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业科学

 


耕作栽培与生理

  • 持续高温对大豆品种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宋晓昆;胡燕金;闫龙;冯燕;荆慧贤;赵青松;杨春燕;

    通过人工控温,在大豆萌发期和幼苗生长期,对10个栽培大豆品种和2个野生大豆材料实施38℃持续高温处理,研究了持续高温对大豆品种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持续高温对大豆种子萌发没有显著影响,但对幼苗生长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且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大豆品种的抗高温特性与籽粒大小、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显著相关。野生大豆的抗高温能力远远高于栽培大豆。

    2009年04期 v.13;No.82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3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风沙半干旱区地膜覆盖技术对花生产量与光合特性的影响

    张晓红;李玉华;王慧新;崔瑞;陆岩;蔡立夫;吴丹;

    风沙半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耕作方式落后,年降水量少且变率大。地膜覆盖技术是解决风沙半干旱区粮食产量不稳和土壤易干、易旱的有效途径。采用对比设计方法,以裸地栽培为对照,研究了风沙半干旱区地膜覆盖技术对花生产量与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花生平均LAI大2.4,光合速率高2.9μmolCO2/(m2.s),气孔导度多0.05 mol H2O/(m2.s),胞间CO2浓度高18.5μmol CO2/mol,蒸腾速率高1.4 mmolH2O/(m2.s),叶绿素含量低0.1,最终产量提高42.8%。说明地膜覆盖花生生长旺盛,地面覆盖程度大,除叶绿素含量稍低外,其它几项光合生理指标和产量均好于裸地花生。

    2009年04期 v.13;No.82 4-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作物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研究进展

    闫志利;牛俊义;

    干旱是制约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子。从作物生长形态、溶质积累、光合作用、超微结构、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内源激素、代谢系统、保护酶系统、产量和品质10个方面,综述了作物对干旱胁迫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

    2009年04期 v.13;No.82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10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9 ] |[阅读次数:0 ]
  • 提高芝麻产量的思考

    王瑾;徐桂真;李玉荣;程增书;陈四龙;

    产量低且不稳是制约芝麻产业体系发展的重要因素。介绍了我国芝麻产量现状,总结了造成芝麻产量低而不稳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提高芝麻产量的主要途径和发展设想。

    2009年04期 v.13;No.82 11-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河北省审定小麦品种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的聚类分析

    傅晓艺;付艺伟;史占良;何明琦;张士昌;郭进考;

    对69份河北省审定小麦品种的4个农艺性状和5个品质性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9个小麦品种聚为3大类,其中第Ⅰ类包括的16个品种性状相对较好,植株较矮,穗粒数较多,千粒重较低,容重和粗蛋白含量较高,湿面筋含量较低,沉降值较高和面团稳定时间最长。

    2009年04期 v.13;No.82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园艺·园林

  • 干旱过程中苹果茎水势和叶水势的变化研究

    冉辛拓;郝宝锋;张新生;

    分别于8:00和15:00,对田间生长的4 a生苹果树在充分灌水后的22 d干旱周期内的茎水势和叶水势进行跟踪测定,同时测定了土壤充分湿润、中度水分亏缺及严重水分亏缺条件下上述指标的日变化。结果表明:在3种土壤水分条件下叶水势的变化幅度在0.2MPa左右,差异不明显;而午间茎水势则由土壤充分湿润时的-0.6MPa降至土壤水分严重亏缺时的-1.8MPa,下降了1.2MPa。在整个干旱周期中,午间茎水势的变化虽受日蒸发量的影响,但其变化趋势与土壤水势的变化趋势较一致。随着干旱的加重,午间茎水势与叶水势之差,即茎、叶水势梯度也出现极大变化。在土壤充分湿润时,茎、叶水势梯度高达1.5MPa;在土壤水分严重亏缺条件下,差异缩小为0MPa。研究认为苹果外围新梢水势及茎水势与叶水势梯度的变化对土壤水分亏缺的反应比叶水势的变化更敏感,因此较适宜作为衡量果树水分亏缺程度的生理指标。

    2009年04期 v.13;No.82 16-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3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芍药属牡丹组花粉形态的研究进展

    孙俊娅;万惠敏;袁晓晶;杨秋生;

    综述了花粉形态在芍药属牡丹组植物的分类与种间鉴定、组间亲缘关系、起源与演化及遗传性状相关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展望了牡丹组花粉形态的研究方向。

