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业科学

 


耕作栽培与生理

  • 栽培因子对红小豆产量及色泽的影响

    刘振兴;周桂梅;李君;谢振江;

    2006~2007年以红小豆TH37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播种期和钾肥施用量对红小豆产量及籽粒色泽的影响,以确定适宜播种期和钾肥施用量。结果表明:红小豆TH37的适宜播种期为6月25日,钾肥施用量为氯化钾150 kg/hm2。播种期对红小豆产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钾肥的作用不显著,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也不明显,但钾肥有利于改善红小豆的色泽,在一定范围内,红小豆的亮度值、红度值和黄度值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过量施用钾肥反而对小豆的色泽起负作用。

    2008年08期 No.74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夏大豆丰产增效技术研究

    曹金锋;赵双进;王茹芳;卢思慧;高广居;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品种类型、栽培密度和种植方式3个因素对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是夏大豆产量及各农艺性状的主要影响因素;3因素对夏大豆产量影响强度的顺序是品种类型>栽培密度>种植方式;在本区生态条件下,获得夏大豆最高产量的理论组合为:品种为有限类型沧豆6号,栽培密度2.4万株/hm2,种植方式为行距40 cm。

    2008年08期 No.74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在全膜双垄沟播条件下的玉米新品种对比试验

    薛喜全;

    在甘肃省秦安县刘坪乡的半山梯田地内,进行了玉米不同品种在同一地区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植下的产量研究。结果表明:在种植技术和土壤肥力一致的条件下,玉米品种对产量的影响尤为重要,其中金穗9号和金穗8号丰产性好,适应性强,生育期适中,综合性状表现较好。

    2008年08期 No.74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花生抗旱性研究进展

    矫岩林;何东平;王晓君;赵健;殷岩;

    综述了与花生抗旱性有关的形态学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探索了与花生抗旱性状密切相关的分子标记以及抗旱基因的克隆技术。

    2008年08期 No.74 7-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4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特点及发展方向探讨

    张爱军;胡立峰;王红;张瑞芳;周大迈;

    系统分析了以过程描述和结果描述为主的各种保护性耕作定义,总结出保护性耕作多样性、时代性、区域性的特点。同时,对保护性耕作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认为保护性耕作与精确农业、有机农业的结合将可能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下一步重点。

    2008年08期 No.74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园艺·园林

  • 早熟桃、油桃胚培养研究

    赵艳华;程和禾;吴永杰;李玉生;刘国俭;吴雅琴;

    以早熟桃、油桃杂交胚为试材,调查了胚发育动态,研究了影响胚培养的主要因子,并建立了胚培养技术体系。

    2008年08期 No.74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燕山山区苹果叶片氮 磷 钾含量标准范围的确定

    张新生;冉辛拓;陈湖;王召元;傅友;

    采集了燕山山区20个苹果园富士、国光和金冠等品种的120份叶样,对叶片中氮、磷和钾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果园不同品种苹果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变异较大。苹果叶片中N、P、K元素的取值遵从正态分布,用4点5分段的概率分级法,确定了3个品种叶营养元素含量标准值中的缺乏、低值、正常值、高值、过高5个数值范围。与国内外标准相比,燕山山区标准值表现出N水平高,P和K水平低的特点。

    2008年08期 No.74 14-15+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生长调节剂促进苹果实生树提早成花的研究

    陈东玫;李春敏;赵永波;张新忠;杨凤秋;

    为了提早苹果实生树成花,缩短育种周期,于苹果花芽分化期选择了苯脲类细胞分裂素(KT30)、6-苄氨基嘌呤(6-BA)、多效唑(PP333)、烯效唑(Uni)、矮壮素(CCC)和乙烯利(Eth)6种生长调节物质,设置23组69个处理,采用喷雾法,对红玉×金冠和金冠实生2个组合实生树进行了2~3 a的促花试验。结果表明:3 a生实生树已经通过童期,喷施生长调节剂处理后可以成花,最低成花节位为77节;有12组处理对苹果实生树提早成花有效果,其中BA50 mg/kg+乙烯利1000 mg/kg进行2次叶面喷施效果最佳。

