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业科学

 


粟类作物专栏

  • 谷子新品种承谷14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李成璞;季志强;王冰嵩;王奂仑;许利平;杨春东;栾素荣;

    承谷14号(承13-M21)是以长生10为母本、(冀谷24×M32)抗咪唑乙烟酸材料为父本进行杂交组合,后代经系谱法连续自交成功选育的高产、稳产、新品种,综合性状好。该品种生育期125 d左右,株高134~140 cm,穗长27~27.5 cm,穗粗2.79~3.12 cm,单穗重15.01~19.07 g,千粒重2.62~3.04 g,出谷率74.9~83.4%;抗倒性1级,谷瘟病1级,纹枯病1级;2014年、2015年分别参加承德市农林科学院科研基地的鉴定试验、品种比较试验,承德市农林科学院组织的多点试验,平均产量为6 892.5~7 255.5 kg/hm2,较对照承谷13号增产9.2%~12.3%;粗蛋白(干基)含量为13.2%、粗淀粉(干基)含量为76.24%、粗脂肪(干基)含量为4.05%、粘度(干基)为1 230 cp,品质较好。宜在河北省春谷区中熟、中晚熟区种植。

    2022年01期 v.26;No.181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5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乡村振兴专栏

  • 低碳农业发展中政府与农户的行为博弈

    田香禾;苏洋;

    在低碳经济迫切发展的大背景下,为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农业可持续性,低碳农业成为必然选择。从微观角度来看,农户作为低碳农业发展的主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通过怎样的路径去激发农户采用低碳技术来推进低碳农业的发展成为目前迫切解决的难题。通过构建演化博弈模型,探讨农户与政府之间采取不同行为选择及进化稳定相对应的条件,分析农户参与行为选择的最优决策,从而实现低碳农业的持续发展。研究结果表明:农户采用低碳技术与成本和约束有关,而政府的补贴会均衡农户行为选择,从而获得综合效益。基于此,提出推进低碳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2022年01期 v.26;No.181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7K]
    [下载次数:4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云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与空间演变

    胡云耀;刘燕;冷蕊蕊;

    以云南省2007年、2011年、2015年和2019年的面源数据为基础,从资源基础质量、生产要素质量、农业产出质量、农业效益质量、农业结构质量5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度16个市(州)的综合得分;采用莫兰指数对研究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7~2019年云南省大部分市(州)高质量农业均得到了发展,但地区间的差距较大;云南省16个市(州)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且区域间差距进一步缩小,基本实现了不同区域间的协同发展。提出提升农业竞争力、农产品质量、农民效益,把握三产融合契机、坚持发展绿色农业的对策建议。

    2022年01期 v.26;No.181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6K]
    [下载次数:4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北省农民科技需求现状调查分析

    阎立波;吴璐瑶;张建祥;朱金永;

    农民是农业科技的应用主体,了解农民的科技需求是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和应用的前提。对河北省典型地区107位受访者进行农业技术需求问题调研,结果表明:农民科技需求强烈,农业技术需求趋于多样化,迫切需要优良品种科技产品;农民更倾向“面对面”式现场指导的科技培训方式。因此,需要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供农民实际需要的科技服务,继续加强农村广播电视网络和互联网的建设,以此来满足农民的科技需求。

    2022年01期 v.26;No.181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4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SP法河南省M市L村的美丽乡村步行道路环境分析

    付满意;于漂;

