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业科学

 


耕作栽培与生理

  • 辽宁省花生品种种植结构的历史 现状与展望

    王慧新;于洪波;吴占鹏;史普想;陈尔冉;

    回顾了辽宁省几十年花生品种的种植情况。现阶段辽宁省的花生品种种植结构大致为:白沙1016占全省花生种植面积的65%左右,阜花系列占15%左右,锦花系列、铁花系列和连花系列占15%左右,省外选育品种占5%左右。提出辽宁省不同地区花生品种种植结构的发展前景。

    2008年12期 v.12;No.78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玉米杂交新品种金海2106高产栽培技术

    杨勇;

    介绍了杂交玉米新品种"金海2106"在当地的产量表现、植株生长特性以及综合抗性。在总结3 a示范种植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平衡施肥、合理密植和病虫害防治等一整套栽培管理措施。

    2008年12期 v.12;No.78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肥水地块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张可飞;侯秀涛;王欢;李乃泉;

    2006~2008年连续3 a在泰安汶阳田进行小麦超高产技术研究和攻关试验,经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验收,小麦实收产量分别达到10 345.5、10 701和11 444.4 kg/hm2的超高产水平,并制定了相应的技术规范。

    2008年12期 v.12;No.78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园艺·园林

  • 低温胁迫对茄子幼苗耐冷生理特性的影响

    高秀瑞;潘秀清;武彦荣;李冰;

    在5℃低温胁迫下,对耐冷性不同的3个茄子材料叶片内部抗寒生理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细胞膜透性增大,MDA含量升高,SOD和CAT活性上升。耐冷性强材料的叶片POD活性增加,耐性差的材料POD活性变弱。综合分析认为,相同低温胁迫下,耐冷性强材料叶片保护酶活性显著增强,变化幅度较大,细胞受伤害程度较轻,细胞膜透性和MDA含量变化平缓,而耐冷性弱的材料则相反。

    2008年12期 v.12;No.78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M_(26)中间砧地上部砧段长度对红富士苹果生长发育的影响

    秦立者;杜纪壮;俎文芳;石海强;

    研究了M26中间砧地上部砧段长度对红富士苹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矮化中间砧苹果地上部砧段长度对红富士苹果树体生长有显著影响,中间砧露出地面越高,对树体生长的抑制作用越明显,露出地面过低则矮化效果不理想,适宜的露地高度为10~15 cm。

    2008年12期 v.12;No.78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牡丹基因库营建技术研究

    高福玲;孙国润;安春明;

    在原牡丹品种园的基础上,采取集中保存方式,重新规划圃地,划出28.67 hm2土地营建基因库,其中8.67 hm2为品种区(主要为中原牡丹),包括品种展览区、品种繁殖区和新品种种植区;3.33 hm2为野生牡丹区(含紫斑牡丹);16.67 hm2作为实生苗繁殖区,将每年采收的种子播种,从中选育新品种、作为砧木或药用等。重新鉴定原有品种,并拍照,登记造册,将收集的牡丹品种按色系进行分类定植,每个品种定植10~15株,对收集交流及繁育的新品种也按每个品种5~15株定植,以便于管理、观察、记载、对比及鉴定。

    2008年12期 v.12;No.78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低效成过熟林的改造与更新研究——以辽宁柳河林场为例

    张敏杰;石小宁;宋华军;张杰;王小春;赵玉梅;贾文武;

    在探讨现存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明确了低产、低质、低效林的范畴和层次关系,并界定了低效林的概念;分析了林场低效成过熟林的现状和形成原因,并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出了改造方法和具体技术措施。

    2008年12期 v.12;No.78 12-1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谈室内绿化

    张丹;

    室内绿化是室内设计的组成部分,主要是利用植物材料并借鉴园林设计的手段和方法,组织、完善和美化室内空间,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概括了室内绿化的功能和作用,论述了室内绿化设计的原则及室内绿化植物的选择,并举例说明了几种不同室内空间的绿化布置。

