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业科学

 


粟类作物专栏

  • 张杂谷9号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宋国亮;赵治海;冯小磊;

    研究张杂谷9号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可以为其生产发展提供技术指导。2011~2012年在张家口地区,从播期、密度、密度与氮肥互作3个方面,进行了张杂谷9号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在张家口地区,张杂谷9号的适宜播期为4月中旬~5月中旬,不同的生态区域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播期,其中,暖区和较暖区可在5月中旬播种,冷凉区则须提前至4月中旬~5月初播种;旱地(仅靠自然降水)的适宜留苗密度为12万~18万株/hm~2,水浇地的适宜留苗密度为30.0万~37.5万株/hm~2。密度为18万~24万株/hm~2时,采用苗期、拔节期、孕穗期施氮量分别为75、150和150 kg/hm~2,或者苗期、拔节期、孕穗期施氮量分别为75、0和300 kg/hm~2的施氮方法,谷子产量均能够达到6 000 kg/hm~2以上。

    2017年05期 v.21;No.155 1-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二点委夜蛾专栏

  • 二点委夜蛾为害夏玉米幼苗的防治指标研究

    马继芳;李秀芹;刘莉;王玉强;李丽莉;关秀敏;李计勋;李利平;杨利华;董立;董志平;

    基于二点委夜蛾兼具腐生性,田间虫量大小与玉米被害率无明显相关性,为了获得符合田间实际情况的二点委夜蛾防治指标及虫害分级标准,通过对河北和山东夏玉米田广泛调查,获得了大量二点委夜蛾幼虫虫量与被害损失率的相关数据,并利用Excel软件中的规划求解功能,分别构建了适宜为害区和不适宜为害区百株虫量与被害损失率的曲线回归模型;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曲线得到回归方程,代入经济允许损失率,计算出防治指标。其中,适宜为害区回归模型为Y=a/(b+e-cx)-d,求解后得到回归方程Y赞=53.475 8/(0.468 2+e-0.0205x)-36.152 1(R2=0.952 2),表现为指数型曲线;不适宜为害区回归模型Y=a/(b+ecx),求解后得到回归方程Y赞=1.054 0/(0.028 8+e-0.047 5x)(R2=0.818 2),为典型的"S"型曲线。在目前经济允许损失率为3.82%时,适宜为害区的防治指标为百株有虫6.81头,不适宜为害区的防治指标为百株有虫29.40头。结合二点委夜蛾田间发生特点,确定幼虫防治指标为:在小麦收获或玉米播种后10 d开始调查,当百株虫量达6头、围棵玉米沿行死苗率达3%时,应立即进行防治。并进一步确定了二点委夜蛾发生程度分级标准。

    2017年05期 v.21;No.155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耕作栽培与生理

  • 水氮措施对强筋冬小麦品种藁优2018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的影响

    李浩然;贾彬;王红光;李东晓;李瑞奇;

    为了明确河北平原地区强筋小麦适宜的灌溉措施和施氮量,以强筋冬小麦品种藁优2018为试材,于2015~2016年在河北农业大学清苑试验站和辛集试验站同时进行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灌水措施[小麦生育期不灌水、灌1水(拔节水)、灌2水(拔节水+扬花水),依次用W0、W1、W2表示,每次灌水量均为60 mm]与施氮量(N施用量0、120和240 kg/hm~2,依次用N0、N120、N240表示)对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措施对小麦的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影响较大,随着灌水措施水平的提高,2个试点小麦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以及开花后干物质的积累量和对籽粒的贡献率均逐渐增加,产量明显提高;施氮量对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是2个试点小麦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开花后干物质的积累量和产量均表现为施氮处理高于不施氮处理,其中,N120与N240处理的指标差异均不显著。一般年份,春季灌溉2次(拔节水+扬花水)、全生育期施用氮肥(N)120~240 kg/hm~2可以获得较高产量。

    2017年05期 v.21;No.155 10-1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邯麦13号生长发育特性研究

    刘保华;苏玉环;蔺桂芬;王雪香;张清华;杨璞;陈冬梅;马永安;宋彦龙;

