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业科学

 


粟类作物专栏

  • 新育成杂交谷子品种在冀西北地区一年区域试验中的表现

    张雅莉;李晓庆;王德权;左文博;

    对品种在区域试验中的表现进行分析,可以为该品种选育和推广以及今后试验提供参考。以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新育成的6个杂交谷子品种为试材,以杂交谷子品种张杂谷6号为对照(CK),在冀西北地区进行区域试验,利用生长性状、产量性状和产量,对新育成的杂交谷子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6个杂交谷子品种均为早熟品种,产量均<CK,降幅为18.23%~59.82%。其中,1014产量最高,为2 173.7 kg/hm~2;其次是早6和早4,产量分别为1 955.3和1 708.1 kg/hm~2;张41产量最低,仅1 068.1 kg/hm~2。6个新育成早熟杂交谷子均能在冀西北地区正常成熟,为今后该区杂交谷子的进一步选育打下了基础。

    2023年03期 v.27;No.189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9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乡村振兴专栏

  •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疆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水平分析

    董鸿宁;欧阳金琼;

    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基于2011~2020年新疆地区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2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的农村三产融合发展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利用综合计分法评价新疆农村三产融合水平,构建耦合度(C)、耦合系统综合协调指数(T)以及耦合协调度(D)模型,分析各指标层对新疆地区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 2011~2020年新疆农村三产融合指数从2011年的0.168上升至2020年的0.784,增幅达366.67%。说明新疆农村三产融合水平整体上发展态势良好;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多功能拓展、农业服务业融合度、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农村经济繁荣6个二级指标的融合发展水平指数总体呈增长趋势,但增幅程度差异较大。(2) 2011~2020年新疆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耦合度为0.960~0.997,处于高水平耦合发展阶段;耦合协调度呈稳步提升发展趋势,从2011年的0.284提高至2020年的0.625,发展历程为中度失调—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其中2001~2017年处于失调状态;2018~2020年进入协调状态,说明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新业态发展迅速,有效推动了新疆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提出加大财政投入与补贴政策、注重发挥产业间的协同效应和协调性、形成良性循环发展态势的对策建议。

    2023年03期 v.27;No.189 4-9+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9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国内外数字乡村研究现状对比分析

    庄林;欧阳金琼;

    为探究数字乡村研究的进展和热点,客观反映不同国家、作者、研究机构以及期刊在该领域的影响力,以1991~2021年WOS数据库收录的949篇、CNKI数据库收录的1 146篇有关数字乡村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国外有关数字乡村研究的文献数量呈波动增长趋势,研究方向主要为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技术应用、乡村数字化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以及乡村旅游等,其中德国有关数字乡村文献的中介中心性最高;国内有关数字乡村的文献数量自2017年起进入快速发展期,且研究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结合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数字乡村建设、数字乡村体系指标建立、数字乡村治理方法、乡村数字化转型、城乡间数字鸿沟的消除等。(2)国内外数字乡村研究领域有一定数量的高产作者,但绝大多数作者处于独立研究状态,没有明显的合作关系。(3)国外有关数字乡村研究可分为2001~2006年的研究初始阶段、2007~2014年的研究起步阶段、2015年至今的平稳发展阶段;国内有关数字乡村可研究分为2006~2007年的起始阶段、2008~2014的再起步阶段、2015~2016年的停滞阶段、2017年至今的快速发展阶段,研究热点由“新农村建设”“乡村数字治理”到“数字乡村现状及对策”“信息化共享”“信息化建设”再到“数字赋能”“智慧农业”“数字技术”“数字普惠金融”“乡村振兴”等。提出今后的研究应侧重于基础设施建设、消除数字鸿沟、健全数字乡村评价机制等,逐步形成多元化、多学科交叉互融的全要素格局。

    2023年03期 v.27;No.189 10-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7K]
    [下载次数:5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荆州市乡村振兴与县域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研究

    彭书范;吴学兵;

