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业科学

 


乡村振兴专栏

  • 国内外良好农业发展现状及我国GAP前景展望

    郭云霞;曹志艳;郝庆红;苑士涛;朱自平;董金皋;

    GAP作为国际公认的农产品认证标准,能够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农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建立统一规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使我国农业发展逐步实现“生态化”“自然化”“再生化”“现代化”“品牌化”。综述了GAP的发展背景、历程、各国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基地建设为基础,树立地方品牌”“以标准建设为前提,完善过程管理”“以积极宣传为保障,提高消费水平”“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增强支撑能力”的对策建议。

    2023年01期 v.27;No.187 1-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5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我国乡村内生发展研究进展与展望

    谢正峰;马林兵;

    通过对我国乡村内生发展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基于文献分析法和归纳法,对乡村内生发展研究的成果和不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乡村内生发展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特征;主流观点认为农民是乡村内生发展的主体,需要对农民的主体性进行重塑;乡村内生发展能力是一个能力体系,乡村内生发展能力的提升具有多维度路径和多元性途径;乡村内生发展的动力包括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对乡村内生发展研究进行展望,认为需要在以下方面加强研究:乡村内生发展的时空尺度、乡村内生发展过程中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的关系、村内生发展能力建设、乡村内生发展的边界问题、乡村内生发展的动力机制。

    2023年01期 v.27;No.187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双碳”目标愿景下城乡生态融合治理的发展路径研究

    吕洪楼;顾兴树;

    生态治理作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目标的重要抓手,是推动我国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新时代推动城乡生态融合治理不仅是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内在需要,也是推进“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切入点。城乡生态融合治理与“双碳”目标之间存在着相互耦合的内在逻辑关系,“双碳”目标的提出为城乡生态融合治理提供时代契机,而城乡生态融合治理也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动力保障。然而,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制约,城乡生态融合治理的实践过程中存在着生态共治理念的认知异化、生态政策制度的非平等化、生态环境资源的分配失衡以及生态治理主体的功能缺失等现实困境。因此,需从共治理念的宣传培育、政策制度的正义安排、生态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多元主体的协同参与等方面来推动城乡生态治理的融合共生。

    2023年01期 v.27;No.187 13-1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5K]
    [下载次数:3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信阳市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实证分析

    程文玺;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可从侧面反映出当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制度缺陷与现实问题。通过汇总70份信阳市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案例,划分为确权纠纷、侵权纠纷、合同纠纷3种类型,进一步分析主体、原告诉请、证据、程序、结案情况以及个案情况,提出立法者弥补法律规范缺失、司法者准确适用既有规则,政府正确定位行政职责对策建议,逐步形成规范化流转市场,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2023年01期 v.27;No.187 18-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9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生态脆弱城市三峡库区重庆市万州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张珂;叶妍君;李新锋;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提升区域内土地良性循环对脆弱生态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生态脆弱城市三峡库区重庆市万州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指数与单指标多角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域的生态脆弱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万州区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指数为0.603 2,处于基本可持续的阶段;而土地资源稳定性和生态环境保护性均处于弱可持续阶段。因此,万州区土地资源处于弱可持续阶段。提出增加绿化防治水土流失,提高有效灌溉率,整合土地以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对策建议。

    2023年01期 v.27;No.187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2K]
    [下载次数:4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河北省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现状及对策分析

    王晓夕;李敏;郝换换;王烁凯;石芹荣;王桂荣;张新仕;

    河北省由全面完成脱贫工作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转换过程中离不开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体系。本文通过对支撑全省乡村振兴建设的科技力量、经营主体等人才链现状的分析,发现高端人才和县域技术人才、农村人口迁移和流失、劳动力人口教育水平、农村收入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和不足,进而从加大人才培养、加强各级人才建设力度、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2023年01期 v.27;No.187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5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 ]
  • 黑龙江省农户及农业从业人员秸秆综合利用方式影响因素分析

    李杉;程靖雯;吕洁华;

