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业科学

 


粟类作物专栏

  • 施氮量对不同类型夏谷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宋淑贤;田伯红;王建广;刘艳丽;张立新;赵光辉;

    分别以冀谷19和沧谷4号为试验材料,采取分3次施用氮肥〔m(基肥)∶m(拔节肥)∶m(孕穗肥)=4∶3∶3〕的施肥方法,研究了施氮量0(CK)、75、150、225和300 kg/hm2处理对不同夏谷品种群体结构、农艺性状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能够显著改善谷子的产量性状、明显提高籽粒产量,在施氮量75~300 kg/hm2条件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沧谷4号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穗粒重和籽粒产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但不同施氮水平各项指标值差异均不显著,其中在施氮量为150 kg/hm2时所有指标值均达到最高;而冀谷19的各项指标值均一直呈逐渐增加趋势,不同施氮水平处理下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穗粒重差异不显著,施氮量为225~300 kg/hm2时籽粒产量较高且显著>其他施肥处理。灌浆后期沧谷4号的光合产物生产能力和茎叶中营养物质向穗部运转的能力均较强,在相同施氮量条件下各项指标值和籽粒产量均显著高于冀谷19。在生产上,沧谷4号施肥应采取重施底肥、早追肥的措施,适宜施氮量为150 kg/hm2;冀谷19施肥应采取底肥、中期追肥和灌浆期追肥并重的措施,适宜施氮量为225 kg/hm2。

    2014年06期 v.18;No.138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耕作栽培与生理

  • 坝上地区覆膜条件下种植密度对油用亚麻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郭娜;李爱荣;马建富;刘栋;张丽丽;曲志华;张耀辉;冯勋伟;

    为探讨张家口坝上地区覆膜栽培条件下油用亚麻适宜的种植密度,采用2因素(亚麻品种、种植密度)3水平(品种为坝选三号、陇亚杂1号和陇亚10号,行距为24、20和16 cm)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全膜穴播种植(8粒/穴,穴距30 cm),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油用亚麻生育期、主要经济性状、倒伏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品种,除陇亚杂1号行距24 cm与16 cm处理的株高、坝选三号行距24 cm与16 cm处理的千粒重差异较大外,不同密度处理的其他主要经济性状以及生育期和产量差异均不显著,其中,坝选三号、陇亚杂1号和陇亚10号分别在种植行距为20 cm、24 cm和16 cm时产量最高,分别达到了2 146.65 kg/hm2、1 953.30 kg/hm2和1 650.00 kg/hm2;但倒伏率均以行距24 cm处理最高,行距20 cm处理倒伏率均较低。综合分析密度对油用亚麻产量、主要经济性状和倒伏率的影响,认为坝上地区覆膜条件下种植油用亚麻时以行距20 cm为宜。

    2014年06期 v.18;No.138 7-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不同黑芝麻品种在红壤旱地的适应性研究

    曾细华;饶月亮;刘宗发;颜小文;程春明;黄海燕;胡金和;乐美旺;

    为筛选适宜江西红壤旱地种植的高产黑芝麻品种(系),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进贤县地方品种金黄麻为对照,对7个黑芝麻品种(系)从适应性、抗逆性和丰产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BS0532-3和BS57的生长势、整齐度和耐旱性优于CK,抗病性强,单株蒴果数和每蒴粒数显著>CK,产量分别为668.93 kg/hm2和659.43 kg/hm2,较CK(549.95 kg/hm2)增产21.64%和19.91%;赣芝6号和sp01-2综合表现也较优良,产量分别为610.23和585.95 kg/hm2,较CK增产10.96%和6.41%。本研究条件下,BS0532-3、BS57、赣芝6号和sp01-2的产量显著>CK,表明这4个品种(系)均适合在江西红壤旱地种植,其中,BS0532-3和BS57综合表现较好,其次是赣芝6号和sp01-2。

    2014年06期 v.18;No.138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不同耕翻方式对盐碱地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杨树昌;杨英茹;焦彦强;

    为了探索适宜盐碱地区玉米生产的耕翻方式,以郑单958为试材,采取免耕(CK)、深翻+旋耕、深松+旋耕、旋耕4种耕翻方式播种玉米,研究了不同耕翻方式对土壤含水量、土壤紧实度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旋耕方式的松土保墒和玉米增产效果最好,深翻+旋耕效果次之。

    2014年06期 v.18;No.138 15-17+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园艺·园林

  • 7个梨主栽品种生长季钙含量的动态变化

    王亚茹;王永博;李晓;李勇;贾中伏;王玉平;王迎涛;

