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业科学

 


耕作栽培与生理

  • 苗期干旱胁迫对苜蓿种质生长特性的影响

    李源;刘贵波;高洪文;王赞;孙桂枝;

    为筛选优异的抗旱种质材料,以来自俄罗斯的51份苜蓿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盆栽法,在人工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通过测定存活率、株高、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根冠比等形态指标,研究了干旱胁迫对不同苜蓿种质苗期生长特性的影响。并运用反复干旱后的存活率,对引进种质的抗旱性进行评价鉴定。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除根冠比呈增加趋势外,所有苜蓿种质的存活率、株高、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均呈明显下降趋势。筛选出抗旱性极强的苜蓿种质6份,分别为ZXY06P-2446、ZXY06P-1631、ZXY07P-3264、ZXY07P-4169、ZXY06P-1836和ZXY07P-4158;筛选出抗旱性强的苜蓿种质24份,抗旱性中等的种质13份,抗旱性差的种质8份。

    2010年07期 v.14;No.97 1-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高密度种植对夏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

    靳巧玲;王俊岭;李志辉;曹燕燕;

    以优良密植型玉米新品种郑单958为试材,设种植密度75 000株/hm2、90 000株/hm2、105 000株/hm2和120 000株/hm24个水平,在不同生育时期内,调查植株的干物质积累、单株及群体成产性状、穗部性状和籽粒干物质积累情况。结果表明:栽培密度对玉米生长及产量有明显影响。高密度栽培时,种植密度超过一定群体后,群体对单株的影响由最大值逐渐减少;低于此密度后也是如此。在高密度栽培中,郑单958种植密度的临界值为90 000株/hm2。

    2010年07期 v.14;No.97 5-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园艺·园林·林业

  • 苹果光合作用研究进展

    赵同生;张新生;杨凤秋;陈东梅;付友;

    综述了苹果光合作用的基本特性,以及品种特性、叶片结构、叶绿素含量等内在因素和光照、温度、CO2、水分供应、矿质营养与激素、栽培措施等外界因素对苹果光合作用的影响,并对苹果光合作用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设想。

    2010年07期 v.14;No.97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7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0 ]
  • 花果管理对冀玉梨生长发育的影响

    李晓;韩彦肖;李勇;王迎涛;刘国胜;

    在详细调查冀玉梨主要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研究了授粉品种、留果序位、负载量和套袋等因素对冀玉梨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冀玉的适宜授粉品种为鸭梨和早冠,留果间距以25 cm为宜,疏果时选留1~4序位果,用单层白蜡袋、双层黄袋或外黄内白双层袋进行果实套袋效果较好。

    2010年07期 v.14;No.97 11-1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四季修剪技术对板栗密植园幼树控冠及产量的影响

    郑丽锦;夏君;梁义春;毕振良;

    以燕明、替码珍珠、紫珀、北京8号、大青杆和燕山魁6个板栗品种为试材,2005~2007年连续3 a对板栗密植园幼树嫁接后进行了四季修剪技术试验,研究四季修剪技术对树高、冠径、单位面积树冠投影抽生果枝数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季修剪能加快栗树的整形速度,促进结果,且控冠效果显著。其中,四季修剪的树,产量第2 a就与只进行冬季修剪的树(对照)产生了明显差异;第3 a树体丰满紧凑,平均产量为1 293.3 kg/hm2,较CK增产133.9%;第4 a平均产量为2 542.8 kg/hm2,较CK增产133.0%。而对照第3 a整形尚未完成,但新梢已部分搭接,第4 a开始郁闭。6个板栗品种中,以燕山魁栗效果最为显著。

    2010年07期 v.14;No.97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花椒种子贮藏方式及处理技术研究

    施兴学;吴爱华;

