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宇;崔纪菡;李顺国;夏雪岩;宋世佳;刘猛;王慧军;
明确谷子品种(系)和种植区域对谷子硒累积的影响,可为优化小米硒营养、品种选育和栽培调控提供依据。以来自谷子主产区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四省的25个夏谷主栽品种或潜力品系为试材,在土壤硒含量具有明显差异的3个地区河北藁城、河北井陉和山东博山同时种植,分析了不同品种(系)和地区对小米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系)对小米硒含量无显著影响,不同品种间小米硒含量变幅较小,范围为0.072~0.101μg/g,最高值是最低值的1.40倍,其中,济谷15、衡谷10号、冀谷35、博山黑谷、夏谷2号和冀谷21可以作为富硒谷子品种开发利用;土壤硒含量是影响小米硒含量的决定性因素,小米硒含量随着土壤硒含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地区差异导致的小米硒含量变幅为0.045 3~0.121 0μg/g,最高值是最低值的2.67倍,其中,藁城区可以作为富硒谷子种植区开发利用。
2017年04期 v.21;No.154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相金英;李海权;降彦苗;朱学海;董明;耿玲玲;刘国庆;
为了筛选既高产又具有良好稳定性和适应性的糜子品种,2015年在张家口、黄骅和石家庄3个不同的生态类型区,对山西、内蒙古、黑龙江和河北主栽或新育成的8个糜子品种进行了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赤黍2号和冀黍2号丰产性较好,籽粒产量分别为3 144.42和3 133.15 kg/hm~2,居参试品种第1位和第2位,且在肥力较低的区域尤其是盐碱地区种植仍然具有高产潜力,适宜在河北省大面积推广;内糜8号和雁黍11号为特殊适应性品种,适于在高肥力条件下种植,可在冀北春糜子区推广。
2017年04期 v.21;No.154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周永萍;燕建召;孙辉;葛朝红;师树新;
减免整枝,合理利用叶枝是棉花高产省工、节本增效的有效途径。本研究旨为探索黄河流域棉区简化整枝的可行性,筛选适宜简化栽培的棉花品种。选取当前主栽棉花品种冀863、冀151和国欣棉9号为试材,以精细整枝为对照(CK),研究了简化整枝对棉花生长结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简化整枝对棉花生长结铃的影响因品种而异,除造成冀151株高以及冀863果枝台数和果枝果节数显著降低外,对其他品种与指标影响均不显著;简化整枝对棉花果枝成铃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增加棉株总成铃数表现为促进作用,与精细整枝(CK)相比可多结铃2.5~3.3个/株;简化整枝有利于棉花总生物量的积累但效果并不显著,对籽棉产量和纤维品质也无显著影响。简化整枝能显著提高国欣棉9号的地上部营养器官生物量,增加其单株成铃数、成铃率、单位面积干物重和籽棉产量。与冀151和冀863相比,国欣棉9号更适宜简化栽培。
2017年04期 v.21;No.154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苏玉环;刘保华;马永安;陈冬梅;王雪香;贺维昭;赵志军;
为了给冀中南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大田生产试验,在适期播种条件下,研究了种植密度对不同分蘖类型冬小麦品种分蘖成穗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的分蘖力不同,高产栽培的适宜种植密度也不一样,其中,邯4564分蘖力较强,基本苗数量在150万株/hm~2为宜;邯麦16号分蘖力中等,邯麦13号分蘖力一般,基本苗数量在300万株/hm~2为宜。种植密度对不同分蘖类型品种单株分蘖与成穗的影响不同,其中,对邯4564的分蘖力和分蘖成穗数影响显著,对分蘖成穗率影响不明显;对邯麦16号的分蘖成穗数和分蘖成穗率影响显著,对分蘖力影响不显著;对邯麦13号的分蘖力、分蘖成穗数和成穗率影响均为显著。从单位面积穗数的构成分析,成熟期的单株分蘖95%以上来源于冬前分蘖,春季分蘖成穗很少。在小麦高产栽培中,应根据品种的分蘖特性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并注重培育冬前壮苗,保证低位蘖成穗。
2017年04期 v.21;No.154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4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张淑青;张铁石;樊建英;封志明;李东玉;相丛超;
根据多年试验数据,编制了《马铃薯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标准编号:DB 1301/T 217—2017)。该规程规定了马铃薯机械化栽培的产地环境、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机械收获等技术要求,适用于河北省二季作马铃薯机械化栽培,可为河北省二季作区马铃薯机械化栽培提供技术支持。
2017年04期 v.21;No.154 18-19+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冯伟;蒲娜娜;谢楠;崔素倩;董景湘;智健飞;刘振宇;刘忠宽;
2015年和2016年在滨海盐碱区旱作玉米上,研究了3种生物有机肥(微力高牌、施利康牌、和阳牌)不同施肥量(600、900和1 200 kg/hm~2)和施肥方式(撒施、沟施)对玉米产量及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撒施和沟施生物有机肥均可显著提高滨海盐碱旱作玉米的籽粒产量,其中,沟施效果优于撒施。采用撒施方式施肥时,微力高牌、施利康牌和和阳牌生物有机肥的适宜用量分别为900、1 200和900 kg/hm~2,其中,施用施利康牌生物有机肥1 200 kg/hm~2或和阳牌生物有机肥900 kg/hm~2处理的玉米产量明显较高。采用沟施方式施肥时,微力高牌、施利康牌和和阳牌生物有机肥的适宜用量分别为900、1 200和1 200 kg/hm~2,其中,施用和阳牌生物有机肥1 200 kg/hm~2处理的玉米产量最高且与其他处理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施用微力高牌生物有机肥900 kg/hm~2、施利康牌生物有机肥1 200 kg/hm~2或和阳牌生物有机肥900 kg/hm~2处理的玉米产量较高。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增加玉米的地上部生物量,且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其中,沟施效果优于撒施。降水对旱作玉米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影响均较大,相同施肥条件下,平水年各施肥处理的玉米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均>贫水年。