    对邯麦13号的生长发育和籽粒灌浆特性进行研究,可以明确其栽培管理要点,充分发挥品种的高产潜力,促进其在黄淮北片麦区的推广应用。以石4185为对照,在人工点播、大小行(大行距30 cm、小行距15 cm)种植条件下,研究了邯麦13号单株鲜(干)重、单株分蘖、单株次生根、幼穗分化进程、千粒重日增量、上三叶比叶重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邯麦13号生长发育呈现"两快一慢"的特点,即:冬前生物量增长快、籽粒灌浆后期灌浆速度快,返青后生物量增长慢。该品种分蘖力一般,但成穗率高;幼穗分化进程"前快后慢"(穗轴分化快,小穗分化慢);籽粒快速增重期为花后16~25 d,持续期10 d;千粒重较高,旗叶和倒三叶在后期干物质向籽粒转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实际生产中,主攻穗数的管理重点是保证冬前分蘖成穗;在起身拔节前做好浇水追肥工作,以形成较多粒数;注重生育后期的"一喷综防"工作,充分发挥该品种的粒重优势。

    2017年05期 v.21;No.155 18-2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6种中微量元素肥料对紫花苜蓿主要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秦文利;刘忠宽;智健飞;

    增加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是保证河北省紫花苜蓿高产优质的重要途径。为了在紫花苜蓿上合理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以2 a生的中苜1号为试材,苜蓿1 a刈割3茬,在每茬草的分枝期叶面喷施2次(间隔期7 d)0.01%的肥料溶液,试验肥料种类设铜、硒、硼、钼、锌和钙6个处理,每次溶液施用量均为100 m L/m2,以清水处理为对照,研究了不同中微量元素肥料对各茬次紫花苜蓿主要生物学性状(株高、茎粗、干鲜比、叶茎比和干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铜、硒、硼、钼、锌和钙肥均能增加不同茬次紫花苜蓿的株高、茎粗、干鲜比以及干草产量,但是,不同中微量元素肥料对各茬次苜蓿指标的影响不同。其中,硼、钼肥能显著促进不同茬次苜蓿株高以及第1茬和第3茬苜蓿茎粗的生长,锌肥能显著促进第1茬和第2茬苜蓿的株高生长,钙肥能显著促进第1茬和第2茬苜蓿株高以及不同茬次苜蓿茎粗的生长,铜、硒肥仅显著促进第1茬苜蓿株高和茎粗的生长;硼肥能显著提高不同茬次苜蓿的干鲜比,钼肥仅显著促进第1茬苜蓿的干鲜比;钼肥能显著提高不同茬次苜蓿的叶茎比,硼、锌肥能显著提高第2茬和第3茬苜蓿的叶茎比,钙肥仅显著提高第3茬苜蓿的叶茎比;钼、硼肥能显著提高不同茬次苜蓿的干草产量,锌肥仅显著提高第1茬苜蓿的干草产量。喷施中微量元素肥料有利于紫花苜蓿的株高生长和茎秆发育,增加其干物质的积累,提高苜蓿干草产量、营养品质和适口性。

    2017年05期 v.21;No.155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种植密度对耐密型夏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路小芳;

    合理的种植密度是实现玉米高产的重要因素。以高产、耐密、紧凑型夏玉米新品种邢玉10号和邢玉11号为试材,在行距0.6 m条件下,种植密度均设54 000、58 500、63 000、67 500和72 000株/hm~2计5个处理,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夏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参试玉米品种的产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邢玉10号和邢玉11号种植密度分别为67 500和63 000株/hm~2时穗部综合性状较好,产量最高且均与其他密度处理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种植密度为63 000株/hm~2时2个品种均开始出现少量倒伏,继续增加密度,倒伏率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大。本研究条件下,邢玉10号和邢玉11号高产的适宜种植密度分别为67 500和63 000株/hm~2。

    2017年05期 v.21;No.155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玉米杂交种邯丰79高产高效制种技术

    史丽丽;陈洁;焦宏业;史明山;王磊;范子洋;孙海昆;

    为掌握玉米杂交种邯丰79的高效制种技术,指导优质种子繁育工作,以邯丰79的母本H7和父本H9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母本种植密度、父母本行比、父母本播期和施肥量对邯丰79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邯丰79高产高效制种技术为父母本同期(4月18日)播种,父母本行比1∶5,母本种植密度75 000株/hm~2,经济施肥量为氮(N)210 kg/hm~2、磷(P2O5)165 kg/hm~2、钾(K2O)180 kg/hm~2。

    2017年05期 v.21;No.155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园艺·园林

  • 成熟期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 酸含量和硬度的变化规律及相关性分析

    武晓红;赵习平;李立颖;袁立勇;张宪成;王胜男;崔启志;