    缺钙会引起许多果实生理性病害。为给梨树合理补钙提供理论依据,以7个梨主栽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其叶片、果实和新梢钙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梨的生长发育,参试品种的叶片和新梢钙含量均大体呈增加趋势,果实钙含量呈逐渐降低趋势(其中幼果期至果实成熟前期降速最快),且同一品种幼嫩器官与成熟器官的钙含量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同一发育时期相同器官钙含量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异也达到了显著水平。钙含量最高的器官是叶片,其次是新梢,果实钙含量最低。不同梨品种的钙素营养水平存在差异,其中各器官发育末期的钙含量,均以鸭梨最高,黄冠和大南果较低。

    2014年06期 v.18;No.138 18-2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低温弱光下甜(辣)椒3种酶活性的变化及其耐受性研究

    孟雅宁;严立斌;范妍芹;

    以11个甜(辣)椒品种为参试材料,以茄门(不耐低温弱光品种,CK1)和湘研1号(耐低温弱光品种,CK2)为对照材料,在低温弱光条件下,研究了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及其与植株冷害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叶片CAT和SOD活性均随低温弱光处理时间的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叶片POD活性变化规律不明显。处理14 d的叶片SOD和CAT活性与植株冷害指数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这2个指标可作为甜(辣)椒幼苗耐低温弱光性的鉴定指标。

    2014年06期 v.18;No.138 21-2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土壤肥料·水利

  • 微灌条件下追肥施用方法对玉米冠层结构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吕丽华;李谦;姚海坡;崔永增;梁双波;贾秀领;

    以玉米郑单958为试材,设追肥施用方法 T1(常量施N,撒施)、T2(N肥减量,撒施)、T3(N肥减量,喷施)、T4(减N增P,喷施)、T5(减N增K,喷施)、T6(减N增P增K增微肥,喷施)6个处理,研究了微灌条件下不同追肥施用方法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T4和T6处理可明显延缓玉米叶面积指数的下降和叶片衰老,降低透光率,延缓叶绿素降解和群体光合势下降,明显提高玉米吐丝后14 d以前阶段的玉米生长速率和单株干物重,显著提高玉米产量;而T5处理可明显提高成熟期玉米的生长速率和单株干物重,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和植株的抗倒伏能力,但不利于干物质运转。氮肥喷施较撒施肥效高,氮肥撒施仅13叶展追肥1次,虽然后期物质运转率和收获指数较高,但后期脱肥影响到产量的提高。生产上提倡氮、磷、钾和微肥少量多次施用。

    2014年06期 v.18;No.138 25-2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钾肥施用方式对转基因杂交棉邯棉646产量的影响

    谢淑芹;王磊;班战军;张恒;秦晓隆;张清华;

    以转基因抗病虫杂交棉花品种邯棉646为试验材料,设氯化钾施用方式不施钾肥(CK)、全部基施25.0 kg/hm2、全部基施25.0 kg/hm2+后期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基施12.5 kg/hm2+花铃期追施12.5 kg/hm2、基施12.5 kg/hm2+花铃期追施12.5 kg/hm2+后期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5个处理,研究了钾肥相同施用量条件下不同施用方式(全部基施,基施和花铃期追施各占50%)对杂交棉邯棉646产量的影响,以探索实现杂交棉高产的钾肥最佳施用方式。结果表明:在钾肥施用量25.0 kg/hm2条件下,基施和花铃期追施各占50%施肥方式的施肥效果明显优于一次性基施,其中,基施12.5 kg/hm2+花铃期追施12.5 kg/hm2+后期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施肥方式的效果最好,棉花红叶茎枯病发病株率最低,总铃数、单铃重和产量均最高,但与基施12.5 kg/hm2+花铃期追施12.5 kg/hm2施肥方式的指标差异均不显著,在分2次施肥条件下棉花后期叶面喷施钾肥对产量性状和产量影响不大。杂交棉邯棉646的钾肥(氯化钾)最佳施肥方式为基施12.5 kg/hm2+花铃期追施12.5 kg/hm2。

    2014年06期 v.18;No.138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土壤条件对小甘菊根系生长的影响

    戴永丽;黄俊华;

    为了使小甘菊在园林绿化中得到较好应用,在自然生境和栽培条件下对小甘菊生长期内土壤的水分动态变化、p H值和主要养分含量进行了监测,并研究了不同土壤条件对小甘菊根系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研究区的土壤养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三坪农场土壤养分条件最好,雅山相对较差;土壤水分变化存在差异,其中,雅山土壤含水量变化幅度最大,人民公园最小;水分对根系生长的影响呈显著水平,在水分轻度缺乏时,小甘菊根系显著伸长,且向垂直方向伸展;土壤类型以及主要养分含量也影响小甘菊的根系生长。