    2003~2009年以峨山县大龙潭乡花椒品种"麻到底"的种子为试材,研究了贮藏方式对花椒种子寿命的影响,以及不同处理方法对花椒种子萌发和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风干贮藏的花椒种子发芽率一直呈快速下降趋势,贮藏8个月后发芽率降为0;而湿沙贮藏的种子贮藏到第7个月时发芽率达最高,之后种子发芽率快速下降。花椒种子经过去油脂、酸蚀种壳和赤霉素浸种催芽后,可大幅度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其中,以碱水去油脂+500 mg/L赤霉素浸种催芽和浓硫酸浸种5~10 min+500 mg/L赤霉素浸种催芽较有利于花椒种子的萌发,能将种子的发芽率提高到56.78%~72.35%;用碱水去油脂+250 mg/L赤霉素浸种催芽、浓硫酸浸种5 min+500 mg/L赤霉素浸种催芽、浓硫酸浸种10 min+250 mg/L赤霉素浸种催芽较有利于花椒种子的成苗,但成苗率与发芽率峰值存在较大的偏差。较高浓度赤霉素催芽时发芽率高,但不及较低浓度催芽的成苗率高。

    2010年07期 v.14;No.97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本溪地区红松异砧嫁接成活研究

    唐源泽;刘静宇;杨飒;徐蕊;孟浙;卢华;

    在辽宁本溪地区,开展了红松与樟子松异砧嫁接对红松成活率和保存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采自黑龙江穆棱林业局的红松异砧嫁接后的红松接穗成活率高于红松实生林接穗的成活率;砧木樟子松经过苗圃地1 a培育后进行嫁接,成活率明显高于当年嫁接成活率。红松与樟子松的异砧嫁接技术平均成活率达到80%以上,该技术成熟,可以在本溪地区引进并推广。

    2010年07期 v.14;No.97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新乡市无公害食品菜豆(四季豆)生产技术规程

    史世熙;王宗权;江春平;

    根据新乡市无公害食品菜豆(四季豆)种植、管理、收获生产实际,确定了新乡市无公害食品菜豆(四季豆)生产技术规程。

    2010年07期 v.14;No.97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玉绿梨生产技术规程

    李先明;秦仲麒;刘先琴;涂俊凡;杨夫臣;朱红艳;

    玉绿梨生产技术规程规定了玉绿梨生产的园地选择与规划、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果实采收等技术标准,2010年1月28日由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2010年3月28日实施。

    2010年07期 v.14;No.97 23-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低效葡萄园改造更新技术

    马爱红;郭紫娟;李海山;赵胜建;刘长江;袁军伟;

    分析了低效葡萄园的特点及形成原因,提出可采取增株加行、压蔓更新、架式改造、树形改造、嫁接改良新品种等措施来进行低效葡萄园的改造更新。

    2010年07期 v.14;No.97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提高板栗成实率的栽培技术

    吴爱华;施兴学;邵则夏;杨卫明;宁德鲁;

    针对板栗空苞的成因,提出了应用良种、合理配置授粉品种、增施有机肥和硼肥、合理追肥、调控树体营养及防治病虫害等关键技术措施,可有效降低板栗空苞率,增加成实率,提高板栗产量和质量。

    2010年07期 v.14;No.97 29-3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植物保护

  • 桃园梨小食心虫的防控技术研究

    郝宝锋;于丽辰;许长新;贺丽敏;焦蕊;

    利用梨小食心虫性诱剂,进行了迷向法防治梨小食心虫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迷向法防治梨小食心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迷向区的虫口密度显著小于非迷向区的虫口密度。

    2010年07期 v.14;No.97 31-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种子处理防治玉米田瑞典蝇效果初报

    马继芳;董立;李西敏;李志勇;郑直;甘耀进;董志平;

    为明确种子处理防治玉米瑞典蝇的效果,对吡虫啉、锐胜和灭蝇胺3种药剂按不同有效剂量进行了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剂量条件下,3种药剂对玉米出苗均无不良影响。其中,70%锐胜湿拌剂拌种防治效果较好,可以达到90%以上;5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效果最差,不适合作拌种剂使用。生产上应用70%吡虫啉0.2%~0.4%有效剂量拌种较为经济、高效。

    2010年07期 v.14;No.97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土壤肥料

  • 不同浓度叶面肥对观赏凤梨叶片生长的影响

    王玮玮;赵苏海;仲秀娟;李桂祥;

    对凤梨叶筒注入不同浓度的叶面肥,研究其叶片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凤梨小型苗期最适宜的叶面肥浓度为NB肥0.4~1.0 g/L+MgSO40.5 g/L,中型苗期最适宜的叶面肥浓度为NB肥1.4~2.0 g/L+MgSO41.0 g/L。在此肥料浓度范围内对凤梨进行叶筒施肥,其长势与普通施肥的对照组长势接近。