2017年04期 v.21;No.154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4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路小芳;
以邢玉11号为试材,在底施等量磷肥和钾肥条件下,尿素施用量设0(CK)、270、360、450和540 kg/hm~2计5个水平,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紧凑型夏玉米产量、产量性状、农艺性状及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可显著增加玉米株高、穂位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且指标值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显著降低玉米秃尖长度,且指标值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缩短生育期,但对穗粗影响不大。其中,施氮量450与540 kg/hm~2处理的玉米产量、产量性状、农艺性状和生育期差异均不显著。从经济角度考虑,邢玉11号的适宜施氮量为450 kg/hm~2。
2017年04期 v.21;No.154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濮永赛;尹胜鑫;周祺;陈进厅;
保山市冬马铃薯生产中普遍存在氮肥用量偏高、磷钾肥施用不足的现象,探究该区域冬马铃薯高产施肥方案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氮磷钾肥料效应函数模型,通过频率分析得到高产施肥方案。结果表明:保山市冬马铃薯肥料效应函数模型为Y=11 507.21+28.136N+25.759P+13.841K,目标产量>30 000 kg/hm~2的施肥方案为N 376.4~422.5 kg/hm~2、P2O5122.8~177.5 kg/hm~2、K2O407.3~514.3 kg/hm~2,氮、磷、钾施肥比例为1∶0.38∶1.15。氮磷钾配施能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且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增产效应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增产效应顺序为氮肥>磷肥>钾肥。
2017年04期 v.21;No.154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梁玉芹;杨阳;刘云;董畔;张彦才;宋炳彦;
竹醋液是竹材热解得到的液体产物,具有除虫抑菌和改良土壤的功效。为了探明竹醋液对番茄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将竹醋液分别稀释500倍、400倍、300倍,用量均设500、400、300 m L/株3个水平,施用方法是3月15日(定植时)、4月25日和6月5日各灌根1次,以清水处理为对照,研究了不同稀释浓度与用量对番茄根结线虫防治效果以及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稀释500、400和300倍的竹醋液灌根均对番茄根结线虫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并可提高果实产量,改善果实品质,其中,400倍稀释液用量300 m L/株处理效果较好。该处理下,病情级别为1级,虫口减退率(83.6%)最高,防治效果(93.88%)最好;果实可溶性固形物(5.95%)、可溶性糖(34.33%)和Vc含量(18.57%)显著升高,可滴定酸含量(0.35%)明显降低。推荐使用稀释400倍的竹醋液300 m L/株灌根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病。
2017年04期 v.21;No.154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党晶晶;许文超;王亚楠;张红芹;霍静倩;张金林;
为了筛选出对玉米穗腐病具有良好防治效果的杀菌剂,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多菌灵、噻菌灵、甲基托布津、戊唑醇、吡唑醚菌酯和苯醚甲环唑6种杀菌剂对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拟轮生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和青霉菌(Penicillium spp.)的室内毒力;并在此基础上将毒力较高的杀菌剂与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复配,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6种杀菌剂对3种病原真菌的生长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噻菌灵和苯醚甲环唑的毒力较高。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在玉米吐丝后期喷施45%噻菌灵·苯醚甲环唑·氯虫苯甲酰胺1 000倍液能够有效控制玉米穗腐病的发生,平均防效可达80%以上。
2017年04期 v.21;No.154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4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聂佩显;余贤美;王兆顺;薛晓敏;王金政;