    秸秆是重要的可再生物质资源。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产水平的进步,液化气、天然气等逐渐普及,大量闲置的秸秆被露天焚烧,不仅资源浪费,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基于对黑龙江省农户及农业从业人员的实地调研数据,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对其选择不同秸秆处理方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个体特征因素方面,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均显著影响秸秆综合利用方式的选择,受教育程度越高或家庭人均耕地面积越大,农户及农业从业人员越倾向于选择秸秆综合利用方式;年龄显著负向影响农户及农业从业人员选择废弃或其他秸秆处理方式,相较于废弃或其他处理方式,年龄越大的农户及农业从业人员选择焚烧秸秆意愿越强烈。(2)村委会指导监督因素方面,村委会具体指定秸秆处理方式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及农业从业人员的秸秆综合利用方式的选择,村委会具体指定秸秆处理方式后,农户及农业从业人员选择秸秆综合化利用的意愿越强烈;村委会禁焚监管力度显著影响农户及农业从业人员选择除秸秆饲料化利用处理方式之外的其他3种处理方式,不严格监督会导致其露天焚烧意愿更加强烈。(3)政策环境因素方面,政策补贴力度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及农业从业人员选择秸秆能源化利用方式,补贴力度越大,其选择能源化利用方式的意愿越强烈。提出注重秸秆综合利用政策宣传推广的科学化,强化村委会的指导监督作用,加强对民企双方补贴政策的细化,加大秸秆回收利用科研投入的对策建议。

    2023年01期 v.27;No.187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8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河北省农业科技园区科技社会化服务现状与对策分析

    贾丽霞;孙青茹;牛细婷;蔡宁;尚丹;张利娜;王莹;谢东辉;

    农业科技园区社会化服务的完善对农业科技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在研究农业科技园区和科技社会化服务的相关理论基础上,对河北省农业科技园区科技社会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2023年01期 v.27;No.187 40-4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4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二点委夜蛾专栏

  • 麦秸粉碎长度对二点委夜蛾的防控效果

    李秀芹;陈立涛;刘莉;崔彦;韩晓辉;蔡晓玲;陈哲;韩玉芹;程瑞玲;李树洋;张志英;张颖;张立娇;王永芳;董志平;

    2015~2021年选择有二点委夜蛾幼虫发生,麦茬高度(15 cm左右)相当,人工常规尺量麦秸粉碎长度分别为≤5 cm、5.1~10 cm、10.1~15 cm的3种田块,采用五点取样法调查虫量,顺垄调查被害株率,以麦秸粉碎长度10.1~15 cm田块虫量和被害株率为对照(景县以未进行麦秸粉碎的田块为对照),分析了麦秸粉碎长度对二点委夜蛾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麦秸粉碎长度≤5 cm时,麦秸可以自然沉降于麦茬之间,不能形成"麦茬上覆盖麦秸"的生态环境,防虫效果平均为97.4%,保苗率高达100%,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麦秸粉碎长度为5.1~10 cm时,防虫效果平均为80.3%,保苗率平均为70.1%,虽然有一定的防控效果,但并不理想,玉米播种时需要结合清除玉米播种行麦秸、灭茬、秸秆离田利用等生态调控防控。

    2023年01期 v.27;No.187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0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耕作栽培与生理

  • 控制灌溉对水稻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马文慧;孙书洪;韩晓楠;薛铸;

    明确控制灌溉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可以为天津滨海地区盐碱化土壤条件下水稻节水高产提供理论依据。以水稻品种津原89为研究对象,灌溉方式设控灌1、控灌2、控灌3和淹灌(CK) 4个处理,研究了控制灌溉对水稻株高、分蘖数、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溉处理下,水稻株高均呈先增长后趋于稳定的趋势变化,但控灌处理的株高均<CK;分蘖数均呈先逐渐增加后逐渐降低的变化,且均在分蘖后期达到最高,其中,CK的最高分蘖数最大且之后降速最快,控灌处理可抑制水稻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产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控灌1处理的产量(11 852.50 kg/hm~2)最高,与控灌2处理(11 375.62 kg/hm~2)差异不显著,但显著>CK (10 923.80 kg/hm~2)和控灌3处理(10 674.49 kg/hm~2);用水量差异较大,其中,控灌1、控灌2、控灌3处理分别较CK节约用水15%、18%和21%,灌溉水利用效率分别为2.40、2.38和2.33 kg/m~3且均>CK。综合分析认为,控灌2处理较好,该处理下,水稻生长性状、产量和灌溉水利用效率与最高产量处理(控灌1)相比差异均不显著,但可节水3百分点,生态效益更高。

    2023年01期 v.27;No.187 47-5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9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园艺·园林

  • 基于观赏辣椒研究进展对德州引进观赏辣椒的展望

    韩梅梅;段青青;谭延肖;张绍丽;李华;李腾飞;常培培;王静静;张超;张自坤;

    结合德州观赏辣椒现状,从种质资源、繁殖器官及技术、抗逆性、栽培技术、观赏性评价方面进行研究综述,探讨观赏辣椒目前存在的问题,为德州引进、开发观赏辣椒资源指明了发展方向。

    2023年01期 v.27;No.187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9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植物保护