    内在品质是评价果实商品性优劣的重要指标。为了解Z08-7-34杏的内在品质,为其生产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以田间大树高接后4 a生的Z08-7-34为研究对象,对其成熟期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酸含量和硬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果实成熟度的增加,Z08-7-34杏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先迅速升高,然后保持在12%以上呈小幅度波动;杏的酸含量和硬度均降低,二者呈极显著的正相关。Z08-7-34杏的适宜采摘期为5月19~25日,应根据市场情况随熟随采,分批采摘。在生产上,为提高采收时杏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于采收前15~20 d增施速效钾肥,以促进糖分的合成与转运。

    2017年05期 v.21;No.155 35-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4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施氮量对巨峰葡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孙聪伟;杨丽丽;陈展;牛帅科;赵艳卓;魏建国;褚凤杰;

    为了明确葡萄适宜的施氮量,以14 a生巨峰葡萄为试材,在树体出土萌芽后进行土壤施肥,研究了低(施N量18 g/株)、中(施N量41 g/株)和高(施N量87 g/株)3个施氮水平对葡萄干物质积累、叶片总氮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实膨大期、采收期和采收后的葡萄全株干物质量以及叶片干物质量和总氮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其中,中氮处理下3个时期的葡萄全株干物质量以及果实膨大期和采收期的叶片总氮量均与高氮处理差异不显著;在外观品质上,增施氮肥可以显著增加葡萄的单穗重、穗长、穗宽和单粒重;在内在品质上,含酸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酸比均以中氮处理最高且均显著高于高氮处理。综合分析认为,在促进葡萄植株快速生长的基础上,将内在品质作为生产的首要目标时,以中氮(施N量41 g/株)处理效果最佳。

    2017年05期 v.21;No.155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30%胺鲜酯·乙烯利水剂对巨峰葡萄果实着色和品质的影响

    樊翠芹;于翠红;张丽;唐晓东;张伟;李子千;杜晓东;

    研究30%胺鲜酯·乙烯利水剂对葡萄着色和商品性的影响,可为葡萄转色剂的安全使用提供技术支持。参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在巨峰葡萄着色初期用200.0、250.0、300.0和500.0 mg/kg(均为有效成分用量)的30%胺鲜酯·乙烯利水剂喷施果穗,以8%胺鲜酯可溶粉剂、40%乙烯利水剂、5%S-诱抗素水剂和清水处理为对照,研究了不同用量对葡萄着色、农艺性状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0%胺鲜酯·乙烯利水剂处理能明显促进葡萄转色,对葡萄裂果率、百粒重、果穗重和产量无不良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果实品质。其中,300 mg/kg用量处理效果最佳,该处理下葡萄的着色、农艺性状和果实品质指标均与对照处理的最优指标值差异不显著。30%胺鲜酯·乙烯利水剂用于促进葡萄转色时,其适宜的有效成分用量为300 mg/kg。

    2017年05期 v.21;No.155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4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土壤用料

  • 脲甲醛缓释肥在冬小麦上的肥料效应研究

    杨军芳;黄少辉;邢素丽;袁维翰;刘枫;颜秀芳;贾良良;刘学彤;

    发展氮肥缓释技术是降低麦田氮肥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施用等量磷和钾的基础上,研究了脲甲醛(缓释氮)与尿素(速效氮)不同配比(3∶7,5∶5,7∶3)下的3种脲甲醛缓释肥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缓释氮与速效氮配比为5∶5的脲甲醛缓释肥,其缓释氮与速效氮配比合理,一次性底施即能够满足冬小麦全生育期的氮素需求。该处理下,小麦灌浆期与成熟期的地上部生物产量和氮素吸收量以及籽粒产量均显著高于普通复合肥一次性底施处理,且与普通复合肥分3次施用处理差异均不显著。因此,与普通复合肥相比,氮源配比合理的脲甲醛缓释肥具有缓释、高效、省时省工的优点,在冬小麦生产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017年05期 v.21;No.155 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植物保护

  • 噻虫嗪和杀虫单对玉米蚜的防效研究

    党晶晶;许文超;张红芹;陈世宇;王亚楠;霍静倩;张金林;

