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羽佳;杨宇桀;姚卓;卢泉;
探究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并进行碳减排效果的区域异质性和行业异质性分析。基于我国31省2000—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绿色金融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金融可以有效降低碳排放强度;绿色金融对东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降低碳排放效果不显著;绿色金融对工业生产过程的降碳效果最明显,对废弃物处理降碳效果最少。提出加强金融市场建设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政策执行力度和政策协调性、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强化政府与监管力度的对策建议。
2024年06期 v.28;No.198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2K]
[下载次数:1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严邦予;李欣明;卜苗羽;王晓夕;李敏;高策;王桂荣;张新仕;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现代农业领域的重要组织形式与实践探索。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质量与经营类型、联农带农作用、经营发展能力和水平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但经营管理水平的有待提升、资金融资难题以及政策优惠的不足,成为制约合作社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汇总河北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深入剖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对合作社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引导支持合作社参与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加强合作社内部管理、拓展合作社农产品市场渠道、促进合作社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等对策建议。
2024年06期 v.28;No.198 7-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6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蔡珍;马英杰;崔丽;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筹资制度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关键环节。从制度外筹资转向制度内筹资是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重大变革,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视角来梳理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筹资制度随外部环境变化的历史过程,探究其历史渊源与建立成长,以及逐渐瓦解并最终转向制度内筹资的各个阶段的变化,从而深化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演化过程的认识,了解筹资制度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究制度未来发展方向,提升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2024年06期 v.28;No.198 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7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王亚丹;严冬;
乡村产业兴旺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基本保障。基于2018—2022年河南省102个县域的面源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对该省的县域乡村产业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与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县域乡村产业发展水平还较低,乡村工业发展水平的权重在产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且稳步提升,乡村农业发展水平的权重的经济带动能力较弱;各区域的县域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距,其中豫中地区县域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最高,豫西和豫南地区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各市的县域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许昌和郑州的县域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最高,信阳和三门峡最低;各县的县域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变化差异较大,长葛市、荥阳市、鄢陵县、新郑市和新乡县的县域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基本稳居前5位,息县、洛宁县、汝阳县、鲁山县和嵩县的县域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最低。提出优化产业结构、创新塑造产业发展新动能、发挥空间效应促进地区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2024年06期 v.28;No.198 16-2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4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