    为更好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更加宜人的乡村旅游环境,以河南省 M 市 L 村为例,针对来村游客步行道路环境选择偏好,运用 SP 法调查游客对步行道路环境的偏好选择,构建离散选择模型,分析 L村游客对于步行道路环境的偏好,并研究相关要素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 (1) x_1(步行环境界面)、x_2(遮阳)、x_3(有效通行宽度) 和 x_6(是否沿河) 对步行道路环境偏好产生正效应,x_4(路面是否为水泥混凝土)、x_5(绿化隔离) 和 x_7(是否有商铺座椅) 对步行道路环境偏好产生负效应,且在0.01、0.05 水平上显著影响。 (2) 男性与女性关于步行环境偏好差异较大。除 x_2(遮阳情况) 外,其他指标均对男性步行道路环境偏好产生显著影响,说明男性对步行环境中的遮阳情况并不敏感;除 x_3(有效通行宽度) 和 x_5(绿化隔离) 外,其他指标均对女性步行道路环境偏好产生显著影响,说明女性对遮阳情况敏感,对道路宽度和绿化隔离情况并不敏感。 (3) 研究区内步行道路环境整体效果一般,各路段环境情况差异较大。评价等级为“一般”的道路主要集中在 L 村外围的非主要景观区域和部分支路上,评价等级为“良好”或者“优秀”的道路主要集中在村核心景观区。L 村在今后提升改造过程中,要注重模型数据与现实相结合,根据游客的道路环境偏好,多增设绿植、绿荫,适度扩宽道路,提高路面硬化率,并根据不同性别游客的偏好和消费意愿,综合考虑道路所串联的景点,在增加乡野情趣游玩体验的同时做好安全防护,适度增加商铺桌椅,以供游客休息,但不应过多占用通行道路。

    2022年01期 v.26;No.181 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6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贫困山区农村失能老人养老现状与对策——以河北省M县L镇为例

    尹恩阳;史小建;

    在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进程中,农村失能老人养老问题凸显。M县作为欠发达革命老区,其农村失能老人数量较多。通过对M县L镇的农村失能老人养老现状进行实地调研,结果显示,研究区域的失能老人以家庭养老为主,存在养老金不能保障日常开销;生活照料质量低,医疗条件支撑差;养老院市场化程度低,发展前景迷茫;精神慰藉常缺失,娱乐辅助设施建设不足等问题。提出扩大政府养老经济投入,加强康养机构建设;加强村两委的帮扶力度,引导社会对农村失能老人内心关爱;树立尊老爱老氛围,提高家庭养老质量;建立多元养老服务体系,服务失能老人养老诉求。

    2022年01期 v.26;No.181 23-25+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9K]
    [下载次数:5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休闲农业与晋商文化融合发展的路径探讨

    王飞;解晓悦;

    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生态资源与生产条件,将农业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活动有机融合而形成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推动休闲农业发展对于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拓宽农业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保护和传承乡风文化,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文化为灵魂,尝试将晋商文化与休闲农业相融合,提出基于晋商文化与休闲农业发展基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融合创新之路。

    2022年01期 v.26;No.181 26-2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3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河北省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问题与对策

    肖阔;李逸波;王颉;

    河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但农产品增值能力低、食品工业发展滞后等问题严重。为了推动河北省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基于河北、河南和山东的面源数据,汇总对比了3个省份的食品工业发展现状,深入分析河北省食品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产品结构,实现品牌化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实现规模化发展;加大科技投入,增强食品企业创新能力;加强人才培养,发挥人才助推作用的对策建议。

    2022年01期 v.26;No.181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7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河北省水稻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张新仕;李敏;王亚楠;常凯;解骐玮;王桂荣;

    水稻是河北省特色作物,是冀东滨海盐碱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和生态作物,区域品质市场认可程度高。为全面提升全省水稻产业发展,对近40 a水稻发展、成本收益、产业链发展、制约因素等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水稻面积经历长期下降后,2004年后水稻面积趋于稳定,主要集中种植在难以改种其他作物的冀东滨海盐碱地区;单位种植成本持续增加,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持续下降;品牌依然是产业发展的短板,同时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长期影响。最后从耐盐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选育,发展减肥减药、全产业链绿色生产、稻田高效种养等节本增效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大品牌创建力度、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或建议。

    2022年01期 v.26;No.181 35-38+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6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4I理论视角下休闲农场营销策略分析

    王祥宇;解晓悦;

    农业农村部明确指出要在农业领域推动传统营销和现代营销相融合,创新品牌营销方式,实施精准营销服务。休闲农场作为农业新业态,积极开展现代化和市场化营销是保持其新鲜活力的有效途径。基于4I营销理论,根据休闲农场经营特点,围绕趣味性、利益性、交互性、个性化等原则,提出打造体验式营销,提升趣味性;满足顾客需求,实现双方共赢;推进社交化营销,提升互动性;实施精准化营销,打造个性化服务的对策建议,以提升休闲农场综合效益。

