抗旱能力,应考虑在旱栽培和不同灌水条件下的综合表现。一般生产上应首先选择既高产又对水分反应中、低敏感型的品种,可以保证无论是在旱年还是在平水年或丰水年均表现稳产、高产;对于水浇条件好的保浇地,可选用综合性状好、对水分反应高敏感型的高产品种,以确保获得理想产量和较高效益;纯旱地或扩浇地麦田,可选用抗旱系数高、产量表现好的小麦品种。

    2011年11期 v.15;No.113 14-1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NaCl胁迫对甜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鲁乃增;周礼彬;轩正英;

    研究NaCl胁迫对甜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可为盐碱地区甜瓜栽培品种选择以及抗盐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以羊角瓜、东方雪密、黑皮棱子酥、超甜盛开花、绿园和红籽酥瓜6个甜瓜品种为试材,设NaCl浓度0.0%(CK)、0.5%、1.0%、1.5%、2.0%和2.5%计6个处理,分别在实验室内采用滤纸培养法进行了种子发芽试验、在连栋日光智能温室内采用混合培养基培养法进行了幼苗生长试验,根据测定的种子萌发指标(发芽率、发芽势、胚根长度和胚轴粗度)和幼苗生长指标(株高、茎粗、活力指数和干重),分析不同盐度胁迫对甜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并对参试品种的耐盐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0%的盐度胁迫,对甜瓜种子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盐溶液浓度的升高,各甜瓜品种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总体呈下降趋势,幼根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幼苗生长、活力指数和干物质积累均出现下降趋势。6个甜瓜品种对不同浓度盐胁迫的反应敏感性不同,其中,黑皮棱子酥耐盐性最强,东方雪密、绿园和红籽酥瓜耐盐性次之,超甜盛开花和羊角瓜耐盐性较差。

    2011年11期 v.15;No.113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4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毛彩云;肖荷霞;鲁珊;陆建章;岳金生;

    为探寻各主要农艺性状在玉米产量构成中的相对重要性,以自主选育的35个玉米杂交组合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区组品比试验,进行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可为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和选育高产玉米品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产量与穗粗、百粒重、株高和生育期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穗行数和出籽率呈显著正相关;出籽率和百粒重对产量的直接效应较大。在玉米品种选育时,选择果穗粗、行数多、单穗重、百粒重高、出籽率高等性状,以及在保持优良抗倒伏性情况下适当提高株高,有助于选育出高产型品种。

    2011年11期 v.15;No.113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南通市稻作方式现状与发展趋势

    李世峰;刘蓉蓉;杨洪建;周宇;

    阐述了江苏省南通市水稻栽培方式正在由传统的手栽方式向直播稻、机插秧、抛秧等轻简栽培方式过渡这一发展现状,分析了不同稻作方式的应用效益和优缺点,并指出了今后南通市水稻栽培方式的发展趋势以及推进机插秧的发展策略。

    2011年11期 v.15;No.113 24-2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沧州地区绿肥作物生产现状与发展前景

    孔德平;王增池;智健飞;

    作者阐述了沧州绿肥作物生产的历史与现状,对沧州绿肥作物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措施。

    2011年11期 v.15;No.113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园艺·园林

  • IAA和NAA处理对黄冠梨果皮钙含量的影响

    韩彦肖;王永博;王亚茹;李勇;李晓;陈江玉;王迎涛;

    为探讨生长素类物质与梨果皮钙含量的关系,以黄冠梨为试材,研究果实套袋前喷施IAA和NAA对果皮钙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入膨大期(即花后80 d)后,IAA处理果实的果皮总钙含量显著高于套3层袋处理,但NAA处理与套3层袋处理差异不显著;IAA处理果实的果皮水溶性钙和NaCl溶性钙含量显著高于套3层袋处理,而NAA处理果实的果皮中这2种钙含量与套3层袋处理无显著差异;IAA处理较套3层袋处理显著提高了果皮醋酸溶性钙含量,而NAA处理对醋酸溶性钙含量影响不大;IAA和NAA处理均降低了果皮HCl溶性钙以及残余钙的相对含量。IAA处理可促进套袋黄冠梨果皮中总钙、水溶性钙、NaCl溶性钙和醋酸溶性钙含量的增加。

    2011年11期 v.15;No.113 31-3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太行山区常见绿化树种叶片水分组成与耐旱性的相关性分析

    胡亦民;孟建朝;

