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佳良;杜泳琪;纪佳帆;蔡键;
基于广东省五市326个稻农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截面门槛模型,对信贷约束与经营规模之间的内在逻辑进行深入研究,检验信贷约束缓解对不同规模农户扩大经营规模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已经成为农户扩大经营规模的关键因素;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信贷约束,但信贷约束并非对所有农户的经营规模都产生制约作用,只有经营规模<0.96 hm2的农户经营规模会受到信贷约束的制约,信贷约束缓解将对经营规模<0.96 hm2的农户产生强烈的激励作用。
2020年05期 v.24;No.173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蔡宁;许皓月;王莹;尚丹;张利娜;牛细婷;
在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措施——田园综合体,作为一种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其中模式各异。简单分析了田园综合体相关发展模式,或以特色产业为支撑、或以文旅结合为核心、或以农业观光为依托、或以体验经济为背景,并就各个模式发展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探讨田园综合体模式的发展前景。
2020年05期 v.24;No.173 11-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3K] [下载次数:3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刘益星;姬孟丹;
在当前疫情防控的特殊形势下,分析了农产品产销对接面临的挑战,提出需要遵循的3个原则是就近销售、价格平稳、必需品优先。并在此基础上,应采取以下措施:政府商务、农业部门应主动出击,帮助农户销售;最大限度发挥商超对接农户的作用;发挥互联网作用,实现农户+住宅小区模式;相关部门协调落实"绿色通道",确保农产品充足供应。
2020年05期 v.24;No.173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及华;王琳;谢晓亮;李洪涛;李运朝;
河北省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生产基地,2013年启动了中药材示范园建设项目,经过7 a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两带三区"产业发展格局,发展道地中药材产业县10个,并且注册了40个冀药品牌,中药材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优质种植资源短缺,生产技术、加工技术落后,质量安全问题突出,药材综合利用水平较低等问题,提出强化科技支撑、继续打造道地药材优势区、建立可追溯体系、加强药材资源综合利用等对策与建议。
2020年05期 v.24;No.173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4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闫瑞军;闫红霞;
近些年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村"空巢老人""失能老人"的养老问题成为农村地区的主要社会矛盾之一。基于此,以山西省阳泉市为研究对象,对该地区实施时间银行农村智慧互助养老服务模式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构建智慧互助养老服务系统,旨在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发展养老产业提供新思路。
2020年05期 v.24;No.173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4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孟祥海;乔文臣;赵明辉;李丁;孙书娈;李强;鲁关立;
为明确冬小麦新品种衡麦26的丰产高效栽培技术,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同时也为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处理播期设10月4日、10月9日、10月14日、10月19日、10月24日共5个水平,副处理种植密度(基本苗数量)设150万、225万、300万、375万和450万株/hm2共6个水平,研究了不同播期与种植密度对该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衡麦26穗粒数影响不大,对有效穗数和千粒重影响显著,表现为随着播期推迟,小麦有效穗数降低,千粒重提高。10月9日播种的小麦产量最高;此后随着播期推迟,产量下降,播期推迟至24日,由于穗粒数和千粒重的补偿效应增加,小麦产量有所提高。除基本苗150万株/hm2处理的产量显著降低外,其他种植密度处理的产量差异均不显著,然而,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小麦有效穗数虽然逐渐增多,但穗粒数和千粒重呈降低趋势。衡麦26产量构成三因素协调、丰产潜力较大,晚播有利于千粒重的提高,低密度有利于穗粒数的增加。衡麦26产量(Y)与播期(X1)和种植密度(X2)的回归方程为Y=449.033 966+0.658 760 000 0X1+10.398 165 714X2-0.055 605 714 29X12-0.230 817 142 86X22。综合分析认为,衡麦26的适宜播期为10月9~19日,适宜种植密度为基本苗数量225万~450万株/hm2,最佳密度为基本苗300万~375万株/hm2。