    2010年07期 v.14;No.97 35-3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河北省发展绿肥的思考与建议

    秦文利;刘忠宽;曹卫东;刘振宇;智健飞;

    结合绿肥的概念,分析了河北省农业生产中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存在的问题,详细阐述了河北省发展绿肥生产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进而针对问题,从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各级政府部门、推广机构和农民的思想认识以及结合现代农业的生产实际情况,从历史中学习发展绿肥的经验和搞好科研、做好示范、培训好农民、发展绿肥的多种用途等方面提出了河北省发展绿肥的对策。

    2010年07期 v.14;No.97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食用菌菌渣生产水体缓释肥的发酵技术研究

    刘润叶;

    自养鱼池底淤泥分离出1株芽孢杆菌SX-1,利用其与光合细菌、放线菌、酵母菌一同对食用菌菌渣进行混合发酵,探索了其发酵条件,生产出1种生物水体缓释肥。

    2010年07期 v.14;No.97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生物科学

  • 克隆植物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通用引物的发掘与应用

    杜何为;蔡荣;徐树德;肖琴;

    根据松树、咖啡、山茶、鳄梨和白杨PAL基因第2外显子的保守区段,设计了1对简并引物。以该引物对88种植物的基因组DNA进行了PCR扩增。结果发现,每种植物中都能扩增出介于750~1 000 bp的特异片段。随机选取银杏、夹竹桃、核桃、海桐和盘槐的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发现其大小分别为862 bp、866 bp、866 bp、866 bp和865 bp。使用生物信息学进行进化树分析,所克隆的5种植物的特异片段与其亲缘关系密切的物种PAL高度同源,初步证实了这些片段是银杏、夹竹桃、核桃、海桐和盘槐的PAL基因。因此,本研究开发的PAL基因简并引物,可以克隆任意植物的PAL基因。

    2010年07期 v.14;No.97 45-47+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7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甜樱桃新品种红宝组培快繁技术

    张玉君;彭兴龙;张哲民;张莹;李国豪;王黎明;张松涛;

    介绍了"红宝"樱桃的主要性状,简述了红宝樱桃用吉塞拉5号矮化砧木组培快繁的育苗技术。

    2010年07期 v.14;No.97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榆树叶绿色素的提取与性质研究

    张秀芹;

    研究了从榆树叶中提取天然绿色素的工艺方法以及其榆树叶绿色素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从榆树叶里提取绿色素时用75%的乙醇(pH值7.80)为提取液效果较好;该色素溶解性和热稳定性良好,在pH值为5~9时较稳定。该色素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2010年07期 v.14;No.97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水蛭素可利用性分析

    杨恩昌;

    水蛭素具有较好的药理作用,其药源丰富,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从水蛭素药理作用、剂量及安全性、稳定性方面,对水蛭素的可利用性进行了分析,旨在为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2010年07期 v.14;No.97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种子引发提高植物耐盐性的研究进展

    黄淑贤;

    近几年来土壤盐渍化问题备受关注,合理利用盐碱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提高种子及植株在盐胁迫下的生长、发育能力,是利用盐碱地的方法之一。综述了引发种子在盐胁迫下的效应及机制。

    2010年07期 v.14;No.97 54-5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5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遗传科学

  • 引进二棱大麦种质资源的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

    周伟;

    利用多元分析法,对引进的48个二棱大麦种质资源的6个主要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按照前4个主成分的大小依次排序,穗下节间长与株高、穗粒数与穗长、千粒重和产量,可衡量每个性状在某个材料中所处的位置与份量,能较直观地判断某一材料性状优势或劣势。通过系统聚类方法,把所有参试材料分为6类:第1类为高秆短穗材料;第2类为多粒材料;第3类为高秆大穗材料;第4类为大粒材料;第5类为穗大粒多材料;第6类为高秆大穗粒多材料。

    2010年07期 v.14;No.97 56-59+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棉花海岛型和陆地型远缘杂交后代性状比较研究

    刘素恩;郭宝生;王凯辉;张玉松;耿军义;