    2022年01期 v.26;No.181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6K]
    [下载次数:1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北省农村科学技术落地阻碍情况调查分析

    吴璐瑶;阎立波;张建祥;

    科技引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起到引领支撑作用。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存在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科技及时服务低、科技供需不平衡等问题,难以充分发掘科技支农潜力。以河北省典型地区为调研数据为基础,深入分析农村地区科学技术落地阻碍因素,从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进“面对面”式现场培训方式、持续优化科技供给方向与体系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2022年01期 v.26;No.181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1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耕作栽培与生理

  • 国审棉花品种冀丰103高产生理特性研究

    朱继杰;赵红霞;王士杰;贾晓昀;李妙;王国印;

    为探明国审棉花新品种冀丰103高产、广适的生理特性,对其不同生育时期的光合速率、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产量等性状指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冀丰103在初花期至盛花期光合速率高且一天当中高光合速率时间长,盛花期至吐絮期可溶性糖含量高,盛铃期至吐絮期叶面积指数大、叶绿素含量高。冀丰103在生长发育旺盛时期光合速率高,有助于制造更多的光合产物;在发育后期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高,是有效延长叶片光合活力和制造光合产物时间,从而形成较高产量的内在生理基础。

    2022年01期 v.26;No.181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7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播期对大果型高油酸花生生长发育 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高建强;吴保东;曲杰;程亮;吴丽青;

    播期对花生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均有重要影响。为了明确高油酸花生优质高产栽培的适宜播期,指导高油酸花生生产,以3个大果型高油酸花生品种菏花11号、菏花15号和菏花16号为试材,均分别在5月1日(早春)、5月17日(蒜后)和6月3日(麦后)播种,研究了不同播期对花生生育期、出苗率、植株性状、荚果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高油酸花生的出苗率极显著提高,营养生长时间明显缩短,但全生育期缩短不显著;植株性状和荚果性状均显著变差,产量明显降低,其中麦后播种较早春播种的主茎高度降低2.1~3.8 cm、侧枝长度缩短1.4~2.8 cm、总分枝数减少0.9~1.2个、单株饱果数减少0.5~1.9个、单株果重降低1.3~3.2 g,百果重降低10.6~13.8 g、百仁重降低1.3~4.9 g、出米率降低0.9百分点~1.7百分点,产量降低14.44%~16.13%;粗脂肪和亚油酸含量显著提高,粗蛋白、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和花生酸含量明显降低,其中麦后播种较早春播种的粗脂肪含量提高0.09百分点~0.18百分点、粗蛋白含量降低3.5百分点~3.9百分点,亚油酸含量提高1.22百分点~1.25百分点,棕榈酸、硬脂酸含量分别降低0.21百分点~0.33百分点和0.89百分点~1.02百分点。总体来看,早春播种的高油酸花生植株高大、荚果饱满、产量高,但出油率低,而油酸含量高;麦后播种的高油酸花生植株矮小、产量低,但出油率高、脂肪酸品质好,而油酸含量低。

    2022年01期 v.26;No.181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7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冀西北农牧交错区24个燕麦品种的生产性能和饲用价值比较

    杨志敏;李峰;刘建成;通文海;黄金山;王文涛;李广有;

    为了推进河北省“首都两区”建设、促进草牧业良性发展,选用国内外24个饲用燕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冀西北农牧交错带开展品种比较试验,对燕麦生育期、生产指标、营养品质和饲用价值进行比较,以筛选出适宜该区种植的优质、高产饲用燕麦品种。结果表明:参试燕麦的生育期为71~91 d,品种间差异较大,其中张莜9号生育期最长,坝莜18号(88 d)次之,领袖生育期最短。张莜9号、张莜13号和坝莜18号的株高均在130 cm以上,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表现出高产优势,但在生产中易倒伏。贝勒、陇燕3号、领袖和燕4的干草产量较高,且茎叶比较小,表现出较好的适口性。坝莜18号的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最高,领袖、贝勒2、贝勒、加燕2号和燕4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较低,贝勒、贝勒2、燕4和领袖的饲料相对值和粗饲料相对质量较高。结合生产实际,综合分析认为,燕4、领袖、贝勒2和贝勒的粗蛋白含量、干草产量和饲用价值较高,更适宜在冀西北农牧交错区推广种植。