    2014年06期 v.18;No.138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0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氮肥施用方法对荆芥产量以及挥发油和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路正营;李俊玲;尹国;孟雪晨;贾文章;宋加杰;

    以裂叶荆芥为试验材料,设氮肥全部底施、底施+分枝期追施、底施+分枝期追施+蕾期追施和不施肥(CK)4个处理,研究了等氮量条件下不同施肥方法对荆芥产量以及挥发油和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可以促进荆芥生长,明显提高小区产量,其中底施+分枝期追施效果最好;显著增加分枝总数和穗数,但受不同施肥方法影响不大;显著提高芥穗的总黄酮含量积累,其中底施+分枝期追施+蕾期追施效果最好。在氮肥等量条件下,不同施氮方法对荆芥产量以及挥发油和总黄酮含量的影响均不相同,其中,氮肥全部底施可显著增加株高,促进芥穗和全株的干物质积累,但不利于茎叶的干物质积累,可以明显提高茎叶的挥发油含量和产量,但显著抑制茎叶的总黄酮积累;底施+分枝期追施可显著增加株高,促进干物质积累,显著提高挥发油产量以及茎叶的总黄酮含量和产量,但使挥发油含量降低;底施+分枝期追施+蕾期追施可使株高略有降低,促进干物质积累,提高挥发油含量和产量,但显著抑制茎叶的总黄酮积累。

    2014年06期 v.18;No.138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秸秆覆盖还田对农田土壤蓄水能力及粮食产量的影响

    宋晓;李瑜玲;陈莉;赵彦坤;张庆银;

    为了进一步阐明秸秆覆盖还田的重要性,并为石家庄地区推广小麦和玉米秸秆覆盖还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2011年10月~2013年6月(2个小麦-玉米轮作周期),以不秸秆覆盖还田为对照(CK),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秸秆覆盖还田(小麦秸秆还田量为4 500 kg/hm2左右,玉米秸秆还田量为7 500 kg/hm2左右)对农田土壤蓄水能力以及玉米和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还田处理的玉米和小麦农田2 m土体储水量均>其CK,其中,玉米生长期储水量增幅为2.16%~13.62%,小麦生长期储水量增幅为0.95%~4.50%;单位面积穗数、穗粒重、千粒重和产量均≥其CK,其中,玉米增产9.39%,小麦增产11.70%。秸秆覆盖还田能够提高农田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改善玉米和小麦的产量构成因素,提高粮食产量。

    2014年06期 v.18;No.138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低成本小麦微喷灌溉技术研究与效果试验

    张西群;檀海斌;梁建青;彭发智;张俊杰;

    小麦为高耗水作物,其生产用水占河北省农业用水的70%,占河北省总用水量的50%左右。缺水是限制河北省小麦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为解决小麦灌溉中存在的水资源浪费严重、农田灌溉水利用率低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低成本小麦微喷灌溉技术研究与效果试验。介绍了低成本小麦微喷灌溉技术的典型地块设计、配套设备和技术要点;并以常规畦灌为对照,在小麦生产上进行了节水、增产、增效试验,结果显示,采用该技术进行小麦生产,能够节水29.2%~41.7%、节地10.8%、节肥10.6%、省工67.4%、省电27.1%,使小麦增产11.8%,增收1 852.36元/hm2。小麦微喷灌溉在有效节省水、肥、电、地、工的基础上实现了小麦显著增产,是一项具有发展潜力的新技术。

    2014年06期 v.18;No.138 4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植物保护

  • 植物激活剂苯丙噻重氮(ASM)的作用和机理研究进展

    冯皓;单体江;王军;

    苯丙噻重氮(ASM)对病原物没有直接的杀菌作用,但能够诱导植物产生免疫活性,起到抗病、防病的作用。对ASM的功能、作用范围、施用方法以及诱导抗病的机理等进行了概括总结,分析了目前ASM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了其进一步应用发展的前景。

    2014年06期 v.18;No.138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粘虫室内饲养方法的改进

    路子云;冉红凡;刘文旭;屈振刚;李建成;