    为了明确噻虫嗪和杀虫单对玉米蚜的防治效果,利用浸渍法,测定了噻虫嗪、杀虫单及其5种不同比例的混剂对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Fitch)]的室内毒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噻虫嗪与杀虫单混用防治玉米蚜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其中,噻虫嗪与杀虫单有效成分含量比例为1∶1时共毒系数最高,效果最佳。田间防效试验结果显示,40%噻虫嗪·杀虫单悬浮剂施用剂量135~270 g/hm~2条件下对玉米蚜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郑单958生长安全,因此,可用于玉米蚜的防治。

    2017年05期 v.21;No.155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生物科学

  • 兔粪中产纤维素酶菌的分离 筛选与初步鉴定

    董小英;詹沛运;任晓强;胡鸿惠;唐胜球;

    本研究旨为从兔粪中分离、筛选出酶活性较高的产纤维素酶菌,并对该细菌进行形态学的初步鉴定。利用分离培养基(LB)从普通家兔新鲜粪便样品中分离出细菌群,经纯化后接种到产纤维素酶菌筛选培养基中。经一段时间培养后用0.1%刚果红染色液对筛选培养基进行染色,用1 mol/L氯化钠溶液进行脱色处理,根据培养基中水解透明圈直径与菌圈直径的比值挑选出酶活性较强的产纤维素酶菌株。然后,利用革兰氏染色法进行初步鉴定,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其革兰氏染色的结果及其细菌形态。结果表明:从兔粪中分离并筛选出了具有较高酶活性的产纤维素酶菌菌株SK1和SK6,鉴定后认为是革兰氏阳性菌(G+菌),属于杆菌。研究提示,菌株SK1和SK6的水解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与应用前景。

    2017年05期 v.21;No.155 56-5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7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遗传育种

  • 不同类型抗虫棉花种质资源培育与利用分析

    眭书祥;朱青竹;赵丽芬;李增书;张艳丽;王虎;董章辉;

    为有效控制棉花害虫对棉花的为害,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利用远缘杂交、转基因技术和形态育种的方法开展了抗虫棉花种质资源的培育,先后育成了远缘杂交抗虫棉花种质石远321、转Bt基因抗虫棉花种质GK12、转Bt+Cp Ti基因抗虫棉花种质SGK321和具有形态抗盲蝽象特性的抗虫棉花种质晋棉-26。这些抗虫棉花种质被众多育种单位广泛应用,2004~2014年共育成通过审定的棉花品种152个,为我国棉花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

    2017年05期 v.21;No.155 60-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优质小麦新品种石农952的选育

    张冲;武金燚;康香辉;张振卫;

    优质小麦品种石农952是以石新733为母本、藁优9415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和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冬小麦新品种。2014~2015年冀中南小麦品种优质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7 959.0 kg/hm~2,10个试点全部增产;籽粒容重782.1 g/L,蛋白质含量(干基)14.58%,面团稳定时间≥13.7 min。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适宜在河北省中南部冬麦区中高水肥地块种植。2016年5月通过了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17年05期 v.21;No.155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动物科学

  • 碳氮同位素溯源技术在畜禽产品中的应用

    付才;马书林;王红云;黄志国;

    阐述了同位素指纹溯源技术的基本原理;综述了碳氮同位素溯源技术在畜禽产品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可为畜禽产品的溯源检测提供参考。

    2017年05期 v.21;No.155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资源与环境

  • 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建设区域土壤重金属含量及污染评价

    王朴;杜丽君;金晶;康凯丽;张晶晶;孟莹;

    为了了解第十届中国(武汉市)国际园林博览会建设区域(金口垃圾填埋场及彼邻区三环内)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状况,2013年对该区域土壤重金属Cu、Pb、Cd、Cr、Hg和As的含量进行检测;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2个区域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垃圾填埋区土壤6种重金属的含量平均值均明显高于非垃圾填埋区和湖北省土壤背景值,其中,Cd和Hg含量出现了超标现象,而其他重金属含量均处于国家土壤二级标准范围;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该区土壤同时受到了6种重金属的潜在污染,其中,Cd总体污染水平为中度,Hg总体污染水平为轻度,As总体相对安全但有39.4%的样点受到了污染,Cu、Pb和Cr未对土壤造成污染;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水平为轻度。三环内区域土壤6种重金属的含量平均值均处于国家土壤二级标准范围,但部分区域个别重金属出现了积累与污染;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该区土壤未受到这6种重金属的污染,但有个别重金属和点位出现了超标现象,具有轻微生态风险;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水平为清洁。