为了明确钙制剂种类以及喷施时间对苹果苦痘病的防治效果,以18 a生红富士/八棱海棠为试材,分别于展叶期+套袋前、套袋后+摘袋前叶片喷施4种不同类型的钙制剂,研究了不同钙制剂与喷施时期对苹果苦痘病发病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喷施钙肥能够提高苹果单果重、表面光洁度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并降低苹果苦痘病的发病率,其中,喷施以CaCl_2为主要成分的钙制剂还能够提高果面着色指数;果实套袋前喷施钙肥对提高果实着色指数、光洁指数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并降低苦痘病发病率效果较好。展叶期+套袋前喷施CaCl_2效果较为均衡,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2017年04期 v.21;No.154 47-4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3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崔淑芳;王广恩;钱玉源;张海娜;刘祎;金卫平;田海燕;李俊兰;
针对棉花生产中棉铃虫连年暴发为害,以及枯萎病和黄萎病常年大发生的严重问题,河北省各育种单位选用具有海岛棉、陆地棉和野生棉丰富遗传基础的抗病、高产棉花品种冀棉25为母本,以转基因抗虫棉为父本杂交,进行抗虫性的转育与品种改良,通过连续多年定向选择培育出抗虫棉新品种16个,其中纤维品质Ⅰ型品种1个、Ⅱ型品种3个。对这些育成品种的产量性状、抗病性和纤维品质性状进行分类汇总,分析了冀棉25的育种利用效果,并得到一些启示:亲本遗传基础丰富,选育优良品种多;逐步改良实现性状突破,结合同步选择实现主要性状的协同提高。
2017年04期 v.21;No.154 5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任爱民;马卫军;张玉娟;韩秋成;崔明晖;
为了评价邯6203的高产稳产性,促进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对2012年国家黄河流域春播棉区域试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邯6203在所有参试品种中产量最高,且增产率、变异系数、回归截距、回归系数和高稳系数指标均表明其在所有参试品种中高产稳产性好,适于在黄河流域棉区大面积推广种植。同时验证了高稳系数法可以兼顾参试品种的高产性和稳产性,是进行棉花品种高产稳产性评价的一种较为准确、简便和实用的方法。
2017年04期 v.21;No.154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肖宇;李金英;刘青松;徐玉鹏;闫旭东;
玉米是需水量大、对水分胁迫较为敏感的作物,干旱会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因此,筛选抗旱性强的玉米品种进行推广意义重大。选用河北省10个主栽夏玉米品种为试材,以正常灌溉为对照,分析了干旱胁迫下玉米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产量的变化;并分别利用抗旱指数和隶属度,对参试玉米品种的田间抗旱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郑单958、伟科702、衡单6272和登海605抗旱性较好,其次是先玉335、沧玉7s和沧玉76,沧玉6s、蠡玉86和浚单20抗旱性较差。
2017年04期 v.21;No.154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陈冬梅;马永安;刘保华;苏玉环;王雪香;
鉴定和筛选耐热种质资源,培育耐热品种,对于应对高温气候和保障小麦稳产高产意义重大。以黄淮麦区推广的100份小麦品种(品系)为试材,采用对比试验设计,灌浆期的生长环境设热胁迫(每天8:00~18:00扣棚增温)和自然条件(CK)2个处理,研究了热胁迫对小麦产量和千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热胁迫处理的千粒重为35.0~56.9 g、产量为0.27~0.81 kg/m2,均低于其CK(千粒重39.7~63.2 g,产量0.38~1.10 kg/m2),千粒重平均值和产量平均值分别较CK降低了5.6%和13.4%。高温明显抑制了小麦籽粒干物质的积累,但不同品种间千粒重和产量对高温的耐受性存在着遗传差异。根据千粒重热感指数和产量热感指数对参试小麦品种的耐热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筛选出产量热感指数和千粒重热感指数均<1且热感总指数(产量热感指数+千粒重热感指数)≤1.55的抗热性稳定材料26份:大面积推广品种邯6172、邯5316、邯4589、邯4564、石家庄8号、石新828、冀5418和冀麦23,主推品种邯麦13、邯麦12、衡05-4444、冀5265、尧麦16、临麦2号、洛旱2号和洛旱3号,新审定品种邯麦16、邢麦6号、邢麦13号和邯麦15,新育成品系邯11-5272、邯11-5276、邯02-6018、邯07-8069、邢05-1241和科农3106。这些品种(品系)可以作为育种材料用于抗热性品种改良,也可在生产上种植推广。
2017年04期 v.21;No.154 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孟祥海;李春杰;李强;李丁;赵明辉;赵凤梧;李会敏;乔文臣;孙书娈;李海平;李书民;
众信7016是由河北众信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普通小麦品种莱州137为父本、黑小麦品种漯珍1号为母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特色小麦新品种。根据2015~2016年连续2 a的区域试验和品质分析结果,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分析,并对其今后的推广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众信7016农艺性状较好,产量三因素较为协调,平均产量7 344.0 kg/hm~2,最高产量达8 898.0 kg/hm~2,产量水平与1992~2014年冀中南地区审定小麦(普通小麦)品种相当;品质优良,其中,籽粒粗蛋白(干基)含量16.8%,氨基酸总含量(干基)16.78%,分别较普通小麦提高27.27%和27.41%;硒含量36.5 g/kg,较普通小麦提高2.82%。该品种产量高、品质优良,且富含微量元素硒,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2017年04期 v.21;No.154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程玉红;刘海霞;马洪波;董红星;夏海东;赵志涛;