    为了提高粘虫室内饲养的效率,满足实验室用虫需求,在传统饲养粘虫方法的基础上,对粘虫卵、幼虫、蛹和成虫的饲养器具以及操作方法进行了简化与改进:将产于塑料绳上的卵消毒晾干后,直接放于塑料保鲜袋中孵化;初孵幼虫置于33 cm×33 cm的100目锦纶纱养虫袋中饲养,3龄前用天然饲料饲喂,3龄后用人工饲料饲喂,直至幼虫老熟;将老熟幼虫放到35 cm×25 cm×10 cm的化蛹盒中化蛹,以吸水纸替代沙土作为化蛹介质。比较了饲养方法改进前后粘虫的卵孵化率,低龄幼虫存活率,粘虫生长发育和繁殖,以及化蛹效果。结果表明:与改进前的饲养技术相比,采用改进后的饲养技术饲养粘虫不仅操作简单、省工省时、工作效率提高,而且能够显著提高卵的孵化率和低龄幼虫的存活率。改进前用塑料盒饲养,每盒饲养20头比较适宜,而改进后每个养虫袋可以饲养幼虫50~70头,且粘虫的发育和生殖参数与改进前相当。利用改进后的粘虫室内饲养方法,能够实现室内粘虫的继代繁殖和批量饲养。

    2014年06期 v.18;No.138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6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春草秋治对麦田杂草的防治效果

    胡芙蓉;彭学可;赵鹏飞;刘全清;张宏彦;

    在河北省曲周县选择6个村庄的麦田进行春草秋治效果试验,不同村庄的小麦主栽品种不完全相同。采用对比试验设计,2013年11月中旬(小麦播种后1个月)利用自走式机械喷药机用苯磺隆150~180 g/hm2对水450 kg/hm2喷雾施药,以不进行任何处理的麦田作为对照。2014年3月对麦田杂草的发生种类和数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播娘蒿为该地区麦田的主要杂草;春草秋治可以有效降低示范方杂草的发生种类、田间频率和田间密度,降低播娘蒿的相对密度,个别地块甚至出现杂草灭绝的效果。春草秋治技术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和推广前景。

    2014年06期 v.18;No.138 62-6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氯虫苯甲酰胺对棉花棉铃虫的田间药效

    张玉娟;任爱民;韩秋成;马卫军;尹国;崔明晖;

    为了明确氯虫苯甲酰胺对棉花棉铃虫的防治效果,以生产上防治棉铃虫常用的3种化学药剂为对照,进行了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施用量225 m L/hm2对棉花棉铃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持效期可达到15 d,最高校正防效为88.10%,具有高效和持效期长的特点,且对棉花生长安全,其毒性为微毒,可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2014年06期 v.18;No.138 65-66+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对草坪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的防治效果

    宋健;曹伟平;杜立新;

    为了明确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对草坪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蛴螬)的防治效果,试验设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用量3 240 g/hm2、480 g/L毒死蜱乳油用量6 750 m L/hm2(药剂对照,用于药效对照)和清水1 350 L/hm2(用于安全性测试)3个处理,利用全株喷雾法,2013年6月12日进行田间第1次施药,间隔30 d进行第2次施药,每次施药后目测草坪草的药害症状并于施药后第30 d调查虫口密度,根据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分析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对草坪蛴螬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施用吡虫啉后未观察到草坪草出现药害症状,且草坪盖度明显较好,颜色较深,根系发达;2次施药后蛴螬的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均>药剂对照,其中第2次施药后指标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且2次防效均>85%(分别为85.88%和85.16%)。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对草坪草生长安全,对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持效性优于毒死蜱乳油。

    2014年06期 v.18;No.138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生物科学

  • 分子标记在梨研究中的应用及前景展望

    王永博;王亚茹;李晓;李勇;赵凤玲;王迎涛;

    对分子标记在梨分子遗传图谱构建、农艺性状基因标记与定位、分子辅助选择育种、种质资源研究4个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当前梨树研究领域分子标记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旨为梨分子遗传研究提供参考。

    2014年06期 v.18;No.138 7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遗传育种

  • 玉米材料的耐密性鉴定及耐密型育种的思考

    卜俊周;岳海旺;谢俊良;彭海成;陈淑萍;张洪彬;

    逐步增加玉米种植密度是当前玉米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玉米自交系的耐密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杂交种的耐密性。以夏玉米育种上常用的4个基本骨干自交系为试验材料,以耐密自交系130为对照,在种植密度7.5万~15.0万株/hm2范围内设计6个梯度水平,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主要生育期、穗部性状、倒伏倒折率和产量的影响,旨为耐密型玉米育种提供合理的选系密度。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4个参试玉米材料的穗长变短、穗粗变细、秃尖长度增大,当密度超过某一个范围后倒伏倒折率明显增大,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产量最高的种植密度范围为12.0万~13.5万株/hm2;而耐密自交系130(对照)的穗部性状变化幅度较小,倒伏倒折率明显较低,产量一直呈增加趋势。在试验密度范围内,不同种植密度对同一玉米材料的主要生育期和穗行数均无显著影响。并对耐密型玉米品种选育的种植密度和杂交种鉴定技术进行了探讨,认为在选择耐密型自交系时低代选系材料的种植密度应>13.5万株/hm2,在选择耐密型杂交种时还要保证穗粒数和穗粒重不能降低得太多,对耐密型杂交种进行鉴定时设立一年多点异地鉴定并适当加大鉴定种植密度。

