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洪宾;李福元;王晓英;徐成忠;韩素莲;王法宏;
为了明确当前山东省小麦主推品种的春化表现,以应对秋冬气候变暖,依品种春化特性科学确定始播期,从秋种源头上预防冬前旺长和越冬期冻害,选择了19个小麦主推品种,以春麦辽春18为CK,采用干种子田间春季分期播种和室内人工春化晚春田间定植2种方法,研究了19个主推品种的春化弱强和排序,并对其春化类型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按春化从弱到强依次排序为辽春18→济麦20→济宁16→潍麦8→济麦22→良星99→济南17→邯6172→烟5286→山农664→济麦19→烟农24→济宁12→烟农15→泰山23、淄麦12→临麦2和泰山9818→济麦21→烟农19。烟农19和济麦21为冬型,其余17个冬麦品种均为半冬型。半冬型品种占绝大多数,冬型品种很少。在半冬型品种中,排序越在前,春化越弱;排序越在后,春化越强。
2010年12期 v.14;No.102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明哲;郝洪波;谢楠;谢俊雪;王桂荣;
先从生育期和草产量上对12个饲用小黑麦品种进行了筛选,研究了3个优良谷子品种在3个播期条件下的谷草产量和籽粒产量效益,而后对谷-草一年两作种植模式的小黑麦品种和谷子品种进行了组装,并分析了该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简化栽培谷子品种懒谷3号产量较高,且管理简单,便于推广应用,是该种植模式的首选谷子品种;饲用小黑麦品种NTH1048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均较高,适合作为饲用型小黑麦种植。采用懒谷3号+NTH1048谷-草一年两作种植模式,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节水效果明显。
2010年12期 v.14;No.102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程林润;钱秋平;朱璞;俞金龙;蒋梅巧;
以浙凤甜2号甜玉米为试材,以华珍和超甜3号为对照品种,研究了春季露地不同播种时间对其生育特性、鲜穗产量、植株性状及穗部性状的影响,明确其春季适宜的播种期和收获期。结果表明:4月5日前提前播种对收获期提前影响不大;4月15日~5月5日播种的,收获期相应推迟。各品种平均产量随播期延迟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4月5日以前播种有遇到冷空气及持续阴雨天而造成烂种的风险,在4月5日左右视天气情况适时早播有利于提高产量。
2010年12期 v.14;No.102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史新敏;李洪民;张爱君;孙健;
概述了2009~2010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柳新农场甘薯新品种徐薯27超高产的机械化种植模式。简要介绍了育苗、种植、栽插、收获和贮藏的模式,从高淀粉甘薯新品种的选择、主要栽培技术和经济效益分析入手,全面总结了高淀粉甘薯大面积超高产机械化栽培种植模式的成功经验,现已推广到江苏省宿迁市(种植面积100 hm2)、山东省济宁市(种植面积150 hm2)和河南省周口市(种植面积200 hm2)3个地方。2010年种植经济效益均在2.7万元/hm2左右。
2010年12期 v.14;No.102 11-13+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贾建明;李志宏;张喜英;邵立威;范凤翠;石玉芳;
研究了3种种植形式下2种灌溉方式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方式和种植形式对玉米产量性状及产量影响不大。采用沟播沟灌方式,可以用较少灌水量取得与常规畦灌同样的产量,说明沟播沟灌是一种有效的节水途径。综合考虑产量和节水因素,认为采用60 cm等行距种植效果较好,采用50~70 cm大小行沟播沟灌效果次之。
2010年12期 v.14;No.102 14-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何荫飞;廖丽丽;黄云年;
为了探讨广西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适宜的种植密度和施肥量,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了4种种植密度(7.50万株/hm2、8.25万株/hm2、9.00万株/hm2和9.75万株/hm2)及4个施肥量〔施N量分别为75.00 kg/hm2、150.00 kg/hm2、225.00 kg/hm2和300.00 kg/hm2,m(N)∶m(P2O5)∶m(K2O)=2∶1∶4〕共16个处理,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产量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8.25万株/hm2,施肥量为N225.00 kg/hm2、P2O5112.50 kg/hm2、K2O450.00 kg/hm2时,单穴大中薯重量最大,且产量和扣除种薯、肥料费用后的净收入也是最高,分别达到了28997.62 kg/hm2和68990.96元/hm2。
2010年12期 v.14;No.102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牟雪;贾成发;陈帅;刘春雨;李兴;李娇;韩雪;刘晓红;
在人工培养蛹虫草的生长过程中,光照起着重要作用。以棒头草、孢子头和普通草3个品种的蛹虫草为试材,以活体蚕蛹为基质,在光照强度200 lx条件下,研究不同光照时数对蛹虫草转色、原基形成及子实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菌丝转色及原基形成期,给予18 h的光照,转色佳,原基形成良好;子实体生长期,10 h光照条件下,子实体生长健壮,产量高。
2010年12期 v.14;No.102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3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焦永刚;石琳琪;董灵迪;
以草炭、蛭石、炉渣、棉籽皮(废菇料)、粉碎后的玉米秸秆为原料,按不同材料种类及比例混合,制成8种无土栽培复合基质。综合比较复合基质的理化性质和原料成本,初步筛选出低成本的蔬菜无土栽培基质。之后,以初选的基质为测试基质,以常规基质和土壤为对照,进行番茄栽培试验,研究不同基质种类对番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筛选出番茄高效、低成本的无土栽培基质。结果表明:基质Ⅳ(棉籽皮与炉渣按1∶1比例混合的复合基质)和基质Ⅵ(棉籽皮与蛭石按1∶1比例混合的复合基质)的成本较基质Ⅱ(草炭与蛭石按1∶1比例混合的常规无土栽培基质)的成本低60%左右,番茄产量较土壤栽培高5.64%~11.95%,植株和根系生长较旺盛,是优选出的高效低成本番茄无土栽培基质。其中,利用基质Ⅵ栽培的效果较利用基质Ⅳ栽培的效果稍好。
2010年12期 v.14;No.102 22-2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6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马全伟;李龙江;常磊;芦铁雁;
对引进的5个红色甜椒品种进行了棚栽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有2个品种的表现优于对照,其中,红美人(35-130)坐果率高,果形周正,一级果率达63%,单果重适中,色泽鲜亮,整齐度和硬度好,成熟期早,前期产量高,经济效益好,是张家口市的首选品种;红丽(35-132)产量略高于红美人,但成熟期较晚,一级果率比红美人略低,也是一个可以适合张家口市越夏栽培的优良品种。