    2009年04期 v.13;No.82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菊花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赵茵;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IAA和NAA对菊花扦插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0.04%IAA处理菊花生根率最高,可达90%。扦插生根后,根长1.0~1.9 cm的幼苗移栽成活率最高,达到100%。

    2009年04期 v.13;No.82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5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彩叶植物在居住区的应用初探

    张晓玮;唐艳梅;

    彩叶植物具有丰富多彩的叶色,在居住区能够丰富植物景观的色彩,美化环境。综述了彩叶植物的配置原则和彩叶植物的选择,并对其在居住区的应用方式进行了探讨。

    2009年04期 v.13;No.82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植物保护

  • 保水缓释肥对金丝小枣浆烂病发病率的影响

    黄素芳;赵忠祥;王建广;李学敏;

    研究了保水缓释肥对金丝小枣浆烂病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保水缓释肥能明显降低浆烂病的发病率。

    2009年04期 v.13;No.82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黄曲条跳甲室内人工饲养中食料选择的研究

    张家侠;韦秉兴;韦绥概;吴志鹏;

    利用新的试验装置,考察了6种十字花科植物幼苗及萝卜块根饲养黄曲条跳甲幼虫的效果。结果表明:不同供试食料对跳甲幼虫存活率的影响差异较大,其中利用萝卜块根饲养跳甲幼虫,各龄幼虫的存活率均最高;在近自然饲养装置内接种幼虫,萝卜饲养获得的初羽化成虫率最高。

    2009年04期 v.13;No.82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3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河北省芦笋主要病虫害种类及为害调查

    李术臣;贾海民;赵聚莹;

    2007~2008年对河北省芦笋主产区的病虫害种类和为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河北省芦笋病害有8种,其中主要病害2种,分别是芦笋茎枯病和芦笋褐斑病。保定以南地区芦笋茎枯病发病重,芦笋褐斑病为害较轻;承德和秦皇岛芦笋褐斑病为害严重,芦笋茎枯病为害较轻。虫害有10种,其中主要害虫是蓟马和十四点负泥虫。蓟马主要集中在保定地区,发生普遍,为害严重。负泥虫在全省都有分布,以衡水和邯郸2地较为严重。在明确病虫害种类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综合治理建议。

    2009年04期 v.13;No.82 28-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三门峡市草坪蛴螬防治试验

    杨丽霞;张玉君;李芳霞;

    草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往往受到各类病虫的为害,蛴螬对草坪的为害尤为突出。采用不同的农药种类及不同的处理方法,对蛴螬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对草坪打孔后,趁雨天施用乐斯本1000倍液,防治效果理想,大大降低了虫口密度,有效改善了草坪景观,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009年04期 v.13;No.82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保护地蔬菜药害的形成原因及防治对策

    薛建萍;

    随着化学药剂的频繁使用,药害成为影响蔬菜生产的重要因素。总结了药害的症状、类型、预防及补救方法,并提出了科学用药的对策。

    2009年04期 v.13;No.82 32-3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植物根结线虫的实用防治技术

    赵掌;郝桂玉;

    介绍了根结线虫的生活史及为害状况,总结了根结线虫的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农业传统防治4类防治技术。

    2009年04期 v.13;No.82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土壤肥料

  • 肥料类型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矫岩林;赵健;何东平;夏德君;袁堂玉;韩启秀;

    研究了施用氮肥、磷肥、三元复合肥和农家肥对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不同类型的肥料均可以增加花生的主茎高度和侧枝长度,提高荚果产量,改善籽仁品质,提高籽仁蛋白质、脂肪、油酸和蔗糖含量,降低棕榈酸和硬脂酸含量,但对分枝数和油酸/亚油酸影响不大。施用复合肥对提高出仁率和增加产量作用最明显,施用磷肥对提高花生脂肪酸含量作用最明显,施用有机肥对提高蔗糖和总糖含量作用最明显。

    2009年04期 v.13;No.82 37-3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玉米喷施大民先锋生物肥肥效试验

    何敬;

    研究了玉米不同生育期叶面喷施大民先锋生物肥,对玉米全生育期、主要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生物肥可延长玉米全生育期,改善玉米主要经济性状和提高产量;相同施肥量条件下,在幼苗期、大喇叭口期和抽雄期各喷施1次的效果最好。