    以荆州市8个区(县)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测算并深入分析荆州市各区(县)乡村振兴发展水平、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结果显示:(1)就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而言,荆州市乡村振兴发展指数呈稳步上升趋势,且各区(县)发展程度差异较大;各区(县)的产业振兴对乡村振兴发展指数的贡献率较高,而乡风文明和生活富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率较低,说明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建设中的重要环节。(2)就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而言,荆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且乡村发展和城镇发展水平较为接近,但各区(县)在发展水平与维度上存在较大差异;社会城镇化和生态城镇化对新型城镇化发展指数的贡献率较高,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的贡献率较低,说明荆州市在人口和经济发展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提出因地制宜制定发展策略、补齐短板、以人为本、创建战略协调机制的对策建议。

    2023年03期 v.27;No.189 1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5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河北省预制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岳晓历;阎立波;吴楠;郭伟;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习惯的改变,预制菜成为人们日常饮食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渐发展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河北省为我国蔬菜的重点生产、加工及输出省份之一,具有先天的预制菜产业发展优势。但是预制菜作为新兴产业,国家及地方政策对其缺乏约束而导致粗放发展,进而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围绕河北省预制菜发展现状,对生产加工、政府政策等进行调研,并提出发展对策。对推进河北省预制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以及打造“冀菜”预制菜特色品牌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03期 v.27;No.189 26-27+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0K]
    [下载次数:7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耕作栽培与生理

  • 播期对小麦子粒品质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崔永增;吕丽华;李谦;孟建;李明远;贾秀领;

    研究播期对冬小麦子粒品质和产量性状的影响,可以明确气候条件变化下产量与品质协同提高的适宜播期。2017~2019年于不同的气候年型下连续2 a在河北藁城进行大田试验,播期设9月25日、10月5日、10月15日、10月25日和11月4日5个处理,分析不同气候年型下各播期处理的小麦子粒品质和产量性状变化。结果表明:播期对子粒品质影响较大,不同气候年型规律不一致,其中,在重度干热风年型,10月5日前播种子粒灌浆充足,品质较高;而在普通的干旱年型,10月15日播种子粒品质较高,包括较高的子粒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指数、稳定时间、容重和硬度。小麦10月5~15日播种,后期旗叶叶绿素含量保持较高水平,产量和收获指数均较高。冬前≥0℃积温为410~549℃时,小麦单位面积穗数较多,穗粒数适中;积温为733℃时,小麦单位面积穗数降低;积温为279℃时,穗数和穗粒数均降低。10月15日适期晚播对小麦穗部性状影响不大;但播期继续推迟,穗部性状变差,表现为穗长明显缩短,10粒以下小穗数、不孕小穗数和不孕小穗比例增加。本试验条件下,小麦10月5~15日播种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和子粒品质,该研究为气候变暖背景下冬小麦适期晚播技术提供了依据。

    2023年03期 v.27;No.189 28-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5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园艺·园林

  • 不同花色紫茉莉花部综合特征比较

    付琼燕;刘伟明;周兵;曾建军;

    为揭示不同花色紫茉莉的繁殖策略差异性,以紫红色、黄色、白色紫茉莉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花色紫茉莉的花部基本特征;测定花粉量和花粉胚珠比,估算杂交指数等,分析不同花色紫茉莉的繁育系统类型。结果表明:不同花色紫茉莉的花部基本特征存在一定差异,其中黄色花和白色花的花部特征指标值差异较为明显。3种花色的紫茉莉均以自交为主,伴随异交并存,属于兼性交配系统。黄色紫茉莉的花粉量最少,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花丝、花药退化现象,且结实率显著低于紫红色和白色紫茉莉。可见,3种花色紫茉莉具有不同的交配系统,显示出多样化的繁殖策略。

    2023年03期 v.27;No.189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4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植物保护

  • 简单芽孢杆菌P10菌株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防控作用

    张翠绵;贾楠;彭杰丽;马佳;胡栋;王旭;王占武;