    2008年12期 v.12;No.78 14-1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4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植物保护

  • 2株内生拮抗细菌对灰霉病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张立新;宋江华;刘慧平;

    采用对峙培养法检测了2株内生拮抗细菌对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并观察了其发酵液对灰霉病菌孢子萌发及病菌生长的影响,同时测定了其发酵液、细菌悬浮液以及高温处理的发酵液在离体黄瓜上对灰霉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2菌株能强烈抑制灰霉病菌生长,其发酵液也能明显抑制病菌孢子的萌发和生长,且发酵液高温处理后仍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在离体黄瓜片上检测菌株对灰霉病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2菌株发酵液及其细菌悬浮液均能较好地抑制灰霉病菌生长。

    2008年12期 v.12;No.78 16-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棉大卷叶螟幼虫在木槿上的空间分布型研究

    张家侠;李必翠;吴志鹏;李国军;檀志全;丁苗苗;孙晋;

    应用频次分布X2检验法和6种聚集度指标对棉大卷叶螟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棉大卷叶螟幼虫在木槿上呈负二项分布,分布的基本形式是以个体形式存在。垂直分布调查结果表明:棉大卷叶螟幼虫主要集中在木槿上部区段进行为害,其次是中部,下部最少。

    2008年12期 v.12;No.78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驻马店小麦条锈病发生气象指数预报方法探讨

    武建华;陈松;陈彦旭;王立翔;孙凤平;

    小麦条锈病是河南省驻马店市小麦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历史上曾多次造成小麦严重减产。在分析小麦条锈病发病及流行特征的基础上,应用统计方法建立了条锈病病发气象指数预报气候模型和指数预测方程,并连续2 a准确作出病发气象指数预报,为植保部门正确作出病害流行趋势预测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

    2008年12期 v.12;No.78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长期低温天气对靖西县烤烟生长的影响分析

    赵秀英;王超球;凌莉;

    2008年1月下旬~2月中旬,广西靖西县烤烟生长缓慢,出现生长停止的现象,移栽时间延长22 d。针对该时段的气象条件进行分析,认为长期低温寡照是主要因素。

    2008年12期 v.12;No.78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颍上县水稻肥药双控示范田出现“张口瘪”病症的成因分析

    王冠军;胡丽玲;

    通过对水稻肥药双控示范田的"张口瘪"病症发病特点调查,分析了导致"张口瘪"病症的几种可能原因。提出导致"张口瘪"病症可能是连年使用氯磺隆、甲磺隆造成的残留药害;或是因为土壤中的硫、砷比例失调,硫元素相对不足,重金属砷的活性加强,引起水稻砷中毒。

    2008年12期 v.12;No.78 24-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土壤肥料

  • S506生物肥对西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张翠绵;李洪涛;贾楠;王占武;

    研究了2种配方的S506生物肥对西芹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S506生物肥可显著促进芹菜植株生长,使根系发达,茎秆粗壮,产量增加,品质改善。其中配方Ⅱ的应用效果最为显著,与对照相比,株高和茎粗分别提高19.17%和40.29%,根鲜重和干重分别提高93.48%和95.31%,可溶固形物含量增加12.31%,硝酸盐含量减少28.27%,增产率达56.78%。

    2008年12期 v.12;No.78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自然生草和有机物覆盖对苹果园土壤微生物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焦蕊;赵同生;贺丽敏;许长新;郝宝峰;于丽辰;

    研究了自然生草和有机物覆盖对富士苹果园中微生物和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占绝对优势的是细菌,其次是放线菌,最后是真菌。自然生草和有机物覆盖可改良土壤环境,使土壤中细菌数量和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细菌数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现出显著正相关关系,可进一步研究其作为表征果园肥力状况的生物学指标。

    2008年12期 v.12;No.78 29-30+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5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0 ]
  • 膨大素在大蒜上的应用效果

    赵天俊;