    2009年04期 v.13;No.82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农业生物技术

  • 预处理形式对小麦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

    高增玉;赵爱菊;陈希勇;李亚军;刘玉平;李尔民;柳英东;

    预处理是诱导小麦小孢子胚胎发生的重要方法。分别对分蘖、穗子、花药和小孢子进行高温预处理,比较预处理形式对小麦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预处理穗子不仅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而且得到的胚状体最多。

    2009年04期 v.13;No.82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几个杏品种的离体繁殖

    赵艳华;吴雅琴;李玉生;吴永杰;程和禾;

    研究了影响杏组织培养、生根、驯化及移栽的因素,建立了杏试管无性系建立—组培快繁—生根—驯化移栽1套完整且较为简单、有效的技术体系。结果显示:温室锻炼30 d,打开瓶盖再炼苗2 d效果较好,结合移栽后塑料薄膜保湿5 d再逐渐通风,成活率可达75%以上。

    2009年04期 v.13;No.82 43-4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单克隆抗体技术在植物中的研究应用

    李亚璞;

    介绍了单克隆抗体技术及其基本原理,综述了单克隆抗体技术在植物病原菌、植物病毒及植物其他方面的应用研究。

    2009年04期 v.13;No.82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6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水稻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研究进展

    刘灵燕;龚秋林;彭少凡;陈勇玲;陈小蓉;

    水稻数量性状位点(QTL)的精细定位对实现水稻高产、优质和广适应性综合性状改良具有重要作用。综述了水稻QTL分析,包括QTLs定位、克隆与聚合研究进展,阐述了QTL分析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2009年04期 v.13;No.82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5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遗传育种

  • 水稻蛋白质改良的研究进展

    杜向阳;刘洋洋;

    目前,稻米蛋白质含量低、营养不够全面,满足不了人们对营养的需求。综述了水稻蛋白质改良的研究现状,以及传统育种方法和细胞工程方法在水稻蛋白质改良上的应用,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2009年04期 v.13;No.82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十一五”河北省小麦育种进展及发展策略

    李亚军;王江浩;赵爱菊;刘玉平;陈希勇;李尔民;柳英东;

    简要介绍了"十一五"前3 a河北省小麦育种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策略。

    2009年04期 v.13;No.82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体系研究进展

    刘玉平;王江浩;赵爱菊;陈希勇;李亚军;李尔民;柳英东;

    综述了国内外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各种途径及应用情况,旨在为河北省小麦育种提供参考。

    2009年04期 v.13;No.82 56-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7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玉米种质资源研究与发展趋势探讨

    李九云;于翠红;高增玉;

    简要概述了河北省玉米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现状,分析了河北省玉米种质资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需求,探讨了玉米种质资源的创新方向及发展趋势。

    2009年04期 v.13;No.82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4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优质高产糯玉米杂交种丰糯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张二朋;王利明;杨焰华;仇多传;

    丰糯1号是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糯43225为母本,获白糯为父本杂交选育成的早熟、优质、高产白糯玉米杂交新品种。各级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产量潜力大、稳产性好、糯性强、色泽佳、商品性好,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2009年04期 v.13;No.82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小麦新品种毕麦18的选育

    唐映军;赵彬;夏燕;余娟;赵维;

    毕麦18是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杂交育种方法育成的小麦新品种,2007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毕麦18具有产量高、抗性好和品质优等特性,适合在黔西北地区推广。

    2009年04期 v.13;No.82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邢麦6号产量优势分析及栽培措施

    孙兵须;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依据邢麦6号2006~2007年和2007~2008年国家区域试验的数据资料,对其产量主要相关性状进行优势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和有效穗数是优势项,穗粒数和千粒重是次优势项,基本苗数和成穗率是弱势项。并据此提出了发挥优势、增加产量的具体措施。

    2009年04期 v.13;No.82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优质 高产冬小麦新品种冀6358的选育

    赵爱菊;李亚军;王江浩;刘玉平;陈希勇;田静斋;李尔民;柳英东;

    冀6358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采用太谷核不育轮选的方法培育出的冬小麦新品种。对该品种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突出特点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简要阐述。

    2009年04期 v.13;No.82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杏新品系“硕光”的选育

    赵习平;刘铁铮;

    "硕光"是研究选育出的杏新品系。对该品种的选育经过、主要性状和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简要介绍。

