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连芬;王丹丹;李燕;张庆银;牛瑞生;葛喜珍;田东良;师建华;
番茄是石家庄市设施蔬菜主要栽培作物之一。番茄栽培主要采用滴灌设备,根据番茄营养吸收特性,以补充不足、维持适宜、降低过量、不造成二次污染为施肥原则,通过运用有机肥+生物菌剂、主要病虫害生物防控、集成熊蜂授粉等成熟技术,达到温室番茄清洁栽培的目的。《温室番茄冬春茬清洁栽培技术规程》(DB 1301/T 264—2018)主要介绍了温室番茄冬春茬清洁栽培技术,包括育苗、定植、定植后的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清洁田园等方面的内容。利用该技术可有效控制温室番茄种植过程中的药肥污染和面源污染等,明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农业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2018年05期 v.22;No.161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2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2 ] - 周芳;荣洋;褚炜佳;石玉波;
以开放度一致的百子莲花朵为试验材料,采用硅胶粉干燥剂包埋后,分别使用微波炉和烘箱对花材进行干燥处理,探究了烘干时间与温度对百子莲花朵干燥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烘干时间与温度对百子莲的干燥护形具有决定性作用。其中,采用微波炉加热30 s、间歇20 min、重复操作2次的干燥模式,花材干燥后能保持原色;采用微波炉加热30 s、间歇30 min、重复操作2次的干燥模式,花材固型效果最好,且花色与原色接近,感官效果最佳;采用60℃烘箱加热1 h、间歇30 min、重复操作4次的干燥模式,花材固型效果最好,花色较鲜花略深,感官效果最佳。与微波炉干燥处理相比,烘箱干燥处理的百子莲花朵固型效果更佳,但所需干燥时间较长。
2018年05期 v.22;No.161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2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0 ]
- 卫聪聪;徐世平;
自2013年习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以来,学术界从理论和实践两大方面对精准扶贫政策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分析,使得精准扶贫学术研究取得了较大发展,对今后扶贫实践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通过对我国的精准扶贫研究文献进行汇总,梳理总结我国精准扶贫研究的主要观点、研究方向以及今后的研究重点,为我国扎实有效的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2018年05期 v.22;No.161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7K] [下载次数:2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83 ] - 李浩;张新仕;陈昭宇;冯晓明;马璐雅;
河北省是农业部规划的优质专用小麦生产优势区,种植优质专用小麦是麦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但价格的不稳定常常使农民、粮食贸易中介组织和粮食加工企业遭受损失,这使得各主体都有规避价格风险的需求。为了规避价格风险,同为小麦产量大省的河南曾采用订单农业与期货联姻的模式应对市场价格波动,但这种模式所面临的价格波动风险依然较大,订单履约率也难以保证。基于此,探究在期货市场的基础上采用基差交易的模式,将价格风险化为更小的基差风险,提升套期保值效果;同时,以农业合作社、粮食中介组织、小麦加工企业为主体具体描述交易流程,分析其优势;最后,为河北省优质专用小麦基差交易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2018年05期 v.22;No.161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7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02 ] - 郭伟;王雪;蔡海燕;李英杰;张贯生;王亚坤;
通过对河北省2003~2016年玉米生产成本与收益进行横向与纵向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高产低效低价、无序生产是制约河北省玉米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2)河北省玉米生产总成本结构比例年际变化显著。物质与服务费呈波动下降趋势,人工成本与土地成本均呈不同程度的增长趋势。且2015和2016年的结构比例为人工成本>物质与服务费>土地成本。(3)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从2003年的39.87%增长至2016年的64.11%,成为玉米生产成本上涨的主要影响因素;肥料费用、农药费用、租赁作业费、其他费用比例整体呈波动减少趋势;种子费用比例波动幅度较小,基本保持不变。并根据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提出在保证数量充足的情况下,根据市场需求推动新品种研发的同时,积极调整储备粮的品种和生产结构,促进玉米生产的有效供给。
2018年05期 v.22;No.161 8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1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00 ] - 景晨娟;陈雪峰;武晓红;赵习平;
2006~2016年河北省山杏和杏扁的栽培面积呈缓慢增加趋势,杏总体栽培面积和产量一直稳居全国第2位,杏资源十分丰富。对河北省杏实地调研发现,杏种植面积呈减少趋势,而单位面积产量呈逐渐增长趋势,其中鲜杏单位产量增幅最大;山杏仁、杏扁和鲜杏的主产区均分布在张家口、承德、邢台和保定等市,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占全省的70%以上。缺乏特色品种和耐贮存优质果品,栽培管理滞后,是制约河北省杏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需根据不同杏品种开发更精细的配套管理模式,为加速河北省杏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2018年05期 v.22;No.161 92-9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2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91 ] - 蔡宁;尚丹;王莹;张利娜;许皓月;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把握河北省国有农牧场发展的现状,分析现代农场发展订单农业的问题,从而得出如何利用订单农业产销一体化经营模式解决现代农场农业发展中产业结构不合理、经营者素质有差距、政策落实参差不齐、农业生产资料尤其是化肥农药的投入量增长较快、农产品市场体系存在不足、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低等问题。对中捷友谊农场龙头企业的生产基地以及基地农户进行实地调研,从中捷友谊农场的农业发展基础入手,分析中捷友谊农场在发展订单农业经营模式中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农场发展订单农业经营模式的实现机制:加强政府的引导和管理,使订单农业规范化发展;龙头企业发力,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制;以科技为依托、"互联网+"为手段,实现"按需订制模式"。
2018年05期 v.22;No.161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6K] [下载次数:5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09 ] - 刘秀艳;辛阳;韩景豹;
河北省休闲农业发展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支撑服务体系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通过深入分析该省现代休闲农业在行政管理体系、财政支持、融资渠道、土地供应、人才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必须建立健全河北省休闲农业支撑服务体系,确保休闲农业健康发展,使其真正成为农村振兴、农业增收、农民致富的新动能。
2018年05期 v.22;No.161 101-103+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4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