    研究了膨大素在大蒜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膨大素处理大蒜可以使蒜薹增产6.1%、蒜头增产16.7%以上,对大蒜的株高和叶片数影响不大。膨大素在大蒜上的应用剂量以165 g/hm2为宜,最佳使用时期为蒜头膨大初期。

    2008年12期 v.12;No.78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山东肥城桃优质高产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康桂玲;杨秋荣;曹积飞;王金芳;冯景志;

    研究了山东肥城桃的品质、产量与种植区地质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由碳酸盐和第四系长英母质共同风化形成的混成褐土是肥城桃生长的最优地质背景岩土条件。混成褐土富含的Ca、Mg、K、P等有益营养元素和这些元素之间合适的比例关系,以及该区适宜的地貌、气候与水文地质条件决定了肥城桃质优高产。

    2008年12期 v.12;No.78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保水缓释肥料在旱稻上的应用效果

    黄素芳;王建广;赵忠祥;孔德平;李学敏;

    研究了保水缓释肥料对旱稻基本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水缓释肥料能显著改善旱稻的生物学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明显提高旱稻产量。

    2008年12期 v.12;No.78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农业生物技术

  • 鹅绒委陵菜无性系建立及快速繁殖的研究

    郑纯凤;丁莲;方晨;佟少明;姜长阳;

    研究了鹅绒委陵菜叶柄愈伤组织的诱导、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的分化、试管苗生根、移栽、扦插及移植所需要的条件,建立起鹅绒委陵菜叶柄的无性系及快速繁殖技术。结果表明:诱导鹅绒委陵菜叶柄愈伤组织的理想培养基是MS+BA 0.5 mg/L+2,4-D 1.0~2.0 mg/L;诱导愈伤组织和不定芽分化的理想培养基是MS+AgNO31.2 mg/L+BA 0.5 mg/L+NAA 0.1 mg/L;生根的理想培养基是1/3 MS+IAA 0.6 mg/L+NAA 0.1 mg/L;以炉灰渣为试管苗的移栽基质。移植后的试管苗生长旺盛,根系发达。

    2008年12期 v.12;No.78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玉米小斑病菌复壮培养基的筛选

    李秀丽;董文琦;李运朝;贾银锁;马春红;王立安;

    选用7种培养基对出现退化的玉米小斑病菌进行复壮培养。结果显示:通过V8培养基和玉米苗浸汁培养基获得的复壮菌株,菌落形态表现为菌丝黑密粗壮,且生长速度(分别为6.46 mm/d和6.33 mm/d)、产孢量(分别为2.72×106个/mL和1.92×106个/mL)和致病力等均得到恢复与提高。复壮后的病毒粗提液,对C和N细胞质产生较强的专效性毒害,反映出对菌株复壮的高度有效性。

    2008年12期 v.12;No.78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遗传育种

  • 高产优质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国审“石抗126”

    李爱国;赵丽芬;李增书;赵国忠;朱青竹;眭书祥;冯恒文;王虎;

    石抗126是石家庄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育成的转B t基因抗虫棉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黄河流域棉区春棉种植。

    2008年12期 v.12;No.78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南方青贮玉米秋播品比试验

    程林润;朱璞;王良美;俞金龙;

    通过对青饲01等9个青贮玉米秋播品种比较试验,考察了植株性状、生育性状和经济性状。结果表明:奥玉5102、白顶、新青2号、雅玉8号、青饲01等品种生物产量较高,生育期适中,比对照农大108增产,是提高种植效益、优化种植结构的良好青贮玉米品种。

    2008年12期 v.12;No.78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动物科学

  • 褪黑素调控绵羊季节性发情的研究进展

    张海容;

    褪黑素是松果腺细胞合成的吲哚胺类激素中生物活性最高的1种神经激素,该激素调节着体内的多种生理活动。对褪黑素的合成、代谢、作用机制以及对绵羊的季节性发情的影响进行了阐述。

    2008年12期 v.12;No.78 44-46+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4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仔猪水肿病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徐波;