    2009年04期 v.13;No.82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水稻特异种质盐丰47评价分析

    王志兴;胡风新;王宇;陈广红;

    简述了水稻新品种盐丰47的选育经过和产量性能以及品种的特异性,并论述了该品种目前的应用情况及后续研究方向。

    2009年04期 v.13;No.82 71-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药用植物

  • 远志不同部位远志酸含量的比较

    高丽;田伟;谢晓亮;刘铭;温春秀;周巧梅;尹春梅;

    为明确远志不同部位远志酸的含量,对远志的茎叶、远志棍、远志筒、远志肉、木心以及芦头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远志酸含量顺序为远志肉>远志筒>远志棍>芦头>茎叶>木心。因此可以确定远志酸主要存在远志的韧皮部中。

    2009年04期 v.13;No.82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紫花地丁的栽培与应用

    林艳芝;杨立柱;

    介绍了紫花地丁植物学特征及栽培要点,阐述了紫花地丁的医疗用途和观赏价值。

    2009年04期 v.13;No.82 75+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食品科学

  • 马齿苋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孙昌禹;王秀萍;刘雅辉;张国新;

    马齿苋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概括了马齿苋的特征特性、营养成分、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开发应用前景。

    2009年04期 v.13;No.82 76-7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6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壳聚糖及其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胡慧玲;宋建峰;

    介绍了壳聚糖的理化特性,综述了壳聚糖贮藏保鲜特性及其保鲜作用机理,总结了壳聚糖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

    2009年04期 v.13;No.82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6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葡萄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袁军伟;赵胜建;魏建梅;朱向秋;刘长江;

    综述了葡萄呼吸、水分、激素、褐变、脱粒等采后生理的研究现状,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分析;简单介绍了葡萄采后主要病害;同时,对葡萄冷藏、气调、保鲜剂处理、生物技术等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深入探讨,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2009年04期 v.13;No.82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9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9 ] |[阅读次数:0 ]

动物科学

  • 热应激对畜禽的影响及措施调控

    张峰;马书林;王昆;王学清;吴占军;李魁英;刘小虎;张新同;

    热应激是畜禽对不利于其生理活动的高温环境所产生的1种非特异性活动,严重影响畜禽的健康和生产,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阐述了热应激产生的原因,分析了热应激的生理作用机制及其对畜禽的影响,从营养调控、饲养管理调控和建立耐热动物群体3方面提出了热应激的调控措施。

    2009年04期 v.13;No.82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3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资源与环境

  • 新疆草地退化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董智新;刘新平;

    草地资源是一种重要的国土资源,也是一种可更新的再生性自然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经济功能和价值。新疆属干旱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草地在新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新疆民族地区发展畜牧业的基础。从新疆草地退化出发,系统地分析了新疆草地退化中自然和人为2方面的驱动因素。

    2009年04期 v.13;No.82 89-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7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0 ]
  • 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及控制对策

    郭敏;韩鹏飞;

    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化学肥料、化学农药、畜禽粪便及养殖废弃物、没有得到综合利用的农作物秸秆、农膜地膜、生产和生活污水等。近年来,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阐述了农业面源污染的相关概念、成因和危害,并提出了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对策及建议。

    2009年04期 v.13;No.82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9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8 ] |[阅读次数:0 ]
  • 谈广西钦州茅尾海红树林保护区的湿地生态保护

    刘永泉;凌博闻;徐鹏飞;

    介绍了广西钦州茅尾海红树林保护区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区的建立对于保护茅尾海的自然资源、保护沿海湿地生物多样性、开展科学研究、履行《国际公约》、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树立中国良好形象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茅尾海红树林保护区的湿地生态保护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及对策。

    2009年04期 v.13;No.82 97-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9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张笑归;刘树庆;宁国辉;王艳群;

    针对农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客观现实,分析了当前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类型及特点,阐明了农村环境质量下降及污染的原因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防治农村环境污染的对策及措施,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治理农村面源污染以及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09年04期 v.13;No.82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2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2 ] |[阅读次数:0 ]
  • 植物材料作为白腐菌固定载体的应用

    刘学艳;徐淑霞;张世敏;吴坤;

    固定化技术的关键是所采用的固定化载体材料的性能。介绍了固定化技术的原理,概述了白腐菌在不同固定载体下对染料废水的效果,综述了植物材料作为白腐菌固定栽体的研究概况。植物材料作为白腐菌固定载体具有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吸附性能较好等优势,值得推广。