    2008年08期 No.74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鄂梨1号和鄂梨2号无公害生产技术标准

    李先明;秦仲麒;刘先琴;涂俊凡;施桂萍;杨夫臣;

    本标准规定了鄂梨1号、鄂梨2号无公害生产的园地选择与规划,以及苗木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果实采收等技术。2007年3月1日由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2007年4月1日实施。

    2008年08期 No.74 18-2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贵妃杏的特性及建园技术

    张玉君;

    贵妃杏树具有抗干旱、耐瘠薄、结果早、盛果期长、投资小和收益大等特点,其果实个大、色艳、形美、味好、耐储运,是鲜食杏中的珍品,已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近几年,从生产实际出发,对灵宝贵妃杏开展了调查、试验和研究,总结出了贵妃杏的特性及育苗建园等主要生产技术。

    2008年08期 No.74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冬枣树的施肥管理技术

    孔德平;王增池;武婷;武之新;

    阐述了冬枣水肥管理的意义和作用,并综合近10 a文献,对冬枣当前的施肥管理技术现状及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提出了冬枣的最佳施肥时期和最佳施肥量,春季"晚追肥"等新的栽培技术研究成果。

    2008年08期 No.74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黔东南州用材林低产分析及对策研究

    唐启发;陈启元;

    通过分析黔东南州低产林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黔东南州速生丰产优质森林的培育对策。

    2008年08期 No.74 25-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植物保护

  • 玉米大斑病菌有性态研究进展

    张泗举;高瑞平;董金皋;

    玉米大斑病是一种严重的叶枯型病害,主要为害玉米叶片、叶鞘和苞叶。该病的病原分为无性态和有性态,有性态学名为Setosphaeria turcica,称玉米大斑刚毛座腔菌,属于异宗配合子囊菌。在自然界中尚未发现有性态的存在,但在实验室中可以诱导有性态的发生。在有性繁殖过程中,会发生遗传物质的重组,产生的杂交后代会出现新的致病小种或者扩大寄主范围。回顾了玉米大斑病菌有性态研究的历史,介绍了交配型鉴定的传统方法,并且得到了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研究的最新结果。

    2008年08期 No.74 28-2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几种植物病原细菌的检测和鉴定技术

    张爱红;苗洪芹;

    植物病原细菌是寄生在植物上的原核生物,个体微小,繁殖速度快。根据其形态学性状进行分类鉴定较为困难,其检测和鉴定技术不同于常规真菌、病毒的检测和鉴定。综述了植物病原细菌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2008年08期 No.74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8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橙斑白条天牛的发生环境及防控

    邵必发;方思爱;马骏飞;徐光余;杨爱农;

    介绍了影响橙斑白条天牛发生的环境因子,并阐述了其防控方法。

    2008年08期 No.74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烟草低头黑病及其治方法研究进展

    闫柱怀;曹娜;

    烟草低头黑病是烟草大田生长期为害较重的一种病害。近年来,由于烟田连作和地下害虫的发生,烟草低头黑病的发生程度和面积逐年上升。阐述了烟草低头黑病的发病症状、病原、致病性、流行规律以及综合防治方法。

    2008年08期 No.74 36-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牛蒡根结线虫病发生规律分析及综合防治

    张艳秋;凤舞剑;赵虎;张朝伦;

    描述了牛蒡根结线虫病的症状以及主要的生物学特征,分析了牛蒡根结线虫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2008年08期 No.74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榆绿叶甲的发生与防治

    方思爱;张俊;邵必发;徐光余;杨爱农;徐文;

    2003~2005年进行了榆绿叶甲的生物学观察试验,并阐述了其防治方法。

    2008年08期 No.74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樟叶蜂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综合防治

    江正明;马骏飞;徐光余;杨爱农;

    介绍了樟叶蜂的生物学特性,分析了影响其大发生的环境因子,并总结了综合防治方法。

    2008年08期 No.74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土壤肥料

  • 钾肥施用量对优质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宗权;