  • 27%环磺酮·特丁津可分散油悬浮剂对玉米田一年生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其安全性评价

    郭双梅;祁志尊;黄冀南;刘小民;申贝贝;郭鑫丽;崔海燕;王建平;

    为了加强27%环磺酮·特丁津可分散油悬浮剂在玉米田的推广应用,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对环磺酮与特丁津复配剂在玉米田的除草效果及其安全性进行评价。试验设27%环磺酮·特丁津可分散油悬浮剂(简称“环磺酮·特丁津”)用量324.0、364.5、405.0和729.0 g/hm~2计4个处理,以及5%环磺酮可分散油悬浮剂(简称“环磺酮”)对照、50%特丁津悬浮剂(简称“特丁津”)对照、空白对照和人工除草对照,2018年和2019年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用量环磺酮·特丁津处理对玉米田一年生杂草(马唐、牛筋草、狗尾草、反枝苋、铁苋菜)的防除效果及其对玉米的安全性。2 a结果表明:环磺酮·特丁津用量为364.5~405.0 g/hm~2时,对马唐、牛筋草、反枝苋和铁苋菜具有很好的防除效果,对狗尾草防效偏差,且防效均高于环磺酮和特丁津2个单剂处理;玉米产量与人工除草处理差异不显著。在玉米5叶期、杂草2~5叶期,用环磺酮·特丁津364.5~405.0 g/hm~2进行茎叶喷雾施药,除草效果好,且对玉米安全。

    2023年01期 v.27;No.187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5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温热害对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及其灰色关联度分析

    韩昕君;傅豪;李志辉;姚小丹;高杉;

    由于全球性气温上升,夏季高温极端天气频发,热害成为影响我国大豆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河南省漯河市2019年6~9月气温较历年增高13.3℃,其中7月中旬至8月中旬(大豆开花结荚期)气温远远高于大豆要求的最适温度(20~28℃),气温超过33℃的高温天气达到30 d;2020年7月中下旬平均气温25℃左右,有利于大豆开花结荚。本研究以2019~2020年漯河市农业科学院承担的黄淮海联合体(南片)试验的8个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以气温正常年份(2020年)的试验数据为对照,对2019年高温热害条件下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热害条件下大豆农艺性状变化幅度与产量降幅的关联度进行分析,以筛选评价大豆是否受到热害的主要指标。结果表明:热害胁迫后,大部分品种株高、主茎节数、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显著降低,有效分枝数显著增多,百粒重维持在较高水平,产量明显降低。不同品种对热害的反应程度不同,说明大豆对热害存在一定抗性,但不同品种的抗热性具有一定差异。大豆受热害后,各农艺性状指标值增减幅度与产量降幅的关联度顺序为株高>有效荚数>百粒重>主茎节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有效分枝数>底荚高,其中株高、有效荚数、百粒重和主茎节数与产量的关联度均达到0.72以上,对大豆产量影响较大,可以作为判断大豆是否受到热害的重要指标。

    2023年01期 v.27;No.187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4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土壤·肥料

  •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山东省典型植烟区土壤养分综合评价

    马志明;高璐阳;

    为了了解山东省植烟区土壤的养分状况和肥力特征,以2018~2019年在山东省烟草主产区潍坊、日照、临沂三地采集的227份土壤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植烟区土壤的养分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山东省植烟区土壤pH值为4.70~7.93,整体偏酸;有机质和碱解氮养分含量较匮乏,速效钾和微量元素有效硼养分含量缺乏严重;有效磷、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和有效铁养分含量充足,有效锌养分含量丰缺并存。根据土壤养分综合得分,将山东省植烟区土壤肥力划分为较高(Ⅰ级)、适宜(Ⅱ级)和偏低(Ⅲ级) 3个等级水平,其中Ⅰ级和Ⅱ级肥力水平的土壤样本数占比为81.50%,整体适宜烟草植株生长。不同典型植烟区的土壤肥力水平顺序为潍坊>日照>临沂。根据山东省典型植烟区土壤养分条件,应重视土壤科学管理和肥料合理施用,增施有机肥,配施无机肥,补施钾肥,提高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同时注意补充硼、锌等微量元素养分。

    2023年01期 v.27;No.187 6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8K]
    [下载次数:3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醋渣覆盖对德州地区盐渍土理化性质和樱桃幼苗地上部生长的影响

    谭延肖;韩梅梅;郑现和;徐文胜;张超;

