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孔军;杨天育;何继红;
以甘肃省600份糜子地方资源为试材,对其株高、千粒重和生育期等11个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农艺性状可归纳为生育期、株高、米色、主穗长、单株粒重、花序色和抗落粒性7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4.97%。该结果可为糜子育种合理选配亲本提供参考依据。
2012年02期 v.16;No.116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李伟;智慧;王永芳;李海权;刁现民;
植物新品种的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DUS)测试是新品种保护的基础和依据,而DUS测试需要依据测试指南来完成。以国内外638个谷子品种为试材,对其53个性状进行了系统观测,确定了苗期叶片颜色、苗期叶鞘颜色、苗期叶姿等20个必测性状和猫耳叶顶端形状、苗期植株姿态、茎秆支持根颜色等18个补充性状作为谷子测试指南的测试性状;并规定了各测试性状的分级代码和判定标准;确定梁谷、张矮10、豫谷八号等55个品种作为谷子测试指南的标准品种。为我国谷子新品种保护提供了DUS测试的依据。
2012年02期 v.16;No.116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郝洪波;崔海英;李明哲;杨彬海;
免耕播种可以减少生产中劳动力和机械的投入,提高产投比。以不同类型的3个夏谷品种衡谷10号(常规品种)、冀谷31(抗除草剂品种)和张杂谷11号(杂交品种)为试材,在麦茬地进行免耕播种,以传统的旋耕条播为对照,比较2种播种方式下谷子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留苗密度相同时,3个谷子品种免耕播种与旋耕播种对谷子株高、穗长、穗重、穗粒重和产量的影响表现不同;谷子品种相同时,免耕播种与旋耕播种不同留苗密度的谷子产量差异较大。免耕播种时,衡谷10号和冀谷31均在留苗密度为7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分别达到了5 380.20 kg/hm2和5 680.35 kg/hm2,较同密度的CK增产68.13%%和5.77%;张杂谷11号在留苗密度为22.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到了5 010.30 kg/hm2,较同密度的CK(旋耕播种该密度时产量最低,3 260.10 kg/hm2)增产53.69%。夏谷常规品种免耕播种的产量高于传统的旋耕播种,但应适当加大留苗密度,留苗密度为75万株/hm2较适宜;而杂交种免耕播种时应适当降低留苗密度,留苗密度为22.5万株/hm2较适宜。
2012年02期 v.16;No.116 8-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5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郑春莲;曹彩云;党红凯;李伟;马俊永;李科江;
黑龙港地区为河北省重要粮食产区,但水资源严重匮乏,其中粮食灌溉是第一用水大户,已造成地下水严重超采。2008年10月~2009年10月在大田条件下,以常规灌溉施肥为对照,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不进行灌溉而只靠自然降水进行小麦和玉米生产时的水分生产潜力及其受肥力影响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自然降雨条件下,旱地小麦、玉米及周年的平均产量分别为1719.8 kg/hm2、6404.3 kg/hm2和8124.1 kg/hm2,分别是补灌2水处理的22.45%、65.12%和46.44%;平均WUE分别为0.728 kg/m3、1.161 kg/m3和1.031 kg/m3,分别较补灌2水处理低66.44%、26.66%和42.56%。在旱地小麦和玉米生产中,水分是主要限制因素,仅靠自然降雨时肥料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对缺水的黑龙港地区来说,没有水就没有粮食安全。
2012年02期 v.16;No.116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周桂梅;刘振兴;陈健;王晓成;李清;
为了明确国家小豆品种区域试验中参试小豆品种的高产稳产性,运用高稳系数法,对第4轮国家小豆品种区域试验的10个参试品种进行了高产稳产性分析,并进行了相关的平均产量、标准差、变异系数和高稳系数分析。结果表明:品种XD-5的高产稳产性表现最为突出。运用高稳系数法分析品种的高产稳产性,不仅方法可行,而且简单、准确。
2012年02期 v.16;No.116 20-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于翠红;高增玉;
对河北省玉米生产现状及河北省主推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河北省玉米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期对促进河北省玉米生产发展提供参考。
2012年02期 v.16;No.116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韩彦肖;王永博;王亚茹;李勇;李晓;陈江玉;刘志欣;刘树海;