2010年12期 v.14;No.102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兴;贾成发;刘晓红;陈帅;李娇;牟雪;
在食用菌生产中,由于栽培料后期失水,因而影响了出菇。为了提高产量,必须对栽培料进行补水。以何适2000、特平抗黑、H600平菇品种为试材,用玉米作为培养料,在相同条件下接种,研究培养料中添加保水剂对菌丝生长、出菇时间及平菇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料添加保水剂后,菌丝生长较好,出菇时间提前,污染率降低,并且能减少栽培过程中的浇水次数,显著提高平菇产量。其中,特平抗黑品种使用保水剂效果最好,其菌丝生长最旺盛,污染率最低,产量最高。
2010年12期 v.14;No.102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杨慧民;闫树成;
阐述了我国蔬菜种子包衣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就我国蔬菜种子包衣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种子包衣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及综述。
2010年12期 v.14;No.102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4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王跃强;
淇县无核枣是河南省鹤壁市淇河地区的"三珍"之一,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开发潜力,现已在鹤壁市淇县大面积推广种植。对无核枣的保花、保果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提出了适合淇县无核枣的丰产栽培技术措施。
2010年12期 v.14;No.102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国荣;欧阳汝欣;张荣梅;
盆景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同时具有重要的商品价值。梅花作为我国传统的名花,种植广泛。简述了我国梅花盆景的栽培历史、分布,提出了发展建议。
2010年12期 v.14;No.102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祝彩虹;
校园景观是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景观能否体现特殊的人文和地域特色,是衡量景观设计的重要标准。农业院校因其独特的专业特征,在景观设计上应有鲜明的特色。以安徽农业大学新校区景观设计为例,从农业实验、生态健康、资源节约等方面阐述了"农业实验园景观"设计思想,旨在为我国农业院校景观环境设计的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2010年12期 v.14;No.102 36-3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吴新海;李克晔;孙景合;王文成;
当今社会提倡低碳生活方式,建设节约型园林成为园林建设的新宠。提出从建设观念、能源利用、合理利用中水资源、普及节约浇灌技术等方面进行变革,推进节约型园林建设的发展。
2010年12期 v.14;No.102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颖;唐文清;
人居环境已成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具有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的人居环境是人们的共同愿望,实现城市人居环境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以国内外人居环境的研究为背景,论述了我国城市人居环境现状及特点,提出了我国建设城市理想人居环境的方法和对策。
2010年12期 v.14;No.102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世军;李坤刚;
近年来贸易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但一些发达国家正力图构筑起一种新型的贸易壁垒———蓝色贸易壁垒。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劳动力廉价是我国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所在,而这正是蓝色贸易壁垒针对的主要对象。在分析我国遭遇蓝色贸易壁垒的现状和必然性的基础上,探讨蓝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国际收支平衡以及劳动者3个方面的影响,并从国际和国内2个层面提出应对蓝色贸易壁垒的策略。
2010年12期 v.14;No.102 84-87+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6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徐丽;张立亭;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对于避免规划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有着重要性的战略意义。从土地生态安全的概述出发,综述了土地生态安全及其评价方法的有代表性文献的研究结论,阐述了其在我国的应用,并总结和归纳了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看法,以便在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理论研究。
2010年12期 v.14;No.102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5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徐琛晧;刘啸山;
我国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普遍存在着3类结构性矛盾。对解决我国农地关系结构性矛盾的途径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建立健全河北省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的途径。作者认为,私有化和集体化都不是解决农地关系结构性矛盾的途径,土地经营权流转才是解决我国农地关系结构性矛盾的钥匙。
2010年12期 v.14;No.102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邓炜;
采用综述法和文献分析法,分析了现行征地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讨论了农地发展权设置的意义和可行性,提出设置农地集体所有权之下的农地发展权以实现土地增值收益的合理分配,以及完善征地补偿机制的建议。
2010年12期 v.14;No.102 94-96+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莹;于淼;王阳;廖海英;