    2022年01期 v.26;No.181 5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9K]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玉米局部密度与单株穗重的相关分析

    王雪征;李伟;庞建周;

    玉米精播智能设备特点是株行距控制较普通播机更为精准,但精准度提高后,成本随之增加。为控制设备成本,对单株穗重与平均局部密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随机选取田间小区测量了局部密度和单株穗重,以Vb控制excel对各单株不同半径圆内平均局部密度与单株穗重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总体密度均匀的情况下,半径从5 cm增加到100 cm过程中,局部密度存在2个高峰,其位置分别对应平均株距和平均行距;局部平均密度与单株穗重的相关系数(r)在半径20 cm内相关不显著;于半径25 cm附近和50~100 cm区段,r表现至少2段低谷,r达到极显著水平。因此认为,在制订智能化农机设计策略时,只需要控制总体密度和漏播、播深,不必刻意考虑精密的株距配置。

    2022年01期 v.26;No.181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6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油酸花生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韩鹏;宋亚辉;王瑾;金欣欣;苏俏;

    《高油酸花生轻简高效栽培技术规程》(DB 13/T 5279—2020)规定了高油酸花生轻简高效栽培技术中产地环境、种植方式、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机械收获等关键环节的技术措施,适用于河北省花生产区高油酸花生生产。

    2022年01期 v.26;No.181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7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园艺·园林

  • 土壤水分胁迫对马铃薯生长发育 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潘念;苏旺;周云;王舰;

    为了深入了解马铃薯对水分胁迫的响应机制,以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中晚熟品种)和闽薯1号(中熟品种)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土壤水分管理设正常供水(保持土壤田间持水量的75%,CK)、中度水分胁迫(保持土壤田间持水量的50%)和重度水分胁迫(保持土壤田间持水量的25%) 3个处理,研究了土壤水分胁迫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马铃薯块茎发育过程中,土壤水分胁迫会明显降低2个马铃薯品种的株高、块茎长度和宽度、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和产量,且胁迫程度越大,马铃薯株高越矮、块茎越小,叶片光合能力越差,产量越低。

    2022年01期 v.26;No.181 70-75+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1K]
    [下载次数:6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梨砧木研究进展

    冀明辉;李龙飞;高丽娟;张海娥;徐金涛;郝宝锋;

    砧木在保持接穗品种优良特性的基础上,还具有增强树体吸收能力,提高接穗品种抗逆性和果实品质等作用。对近年来砧木研究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整理,主要从砧木类型与特点、致矮机理、抗逆性、果实品质、嫁接亲和性和选繁育途径等方面介绍了梨砧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从事梨砧木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一定参考。

    2022年01期 v.26;No.181 76-80+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7K]
    [下载次数:6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植物保护

  • 性诱剂与种衣剂联合应用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

    邸垫平;杨菲;张爱红;李希望;苗洪芹;

    亚洲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害虫,为制定玉米螟安全、高效的绿色防控技术方案,2018~2019年连续2 a开展性诱剂与种衣剂联合应用防治玉米螟的田间试验,并比较了不同剂量种衣剂拌种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018年玉米乳熟期单个诱捕器诱捕的玉米螟成虫数量为11.61~16.77头;2019年成虫诱捕数量显著降低,单个诱捕器诱捕量为2.14~3.05头。每100 kg玉米种子用400 mL种衣剂拌种效果最好,大喇叭口期玉米受害株率为0.16%,防治效果达到85.45%;2018年、2019年乳熟期玉米螟幼虫防治效果分别为47.31%和61.11%,2019年单个玉米穗的玉米螟幼虫平均虫量较2018年减少89.78%。连续应用性诱剂和诱捕器可以持续控制玉米螟的种群数量,而且播种时适当提高种衣剂的使用剂量能有效减轻玉米螟的为害。

    2022年01期 v.26;No.181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0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种子处理对蚜虫控制作用的研究进展

    季宇超;张丽萍;

    种子处理在作物病虫害防治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在防治蚜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介绍蚜虫为害与防治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种子处理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以及种子处理对蚜虫防治的现状。提出新烟碱类农药作为种子处理剂在防治蚜虫方面有巨大潜力,建议进一步开展种子处理防治西瓜、蔬菜等作物蚜虫的系统研究与应用。