    以培育丰产、抗枯黄萎病、抗棉铃虫和纤维品质优异的棉花新品种为育种目标,采用远缘杂交、回交、复交和姊妹交等方法,全程病圃鉴定抗病性,强化筛选抗虫性,定向跟踪检测纤维品质,选育出4个海岛型和6个陆地型优质抗虫品系。优质品系鉴定试验结果表明:陆地型产量明显高于海岛型;海岛型的株高和子指高于陆地型,单株成铃、铃重和衣分低于陆地型,单株果枝数相差不大;所有品系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纤维品质优异,整齐度指数、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和断裂比强度高,海岛型优于陆地型,但在各品系所属品质类型中马克隆值均偏向高限,马克隆值偏高。

    2010年07期 v.14;No.97 60-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高产 优质“三系”杂交棉品种冀FRH3018的选育

    郭宝生;刘素恩;王兆晓;耿军义;崔瑞敏;刘存敬;张建宏;张香云;付会期;

    利用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三系"杂交育种技术,对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进行协同改良,筛选高杂种优势恢复系,以高抗枯黄萎病、高抗棉铃虫、雄性不育系3096为母本,以抗枯黄萎病、丰产性突出的恢复系866为父本,培育出了抗棉铃虫、抗病、优质、高产"三系"杂交棉品种冀FRH3018。该品种于2010年4月通过了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在冀中南棉区推广。

    2010年07期 v.14;No.97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玉米新品种燕金香糯1号的选育

    袁瑞江;袁林;王丽乔;安进军;孟小莽;封志明;姚银娟;

    燕金香糯1号是以A黄1号为母本、B黄1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杂交种。该品种表现高产、稳产、抗病和适应性广。

    2010年07期 v.14;No.97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动物科学

  • 皖江黄鸡品系杂交组合筛选试验

    白海臣;赵卫平;刘驰;陈兴勇;姜润深;耿照玉;

    以皖江黄鸡父系(HA系)、母本父系(HB1和HB2系)以及母本母系(HC1和HC2系)共5个品系为材料,开展父母代和商品代杂交组合试验,为配套系的建立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父母代鸡繁殖性能较好的杂交组合是HB2(♂)×HC1(♀)和HB1(♂)×HC2(♀),HA(♂)×[(HB2(♂)×HC1(♀)]杂交组合的商品代鸡在早期生长速度、饲料转化比、成活率和屠宰率方面最具有优势,且商品代鸡三黄特征明显,胫长适中,符合市场需要。

    2010年07期 v.14;No.97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皖江麻鸡品系杂交组合筛选试验

    金明;赵卫平;刘驰;陈兴勇;姜润深;耿照玉;

    以皖江麻鸡父系(MA1和MA2系)、母本父系(HB1和HB2系)以及母本母系(HC1和HC2系)共6个品系为材料,开展父母代和商品代杂交组和试验,旨为配套系的建立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父母代鸡繁殖性能最好的杂交组合是MB1(♂)×MC2(♀),MA2×[MB1(♂)×MC2(♀)]杂交组合的商品代鸡在早期生长速度、饲料转化比、成活率和屠宰率方面最具有优势。

    2010年07期 v.14;No.97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品种花生秧营养价值分析

    张峰;李魁英;王学清;王昆;马书林;张新同;吴占军;刘小虎;

    以冀花9742、冀花7号、冀花9801、冀花6号、冀花4号、冀花5号和冀花2号为试材,对花生秧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花生秧的营养成分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冀花2号粗蛋白含量最高,冀花5号粗脂肪含量最高,冀花9801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高,冀花6号酸性洗涤纤维和粗灰分含量最高。综合分析认为,冀花2号和冀花6号花生秧的营养价值较高。

    2010年07期 v.14;No.97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6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食品科学

  • 绿色食品果醋开发的探讨

    徐子婷;周文美;

    综述了果醋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总结了其保健功能和酿造工艺,并探讨了果醋的发展前景。

    2010年07期 v.14;No.97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4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资源与环境

  • 污灌区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的分布与迁移转化特征研究

    茹淑华;张国印;孙世友;王凌;耿暖;马礼;陈贵今;

    采用田间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河北省栾城县洨河两岸污灌区土壤-小麦系统中重金属Pb、Cd、Cr、Cu和Zn的分布与迁移转化特征。结果表明:污灌区土壤和小麦籽粒重金属Pb、Cd、Cr、Cu和Zn的平均含量明显高于清灌区。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污灌土壤重金属Pb、Cd、Cr、Cu和Zn的含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而清灌土壤各重金属含量在0~60 cm土层通体变化不大。污灌区小麦籽粒中Cd和Zn的平均含量分别是清灌区的3.96倍和1.30倍。相比Pb、Cr和Cu元素,Cd和Zn更容易向小麦籽粒转移。