简述了农村土地整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程,提出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土地整理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机遇,在今后的工作中,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推进农村城镇化以及拉动经济发展。
2010年12期 v.14;No.102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博;张琳琳;
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分析了新形势下土地储备的意义,总结了大连市目前土地储备的几种方式及其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了大连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相应对策。
2010年12期 v.14;No.102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曹睿;张慧君;严向军;
为了保护水源区生态环境和推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的提出赋予了实施生态补偿全新的内涵。在评价临安市生态补偿现状的基础上,依据临安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的新要求,提出了以公共补偿为主,互助补偿、市场补偿为辅的生态补偿机制架构,并探讨了生态补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制定。
2010年12期 v.14;No.102 103-104+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鲁华宇;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农村工作,首先是抓好农业这一基础工作,新的经济社会形势,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现代农业,逐渐实现农业现代化。简述了河北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紧迫性,提出了河北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方式与遵循原则,并介绍了河北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内容。
2010年12期 v.14;No.102 105-106+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香者;赖昆鹏;
基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农村居民生活的重要性,阐述了农村低保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透明、低保对象确定的不客观、工作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基层工作人员在履行工作职责中应规范工作程序、科学确定低保对象,上级有关部门要制定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农村低保的顺利进行等建议。
2010年12期 v.14;No.102 107-108+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蓉蓉;李世峰;周宇;王进;
结合南通市粮棉油适度规模经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政府农业部门的层面,对促进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配套及农业专业化服务作了一些探索思考。
2010年12期 v.14;No.102 109-11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郁;李素新;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以河北省唐山市为例,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大力发展唐山市农村合作经济的有利条件;把脉唐山市农村合作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把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的认识提高到新水平,把政策扶持提升到新高度,打造唐山合作经济的新特色的对策性研究。
2010年12期 v.14;No.102 112-114+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郑彦平;牛细婷;许皓月;李军英;杨兰伟;刘彦敏;于春池;
农业科技信息是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目前河北省农业科技信息在向农村传播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通过实地调查,从农民反映的具体问题分析了利用信息的限制因素,并从综合层面分析了农村利用科技信息的政策性障碍因素、条件性障碍因素以及信息质量障碍因素。
2010年12期 v.14;No.102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林娟带;
针对我国城市垃圾主要采取"混合填埋处理"的现状,指出城市生活垃圾混合填埋处理隐藏严重的后患,其实质性原因是垃圾处理的方式不妥;提出通过立法改革现行垃圾处理方式、实行垃圾分类利用、培育环卫产业;加强宣传教育,强化民众环境意识,研制和推广使用新型可分放垃圾箱,有价回收各类垃圾等对策,力争21世纪前20 a总体基本实现城市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能源化,助推循环经济的发展。
2010年12期 v.14;No.102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丹;黄天龙;王鑫羽;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实施为可持续发展目标及政府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持。总结了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在应用中的探索与成果,分析了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2010年12期 v.14;No.102 12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马晓萍;
随着世界性经济危机的蔓延,我国企业面临的风险逐步加大。企业财务风险愈来愈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热点问题。通过对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来探讨企业如何规避风险,提高竞争能力。
2010年12期 v.14;No.102 123-124+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徐团团;
从延安市农村金融的供给和需求出发,分析了延安市农村金融供求的矛盾问题,深入剖析了延安市农村金融供求矛盾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2010年12期 v.14;No.102 12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曹露露;陈国胜;陈芳丽;周胜芳;陈珉;