    由致病疫霉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且防治困难,利用益生菌实施生物防治成为研究的热点。为了明确多功能简单芽孢杆菌P10菌株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抑制作用和防病效果,进而为深入研究和科学应用提供依据,以P10菌株活菌体、发酵菌液、无菌滤液为试材,采用对峙培养和打孔法测定了其对晚疫病致病疫霉菌丝的抑制作用,利用离体叶片和盆栽植株攻毒法测定了发酵菌液和无菌滤液的防病效果。结果表明:P10菌株活菌体和发酵菌液均能抑制马铃薯晚疫病致病疫霉菌丝的生长,使菌丝体膨大畸形,相对抑制率分别为66.7%和77.8%。P10菌株发酵菌液和无菌滤液对马铃薯离体叶片晚疫病菌的防效分别为57.2%和49.4%。盆栽试验中,接种疫霉菌孢子囊悬液前12 h喷施P10菌株发酵菌液以及接种病菌前后各喷施1次P10菌株发酵菌液的防效分别为73.9%和71.5%,接种病菌后再喷施P10菌株发酵菌液的治疗效果为54.8%,在接种病菌前喷施1次和接种前后各喷1次P10菌株无菌滤液的防效分别为60.3%和57.9%。简单芽孢杆菌P10菌株对马铃薯晚疫病病菌具有抑制作用,活菌体和发酵菌液的防效优于无菌滤液,预防效果优于治疗效果。

    2023年03期 v.27;No.189 42-4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1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梨木虱在不同品种梨树上的产卵趋性与发生动态

    张腾悦;杨小凡;路子云;马爱红;刘文旭;冉红凡;李建成;

    梨木虱(Psylla Chinensis Yang et Li)是为害梨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在不同品种果园造成的为害程度明显不同。为了明确梨木虱在不同品种梨上的为害程度与发生规律,在河北省赵县梨园选择7个品种,定树定枝系统调查了不同品种梨树上梨木虱的产卵趋性以及若虫和成虫的发生数量动态,初步评价了不同品梨树对梨木虱的抗性差异。结果表明:(1)梨木虱越冬代成虫在雪花梨上产卵最多,其次是鸭梨、秋月、黄冠和库尔勒香梨,在津香蜜和袖珍香上产卵极少。从枝条部位产卵量来看,枝条基部卵量最多,其次是花芽、叶芽、嫩叶,花柄处最少。(2)鸭梨和秋月受若虫为害较重,袖珍香和津香蜜几乎不受若虫为害。(3)在鸭梨和秋月梨上成虫发生数量较多,在袖珍香和津香蜜上成虫量极少。梨木虱对不同品种梨树的为害程度不同,其中鸭梨和雪花梨受害较重,西洋梨品系基本不受为害。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明确梨木虱抗性机理、在生产上选择种植抗虫梨树品种提供了依据。

    2023年03期 v.27;No.189 47-50+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6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0.1%噁霉灵颗粒剂防治西瓜枯萎病田间药效试验

    刘珍;张贵云;常芳娟;范巧兰;姚众;吕贝贝;魏明峰;张丽萍;

    为了明确0.1%噁霉灵颗粒剂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以70%噁霉灵可溶粉剂525 g/hm~2(有效剂量)为药剂对照,以清水为空白对照,0.1%噁霉灵颗粒剂有效剂量分别设450、525和600 g/hm~2,2020~2021年连续2 a开展了0.1%噁霉灵颗粒剂防治西瓜枯萎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0.1%噁霉灵颗粒剂对西瓜枯萎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防效稳定,但不同有效剂量处理的防效差异较大,其中,有效剂量600 g/hm~2处理的防效显著高于对照药剂和其他剂量处理,有效剂量525 g/hm~2处理的防效与对照药剂相当,而有效剂量450 g/hm~2处理的防效显著低于对照药剂。0.1%噁霉灵颗粒剂对西瓜和其他有益生物安全,是一种防治西瓜枯萎病的理想药剂。生产上建议使用0.1%噁霉灵颗粒剂525~600 g/hm~2防治西瓜枯萎病。