    德州市是我国北方土壤盐碱化和次生盐渍化分布较为典型的地区之一,目前樱桃种植上存在土壤盐分高、碱性强等障碍因素,严重影响樱桃生长和产量。以德州地区栽植面积较大的3个樱桃品种(美早、萨米脱、布鲁克斯)为试材,在盐渍土(含盐量0.3%~0.4%)樱桃园土壤表面撒施覆盖醋渣(醋厂的废弃物) 30 t/hm~2,以不覆盖醋渣为对照,研究了醋渣覆盖对樱桃园盐渍土壤理化性质和樱桃幼苗地上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醋渣覆盖可显著提高土壤含水量,明显降低土壤含盐量,但对土壤酸碱度影响不大;显著促进樱桃幼苗地上部生长和生物量积累。在德州地区,醋渣覆盖是一种有效改良盐渍土性状、促进樱桃幼苗地上部生长的好方法。

    2023年01期 v.27;No.187 73-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2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肥料增效剂NAM对小麦产量及氮肥农学利用率的影响

    郜峰;董军红;周其军;杨春玲;

    研究肥料增效剂NAM对小麦产量及氮肥农学利用率的影响,可为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制订以及氮肥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试验设等氮量施肥条件下NAM添加比例(占氮肥总用量的比例) 0 (不添加,作为添加NAM处理的对照,CK_1)、4‰、6‰和8‰,以及不施氮肥(CK2,仅用于氮肥农学利用率的计算)计5个处理,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添加比例的NAM处理对小麦群体数量、株高、穗长、产量构成因素、产量和氮肥农学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NAM能够提高小麦产量和氮肥农学利用率,但不同添加比例的影响效果不同,其中,添加总施氮量6‰的NAM效果最好,小麦产量、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利用率均达到最高,分别为6 317.3 kg/hm~2、42.1 kg/kg和7.9 kg/kg,依次较不添加NAM处理提高10.9%、10.8%和107.9%,且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在安阳地区小麦生产时,按照总施氮量6‰的比例添加肥料增效剂NAM,可同时实现小麦高产和氮肥的高效利用。

    2023年01期 v.27;No.187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5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生物科学

  • 克服盆栽小菊远缘杂交受精前障碍的技术研究

    雒新艳;刘英;王利红;李芳;王辉;卢洁;

    盆菊远缘杂交受精前障碍是造成不亲和的重要原因。为了提高盆栽小菊远缘杂交授粉成功率,以二倍体野生近缘种质红花除虫菊和甘野菊为父本,盆菊栽培品种白美人菊和红风车为母本,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染色法测定了不同开放时期盆菊柱头的可授性,确定母本的最佳授粉时期;每个组合均设6种授粉方法 [常规杂交授粉(CK),提前授粉,柱头雾喷300 mg/L生理盐水后授粉,柱头雾喷300 mg/L生理盐水+50 mg/L硼酸后授粉,柱头雾喷50 mg/L赤霉素后授粉,柱头雾喷PEG1500 50 mg/L后授粉]处理,比较了不同授粉方法对杂交种子结实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盆菊品种开花当天的柱头可授性均较低,此后逐渐增强,花开第3天达到最强,随后快速降低,至花后2 d柱头已基本失去可授性。红花除虫菊×白美人菊和甘野菊×白美人菊2个组合的常规杂交授粉结实量分别为2.5和3.1粒/花序;红花除虫菊×红风车和甘野菊×红风车2个组合的常规杂交授粉结实量分别为1.5和1.8粒/花序。4个杂交组合提前授粉、柱头雾喷生理盐水以及生理盐水+硼酸处理的杂交授粉结实量均明显低于常规杂交授粉。柱头雾喷赤霉素后授粉,红花除虫菊和甘野菊2个父本与白美人菊组合的结实量略低于常规杂交授粉,而与红风车组合的结实量分别较常规杂交授粉提高13.3%和27.8%。柱头雾喷PEG1500后授粉,红花除虫菊和甘野菊2个父本与白美人菊组合的结实量与常规杂交授粉相当,而与红风车为母本的2个杂交组合的结实量分别较常规杂交授粉均提高了33.3%。盆菊柱头的可授期较短,在花被片展开后的2~4 d授粉。雾喷50 mg/L PEG1500溶液可以有效增加盆菊柱头黏性,提高远缘杂交结实量。

    2023年01期 v.27;No.187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9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桑树内生菌的生物活性及应用前景

    张锦锦;孙雨婷;郭烨;高文惠;韩俊华;高林森;