农业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是新颖的且具有前沿性的研究课题,但是当前我国学术界对此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对目前的文献进行综述,找出农业中小企业发展的理论依据,提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对促进农业中小企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2010年12期 v.14;No.102 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4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管伟琪;胡瑜杰;
甘肃省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显现,并成为甘肃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活力和希望所在。由于中小企业自身抗风险能力弱、银行风险控制体系标准高、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供需不均衡,加之中小企业的外部融资环境不佳等问题,严重影响并制约了甘肃省中小企业的发展。因此提出因企实贷、转变企业经营理念、完善担保机制、改善外部环境等对策,来破解甘肃省中小企业融资的难题。
2010年12期 v.14;No.102 13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4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梁玉芹;魏风友;岳增良;
以藁城市农业高科技园区规划为例,根据观光农业园区景观规划原则,探讨了农业高科技园区的具体规划设计方案,以促进农业高科技园区的合理规划。
2010年12期 v.14;No.102 134-135+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4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金明;王俊东;
兽医内科学是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性、理论性和系统性很强的临床专业课。通过对《兽医内科学》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将教学与社会需求、个人发展相结合,旨在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2010年12期 v.14;No.102 152-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秦娟;徐微;
环境法是1个综合性、边缘性学科,在生态、环境类专业开设《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可使学生熟悉各种法制法规以及各类规范之间的相互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及具有根据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范进行诉讼和处理环境与资源纠纷的能力。在简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科的基础上,指出了生态、环境等专业开设该门课程的必要性,针对这些专业的特点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师配置几个方面提出几点关于生态、环境类专业《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的观点,以初步构建其《环境与资源保护学》的教学模式。
2010年12期 v.14;No.102 155-156+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全胜;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全面展开。重点对食品加工机械类课程建设现状进行分析,肯定成就,找出不足,提出见解,以促进全面食品工程专业的课程建设。
2010年12期 v.14;No.102 157-158+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培英;魏建忠;李郁;李槿年;王桂军;潘玲;徐前明;孙裴;
安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通过采取青年教师导师制、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学位、发挥教学团队在青年教师培养中的作用等措施,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进行了一些有益地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010年12期 v.14;No.102 159-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艳文;
主动融入到区域社会发展,既是区域社会对高校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农业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方式和途径,坚持走服务地方、服务社会之路。吉林农业大学紧紧围绕"支撑、服务、发展"的主题,逐渐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服务"三农"新路径,为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0年12期 v.14;No.102 162-163+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任爱红;
农村生态社区环保志愿活动是大学生为促进农村生态文明社区建设做贡献的重要途径,也为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农情与民情,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舞台。探讨农村生态社区环保志愿活动对培育当代大学生公民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的积极影响,对提高大学生公民教育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2010年12期 v.14;No.102 164-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继河;于民洋;张高超;
目前社会需要的是大量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而当前的大学由于教学和实践的脱节,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频频被企业拒之门外。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着重分析了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实施的内涵和存在的理论依据,为高等农业院校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提供理论基础。
2010年12期 v.14;No.102 167-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