    2010年07期 v.14;No.97 77-79+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6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草食畜牧业开发模式与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研究——以石阡县草食畜牧业开发模式为例

    曾文刚;王先华;金慧;

    以《石阡县岩溶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建议书》为依据,合理布局,选择石漠化代表性和典型性较强的水塘河小流域、湾塘河小流域作为恢复生态环境以改善当地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目的,结合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积极探索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治理模式,以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为重点,发展种草养畜业,同时,结合石阡县产业发展规划,在项目区发展草地畜牧业和经济林,既可增加项目区农民收入,又可以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

    2010年07期 v.14;No.97 80-83+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三峡库区的水环境污染

    林艳华;罗毅平;

    三峡水库蓄水水位最高已达170 m以上,库区水流速度减缓,自净化能力下降,环境污染压力加重。对三峡库区水环境的重金属污染、富营养化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质的来源途径、污染现状及其时空动态机制、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防治对策,旨在为三峡库区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2010年07期 v.14;No.97 84-86+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绥化市居民小区生态建设研究

    郑丽颖;彭万臣;

    2009年4月对绥化市北林区153个居民小区的生态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小区生态建设的现状以及与生态小区的差距。结果显示:居民住宅小区由居住型向舒适型过渡,居民住宅小区功能由单一向多功能过渡,小区物业管理向专业化迈进,小区建筑由高能耗向低能耗过渡。针对目前小区生态建设的基本状况,提出了绥化市生态小区的发展和规划建议,为其他生态小区的建设提供参考。

    2010年07期 v.14;No.97 87-88+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宿州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研究

    金阳成;

    创建园林城市是城市发展的必然和人们的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宿州市作为正在发展的城市,日益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于2008年获得了安徽省园林城市称号。对照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标准和各项要求,对宿州市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的优势与差距,应采取的创建措施进行了梳理与思考。

    2010年07期 v.14;No.97 89-91+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地下水开发利用潜力研究

    陶学倡;

    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地下水资源进行了分析、计算与评价,研究提出了兵团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和开发利用的潜力,为兵团地下水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2010年07期 v.14;No.97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曹妃甸新区绿化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刘善资;左永梅;

    面对曹妃甸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全面分析其绿化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洗盐淋碱、引选抗重盐碱绿化苗木等具体对策措施。

    2010年07期 v.14;No.97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农业经济

  • 棉花麦后移栽与麦棉套作综合效益比较研究

    王振宇;马奇祥;栾德印;刘连良;姚化生;

    在棉花麦后移栽与麦棉套作2种模式下,对小麦与棉花的投入、产出进行综合效益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麦后移栽模式下,棉花产量较麦套棉减产9.79%,而小麦则增产42.86%,总体直接效益较麦套栽培模式增收1 978元/hm2。棉花麦后移栽模式是既能保证粮食安全,又能稳定棉花生产,解决粮棉争地矛盾,解放劳动力,值得大力推广的种植模式。

    2010年07期 v.14;No.97 97-9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城中村改造策略初探——以重庆市为例

    邓炜;

    我国正处在城市快速发展阶段,城中村现象普遍存在,不少地方都开展了城中村的改造工作,不断探索改造方式和改造策略。以重庆市为例,在分析现状和改造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城中村改造"改防结合、以防为主"的策略,并探索城中村改造工作的下一步将以城乡结合部的综合整治为重点,提出了深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对策措施。

    2010年07期 v.14;No.97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分析——以海口市农用地与建设用地为例

    宋晓丽;樊俊华;

    以海口市为例,根据2002~2008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对海口市农用地与建设用地数量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人口、经济和政策因素影响下海口市也出现同样的态势,但海口市土地利用正处于发展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土地利用综合效益逐年提高。

    2010年07期 v.14;No.97 1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河南省沁阳市为例

    苏玉栋;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是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所出现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通过对河南省沁阳市土地流转的分布规律进行调查,分析了土地流转的驱动因素。

    2010年07期 v.14;No.97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邯郸市循环农业建设模式的探讨

    蔺桂芬;杨胜堂;郝俊灵;