2020年05期 v.24;No.173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苏玉环;刘庆芳;马永安;刘保华;王雪香;陈冬梅;张恒;赵志军;王伟;宋彦龙;
为明确冀南麦区小麦高产栽培的适宜播期和种植密度,以邯麦16号为试材,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分析了不同播期(10月3日、10月8日、10月13日、10月18日和10月23日)和密度(300万株/hm2、375万株/hm2和450万株/hm2)对小麦群体茎数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和密度均对各生育时期的群体茎蘖数以及分蘖成穗率有显著影响,尤其是对最大茎蘖数之前群体茎蘖数的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播期对小麦返青期和拔节期基本没有影响,但随着播期的推迟,小麦出苗、抽穗和开花期均有不同程度的推迟。相同播期下,不同密度对小麦生育期影响较小。播期和密度均对产量有显著影响,随着播期推迟,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随着密度增加,产量逐渐降低。播期对单位面积穗数和千粒重有显著影响,对穗粒数影响不显著;密度对产量构成三因素均有显著影响。播期与密度互作对产量有极显著影响,不同播期有其相应的种植密度。在邯郸地区,邯麦16号的适宜播期为10月8~13日,适宜种植密度为300万株/hm2。
2020年05期 v.24;No.173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耿健;左文博;丁洁;
针对冀北坝上地区干旱少雨的生态特征和燕麦的水分需求特点,为有效利用水资源,研究了出苗期至抽穗期不同灌溉次数对燕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溉次数的增加,2个燕麦品种的抽穗期和成熟期均呈延后趋势,生育天数呈增加趋势。灌溉次数不多于4次时,2个燕麦品种均未发生倒伏现象。坝莜3号和坝燕6号的子粒产量分别在灌溉5次和4次时最高,分别达到了4 178.70 kg/hm2和5 374.35 kg/hm2,且极显著高于其他灌水次数处理。2个燕麦品种的干草产量均随灌溉次数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灌溉6次时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2 176.10 kg/hm2和13 346.70 kg/hm2,且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应根据燕麦的生产目的选择灌水次数,若以子粒产量为目标,坝莜3号灌溉5次、坝燕6号灌溉4次效果最好,子粒产量达到最高;若以干草产量为目标,2个品种均以灌溉6次效果最好,干草产量达到最高。
2020年05期 v.24;No.173 35-37+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梁军;陈桂敏;田晓红;许超;韩春娥;王海燕;郭敏;王赞;马文凤;
秃尖长度是阻碍玉米产量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因素。为了探究鲁北地区小农户田间管理习惯对夏玉米秃尖长度的影响,2015~2017年连续3 a进行田间调查,共调查玉米地块样本225个(2015年89个、2016年77个、2017年59个),涉及到玉米品种31个(其中主导品种9个),利用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品种、施肥、病虫害防治、收获密度等对玉米秃尖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年度的参试夏玉米秃尖长度平均值存在显著差异,指标值顺序为2017年>2016年>2015年,其中2015年与2016年差异不显著,但二者均与2017年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9个主导夏玉米品种的秃尖长度为0.86~3.34 cm,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中登海605秃尖长度最长、浚单29秃尖长度最短。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玉米秃尖长度与产量呈不显著正相关,与穗粒数和千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除登海618和济玉1号外,其他夏玉米品种的秃尖长度均与氮肥追施量呈显著正相关;登海605、德利农7号、先玉335、登海618、济玉1号和浚单29的秃尖长度均与播期和收获密度呈显著正相关;病虫草害防治频率对部分夏玉米品种的秃尖长度有显著影响。
2020年05期 v.24;No.173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睿敏;耿健;
筛选适合冀北坝上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皮燕麦品种,以期促进优良皮燕麦品种的推广,对该区燕麦品种结构进行优化。对河北省高寒作物研究所提供的7个皮燕麦品种(N6为对照)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皮燕麦品种在冀北坝上地区均可以正常成熟,生育期为83~93 d。抗旱性除OT04为较强、OT06为较弱外,其他品种均为一般;抗倒性仅OT06为一般,其他品种均较强;所有品种均未观察到病害发生。生物产量和籽实产量除OT06较CK减产外,其他品种均表现增产,增幅分别为3.57%~13.31%和2.13%~19.20%。OT04的穗粒数、穗粒重和千粒重均最大,籽实产量(2 850.0 kg/hm2)最高;OT01和OT02籽实产量次之,分别较CK增加15.12%和13.36%。OT02的生物产量(26 175 kg/hm2)最高;OT01次之,生物产量较CK增加11.69%。综合分析认为,OT04籽实产量高,抗逆性较强,适合粮用;OT01和OT02生物产量和籽实产量均较高,适合粮饲兼用;其他品种可作为资源进一步利用。