    桑树全身是宝。植物内生菌是生活于健康宿主植物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微生物,其能够产生特殊的活性代谢产物,一直是食品、药品、农业等领域研究的热点。介绍了桑树内生菌的多样性,以及桑树内生菌在抑菌、抑制α-葡萄糖苷酶、调节植物生长、抗氧化等方面的生物活性;并对桑树内生菌作为新型微生物资源,在桑树病害防治、果蔬采后保鲜剂开发、1-脱氧野尻霉素(DNJ)发酵生产以及降糖药物开发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桑树内生菌发酵生产功能性物质,开发功能性食品、药品以及果蔬采后生物保鲜剂提供理论参考。

    2023年01期 v.27;No.187 85-90+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3K]
    [下载次数:3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遗传育种

  • 高产 优质 抗病香稻新品种垦香48的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张启星;张华;耿雷跃;张薇;邹拓;杜琪;

    垦香48是以武运粳21为母本、05-18为父本杂交,在F_2代优选单株,经过连续7 a单株系统选择选育而成的香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条纹叶枯病、品质好、适应性强的特点。2016~2017年河北省水稻品种区域试验,2 a平均产量为10 511.3 kg/hm~2,较对照品种垦育38增产4.3%;2017年河北省水稻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9 945.0 kg/hm~2,较对照品种垦育38增产3.5%。2017~2018年国家水稻京津唐组区域试验,2 a平均产量为9 665.3 kg/hm~2,较对照品种津原45增产3.9%;2019年国家水稻京津唐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9 634.2 kg/hm~2,较对照品种津原45增产4.5%。该品种稻米品质达到了国家优质3级米标准。2018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稻20180002);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200044)。适宜在北京、天津、山东东营、河北冀东及中北部一季春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域种植。

    2023年01期 v.27;No.187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0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油酸小粒花生品种冀花18号选育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王瑾;李玉荣;程增书;宋亚辉;

    冀花18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以高油品种冀花5号为母本、高油酸种质开选01-6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和混合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油食两用小粒型高油酸花生品种。该品种在2013~2014年全国北方片小粒组区域试验中,荚果平均产量为4 577.70 kg/hm~2,子仁平均产量为3 260.40 kg/hm~2,分别较对照品种花育20号增产9.31%和5.34%;在2015年全国北方片生产试验(共22个试点)中,荚果平均产量为4 332.00 kg/hm~2,子仁平均产量为3 153.00 kg/hm~2,分别较对照品种花育20号增产7.20%和4.16%。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冀花18号含油量54.97%,油酸含量81.80%,油酸亚油酸比值为30.30。该品种201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鉴定,2017年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2018年获植物新品种保护权。

    2023年01期 v.27;No.187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4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农业经济

  • 2010~2020年山东省生猪养殖区域布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苏文豪;周开锋;张园园;

    我国是生猪消费大国,生猪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居民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山东省是我国生猪生产的重要省份,近年来,受地域分工、整体区划、各地区资源禀赋差异、环保压力增大等因素的影响,生猪产业发展不均衡。基于2010~2020年的面源数据,利用生猪养殖布局指数对该省生猪养殖区域布局演变规律进行研究,并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对生猪养殖区域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0~2020年山东省生猪养殖区域布局分为2010~2014年、2014~2016年、2017~2020年3个阶段,在空间上呈现“■”型格局—倒“Z”型格局—“:/”型格局的发展历程;耕地资源、潜在消费市场、消费者需求偏好、交通通达程度显著正向影响生猪养殖布局指数,水资源显著负向影响。提出因地制宜优化生猪养殖区域布局,把握市场条件,完善生猪产供销运输的监管和制度,加强畜牧业环境污染行为的处罚力度等对策建议。

    2023年01期 v.27;No.187 99-103+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5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农业基础科学与方法

  • 文冠果脂肪含量的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建立及验证

    葛朝红;赵爽;张洪伟;闵卓;郭鑫丽;李伟明;

    为了实现文冠果脂肪含量的无损快速检测,满足文冠果育种材料筛选和工业加工需求,选取46个文冠果作为标准样品集,采用索式抽提法测定种仁的脂肪含量,并应用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采集样品的光谱数据,运用Unscrambler软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构建文冠果脂肪含量的NIRS预测模型,结果显示,该模型回归曲线R-Square (决定系数)为0.985 6、RMSE (标准误差)为0.414 9,可以进行有效预测。同时,选取32个未参加建模的文冠果样品作为验证材料,进一步对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外部检验,结果显示,外部检测回归曲线R-Square为0.901 4、RMSE为0.825 9,脂肪含量预测值与化学值的吻合性较好。建立的NIRS模型可靠,预测结果较为准确,可用于检测文冠果脂肪含量。该脂肪含量检测方法经济、快速、高效,为育种材料筛选和工业加工提供了快捷有效的途径。

    2023年01期 v.27;No.187 104-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7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