    在施纯氮195 kg和P2O5120 kg/hm2的基础上,研究了钾肥施用量对优质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可以改善小麦产量因素性状(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和提高小麦产量。在K2O施用量0~120 kg/hm2范围内,每增施K2O 15 kg/hm2,可增产小麦91.65 kg/hm2。在新乡市土壤养分含量和常规氮磷施用量情况下,施K2O 120 kg/hm2具有显著的增产效应。钾肥施用量对提高粒籽粒品质的作用不明显。

    2008年08期 No.74 45-46+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小麦平衡施用氮磷钾肥经济效益的研究

    吴晓鹏;陈静芬;王广灿;许浩玲;

    采用"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小麦肥效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理论氮、磷、钾最佳施肥量分别为N 184.5 kg/hm2、P20578.0 kg/hm2、K2O 58.5 kg/hm2,最佳产量7 021.5 kg/hm2。综合分析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潮土类两合土的氮、磷、钾建议施肥量分别为180~225 kg/hm2、75~90 kg/hm2和60~75 kg/hm2。

    2008年08期 No.74 47-48+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生物腐殖酸肥料在樱桃番茄上的应用效果

    郭明军;马锋旺;张国辉;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生物腐殖酸肥料在樱桃番茄上的冲施效果。结果表明:生物腐殖酸肥料75 mg/mL处理效果最好,可以明显提高樱桃番茄品质和产量;还能显著增加叶面积和提高叶绿素含量,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为植株健壮生长奠定了基础。

    2008年08期 No.74 49-50+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土壤水分平衡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于丽娟;杜长江;韩文俊;

    对国内外土壤水分的运动机理、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研究以及影响土壤水分变化的环境因子3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结合以往的科研工作,提出了今后的研究展望。

    2008年08期 No.74 51-52+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农业生物技术

  • 玉米SAMS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贾丽娜;张慧杰;张晏萌;杨玉荣;余爱丽;

    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SAMS)是植物代谢中的1个关键酶,它催化ATP和L-甲硫氨酸合成腺苷甲硫氨酸(SAM)。以玉米为材料,用Trizol一步法提取总RNA,根据已报道的水稻和小麦等的SAMS基因设计1对引物,通过RT-PCR方法获得1条约1.2 kb特异片段,连接T载体测序,其全长共1 191 bp,编码496个氨基酸残基。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SAMS蛋白疏水性最大值为1.73,最小值为-2.1;无跨膜域;二级结构主要以无规卷曲为主。

    2008年08期 No.74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大豆花叶病毒病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金素娟;王玉岭;李占军;

    大豆花叶病毒病是为害大豆生产的世界性病害,严重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对大豆花叶病毒病的研究进展从抗性遗传、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及定位、抗病品种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3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2008年08期 No.74 56-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分子遗传标记在家禽数量性状方面的研究

    杨伟平;鄢珣;高风琴;

    随着生物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在家禽育种工作中,分子遗传标记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因此,研究和寻找与经济性状连锁的分子遗传标记,则可为家禽育种工作中的标记辅助选择提供新的手段。综述了RFLP、DNA指纹、RAPD和微卫星DNA这4种分子遗传标记在家禽数量性状中的研究概况。

    2008年08期 No.74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硝酸银对玉米幼胚组织培养的影响

    杜何为;许先凤;黄敏;赵启桂;张祖新;

    以玉米自交系A188的幼胚为材料,以N6为基本培养基,在诱导、继代培养基中分别添加2、4、6、8、10、12和14 mg/L AgNO3,研究了硝酸银浓度对玉米幼胚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发现:10 mg/L AgNO3有利于玉米幼胚愈伤组织的诱导,诱导率高达到93.3%;愈伤组织的继代时期,添加AgNO3反而抑制愈伤组织的增殖;10 mg/L AgNO3有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该愈伤组织的分化率也较高。

    2008年08期 No.74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4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组培过程中的难点及解决办法

    许庆芬;杨艳华;王明明;

    玻璃苗、褐化和污染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公认的3大难点。阐述了这3种现象形成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对植物的组织快繁和工厂化育苗具有一定的意义。

    2008年08期 No.74 64-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4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遗传育种

  • 甜高粱品种的引进及筛选研究

    赵海明;谢楠;李源;刘晓东;卜学平;