    2009年04期 v.13;No.82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农业经济

  • 提高辽宁省耕地质量的对策

    刘俊杰;梁成华;孟晓桥;

    在对辽宁省耕地质量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就如何提高耕地质量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2009年04期 v.13;No.82 105-10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冬小麦节水与粮食安全关系的思考

    马瑞昆;贾秀领;张全国;姚艳荣;张丽华;

    简要阐述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河北省小麦生产的发展、小麦节水栽培技术的研究成就和历史沿革及农业对水资源利用的变化等特点。研究表明小麦用水量下降和产量提高呈协同发展变化模式。因此,通过综合节水技术的运用,在水分高效利用的前提下,可使小麦增产,实现节水和粮食安全双赢。

    2009年04期 v.13;No.82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中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证研究——以湖北省仙桃市彭场镇为例

    李伟丽;

    产业集群是欠发达地区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1条新路。产业集群作为产业发展的1种新模式,其作用就在于增强了产业的竞争力。以湖北省仙桃市彭场非织造布产业形成产业集群为例,进行了案例研究,分析了其发展特征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彭场非织造布产业集群的发展对策。

    2009年04期 v.13;No.82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农业产业链 产业集群与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以河南省黄淮4市为例

    崔俊敏;

    阐述了农业产业链、产业集群对农民增收的作用。以河南省黄淮4市为实例,分析了粮食主产区农业产业链、产业集群未形成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粮食主产区培育粮食产业集群的对策。

    2009年04期 v.13;No.82 114-116+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4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城乡统筹中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及策略思考

    苏永红;羊乃书;

    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以结构调整来实现协调持续发展的重要时期,城乡结构调整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根本所在。推进城镇化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城镇化的重点在于农村城镇化。分析了农村城镇化问题,并提出了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对策。

    2009年04期 v.13;No.82 117-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5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农村土地流转中地方政府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姚春齐;崔恩渤;王建中;

    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是实现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我国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地方政府在农村土地流转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我国现行农村土地流转中地方政府行为进行经济学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对于保障农村土地流转有序进行,保障农民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9年04期 v.13;No.82 119-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5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生态设计与生态旅游的关系初探

    朱甜甜;尹庆;

    阐述了生态设计与生态旅游的基本概念,并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入手,探究了生态设计与生态旅游的关系,并展望了生态旅游的发展前景。

    2009年04期 v.13;No.82 12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浅析

    王克俭;闫笑久;梁杰宏;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农业现代化概念,随着对农业特点、规律的认识逐步深入,并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基本国情,中央适时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目标。阐释了具体国情下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基本内涵,提出了我国发展和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方略和途径。

    2009年04期 v.13;No.82 12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河北省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业休闲观光旅游的思考

    聂玮;

    近年来,国家逐步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农业休闲观光旅游的发展对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分析了河北省农业休闲观光旅游的现状及其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

    2009年04期 v.13;No.82 12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休闲视野下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

    曾磊;汪永萍;段艳丽;

    随着乡村旅游市场的日趋成熟,传统乡村旅游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催生着乡村旅游不同业态的产生。诸如拉动内需和农村土地流转方式的新策,也为乡村旅游的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分析了休闲经济条件下乡村旅游所面临的机遇与契机,探讨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之路。

    2009年04期 v.13;No.82 127-128+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河北省葡萄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马爱红;郭紫娟;赵胜建;陈东玫;马晓;

    针对河北省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及在种苗繁殖、葡萄育种、栽培管理和病虫防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未来葡萄产业发展的对策。

    2009年04期 v.13;No.82 129-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4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西安市都市农业发展分析

    张宁;

    概述了西安市农业的发展特点,介绍了其发展都市农业的一些具体做法,总结了西安发展都市农业的经验,并加以分析,以期为发展都市农业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2009年04期 v.13;No.82 13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河北生态省建设与生态农业建设研究

    韩美清;王路光;闫栋华;

    在河北省生态省建设阶段目标分解的基础上,重点针对生态农业建设、耕地资源保护和文明生态村创建等内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2009年04期 v.13;No.82 134-135+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我国生物液体燃料发展现状及建议

    肖勤;