2020年05期 v.24;No.173 43-4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汝;薛晓敏;刘全全;徐志芳;高兴永;王金政;
为筛选苹果适宜的砧穗组合并推广应用,分别利用矮化中间砧M9、M26和MM10嫁接烟富3苹果,研究了不同M系矮化中间砧对烟富3树体生长、光合特性以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树龄的增长,不同砧穗组合的树干粗度和总枝量均逐年增加,其中烟富3/MM106的树干粗度最大、树体总枝量最多,烟富3/M9的树干粗度最小、总枝量最少;不同中间砧的树体枝类组成逐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表现为栽植后的前3 a内长枝比例不断减少、短枝比例不断增加,之后枝类组成趋于稳定,其中烟富3/M9的短枝比例最高(66.6%)、长枝比例最低(10.4%);不同砧穗组合中,烟富3/M9的叶片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均最高;各砧穗组合均在栽植3 a后进入初果期、栽植6 a后进入稳产期,其中烟富3/M9的产量最高,且单果重、果形指数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也均最大。烟富3/M9在树体生长、光合特性以及果实产量和品质方面综合表现较优。
2020年05期 v.24;No.173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李杰;韩继成;杨素苗;王雨;
研究不同萃取头对‘花盖梨’果实香气成分的影响,旨为‘花盖梨’品质评价和香气育种提供科学依据。以‘花盖梨’成熟果实为试材,通过固相微萃取(solid phace microextraction,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利用7种萃取头对果实香气成分进行萃取,并分析了不同萃取头萃取物质种类和相对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7种萃取头共萃取到香气成分8类31种,包括醛类物质6种、醇类物质7种、酯类物质7种、醚类物质2种、酮类物质2种、酸类物质1种、烷烃类物质4种、其他类物质2种。其中,DVB/CAR/PDMS (涂层厚度50/30μm)、PDMS/DVB (粉头)和PDMS/DVB (蓝头)3种萃取头均萃取到香气物质14种,但前者萃取到的物质相对含量明显高于后两者;其他4种萃取头萃取到的香气物质种类及相对含量均较少。‘花盖梨’果实香气以醛类物质为主,不同萃取头萃取到的香气物质种类和含量均存在一定差异。在‘花盖梨’品质评价和香气育种中,可选择DVB/CAR/PDMS (涂层厚度50/30μm)萃取头对果实香气物质进行萃取。
2020年05期 v.24;No.173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吴硕;贾彦丽;智福军;魏薇;
裂果是目前制约河北省枣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为降低裂果发生,选育抗裂品种势在必行。而综合评价资源是育种的基础,因此本研究对生产中较为常见的31份枣资源的叶、果、果肉质地等共计19个性状进行统计,并分析了各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和主成分,综合评价了枣试材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晋赞的叶片长度、叶柄长度和叶绿素含量最高;晋矮3、赞晶和金昌一号的果个和单果重明显较大,宝葫芦和葫芦长红的指标值最小;圆铃枣和赞优3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明显较高;晋矮3、赞晶和灵宝大枣的粘附性、内聚性、弹性、胶黏性和咀嚼性明显较高,果肉质密,耐咀嚼;而宝葫芦、葫芦长红和晋矮2的各个数值明显较低,果肉较为酥脆。性状相关性分析显示,叶片长度与叶柄长度,单果重、果实纵径、果实横径、粘附性、弹性、胶黏性和咀嚼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长度与叶片宽度,叶片长度与果实纵径,叶片宽度与果实的粘附性和胶黏性,叶柄长度与裂果率,果实胶黏性与果皮硬度,果皮硬度与果肉硬度均呈显著正相关;果实纵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将19个性状简化为5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74.073%。
2020年05期 v.24;No.173 56-6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新亮;王健;贾晶晶;唐立平;
土壤盐碱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了解果树对盐碱胁迫的响应机理,对开发和利用盐碱地具有重要意义。总结了盐碱胁迫对植物产生的危害,重点阐述了果树耐盐碱研究的现状,以期为提高果树耐盐碱能力、培育耐盐碱果树新品种、利用盐碱地发展果树业提供参考。
2020年05期 v.24;No.173 63-6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8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张祎玮;李芬;