    通过对邯郸市循环农业发展现状的分析与研究,明确该地区发展循环农业的基础优势及现实可行性。总结了该地区已形成的6种典型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特征,指出了循环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剖析,进一步提出该地区循环农业发展对策和建议。

    2010年07期 v.14;No.97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广东农业龙头企业温氏集团的技术创新发展

    郑庭义;黄泽文;向安强;

    技术创新是温氏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是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推动温氏集团不断进步的永恒动力。温氏集团技术创新发展主要包括科研技术的发展、生产技术的发展、管理技术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及新市场的合理开拓与占领。技术创新各方面的综合发展,共同推动温氏集团不断前进。

    2010年07期 v.14;No.97 110-11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4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农业园区功能回归的分析

    黄自俭;

    农业园区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措施,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作。通过对农业园区建设中较为普遍的功能缺失现象的分析,提出新一轮农业园区建设的工作理念和建议,以供有关部门和园区建设者参考。

    2010年07期 v.14;No.97 114-115+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西部县际区域公共产品私人供给的体制构建

    高立恒;

    西部县际区域发展严重滞后存在诸多原因,而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是主要原因。从思想观念、资金投入、制度环境和自然因素等方面就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此从构建跨区域公共政策、积极推进乡镇职能转变、创新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和发展地方企业服务地方经济4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措施。

    2010年07期 v.14;No.97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与县域经济互动研究

    郭琳;

    针对商洛市近几年经济发展变化以及农村公路和地区的建设特点,从经济和社会影响2个层面探讨了农村公路的可持续发展。认为,农村公路建设对当地产业发展、资源开发、物价变化以及文化、卫生、医疗条件的改善和农村搬迁工程具有相对明显的影响,提高了农村地区整体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2010年07期 v.14;No.97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现阶段广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状况分析

    罗永乐;李伯兴;

    广西农产品加工业近年发展速度较快,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但广西农产品加工业仍存在加工规模小和加工率低,龙头企业实力不强、知名品牌少,原料生产分散,产业链条较短,以及政策和信贷扶持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从而影响了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2010年07期 v.14;No.97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孝感市糯稻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陈跃;谢春甫;万文田;刘华曙;王伟刚;郑明;王文;杨玉华;刘长兵;黄冬生;汤汉华;钮勇刚;

    通过对孝感市糯稻生产历史、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孝感市糯稻产业化的发展对策。

    2010年07期 v.14;No.97 125-127+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贺州市八步区森林资源现状与开发利用探析

    李小庆;

    贺州市八步区地处桂、粤、湘三省边界,气候条件优越,森林资源丰富。概述了贺州市八步区森林资源的现状,分析了其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开发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和野生花卉资源,发展和壮大传统林业产业的建议意见。

    2010年07期 v.14;No.97 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对安徽省农业信息化服务现状的思考

    黄英良;李娇娥;

    近年来,随着安徽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开展,全省农业信息化服务也全面展开,但仍存在诸多不足。因此,安徽省应通过健全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积极推动服务主体多元化、提高农业信息化服务效率和培养农业信息化服务人才等对策,全面改善安徽省农业信息化服务的现状。

    2010年07期 v.14;No.97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三农问题

职业技术教育

  • 农业高校大学生疏离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李巧巧;滑云龙;张培玉;

    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山西农业大学在校大学生270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并运用症状自评量表和疏离感测验量表进行分析,探讨了农业高校大学生疏离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农业高校大学生疏离感各维度及疏离感与心理健康各因子极大部分都存在显著相关,除了冒险性与躯体化、虚无主义与躯体化、虚无主义与恐怖之间的相关不显著;农业高校大学生疏离感各维度及疏离感高分组和低分组在心理健康各因子上大部分存在显著差异。除了虚无主义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恐怖上差异不显著。

    2010年07期 v.14;No.97 138-140+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谈创新教育中大学生专利意识的培养

    刘雪晶;高彦君;黄春霞;

    知识产权的运用无论在企业还是在整个国家的发展战略中都极其重要,而当今大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薄弱,缺乏专利战略意识,高校在大力发展创新教育的同时应采取积极措施培养大学生的专利意识,树立知识产权的保护概念。简述了专利意识的概念及内容,分析了大学生专利意识的现状和大学生专利意识薄弱的原因,提出了培养大学生专利意识的对策。