    选择能适应生态环境的适生造林树种是造林成功的1个关键因素。在太行山区的河北省易县旺龙沟流域,以常见的14种造林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调查了自然环境下不同树种的主要分布区域;并在各树种的主要分布区,每树种确定10株2~4 a生的幼树,在主干及主枝枝条中部选择成熟叶片作为测定样品,分析了其叶片束缚水/自由水与所处土壤含水量的相关性,进而分析与树种耐旱性的关系,可为该区抗旱造林树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树种集中分布在丘陵的部位不同;各树种鲜叶的束缚水/自由水与其对应所处土壤的含水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叶片束缚水/自由水越大,植物的耐旱性越强。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在丘陵山地上部保留下来的树种具有较强的耐旱性。

    2011年11期 v.15;No.113 35-37+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植物保护

  • 释放丽蚜小蜂防治越冬番茄温室白粉虱技术研究

    王玉波;李梦;郑礼;

    研究和利用以生物防治为核心的绿色防控技术替代化学防治十分必要。丽蚜小蜂是温室白粉虱的专性寄生天敌,对温室白粉虱控制效果突出。为明确越冬番茄温室利用丽蚜小蜂防治白粉虱的关键技术,以普通的化学农药防治为对照,比较了不同益害比(2∶1、4∶1和6∶1)放蜂对白粉虱的控制效果,以及3月5次放蜂与11月2次放蜂+翌年3月5次放蜂(放蜂益害比均为6∶1)对白粉虱数量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益害比放蜂处理的温室白粉虱数量均低于对照,尤以6∶1处理控制白粉虱效果最好;3月放蜂处理能将温室白粉虱数量持续控制在较低水平,且效果与11月放蜂+翌年3月放蜂处理差异不显著。在衡水越冬番茄温室内使用丽蚜小蜂防治白粉虱时,应将释放天敌集中在年后温室温度刚开始回升、害虫发生数量较少时进行。

    2011年11期 v.15;No.113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棉花烂铃的防治措施研究

    张谦;王树林;杜海英;祁虹;王志忠;李智峰;林永增;

    棉花烂铃是棉花结铃期到吐絮阶段的主要灾害之一,在我国主要棉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减少棉花烂铃对提高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以及降低棉农的用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以冀优01为试材,比较了在棉花烂铃发病初期喷施9种杀菌剂(20%乙酸铜WP 500倍液、75%百菌清WP 800倍液、20%噻森铜WP 400倍液、12.5%烯唑醇WP 1 000倍液、80%代森锰锌WP 500倍液、40%甲硫.30%福美双WP 500倍液、20%松脂酸铜EC 500倍液、25%腈菌唑EC 400倍液、50%多菌灵WP 600倍液)以及在棉花管理中运用5种常用农艺措施(化控、推株并拢、整枝、浅锄松土、去除苞叶)对棉花烂铃的防治效果,以筛选出防治或降低棉花烂铃的杀菌剂种类和农艺措施。结果表明:试验的9种杀菌剂中,80%代森锰锌WP 500倍液对棉花烂铃防治效果最好,有机铜类杀菌剂也表现出了较好的防治效果;试验的5种常用农艺措施中,推株并拢对棉花烂铃防治效果最好,浅锄松土和去除苞叶对减少烂铃也有一定效果。今后对棉花烂铃防治的研究重点应在高效杀菌剂的开发和筛选,以及抗烂铃棉花品种的选育上。

    2011年11期 v.15;No.113 42-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生物科学

  • 感染甘薯小象甲白僵菌菌株的初步筛选

    曹伟平;宋健;王金耀;冯书亮;杜立新;

    甘薯小象甲是甘薯的主要害虫之一。为筛选对小象甲的优良生防菌株,对分离自不同寄主的8株白僵菌进行了产孢量、孢子萌发率等生物学指标研究;采用浸渍法,进行了白僵菌对甘薯小象甲成虫侵染能力的初步筛选。结果表明:白僵菌菌株Gxj-10和Xwy-1感染甘薯小象甲成虫15 d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2.1%和60.7%,表现出较强的致病力,且在培养过程中产孢量较高。2株菌株在防治甘薯小象甲方面具有较强的研究与应用价值。

    2011年11期 v.15;No.113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转基因产品的检测方法

    魏俊杰;

    目前,转基因产品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分子杂交、PCR方法、酶联免疫分析法和基因芯片等,其中分子杂交包括Southern杂交、Northern杂交和Western杂交。对以上转基因产品检测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2011年11期 v.15;No.113 48-49+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遗传育种

  • 黄瓜抗枯萎病育种研究进展

    陈胜萍;付丽军;陈志;麻翠丽;吴志会;

    黄瓜枯萎病是典型的真菌土传病害,近年来发展迅速,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种植收入。对黄瓜枯萎病病原菌、抗病机理、抗性遗传以及分子生物技术在抗病育种中的应用等进行了综述和评价,介绍了黄瓜抗枯萎病育种已取得的成绩和最新研究进展,并对黄瓜抗枯萎病育种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讨论。可为黄瓜枯萎病抗源评价筛选和抗病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