    2014年06期 v.18;No.138 76-78+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河北省近10a主要玉米品种利用状况分析

    梁新棉;刘志芳;刘树勋;刘晓燕;赵艳业;

    以2004~2013年河北省玉米品种种植面积统计数据和玉米品种审定公告数据为依据,全面总结分析了河北省10 a玉米生产中品种数量、种植面积和主栽品种的变化情况以及品种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旨为今后玉米育种发展方向和品种利用提供参考。

    2014年06期 v.18;No.138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抗除草剂谷子品种衡谷13号的选育

    郝洪波;韩铁峰;李爱国;李积铭;崔海英;李明哲;

    衡谷13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以优质、高产谷子品种安04-4783(豫谷15)为母本,以抗拿扑净谷子品种K492(冀谷31)为父本,根据生物遗传规律和亲本优缺点互补的原则,采用系谱选育方法育成的优质、高产、抗除草剂拿扑净谷子新品种。该品种2013年通过了全国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国鉴谷2013018),适宜在河北、河南、山东等华北夏谷区夏播或晚春播种植。

    2014年06期 v.18;No.138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早春塑料大棚专用黄瓜新品种冀新26号的选育

    刘晓东;牟金贵;王明秋;田玉;娄晓黎;

    冀新26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丰产、优质、早熟的早春塑料大棚专用黄瓜一代杂交新品种。该品种以主蔓结瓜为主,分枝能力弱,连续坐瓜力强;早熟性好,定植至开花需时21 d,定植至根瓜采收需时36 d;第1雌花节位低,为2~3节;瓜码密、节成性强,15节以内平均有雌花11.3个、平均成瓜10.6根;瓜条顺直,平均瓜长32.3 cm,有光泽,瓜色深绿,瓜把短,平均瓜把长度4.23 cm,刺瘤大小和密度中等,肉色淡绿;平均单瓜重260 g,前期产量(自根瓜采收30日内产量)为68 777.55 kg/hm2;高抗霜霉病、白粉病和枯萎病。

    2014年06期 v.18;No.138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农业经济

  • 贵州省荔波县生态公益林管理现状与对策

    郑宇;郑纯;

    针对荔波县生态公益林管理中面临着公益林补偿标准偏低,补偿金分配不合理和发放不及时,公益林管护方式欠佳,公益林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作者提出了提高补偿标准、取消州县配套补偿金、建立公益林区划的动态调整机制、适度放宽公益林禁封程度、设立公益林管理机构、加大公益林管护单位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等生态公益林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2014年06期 v.18;No.138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种粮大户与粮食生产合作社促进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的分析

    程丹;崔晓;张彩坋;李富忠;

    抓好粮食生产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我国粮食生产存在耕地面积减少且质量下降、经营主体素质低、农田水利设施薄弱、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率低等问题。大力扶持种粮大户与粮食生产合作社是解决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策略之一。通过提高经营主体综合素质,以调动经营主体种粮积极性,同时实施规模化经营、机械化作业,及时将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可以增加粮食单产、加快种粮科学技术推广,确保我国粮食生产安全。

    2014年06期 v.18;No.138 95-98+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农业基础科学与方法

  •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珙桐叶没食子酸的工艺条件研究

    方志荣;蒋召雪;张宇;刘方农;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提取温度、盐酸浓度、料液比3个主要因素,以没食子酸得率为响应值,对超声波辅助提取珙桐叶中没食子酸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没食子酸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盐酸浓度2.0 mol/L、提取温度65.6℃、料液比40 m L/g、超声时间30 s,在此条件下没食子酸得率为10.26%。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珙桐叶中的没食子酸,提取时间短、得率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14年06期 v.18;No.138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其他

  • 设施农业物联网远程监测系统的发展现状

    杨英茹;郭利朋;黄媛;靳青;高欣娜;

    介绍了设施农业物联网远程监测系统的应用原理和发展方向,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高度重视设施农业物联网相关标准的制定、有计划地支持农业物联网产业需求的发展、加强农业物联网各层次人才的培养3个方面,提出了现阶段设施农业物联网的发展对策。

    2014年06期 v.18;No.138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3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