    2010年07期 v.14;No.97 141-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4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谈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焦昆;邵宝健;乔孟涛;

    创新意识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作为大学生,从学生时代就应该注意创新意识的培养。从创新意识的概念入手,阐述了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和途径,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打下了基础。

    2010年07期 v.14;No.97 143-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变革

    苏亚彬;赵晶晶;

    网络作为当代迅速发展的高新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大学生们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也深受其影响。主要是研究网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状况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所引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领域里的变革。

    2010年07期 v.14;No.97 145-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园艺植物栽培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肖艳辉;何金明;潘春香;

    在分析《园艺植物栽培学》实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从教学方法、实验内容设置以及考核方法等方面对园艺植物栽培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并阐述了实验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

    2010年07期 v.14;No.97 147-148+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构建大学生“村官”计划长效机制的思路与对策

    侯金超;

    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以来对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但还存在大学生就业观念落后、管理不到位、专业技能偏离,缺乏实践经验等一系列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合理和有效地解决,则有可能会影响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可持续发展。从政府、管理层、高校和大学生4个方面,提出了构建大学生"村官"计划长效机制的思路与对策。

    2010年07期 v.14;No.97 149-151+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农业院校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浅析

    董睿;

    农业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高等教育领域中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农业院校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我国农业院校学生的就业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提出了如何加强农业学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几点具体措施。

    2010年07期 v.14;No.97 152-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农业基础科学与方法

  • 鹰潭市5月25~26日暴雨过程雷达资料分析

    王萱;

    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T213资料、高空观测及地面观测、中尺度气象站资料,对2009年5月25~26日鹰潭市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将此次暴雨过程分为2个阶段——冷暖交汇带来的强降水阶段和低涡外围稳定降水阶段。强降水的分布具有明显的中尺度特征;地面中尺度幅合线的存在与维持加强了地面的辐合上升力量,也触发了造成此次过程中的局地强降水的中尺度系统,指出了地面辐合线与强降水区的良好对应关系。

    2010年07期 v.14;No.97 155-157+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2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气候变暖对葫芦岛地区气候的影响

    汪丽新;刘恩相;

    对葫芦岛地区1959~2005年所辖4个气象站(绥中站、连山站、兴城站和建昌站)的温度、降水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变暖导致葫芦岛地区气温上升趋势和降水下降趋势比较明显;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葫芦岛地区干旱频率增加,严重干旱次数明显高于1980年以前。同时,通过计算不同农业生产季节的干旱指数(Ik),分析其变化趋势,指出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夏季、秋季及夏秋连季干旱频发,应予以高度关注。

    2010年07期 v.14;No.97 158-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5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发展有机农业对缓解气候变化的作用

    王璐;肖健;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碳库是全球碳库中最活跃的部分,土壤可以通过团聚体-有机物的固碳作用降低大气中CO2浓度,从而缓解气候变暖。有机农业因其只施用有机肥、对土壤的保护性开发利用,不仅能够改善土壤形成和结构,增加养分和能量循环,而且与常规农业相比土壤的固碳能力有所增强,对缓解气候变化起到积极的作用,保护生态环境,维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有机农业能够实现结构优化、产业产品升级,是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能够真正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完美结合。但同时,我国现阶段发展有机农业还存在很多难题,需要加大研发和宣传力度,更好地发展有机农业。

    2010年07期 v.14;No.97 162-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有关蚕豆根尖微核试验的问题分析及改进策略

    肖健;王璐;

    蚕豆根尖微核技术是1种新兴的快速生物测试方法。该方法已被列入国家"生物监测技术规范(水环境部分)",而且在监测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环境致突变性物质方面也得到了充分应用。综述了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从产生到最终确立的进程,并重点就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期为蚕豆根尖微核试验技术的完善和广泛使用提供依据。

    2010年07期 v.14;No.97 166-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6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卷烟水松纸中汞的固相萃取光度法测定

    芮晓东;杨帅;曹红云;王岚;蒋次清;

    建立了卷烟水松纸中痕量汞的测定方法。水松纸样品用微波消化,样品中的汞先用强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进行预分离和富集,然后用BBTDAA为显色剂显色,在500 nm波长处测定。该方法的RSD为2.2%~2.8%,回收率为97%~104%,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法测定结果相符。

    2010年07期 v.14;No.97 170-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