    2011年11期 v.15;No.113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6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玉米主要杂种优势类群特点及杂种优势模式利用

    王磊;谢淑芹;焦宏业;史明山;史丽丽;孙海昆;

    玉米杂种优势的利用为我国玉米产量大幅度提高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杂种优势类群的划分是玉米杂种优势利用的基础,对杂交种组配和自交系改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玉米主要杂种优势类群性状表现的特点;结合育种现状,分析了我国玉米杂种优势利用模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为了适应商业化育种的要求,杂种优势模式将逐渐简化,最终将归结为A×B模式,即Reid×非Reid模式。

    2011年11期 v.15;No.113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4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抗旱节水小麦新品种衡0628选育特点及特征特性

    张文英;李积铭;柳斌辉;宋庆荣;陈凤瑞;李伟;王广才;栗雨勤;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以衡71-3为母本、邯6172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水旱一体种植、平行交替选拔的方法,培育出抗旱节水小麦新品种衡0628。该品种分蘖力强,中早熟,根系发达,株高和株型适中,抗旱、抗干热风、抗病,落黄好,籽粒饱满。突出特点是抗旱节水,适应性广,稳产性好,抗逆性强。在2006~2008年河北省节水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产量连续2 a均居参试品种第1位;在2007~2008年黑龙港流域节水组生产试验中,7点汇总产量较对照品种沧6001增产10.58%、较对照品种邯4589增产6.18%,居7个参试品种第1位。2008年完成河北省黑龙港流域节水组区域试验程序,以总排名第1位的名次通过了河北省审定。

    2011年11期 v.15;No.113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抗旱 高产小麦新品种鹤麦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程玉红;刘海霞;苌收伟;臧鑫;梅兹君;申亚飞;洪玮;

    鹤麦2号是鹤壁市农业科学院以西农881和豫农69作亲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年定向系谱法系统选育而成的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属半冬性、抗旱节水、高产稳产、综合性较好的小麦新品种。一般产量为6 000~6 750 kg/hm2,高产潜力可达8 250 kg/hm2。2011年5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鹤麦2号集抗旱、高产、稳产、多抗于一体,在干旱地区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2011年11期 v.15;No.113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高产 高油 抗病大豆新品种邯豆9号的选育及体会

    郭海萍;周敬霄;肖付明;张清华;

    邯豆9号是邯郸市农业科学院以国审品种沧豆四号为母本、自育优良品系邯9119为父本,经杂交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高油、抗病的特点,适宜在河北省中南部夏播种植。2011年通过了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11年11期 v.15;No.113 63-6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早熟粳稻品种新90-3的特性与栽培技术

    王永新;张秀和;李建广;

    新90-3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选育的早熟粳稻品种。该品种根系发达,高抗倒伏,分蘖力较弱,株高105 cm,穗粒数138粒,千粒重28.7 g,河北省水稻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8 767.5 kg/hm2,抗稻瘟病,多数米质指标达到国家优质1~2级米标准,在冀东稻区全生育期160 d,适宜河北省长城以南稻区在缺水条件下晚播种晚插秧节水栽培。

    2011年11期 v.15;No.113 65-6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农业经济

  • 基于RV指数的道路对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的影响——以东营市为例

    秦天天;齐伟;徐柏琪;商冉;孙成菊;

    道路的大规模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巨大,影响着居民点的分布格局和周围土地利用的变化,对生态过程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本研究以东营市为研究区,通过对表示道路网络干扰强度的RV(Roadless Volume)指数进行分析计算,对比分析了不同道路影响等级分区内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道路影响等级下滩涂和湿地的面积随等级的增加而减少,其中从1级到2级下降的幅度最大;草地、水域和盐碱地的面积随影响等级的升高,总体呈下降趋势,且降幅十分明显;耕地的面积从总体来看也呈减少趋势,但幅度相比以上生态用地而言并不十分强烈;建设用地的面积随道路影响等级的增加有上升趋势。通过以上分析说明,道路网络的不断扩展对区域土地利用的影响显著,其中对生态用地的干扰尤为明显。

    2011年11期 v.15;No.113 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8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淅川县国家级公益林净化大气环境功能价值测算

    王志杰;吴浩;王大伟;丛海江;

    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步意识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本研究利用国家林业局发布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对淅川县国家级公益林净化大气环境功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淅川县国家级公益林生态系统净化大气环境价值约为31 056.6万元,远超过淅川县每年的造林投入和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并通过不同林分类型的净化大气环境的功能价值比较,提出在淅川丹江库区应加大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营造,以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生态系统净化大气环境的功能价值。