为了解GA处理对套袋黄冠梨果实表面花斑病发生以及果皮钙含量的影响,在梨果套袋前用GA3和GA4+7进行喷施,统计果实花斑病的发生率并分析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总钙及不同形态钙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果实成熟期,GA4+7处理的果实花斑病发病率为14.5%,显著低于套3层袋处理(22.5%);GA3和GA4+7处理的果皮总钙及不同形态钙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套3层袋处理基本一致。在花后90 d,GA处理的果皮总钙、水溶性钙和醋酸溶性钙含量显著高于套3层袋处理,而低于裸果;NaCl溶性钙含量与套3层袋处理无显著差异,而显著低于裸果。GA处理的果皮盐酸溶性钙含量在花后100~110 d显著低于套3层袋处理,而与裸果间无显著性差异。花后80 d以后,GA处理的水溶性钙相对含量与裸果无显著差异,而显著高于套3层袋处理;NaCl溶性钙相对含量显著低于套3层袋处理和裸果;醋酸溶性钙相对含量显著高于套3层袋处理,而盐酸溶性钙相对含量低于套3层袋处理而高于裸果;残余钙相对含量少。GA4+7处理可减少套袋黄冠梨花斑病的发生;GA3和GA4+7处理促进了果皮总钙、水溶性钙和醋酸溶性钙含量的增加,降低了盐酸溶性钙及其相对含量,对NaCl溶性钙含量无显著影响。
2012年02期 v.16;No.116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2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梁玉芹;刘云;杨军芳;宋炳彦;
为确定番茄冬春茬生产中的适宜灌水量,以日光温室番茄为试验材料,从定植缓苗后开始至收获进行不同灌水量处理,试验设每次灌水量300 m3/hm2(CK)、225 m3/hm2、150 m3/hm2和75 m3/hm2计4个处理,共灌水8次,研究不同灌水量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水量的减少,番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Vc含量以及灌溉水利用率均呈逐渐增加趋势,产量呈逐渐降低趋势。其中,每次灌水量为225 m3/hm2处理的产量较CK降低了0.45%,灌溉水利用率却提高了26.12%,而且增加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Vc含量;每次灌水量为150 m3/hm2和75 m3/hm2处理的产量较CK极显著降低,分别降低了10.08%和21.01%。综合分析认为,番茄冬春茬生产中较适宜的灌水量为每次灌水225 m3/hm2。
2012年02期 v.16;No.116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吴雅琴;程和禾;李玉生;陈龙;赵艳华;吴永杰;
以昌红和姬神2个苹果品种无菌苗的离体幼叶为试材,分别接种在附加不同浓度卡那霉素(Kan,0、5、10、15、20、30、40和50 mg/L)、头孢霉素(Cef,100、200、400和600 mg/L)和羧苄青霉素(Carb,100、200、400和600 mg/L)的MS+TDZ 1.0 mg/L+NAA 0.5 mg/L培养基上,暗培养14 d后转移到光下培养,30 d后进行再生指标统计,分析不同浓度Kan、Cef和Carb对苹果离体叶片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Cef浓度为600 mg/L、Carb浓度为400 mg/L时完全抑制供试品种叶片的再生,Carb对昌红和姬神离体叶片抑制再生的作用比Cef强烈;昌红苹果对Kan非常敏感,Kan浓度为10 mg/L时即能极显著抑制不定芽的再生,浓度为20 mg/L时不定芽白化而不能正常生长。以苹果离体叶片的高频再生系统作为基因转化的受体系统,Kan适宜选择浓度为20 mg/L。
2012年02期 v.16;No.116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焦蕊;李海山;于丽辰;贺丽敏;郝宝峰;许长新;
为了寻找优良的纤维素分解菌,采用刚果红纤维素培养基对从河北省昌黎果树产区和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试验园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筛选,并通过进一步的选择培养和筛选试验对筛选菌株的酶活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从试验土壤样品中共筛选到分解纤维素的菌株30株,其中5株菌株(F33、F38、F46、F15和F3)的透明圈直径较大,分解能力较强。尤其以菌株F33分解纤维素能力最强,该菌株耐碱性好,在温度为20~37℃、pH值为7.0~9.0时均能正常生长,根据菌落形态与显微特征初步推断属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2012年02期 v.16;No.116 59-6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亚艺;李松龄;蔡晓剑;郝玉兰;
以青海省主要农耕区海东区和海南区的小麦、洋芋、油菜、蚕豆、辣椒、葱等16种作物的根际土壤为试验材料,通过解磷圈试验对土壤样品进行解磷菌的初筛和复筛。结果表明:共得到具有明显解磷圈的解磷菌28株。通过对解磷圈大小测定,筛选出y8-4、y5-1和w4-1等9株菌表现较好,解磷圈直径(D)与菌落直径(d)比值(D/d)均≥1.5。通过摇瓶复筛得出,y8-4解磷能力较强,菌液中磷含量达95μg/mL,其次是菌株y6-4和y9-4;其中菌株y9-4培养液的pH值有所降低。综合评价认为菌株y9-4的D/d较大,培养液中磷含量较高,且pH值有所降低,最后确定其作为适合青海农作区推广的高效解磷菌。
2012年02期 v.16;No.116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4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张春霞;李锐;