    2022年01期 v.26;No.181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6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遗传育种

  • 衡麦节水小麦选育技术创新实践与思考

    乔文臣;孟祥海;李强;李丁;孙书娈;赵明辉;王雪征;鲁关立;

    针对我国北方干旱缺水、小麦生育后期高温热害频发的实际情况,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利用衡水市独特的生态气候条件,立足冀中南,面向黄淮麦区,围绕小麦产业要求,以节水抗旱、高产广适为目标,以提高小麦品种的水分利用效率为核心,同时关注耐热性等抗逆性筛选,先后育成衡观35、衡4399等衡麦系列节水高产冬小麦新品种26个(10个国审)。创新形成“衡麦选育技术体系”,注重产量三因素的协调选择和表型差异化的选育,在株型改良的基础上强化抗逆、抗病性的鉴选,不断加强常规技术与分子技术的有机结合,形成衡麦节水小麦选育研究的综合特色。

    2022年01期 v.26;No.181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1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藜麦新品种燕藜2号的选育

    吕玮;卢川;李悦有;李扬;刘建军;魏志敏;商少璞;

    为了创制适合河北省坝上地区种植的藜麦优良种质资源,更好地推动藜麦产业的发展,以GT283为亲本,利用辐射吸收剂量30 Gy的60Co对种子进行辐射诱变,采用系谱法选择与定向选择相结合的方法,选育出适合坝上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适宜机械化生产的藜麦新品种“燕藜2号”。对燕藜2号的研究背景、育种目标、育种过程、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进行了阐述,并对栽培技术和育种体会进行了简要介绍。

    2022年01期 v.26;No.181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5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农业经济

  • 大名县农户芝麻种植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杨颖颖;高策;王涵颖;陶佩君;崔永福;

    大名县是河北省唯一以芝麻加工闻名全国的农业大县。近年来受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大名县芝麻产业的发展受到较大制约。基于实地调研数据与数据的可获得性,构建了 16 个指标体系,采用二元 Logistic 回归模型深入分析影响大名县农户芝麻种植的意愿。结果表明: (1) 研究区域男女比例为1.58 ∶ 1,老龄化严重。芝麻收入是农户的家庭收入来源之一;44.37%的受访者表示愿意种植芝麻,55.63%的受访者表示不愿意种植芝麻。 (2) 芝麻平均产量 (X_6)、农业机械化水平 (X_(10)) 和销售价格(X_(12)) 在 0.01 水平显著正向影响农户芝麻种植意愿,即芝麻平均产量高、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越高、价格越高,农户种植芝麻意愿越强;家庭务农人数 (X_4) 和销售难易程度 (X_(11)) 在 0.01 水平显著负向影响,即家庭务农人数越多、销售难度越大,农户种植芝麻意愿越弱。提出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增加芝麻种植户的补贴资金、构建规范的土地流转制度、建立芝麻产业协会以保证行业协会的规范性对策建议,从而促进芝麻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022年01期 v.26;No.181 98-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6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其他

  • 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工程绩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吕军海;谢华峰;李建文;

    依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实施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工程”设立的科技专项项目,基于工程设定的任务与科技专项的产出与效果绩效指标,以及各子项目各年度执行合同的产出与效果的绩效指标进行科学管理的需求,采用WEB开发标准,基于B/S结构设计现代科技创新工程的绩效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管理系统)。在管理系统的应用中,通过记录验证产出与效果绩效指标的佐证材料,真实反映工程各项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通过对绩效指标的统计分析,真实反应设定任务和各子项目的执行完成情况,实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工程”绩效目标可视化管理,提高项目管理效率。

    2022年01期 v.26;No.181 103-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4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国际农业绿色发展支持政策演进与镜鉴

    穆兴增;

    <正>促进可持续,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的战略导向。《“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提出推进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要健全体制机制,增强农业绿色发展制度动能。中国农业政策的转型调整不是孤立的,而是作为国际农业政策实践史的组成部分。因此,对中国问题的研究,一方面要与国内特定的发展背景联系起来;另一方面要放眼世界,从世界的、历史演进的角度寻找答案。

    2022年01期 v.26;No.181 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4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