2004年鹤壁市农业科学院以新麦9号为母本、周麦18为父本,经过6 a定向选育,选育出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鹤麦801。该品种属半冬性大穗型中熟品种,生育期230.8 d,株高68~75 cm,千粒重40.6 g,平均产量为4 414.5~6 199.5 kg/hm~2,较对照增产2.74%~6.80%;具有起身拔节快、茎秆弹性好、结实性好等特点;中抗条锈病和纹枯病,抗旱水平4级;适宜在河南省旱肥地及丘陵中种植。201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17年04期 v.21;No.154 74-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万星;刘永忠;曹晋军;靳鲲鹏;李丹;王秋兰;
为了全面评价长豆32号的生产特性,利用2015年山西省大豆早熟品种区域试验结果,采用产量、丰产性指标、高稳系数、标准差、变异系数、适定性参数、回归系数和稳定性参数8项指标,对长豆32号的丰产性和稳定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长豆32号产量、丰产性和稳定性均居于中等水平,可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2017年04期 v.21;No.154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贵平;安淼;张彦欣;薛晓敏;陈汝;韩雪平;王金政;
为了丰富李品种资源、选育优良李品种,研究了李新品种仲夏玫瑰的植物学特性、生物学特性和广适多抗等性状。结果表明:仲夏玫瑰李中大果形,单果重109.8 g;早实丰产性强,3 a生树产量15 682.5 kg/hm~2,4 a生树产量25 092.0 kg/hm~2;果实质优耐贮,成熟李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4.62%,去皮硬度为8.09 kg/cm2。仲夏玫瑰李高产稳产、适应性广、多抗,是一个多种经济性状优良的中晚熟李新品种,适宜在我国北方地区推广种植。
2017年04期 v.21;No.154 80-8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任晓琨;刘进宝;李洁;王团真;陈钦;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指明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和途径。平山县是山区农业大县,只有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走具有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才能在太行山现代农业发展中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通过对平山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情况分析,发现平山县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已初见成效,但是在内容和结构上还有不足。因此,提出了5个建议: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和经营管理层的水平,全面加大政府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全面发挥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全面促进"互联网+农业"的新业态发展,全面深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改革。
2017年04期 v.21;No.154 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侯亮;张新仕;胡景辉;刘素英;
根据河北省山前平原的区位特点,分析了该区域水资源与种植业用水状况,评估了种植业水资源供需关系和节水潜力。结果表明:河北省山前平原种植业水资源在常年、枯水年和现状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需求缺口,仅丰水年有1.63亿m3的盈余。常年、丰水年和现状年的节水潜力分别为17.20亿m~3、38.99亿m~3和17.74亿m~3,枯水年无节水潜力。
2017年04期 v.21;No.154 92-9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郝瑞彬;尹力军;李文荣;沈方;
利用河北省1980~2015年粮食生产数据,采用RLI模型对1980~2015年河北省粮食生产变化的贡献因素进行了分解测算,并对比分析了粮食播种面积变动、各作物单产水平变化和粮食种植结构调整对河北省粮食生产变动的贡献。测算结果显示,粮食作物单产水平的提高是粮食增产的首要贡献因素,其中,小麦和玉米单产水平的提高是影响作物生产力效应的主体,贡献率为101.84%;作物种植结构调整中,玉米的贡献率最大;播种面积变化的产量效应为负,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为-21.69%。粮食产量变化的3个贡献因子,在研究期不同时段的作用差异显著。
2017年04期 v.21;No.154 9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尹翠霞;薛庆林;陈曦;
为了明晰赵县梨生产效率,诊断农户行为对其影响,对赵县5个以梨生产为主要农业活动的村庄进行随机抽样入户调查,采用DEA-Tobit模型测算了农户梨的生产效率,并对影响梨生产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4.14%的农户在梨生产上达到DEA有效,45.86%的农户处于DEA无效;生产决策者年龄、受教育年限、家庭务农人数以及对梨售价的满意度对梨生产效率呈显著正相关,种植面积、是否加入合作社、是否经常参加技术培训对梨生产效率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据此,提出了健全梨果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机制、提高梨生产机械化水平、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等针对性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政府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推动政府、高校、科研单位等进行技术创新,增加赵县梨生产科技投入;推进赵县梨生产走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依据。
2017年04期 v.21;No.154 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