本研究通过比较低温条件下星豹蛛的存活率以及明确温度诱导对低温条件下星豹蛛存活的影响,旨为探索星豹蛛(Pardosa astrigera L.Koch)种群动态与低温的关系,可为分析星豹蛛种群的发展趋势提供依据。将雌雄星豹蛛成蛛分别置于人工恒温培养箱中,进行低温处理(-4.0、-3.5、-3.0、-2.5、-2.0、-1.5、-1.0、-0.5和0℃,处理5 min)和低温诱导(0、2、4、6和8℃,诱导2 h)2项试验,而后置室温下2 h,检查雌雄星豹蛛的存活情况。结果表明:在-4~0℃低温范围内,雌雄成蛛的存活率随处理温度的升高而上升,且相同低温和处理时间条件下,雄蛛的存活率显著高于雌蛛;在0~8℃诱导温度范围内,雌雄星豹蛛的存活率均呈抛物线变化,其中经4℃低温诱导的存活率均最高,且相同诱导温度和诱导时间条件下,雄蛛的存活率高于雌蛛。从而可知,雄性星豹蛛的耐寒性明显强于雌性星豹蛛。
2012年02期 v.16;No.116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永新;周汉良;吴新海;
垦糯3号株高100 cm,茎秆粗壮,株型紧凑,根系发达,分蘖力强;中抗穗茎瘟,抗纹枯病和稻曲病;主要米质指标达到国家部颁优质米标准;在冀东稻区全生育期约172 d,适于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插秧密度为30 cm×15 cm;全生育期施纯氮量255.0kg/hm2左右,分底肥、蘖肥、穗粒肥,比例以4:4:2为宜。
2012年02期 v.16;No.116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世云;杨玉枫;韩永亮;路正营;崔红印;
邯郸市农业科学院以早熟优质抗病棉花品种H718为母本、转基因抗虫棉邯5158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逆境胁迫、南繁北育、定向选择的方法,培育出了早熟棉花新品种邯686。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病虫等优良性状。2011年3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棉2011006号);2011年5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适宜在河北省中南部和河南省北部地区轻简化育苗麦后移栽,或小麦、油菜、洋葱、大蒜收获后直播种植。
2012年02期 v.16;No.116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王广鹏;刘庆香;张树航;孔德军;
燕兴为实生选优获得的抗寒性燕山板栗新品种。该品种综合性状优良,丰产、优质、早实、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强,尤其抗寒性表现突出。坚果商品性好,单果重8.20 g,可溶性糖含量22.23%,淀粉含量52.90%;果肉细腻,糯性强,适宜炒食;平均每苞含坚果2.70粒;在河北地区9月中旬成熟,尤其适合我国北方板栗栽培临界区的山地和丘陵种植。
2012年02期 v.16;No.116 73-74+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徐学义;崔兆韵;黄华;王玉荣;邹俊丽;侯育杰;
利用岱岳区1981~2010年近30 a春季的低温气象资料,分析当地春季晚霜冻发生的特点,对下辖的10个乡镇气象站2006~2010年共5 a的气象资料进行插值和年代外推,并进行春季低温风险评价和区划。结果表明:岱岳区3月和4月低温灾害综合风险的分布大致相同,北部和东部山区的祝阳镇、徂徕镇等乡镇(街道)为高度风险区,马庄镇、房村镇等城市近郊为中度风险区,粥店街道、满庄镇、大汶口镇等乡镇(街道)多为轻度风险区。研究结果可为因地制宜制定防灾减灾规划和农业种植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2012年02期 v.16;No.116 7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8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余欣;
利用景德镇市气象局观测站、乐平市气象局观测站和气象哨所1958~2010年的观测资料,分析了乐平市9月11日~10月10日期间日平均气温≤22℃持续3 d或日平均气温≤22℃持续2 d且其中1 d最低气温≤16℃,日平均气温≤20℃持续3 d或日平均气温≤20℃持续2 d且其中1 d最低气温≤16℃的发生情况;并以稳定通过22℃的终日作为轻度寒露风的标准、稳定通过20℃的终日作为重度寒露风的标准,统计出现频率为10%(10 a一遇)、20%(5 a一遇)、25%(4 a一遇)、33%(3 a一遇)、50%(2 a一遇)、66%(3 a二遇)、75%(4 a三遇)、80%(5 a四遇)、95%(1 a一遇)的日期,以及这些日期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情况;最后利用ARCGIS软件,采用1:250000的地理数据,对乐平市晚稻轻度和重度寒露风进行了风险区划。结果表明:乐平市大部分地区轻度寒露风发生的频率为2 a一遇,重度寒露风发生的频率为5 a一遇;洪岩镇、涌山镇、塔前镇、双田镇、高家镇、众埠镇、名口镇、十里岗乡、礼林镇等地海拔为100 m的山区轻度寒露风发生的频率为3 a二遇,重度寒露风为3 a一遇;海拔为200 m的山区轻度寒露风发生的频率为4 a三遇,重度寒露风为2 a一遇;在海拔为300 m的山区轻度寒露风发生的频率为4 a三遇,重度寒露风为3 a二遇;在海拔>400 m山区轻度、重度寒露风发生的频率均较高,不适宜晚稻种植。在农业生产上,要科学运用寒露风预测,合理安排生产;同时选育抗低温高产晚稻品种,加强田间管理,改善农田小气候来防御寒露风为害。
2012年02期 v.16;No.116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