    在河北低平原区,在春播情况下对引进的5个甜高粱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M81-E和R io的生物产量以及茎秆产量较高,糖锤度分别为18.0%和17.9%,因此二者可作为丰产型和高糖型推广应用,前者适宜春播,后者适宜夏播。M81-E和R io抗倒性均较强。

    2008年08期 No.74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当涂县青贮玉米品种引进及筛选

    夏家武;黄秋生;

    对引进的7个青贮玉米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通过测定生育期、株高、日生长速率和干鲜重等指标分析其在当地适应性和产量品质表现。试验结果显示:引进的7个青贮玉米品种中,以邢台2号产量高、品质优、生育期适中,适合在当涂县地区种植推广。

    2008年08期 No.74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玉米新品种石玉9号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刘兰锁;

    石玉9号是石家庄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玉米室以海55为母本、W314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杂交种。该品种表现稳产、高产、抗病、淀粉含量高、中早熟和适应性广,适合在河北省夏玉米区推广种植。

    2008年08期 No.74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玉米新杂交种安玉13及其种质改良途径

    宋长江;崔俊明;卢道文;孙海潮;王海莉;

    安玉13是河南省安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玉米杂交种,在试验、示范中表现高产、优质、抗病、抗虫、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先后于2004年、2006年通过了河南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安玉13的母本A28是运用相互交替回交亲本选育技术,父本A3566是运用相同雄亲交叉遗传设计选育技术,把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导入温带玉米种质而获得的优良自交系。

    2008年08期 No.74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产夏大豆新品种石豆2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王玉岭;李占军;金素娟;魏玉昌;

    石豆2号是河北省石家庄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采用化学诱变与常规育种相结合的方法,经多年选育成功的高产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属河北省中熟夏播大豆品种。丰产性好,抗病,抗倒伏,适应性广。2008年4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08年08期 No.74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动物科学

  • 奶牛隐性乳房炎研究进展

    付才;高占峰;王红云;马书林;

    隐性乳房炎是奶牛生产中为害性最大的一种疾病,隐性乳房炎占乳房炎发病率的90%。对隐性乳房炎的发病情况、致病因素、诊断方法以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综述。

    2008年08期 No.74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熊蜂饲养中对印度谷螟的防治

    宋凯;郑书宏;刘冬;毛文杰;郑礼;

    介绍了一套在熊蜂饲养中防治印度谷螟(Plodia interpunctella Hubner)的技术措施。

    2008年08期 No.74 79+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一例犬肠套叠的诊断和治疗

    张志平;张君涛;刘建新;贺秀媛;

    通过1例幼犬肠套叠的诊疗,对犬肠套叠的症状检查、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2008年08期 No.74 8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食品科学

资源与环境

  • 河北省太行山片麻岩退化山场生态恢复研究

    冯伟;王红;张爱军;周大迈;周晓芬;杨军芳;

    以生物量为指标,对河北省太行山片麻岩退化山场进行了生态恢复试验。结果表明,目前试验区植被生物量(3.5 t/hm2)较该区域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6.75 t/(hm2.a)相差甚远,增长潜力巨大。经过治理,土层厚度增加,土壤颗粒组成由粗变细趋势明显,土壤有机质、氮磷钾总养分逐年增加,治理4 a和治理7 a的生物量分别为9.5 t/hm2和21.9 t/hm2,生态恢复向良性方向发展,说明通过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河北省太行山片麻岩退化山场可以达到生态恢复的目的。

    2008年08期 No.74 86-88+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5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保定市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丁小燕;崔建军;栗志强;张伟;陈利江;

    分析了制约河北省保定市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2008年08期 No.74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新乡市无公害花生产地环境浅析

    江春平;黄卫;

    2007年7月对新乡县古固寨镇无公害花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该地土壤和农用水中重金属含量、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等环境质量要素指标均符合和达到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的要求,具备发展无公害农业的生态环境条件。

    2008年08期 No.74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河北省滨海平原区生态安全调控对策分析

    李敏;高倩;王桂荣;

    分析了河北省滨海平原区现状,提出生态安全的一些思路与对策。

    2008年08期 No.74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利用生物方法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研究进展