    生物液体燃料作为可再生能源是石油石化能源的理想替代品。阐述了开发生物液体燃料对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我国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对我国生物液体燃料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2009年04期 v.13;No.82 136-138+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化研究进展

    袁博;冯福应;

    阐述了国内外生物燃料乙醇的生产、使用及产业化等现状,分析了我国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生物燃料乙醇的发展对策。

    2009年04期 v.13;No.82 139-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6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特色农产品信息发布研究

    周丽娟;韩菲;杨慧;

    从网络营销的兴起、特色农产品自身特性及地理分布3方面分析了利用互联网发布特色农产品信息的必要性,提出了优选网站、多点连发和变更类别3项信息发布原则,介绍了利用网站发布信息的具体操作步骤。

    2009年04期 v.13;No.82 142-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三农问题

  • 关于农民工歧视问题的探析

    白玉冬;朱秀茹;

    农民工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农民工受歧视的问题却十分突出,解决好农民工歧视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阐述了农民工歧视的主要表现,分析了受歧视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的建议。

    2009年04期 v.13;No.82 144-146+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4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校县“结对子”帮扶发展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梁珠民;杨昌鹏;牟科盟;梁梦玫;马瑞宁;梁盛;

    介绍了校县"结对子"帮扶发展模式的涵义、发展"三农"的关系及其主要方法,总结了校县"结对子"帮扶发展模式的主要成效和成功的关键因素。

    2009年04期 v.13;No.82 147-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论乡村旅游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以安徽省为例

    杨立;

    介绍了安徽省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论述了发展乡村旅游对农村文化建设的作用,并提出了发展乡村旅游的建议。

    2009年04期 v.13;No.82 150-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信息农业

  •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创新模式

    罗灿;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各个应用领域的推广使用,GIS技术与地理空间信息的表示、处理、分析和应用手段的不断发展紧密相连,形成了各种不同功能的GIS系统软件。分析了当前GIS的应用方向和发展状况,阐述了今后GIS的发展趋势及其应用领域,介绍了GIS技术创新的3种模式,即技术推动型、需求拉动型和混合型。促进GIS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引入其他技术和应用的深入。

    2009年04期 v.13;No.82 153-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5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灰色系统理论在遥感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李红建;

    阐述了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在遥感图像处理中的波段选择、边缘检测和图像融合等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其在遥感图像处理领域的应用前景。

    2009年04期 v.13;No.82 156-158+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3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3S技术的生态旅游研究与应用

    陈俊林;

    将3S技术应用于生态旅游,必将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全新的技术。就3S技术在生态旅游中的资源调查、环境监测、信息管理与服务的实践与应用进行了探讨。

    2009年04期 v.13;No.82 159-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5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作物病虫害自我诊断系统的建立

    杨军玉;曹克强;刘淑香;

    在目前的农业生产中,病虫害不能正确诊断和有效控制是农民遇到的棘手问题之一,迫切需要一种快速、准确的病虫害远程诊断方法。介绍了作物病虫害自我诊断系统的设计思路、系统构架以及前台和后台实现的功能,旨为农村、农民和农业问题开辟网络解决途径。

    2009年04期 v.13;No.82 162-164+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6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农业基础科学与方法

  • 燕麦微量元素的测定

    周郭军;杜士杰;孙艳红;贾艳霞;

    燕麦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物质,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微量元素在人体许多既复杂又奥妙的生理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采用湿法消化和微波消化进行样品前处理,应用火焰原子吸收法(FAAS)测定了燕麦中Zn、Fe、Mn和Cu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燕麦中微量元素含量顺序为Fe(Zn(Mn(Cu。

    2009年04期 v.13;No.82 165-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二峰灌区农业灌溉用水计量方法浅谈

    张雪晴;张雪梅;俞建河;

    介绍了安徽省天长市二峰灌区经过多年农业灌溉用水计量摸索出的一些简单实用且符合一定精度的计量方法,及在实际计量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为其他灌区灌溉用水计量提供参考。

    2009年04期 v.13;No.82 167-168+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职业技术教育

  • 浅析当前大学生思想特点以及途径创新

    王勇;赵文斌;苗森玉;

    政治文化是一定的阶段、民族、政党以及公民个人在一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在特定的政治文化环境中所形成的,是对国家政治生活的认识和反映。根据这一原理分析当前大学生思想特点,从管理、观念、手段创新,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

    2009年04期 v.13;No.82 169-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