    2017年05期 v.21;No.155 7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5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农业经济

  • 乌鲁木齐市老城区扩张对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

    马桂;阿不都沙拉木·加拉力丁;杨贝贝;麦地那·巴合提江;阿依格林·乌兰;

    利用Landsat5 TM和Landsat8 OLI图像数据,采用支持向量机监督分类法和转移矩阵比较法,分析了乌鲁木齐市老城区2000~2016年土地利用格局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变化。结果表明:老城区建设用地的扩张逐渐从中心扩张向"摊饼式"扩张转变;老城区扩张过程中,耕地、未利用地和草地总体呈减少趋势发展,林地呈增长趋势发展;各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差异较大。

    2017年05期 v.21;No.155 81-8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6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灰色聚类理论的农村基础设施项目PPP模式私营伙伴选择研究——以H市城乡供水项目为例

    申琳;徐征;刘万才;陈虹羽;张帅;

    为了构建农村基础设施项目PPP模式私营合作伙伴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聚类理论,建立私营伙伴选择模型。并以H市城乡供水项目为例,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与可行性。结果表明:在对私营合作伙伴进行选择时,重点关注的是私营企业是否具有相关项目参与经验及其财务实力的强弱,其次是私营企业是否具备相应的技术,是否拥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在今后的工作中,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工作的方向是拓宽融资渠道,优化投资结构;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发挥信贷资金力量;建立PPP监督制度,保障农民利益。

    2017年05期 v.21;No.155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关于马铃薯主食化的思考

    庞昭进;郭安强;杨建忠;温静;李明哲;王有增;

    分析了马铃薯主食化的重要性和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马铃薯主食化发展提出几点思考:实现马铃薯主食产品多样化,降低主食产品价格,是推动马铃薯主食化的关键所在;保证马铃薯种植规模,确保农民种植效益,是推进马铃薯主食化的前提基础;依靠科技创新,实现节本增产、提质增效,是推进马铃薯主食化的核心内涵。

    2017年05期 v.21;No.155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3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河北省新生代农民工需求与发展对策初探

    李敏;杨兰伟;高倩;张新仕;王桂荣;王新栋;

    通过对河北省农民工进行实地调研,分析了河北省新生代农民工的现状和特点,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善其生存和发展状态的对策。

    2017年05期 v.21;No.155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秦皇岛市特色小镇建设思路与发展对策

    周子晟;

    特色小镇建设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有益探索,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总结阐述了特色小镇的内涵,分析比较了秦皇岛市特色小镇建设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优势特色产业、文化产业以及良好的发展基础,提出了秦皇岛市特色小镇建设要加强顶层设计和准确定位、依托自身优势突出特色发展、建立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等具体建议。

    2017年05期 v.21;No.155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农业基础科学与方法

  •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果品贮藏与保鲜研究动态

    孟照刚;仇贵生;王志华;王文辉;

    基于Web of Science(SCI)数据库1995~2014年有关果品贮藏与保鲜方面的科技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该领域的发文量、被引频次、作者、国别、研究机构等进行了汇总,并深入分析了该领域的研究动态与重点。结果表明:自2005年起国内外科研人员对果品贮藏与保鲜的关注大幅度提升;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小浆果、荔枝、龙眼、核果、鲜切水果等贮藏期间的生理变化领域。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美国和中国2个国家。研究内容较为广泛,主要涉及了果品采后微生物、果品采后病害、果品采后环境调控、果品采后品质变化等。通过对文献的梳理,旨为果品贮藏与保鲜科技人员的科技工作提供参考。

    2017年05期 v.21;No.155 100-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6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其他

  • 党员干部要打牢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功

    廖宝红;

    针对当前一些地方的少数党员干部在做群众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要在增强宗旨意识、增进与群众朴素感情、善于运用政策引导、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等方面上下功夫的基本对策。

    2017年05期 v.21;No.155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贺讯

    <正>据河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冀新广发[2015]146号文件,《河北农业科学》被评选为"2012-201 4年度河北省优秀期刊"。

    2017年05期 v.21;No.155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1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河北农业科学》征稿简约

    <正>《河北农业科学》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主办的农业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公开发行。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曾获"全国优秀农业期刊"、"河北省优秀期刊"、"第二届北方期刊奖"。

    2017年05期 v.21;No.155 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6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