基于1961~2019年山西省109个气象观测站的观测资料,以7种天气灾害1971~2019年指标值的为基本气候态,运用均值法、Sufer软件进行数据可视化,系统分析了山西省主要灾害性天气发生的特点、区域分布以及造成的损失。结果表明:(1)暴雨天气年均日数呈南多北少、迎风坡多背风坡少的分布特点,全省暴雨年均日数为0.1~1.2 d,东南部是暴雨天气发生风险最大的地区。(2)降雪天气年均日数总体呈现东南部、西北部地区多,中部、南部地区少;山区多盆地少的分布特点。西北部地区是降雪天气发生风险最大的地区。(3)冰雹天气年均日数呈阶梯状分布,冰雹年均日数随纬度升高、海拔升高而增加,山区多于盆地,北部地区多于南部地区,东部地区多于西部地区。北部及东部地区是冰雹天气发生风险最大的地区。(4)大风天气年均日数呈北部多于南部、山区多于盆地的特点。西北部地区是大风天气发生风险最大的地区。(5)南部的运城、临汾中部地区是高温发生风险最大的地区。(6)轻旱灾害主要集中在大同盆地、太原盆地和临汾盆地,年均日数为117~184 d;重旱及以上灾害主要集中在太原盆地及南部临汾和运城,年均日数为27~53 d。大同盆地、太原盆地和临汾盆地是干旱天气发生风险最大的地区。(7)霜冻天气主要集中在北部和中部地区,霜冻年均日数由北向南逐渐减少;初霜日由北向南相继出现终霜日由南向北相继结束。山西中北部和中东部地区是霜日天气发生最多的地区。
2020年05期 v.24;No.173 8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25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有菊;王鹏;张春;赵玉翠;王华;祝伟;张悦;
选用山东省济阳区2018年9月23日~2019年5月31日樱桃番茄温室内外气象指标值,分析不同时间、不同天气类型温室内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温室内各时间段温度均高于温室外温度,且温室内外温度、温差变化趋势相同,冬季温室内外温差较大,进入春季后温室内外温度逐渐缩小。(2) 3种天气温室内最高温度出现时间(13:00)和最低温度出现时间(6:00)一致,不同时间段温室内温度变化幅度不同,上升和下降幅度依次为晴天>多云>阴天。(3)温室内外相对湿度极值出现时间相同。(4) 19:00~次日6:00总辐射辐照度均为0,6:00~17:00温室内总辐射辐照度迅速增多,12:00~13:00出现峰值后又迅速回落。
2020年05期 v.24;No.173 89-92+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6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胡春芳;肇楠;冯改静;
随着人们对药食同源文化的了解与认同,药食两用方面的开发潜力尚有广阔的空间。利用智慧芽(Pat Snap)专利检索平台获取2001~2019年国内外药食同源领域专利技术,运用Excel软件对相关专利技术申请态势、重要申请人、特殊专利、IPC分布、产业布局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9年与药食同源专利申请量呈稳定发展期—缓慢增长期—快速增长期—回落期发展趋势;申请数量最多的国家分别为中国、韩国、日本和美国,其中中国在数量上处于领先地位;药食同源专利申请机构以企业、个人和大专院校为主,57.65%的专利申请机构为高校和个人,成果转化能力较弱;药食同源专利技术焦点主要分布在IPC分类中的A23L33/00、A23L33/105、A23L1/29类,说明药食同源方面研究技术主要集中在营养加工、保健茶、助消化药、保健饮料等方面。提出加强产学研合作、全面发展药食同源产品的对策建议。
2020年05期 v.24;No.173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下载次数:6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杨兰伟;许皓月;吕军海;
以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全文数据库、读秀知识库为数据源,对1986~2019年发表的有关板栗研究的文献进行检索,利用Excel软件和CiteSpaceⅢ软件对载文量年度变化趋势、文献类型、研究团队、研究机构、单篇被引频次、文献研究方向等进行系统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 2004~2019年板栗年度文献量呈山型波动趋势,其中,2010年达到波峰后波动下降,2015~2019年下降速度加快。期刊是板栗研究成果展示的主要平台,研究者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较强。(2)发文量TOP10的作者中,排在前3位的作者发文量均>60篇。发文量TOP10的机构中,北京林业大学的发文量为210篇,稳居第1位;其他机构的发文量均>100篇。(3)被引频次TOP10的核心期刊文献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特有种群、水分胁迫、品质分析、营养成分、结实性能等。研究领域TOP10包括园艺、配套栽培技术,植物保护,农业经济,林业,基础科学理论,食品工业,生物学,农艺学,环境与资源利用,贸易经济与信息。(4)基金项目支持以国家基金项目为主。
2020年05期 v.24;No.173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蔡海燕;马晓萍;王雪;王端;杜晓东;
栏目是期刊的基本单元,对于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而言,通过创办特色栏目来撬动期刊的发展是可行之路。《河北农业科学》期刊设立并发展了"粟类作物专栏""乡村振兴专栏"2个特色栏目,发展势头良好,期刊复合影响因子从0.380 (2012年)上升到0.747 (2019年),CI学科排名得到显著提升。通过分析《河北农业科学》特色栏目创建与发展的实践之路,发现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稿件质量有待提高、栏目选题策划有待提高、栏目影响力有待提高、骨干作者群体有待稳定等主要问题,提出依托单位优势学科不断突出期刊特色,加强特色栏目策划与选题,加强特约撰稿人、骨干作者队伍建设、建立沟通机制以扩大期刊影响力的对策与建议。
2020年05期 v.24;No.173 101-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3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