    2011年11期 v.15;No.113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小农生产模式对林州市畜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董明丽;黄建强;董开军;

    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农业的冲击面前,农业的现代化已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然而不符合生产力要求的小农生产模式的存在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生产模式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作者以河南省林州市畜牧业为研究对象论述小农生产模式对目前农业发展的影响,以期对打破小农模式这一瓶颈有所参考。

    2011年11期 v.15;No.113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文化主题公园经营模式的构建

    江斌;朱军;

    作者主要从文化主题公园的概念和经营模式入手,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文化主题公园的经营模式现状以及文化主题公园在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在通过SWOT分析后,对我国文化主题公园经营模式的构建提出了一些设想。

    2011年11期 v.15;No.113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5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农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

    安宴菲;夏建军;王学军;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转轨期间的一大突出矛盾。作者在阐述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产生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农村就业服务体系现状,最后,就如何有效加强农村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旨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011年11期 v.15;No.113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果蔬类农产品物流组织研究

    任艳;

    通过分析果蔬类农产品的物流特点以及国外发达国家的物流组织发展状况,提出我国果蔬类农产品的物流组织的发展方向,即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提高果蔬类农产品物流初始阶段的组织化程度;在农产品物流领域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提高果蔬类农产品物流组织的社会化程度;积极引导零售商采取"销售—物流"一体化的经营模式。

    2011年11期 v.15;No.113 87-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如何利用信息化农业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李倩茹;王政嘉;郑娜;

    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和信息化农业的内涵,以及信息化农业的作用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分析了农业信息化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利用信息化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方法。

    2011年11期 v.15;No.113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气象学

  • 景德镇市引种沾化冬枣的气候条件分析

    赵春生;雷玄肆;李业民;张晓辉;

    为了配合景德镇市政府做好冬枣引种工作,解决冬枣引种过程中出现的气象问题,明确景德镇市气象条件的利弊,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作者根据气候资料的统计原理,对景德镇市与沾化县1981~2010年30 a的气候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景德镇市可以种植冬枣。但从气候条件来看,景德镇市较沾化县具有降水多、气温高、日照少的特点;根据景德镇试种冬枣的生长发育情况,对景德镇与沾化冬枣生长发育期间的气候条件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景德镇市冬枣生长发育期间的气象条件不如沾化县,主要表现在4~6月多暴雨、少日照,7~9月高温和干旱,景德镇冬枣病虫害较沾化严重。因此,景德镇市在引种冬枣过程中,要注意选择排灌方便、背风向阳的地段建园,并注意做好干旱预防和病虫害防治工作。

    2011年11期 v.15;No.113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济宁市前后30a气象资料对比研究

    蔡鹏;孟宪栋;郭红艳;

    分析山东省济宁市气象要素值随时间的变化,可为研究该地区气候变化特征提供科学参考。对比分析了济宁市1971~2000年(前30 a)与1981~2010年(后30 a)气象资料中气温、湿度和降水量等主要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济宁前30 a与后30 a的气候特征总体变化趋势一致。其中后30 a,气温上升较为明显,且春、冬两季增温明显;湿度变化不大;年降水量增多,但冬季降水减少明显;年日照时数减少,且存在夏秋两季减少、春季增多的季节分布特征。

    2011年11期 v.15;No.113 97-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忻州市近50a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分析

    张瑞珍;葛艳斌;罗树伟;赵酉龙;刘海玉;

    以忻州市1961~2010年气温和降水资料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忻州市50 a的气候变化情况,得出其发展变化趋势。结果表明:50 a来忻州市气温呈非连续性的增温趋势,上升率为0.1℃/10 a;降水在年代背景增多的情况下呈减少趋势,减少率为4.5 mm/10 a。预计未来10 a,忻州市的气温变化趋势呈非连续性升高趋势,年降水量呈非连续性减少趋势。

    2011年11期 v.15;No.113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职业技术教育

  • “90后”大学生媒介消费特点调查及对教学管理的启示

    霍素彦;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应及时了解"90后"大学生的媒介消费特点,总结出这个群体的媒介素养,并将高校教学管理与大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结合,旨在探求1条针对"90后"大学生进行教学管理的新途径。

    2011年11期 v.15;No.113 102-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压力现状的调查研究

    贾金才;杨贵明;周宏儒;

    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学生的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和就业压力也相应增大,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通过发放大学生心理压力感调查问卷,共对894名不同年级在读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影响大学生的前3位心理压力分别为学习压力、人际交往压力和就业压力;并且心理压力种类存在年级差异。根据问卷分析结果了解了当前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基本情况,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2011年11期 v.15;No.113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4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