    李娜;常会庆;

    利用水生生物吸收利用氮、磷元素进行代谢活动以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营养物质,从而达到治理富营养化水体的目的。生物方法利用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能,污染少,能实现资源的再利用,有利于建立合理的水生态循环。

    2008年08期 No.74 96-98+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8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生态农业道路途径刍议

    徐凤莉;

    石油农业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走生态农业道路,为此在农业生产层面和政府政策层面需要进行模式创新,以实现农业生产的革命,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2008年08期 No.74 99-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新乡市人民公园局部改造设计探讨

    崔惠;

    介绍了新乡市人民公园概况,分析了其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局部改造,力求不断完善公园各项设施以满足现代人群的休闲娱乐要求。

    2008年08期 No.74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徐州矿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清洁生产途径分析

    李东升;

    循环经济是徐州矿区发展的必然选择,分析了矿区矿井水、固体废弃物、塌陷区及矿井瓦斯的综合利用途径,对矿区循环经济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08年08期 No.74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山东省招远市冰雹灾害统计分析

    丁锡强;

    通过对招远地区发生雹灾的时间、区域、路径等的分析总结,为招远地区冰雹灾害的发生情况提供基础统计数据,为雹灾的预测预报奠定统计基础。

    2008年08期 No.74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浅论吉林市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潘长虹;伊立君;于润玲;

    吉林省吉林市地处长白山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形复杂,山区、半山区、丘陵、平原、盆地、谷地和湖泊交错分布,气候多样,气象灾害发生频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尤为重要。但由于吉林经济社会历史等原因,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在吉林市还处于零运行状态。为此,论证了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在吉林市开展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2008年08期 No.74 107-10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浅谈我国麻类作物的生产现状与发展前景

    付远志;

    阐述了我国麻类作物(苎麻、红麻、亚麻、大麻、剑麻)的生产现状、利用前景和麻类作物的发展方向。

    2008年08期 No.74 109-11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西部罗布麻的民族植物学研究

    叶菊;吉守祥;林鹏程;白世俊;

    从民族植物学的观点介绍了罗布麻在我国西部各民族人民生活中的地位及利用情况,论述了罗布麻的利用价值、分类、地理分布、生物学特性及其研究历史和研究进展。

    2008年08期 No.74 111-113+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3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桑枝的营养功能成分及其综合利用

    刘刚;黄安家;佟万红;黄盖群;危玲;

    介绍了我国桑树废弃物桑枝的利用现状,论述了桑枝的功能性成分及其作用机理,探讨了桑枝在药材、食用菌、造纸及制板等多方面的应用前景,为桑枝的多用途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2008年08期 No.74 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农业经济

  • 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和对策

    张建祥;贾建明;阎立波;

    依据现代农业定义、内涵和特征,分析了河北省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河北省发展现代农业的相关对策。

    2008年08期 No.74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健全农地流转市场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路燕;

    健全农地流转市场,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分析了我国农地流转的现状及现阶段农地流转市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健全农地流转市场的对策建议。

    2008年08期 No.74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大别山区反贫困问题探讨

    余根强;

    大别山区反贫困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但还面临严峻的挑战。在分析大别山反贫困中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大别山区反贫困可通过个性化扶贫开发策略、多元化扶贫开发模式和区域扶贫开发合作机制进行。

    2008年08期 No.74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杨滩乡实施国家级公益林综合效益初步评价

    郑光勇;

    根据计量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对公益林区的综合效益进行初步评价,得出经济收益与社会生态效益之比为1∶3,以此体现分类经营、生态优先原则的重要性。

    2008年08期 No.74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果园种草的综合效益综述

    王保林;

    果园种草技术是1种能够提高资源土地利用效率,为果农带来经济收益,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新技术,也有利于社会的协调发展,值得大力推广。就果园种草的综合效益进行了总结,籍以促进果园种草技术的发展。

    2008年08期 No.74 130-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充分利用冬闲田资源大力发展冬作马铃薯产业基地建设初索——以黄平县浪洞乡基地建设为例

    丁海兵;范士杰;邓禄军;卢扬;王毅;皮灵陆;