    2023年03期 v.27;No.189 51-5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5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土壤·肥料

  • 辽阳—丹东地区黑土地地表基质有效土层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以凤城市为例

    艾晓军;陈占生;耿国帅;罗学辉;

    黑土地为我国粮食的压舱石,由于近年来过度利用,致使黑土地质量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黑土变薄的问题已经开始影响我国农业生产,因此,东北黑土地的有效土层厚度一直是诸多生态、农业学者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查明黑土有效土层厚度的分布规律,对监测当地土壤水土流失和黑土厚度变化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基于辽阳—丹东地区黑土地地表基质调查项目,结合项目在凤城市首次开展的黑土地地表基质调查,采用洛阳铲、天然剖面、人工剖面调查方法,查明凤城市有效土层厚度。选用坡度、坡向和地形位置指数为参数,基于高程模型生成地形因子,依据生成因子将凤城市划分不同地形单元,利用克里金插值法对各地形单元分层插值,得到凤城市有效土层厚度分布规律,结果显示,北部薄,南部厚,中部局部见较厚土层。利用调查数据,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土壤类型和不同地形地貌的有效土层厚度分布规律,结果显示,土地利用类型中,种植园地的土层分布最厚,林地次之,水域的土层分布最薄;土壤类型中,水稻土的土层分布最厚,草甸土次之,褐土的土层分布最薄;地形地貌中,坡肩的土层分布最厚,阴坡次之,坡脊的土层分布最薄。利用地形和母质对有效土层厚度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阴坡的土层厚度大于阳坡;利用调查数据,制作不同基岩形成的土层厚度箱线图,结果显示,中生代陆相沉积岩发育的土层厚度中值和分布范围大于其它岩石类型发育的土层厚度。通过地形位置指数分析和基岩形成的土层厚度箱线图,凤城市土壤有效土层厚度分布影响的主要因素为地形和母质类型。根据宜林则林、宜耕则耕的原则,建议凤城市坡度>15°的坡肩位置和阴坡尽量种树育林。

    2023年03期 v.27;No.189 54-5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6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生物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小麦产量和品质以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李伟欣;黄鲲;柴同海;李银平;师学静;唐磊;邢明振;

    探究生物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小麦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可以为小麦高产优质、土壤培肥提供科学的施肥方案。2017~2021年在河北省黑龙港区采取定点大田试验,施肥方式设普通施肥(100%化肥,掺混肥750 kg/hm~2)、有机肥替代20%化肥(有机无机复混肥600 kg/hm~2)、有机肥替代50%化肥(掺混肥375 kg/hm~2+纯发酵生物有机肥1 406.25 kg/hm~2)、有机肥替代全部化肥(100%有机肥,纯发酵生物有机肥2 812.50 kg/hm~2) 4个处理,研究了生物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对小麦产量和品质,以及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施用化肥相比,生物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可以提高小麦子粒产量,但不利于提高子粒品质,其中用生物有机肥替代20%化肥处理效果最好,增产(23.09%)显著,子粒的16种氨基酸总含量有所提高,蛋白质含量降幅最小。随着施用生物有机肥年限的增加,生物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有利于土壤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的提高,且有机质含量随着有机肥代替化肥比例的增大和有机肥施用年限的增长而逐渐提高。综合考虑小麦高产优质、提高土壤质量的施肥管理模式,认为用生物有机肥替代20%的化肥是可行的。

    2023年03期 v.27;No.189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2K]
    [下载次数:4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生物科学

  • 玉米秸秆溶解性有机质分级组分的分子光谱

    周向军;赵燕娥;