    针对贵州土地利用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低热河谷地带冬闲田及气候资源优势,探索基地建设方式带动冬作马铃薯产业发展模式。

    2008年08期 No.74 134-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保定市农村沼气推广潜力及其发展浅析

    王东山;牟文刚;王卫平;李少华;

    采用了查阅文献和访谈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保定市农村沼气建设和使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与分析。通过了解保定农村沼气的建设环境,分析其发展潜力、经济效益和施工管理的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沼气建设在保定农村大力推广的可行性。

    2008年08期 No.74 137-138+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燕麦产业化生产在张家口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杨才;李天亮;杨晓虹;张新军;周海涛;

    介绍了张家口地区的基本情况和近年来种植燕麦的成就,展望了张家口燕麦产业的发展规划与前景。

    2008年08期 No.74 139-140+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萧县蔬菜产业化工作探讨

    刘光荣;纵瑞敬;

    根据蔬菜产业化指导思想、发展目标,探索性提出了蔬菜产业化工作的思路。

    2008年08期 No.74 141-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三农问题

  • 河北坝上退耕还林草区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魏立涛;

    以河北省康保县为例,在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基础上,探讨了退耕还林还草区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生态和社会经济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相应对策。

    2008年08期 No.74 14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1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鹤壁市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陈传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就河南省鹤壁市新农村建设为例,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若干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

    2008年08期 No.74 147-148+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力促进农村发展

    郑书宏;毛文杰;宋凯;

    如何在21世纪的中国实现农民的增产增收,稳定农业的基础性地位成为保证国家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为此具体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的农业状况,系统思考和分析了我国农民增收遇到的问题,总结了我国农民增收困难的原因,并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法。

    2008年08期 No.74 149-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管理科学

  •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王秀果;谢俊良;白雪艳;张玉兰;

    通过对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进行分析,总结了我国目前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现状,提出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8年08期 No.74 15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河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对策

    杨辰海;李岩;尹庆珍;姚翠平;乔振勇;李辰荣;

    据农业部科技司统计表明,我国每年有6 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只有30%~40%,与发达国家的70%~80%相差甚远。经调查河北省农业科技成果每年有50~60项,农业科技成果贡献率为43%左右,略高于国家平均水平,但是科技进步在农业发展中的贡献份额还没有实现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到2000年底达到50%的目标。

    2008年08期 No.74 15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长株潭一体化:政府的“有为”与“无为”

    林海燕;刘英;

    针对长株潭一体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政府应有所为有所不为,以期顺利推进一体化。

    2008年08期 No.74 157-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棉花良种补贴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

    王凯辉;李军英;

    阐述了实施棉花良种补贴的的意义,通过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良性发展建议。

    2008年08期 No.74 160-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地市级农科院体制改革的思考

    孙春峰;徐秋良;张丽玲;底翠;

    根据我国农科院所改革与发展的现状,系统总结了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对科技创新和服务三农方面的作用,分析了地市级农科院所改革的历程、作用和问题,提出了今后改革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措施。

    2008年08期 No.74 162-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河北省农业技术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蔡淑红;赵俊杰;韩秀玲;蔡海燕;

    农业技术推广是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技术支撑,实现农技信息化是推进农业信息化的内在要求。就河北省当前农业技术信息化工作发展现状,提出今后农业技术信息化发展方向及加强农业信息化技术工作的建议。

    2008年08期 No.74 164-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做好农业科研院所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高倩;刘树海;柴岳平;蔡海燕;

    针对新形势下农业科研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提出观点和基本方案。

    2008年08期 No.74 167-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因芯片数据分析中的基因集合分析技术

    顾祖光;

    基因芯片是一种高通量研究生命规律的技术,但是如何从海量的基因芯片数据中获得生物信息依旧是一个难题。基因集合分析技术可以从这些海量的生物数据中揭示出潜在的被影响的生物过程。

    2008年08期 No.74 169-170+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纤维素酶及其应用

    曾青兰;

    介绍了纤维素酶的概念、种类及其作用机制,综述了纤维素酶在饲料、食品、纺织、能源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并对纤维素酶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2008年08期 No.74 171-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6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