    掌握秸秆源溶解性有机质(DOM)分级组分的光谱特性,并解析其在不同腐解阶段的荧光组分,是系统理解秸秆还田腐解的重要基础。采用DAX-8树脂对不同腐解阶段的玉米秸秆DOM进行分级分离,并通过紫外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法,对DOM分级组分进行光谱分析和荧光组分识别。结果表明:通过DAX-8树脂技术共获得疏水酸性组分(HOA)、疏水碱性组分(HOB)、亲水性组分(HIM)、酸不溶组分(AIM)和疏水中性组分(HON) 5种组分。5种DOM组分的紫外吸收值几乎均随波长的增加而降低,HOA、HON和AIM组分逐渐在280 nm附近形成吸收峰,HIM和HOB组分则无明显的特征性吸收峰。HOA、AIM和HIM组分中芳环被氧化程度逐渐占优,HON组分中芳环被还原程度逐渐占优;HOA组分的芳香性先降低后趋于稳定,AIM和HIM组分则与之相反,HOB和HON组分的芳香性则处于动态变化。HOA、AIM、HIM组分的团聚化和腐殖化程度均表现为先增加后趋于稳定,HOB和HON组分的团聚化和腐殖化程度呈波动趋势。HOA、HON和AIM组分主要向类胡敏酸物质转化,HOB组分则无明显的变化规律。综上,玉米秸秆腐解过程可不同程度地改变5种DOM组分的光谱特性和荧光组分组成,并最终使其趋向于形成更加稳定的类胡敏酸物质。

    2023年03期 v.27;No.189 66-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7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玉米大斑病菌遗传多样性的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赵霖熙;崔林开;韩赞平;

    玉米大斑病是一种严重为害玉米的叶部病害,世界各地均有发生。遗传多样性反映了生物的生存适应能力以及发展进化的概况,伴随着DNA分子标记的挖掘和基因组学研究的深入,分子标记技术已经成为研究遗传多样性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对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大斑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并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以期为玉米大斑病菌的精准检测以及高效防控提供理论参考。

    2023年03期 v.27;No.189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4K]
    [下载次数:3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遗传育种

  • 优质高抗甜加糯玉米新品种冀糯175的选育及应用前景

    王延兵;高增玉;吴秀刚;李魁英;李高成;付文涛;姬雷;安洪周;

    冀糯175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以W8B为母本、W75为父本选育的甜加糯玉米新品种,具有优质、多抗、生育期短、适播期长、适宜采摘期长等特点,2021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玉20219020)。对冀糯175的选育过程、栽培技术要点及应用前景进行阐述,可为品种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2023年03期 v.27;No.189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9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农业经济

  • 我国苹果主产区生产集中度水平测度及竞争力分析

    王晓;赵志珍;张永康;王俊芹;

    运用2016~2020年面源数据,采用区位商、集中系数、优势指数测算与比较全国7个苹果主产区集群集中度及竞争力。研究表明:(1) 7个苹果主产区均具有专业化优势和集群发展优势。其中,陕西省苹果产业发展优势最显著,且集群优势要优于专业化优势;山西省与陕西省专业化优势的差异较小,而集群发展优势差异较大;近5 a甘肃省苹果产业的专业化程度和集中化程度呈增长态势;山东省、辽宁省、河北省的苹果产业的专业化程度和集中化程度总体较稳定。(2) 2016~2020年7个主产区苹果产业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均>1,产业发展的竞争力优势明显,但效率优势要明显低于规模优势,其中,陕西省综合竞争力优势最为明显,山西、甘肃次之。效率优势指数排在前三位的是山西省、陕西省和甘肃省,规模优势指数排在前三位的是甘肃省、山东省和辽宁省。提出推进标准化果园建设、发挥数字经济作用、发展合作经济的对策建议,以提升果品品质、品牌价值、产业竞争力。

    2023年03期 v.27;No.189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3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疆石河子市棉农生产性服务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朱梦俏;赵鑫;

    近年来,农业生产性服务在棉花种植过程中大力推广,有效提高了棉农的生产效率。以石河子主产棉区356份棉农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棉农的农业生产性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棉农对各类服务的需求强度由强到弱依次为施肥服务、农业保险服务、植保服务、收割服务、销售服务、资金供给服务、生产资料购买服务,且大部分农户更倾向于施肥服务和农业保险服务。(2)各指标对棉农的7种农业生产性服务需求影响差异较大。在资金供应服务模型中,受教育程度(X_4)在0.01水平上显著负向影响棉农的资金供应服务需求。在生产资料够买服务模型中,农业收入占比(X_9)、是否需要雇工(X_(10))、是否享受过农业补贴(X_(19))分别在0.1、0.05、0.05水平上显著负向影响棉农的生产资料购买服务需求。在农业保险服务模型中,受教育程度(X_4)、外出务工人数(X_7)分别在0.01、0.05水平上显著负向影响农户的农业保险服务需求;性别(X_1)在0.05平上显著正向影响棉农的农业保险服务需求。在施肥服务模型中,其中受教育程度(X_4)、家中农机数量(X_(13))在0.1水平上显著负向影响棉农的施肥服务需求,主要收入来源(X_8)在0.5水平上显著负向影响棉农的施肥服务需求,贷款情况(X_(11))在0.01水平上显著负向影响棉农的施肥服务需求。在植保服务模型中,受教育程度(X_4)、是否为村干部(X_5)在0.05水平上显著负向影响棉农的植保服务需求,贷款情况(X_(11))在0.01水平上显著负向影响棉农的植保服务需求。在收割服务模型中,是否为村干部(X_5)在0.05水平上显著负向影响棉农的收割服务需求;家庭人口数量(X_3)在0.05水平上显著正向影响棉农的收割服务需求,是否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X_6)在0.1水平上显著正向影响棉农的收割服务需求。在销售服务模型中,是否加入合作社(X_(15))、连队是否推广农业生产性服务(X_(16))在0.1水平上显著负向影响棉农的销售服务需求。提出加强技术培训以提高棉农的综合素质,积极鼓励发展各类生产性服务以提升服务供给主体水平的对策建议。

    2023年03期 v.27;No.189 87-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2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技术进步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P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袁玉青;丁建军;

    以2002~2020年全国30省市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PVAR模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技术进步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1)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技术进步与城乡收入差距均有正向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会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同时也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2)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正向影响。农业技术进步在短期内稳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从长远视角出发,农业技术进步会促进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3)城乡收入差距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技术进步均有阻碍作用。城乡收入差距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呈阶段性的阻碍,但这种阻碍作用并不明显,而对农业技术进步具有较强的阻碍作用。提出优化农地资源配置、加强农村技能培训、实施“数商兴农”工程的对策建议,以助力融合农业智慧升级。

    2023年03期 v.27;No.189 9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8K]
    [下载次数:4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2010~2020年河北省粮油作物成本收益分析

    黄冀楠;

    河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省份,分析该省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成本与收益,对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对2010~2020年小麦、玉米、大豆、花生、谷子5种作物的种植面积、产量、产值、成本与利润进行汇总与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种植面积持续缓慢减少,单产水平显著提高,净利润在2014年达到峰值后持续下降,2018年出现负值,严重影响了粮农种植小麦的积极性;玉米种植面积波动增长,单产水平显著提高,净利润由呈“U”型变化;大豆种植面积持续下降,单产水平不断提高,净利润呈波动下降趋势;花生种植面积有所下降,单产水平明显提高,净利润持续下降,是影响花生种植户生产积极性的主要因素;谷子种植面积持续下降,单产水平明显提高,净利润稳定。提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提高社会化服务能力的对策建议。

    2023年03期 v.27;No.189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8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其他

  • 基于卫星影像的牧草长势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徐婧;刘青松;阎旭东;石秘秘;

    通过卫星影像监测牧草长势能从宏观上揭示牧草的生长状况与动态变化,从而为牧草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快速、准确的参考依据。介绍了牧草长势遥感监测的原理、方法和常用到的植被指数,以及遥感技术在牧草长势监测方面的应用;指出了目前牧草长势遥感监测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技术瓶颈,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以期为遥感技术在牧草长势监测的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2023年03期 v.27;No.189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0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