    介绍了仔猪水肿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学诊断、细菌学诊断和鉴别诊断等,并提出了治疗和预防综合措施。

    2008年12期 v.12;No.78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生物科学

  • 茶薪菇胞外酶研究进展

    王龙;路等学;高静梅;王秉峰;赵玉卉;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茶薪菇胞外酶的研究现状,并讨论了茶薪菇胞外酶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

    2008年12期 v.12;No.78 49-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食品科学

  • 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杨小龙;陈朝琼;

    近年来,微生物及其产生的各类毒素引发的食品污染备受重视,微生物污染造成的食源性疾病仍是世界食品安全中最突出的问题。准确、省时的快速检验方法,对预防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生物学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食品微生物快速检验技术有了较大进展。综述了食品微生物快速检验技术的研究进展。

    2008年12期 v.12;No.78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0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微波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王庆志;孙平;

    介绍了微波加热的原理、特点和微波技术在食品加工方面的应用。

    2008年12期 v.12;No.78 54-5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9 ] |[阅读次数:0 ]
  • 食品超高压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杜宗绪;

    综述了食品超高压处理技术的原理、特点和发展概况,探讨了食品超高压处理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的限制因素。

    2008年12期 v.12;No.78 56-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8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农产品加工

  • 生物质能在烟叶烘烤中的应用前景

    宋朝鹏;李常军;杨超;张钦松;江凯;宫长荣;

    生物质能是一种新型的高效清洁能源。简述了生物质能在烟叶烘烤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生物质能在烟叶烘烤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发展前景。

    2008年12期 v.12;No.78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0 ]

资源与环境

  • 抚河生物-生态修复技术模型的建构研究

    王小康;黄德娟;黄小云;黄德欢;

    介绍了生物-生态水体修复技术的原理和主要方法,分析了抚河的地理环境及水环境状况,初步构建了2种抚河生态修复技术模型。

    2008年12期 v.12;No.78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人工湿地植物的作用与影响因素

    徐光来;袁新田;

    人工湿地污水系统由于其高效、易管理和低运行费用等特点而被用于生活和工业污水处理。湿地植物在人工湿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但可以直接摄取和利用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富集污水中的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而且还能输送氧气到根区,提供根区微生物生长、繁殖和降解过程对氧的需求。阐述了植物在湿地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湿地植物在人工湿地处理污水起作用的影响因素。

    2008年12期 v.12;No.78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7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成就与建议

    章雷;张民;周家军;

    在总结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成就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加强保护区建设,应当通过大力争取国际国内科研项目,切实加强对保护区开发、建设和保护的组织领导,切实加强法制建设与宣传教育等措施,有效解决保护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008年12期 v.12;No.78 66-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嵩县废弃矿山现状及为害

    陈德成;杨红斌;

    采矿业是河南省嵩县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采矿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地表塌陷、矿区生态系统破坏、大量侵占和破坏土地、污染空气及诱发自然灾害等一系列的生态和环境问题。

    2008年12期 v.12;No.78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农业机械化

  • 沿淮地区小麦生产机械化探讨

    王硕;朱德泉;王继先;李金才;

    沿淮地区是安徽省小麦主产区,原有小麦生产机具已成为高产增效的技术瓶颈。应用新技术、新机具及新耕作工艺达到优质增产和农民增收,推进现代化农业和新农村建设。

    2008年12期 v.12;No.78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农业经济

  • 深化土地管理 提高土地利用水平

    韩联健;吴多杨;牛启祥;

    在对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当前土地管理工作中存在土地被占用和土地界桩丢失等问题。提出制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加大对被占用土地的解决力度,加强对界桩丢失地界点的重新核定工作,提高土地管理水平;加强对林地的开发利用和更新修复工作、提高土地利用率等今后土地管理工作设想,以深化土地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水平。

    2008年12期 v.12;No.78 72-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论我国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刘民培;颜洪平;栾乔林;

    指出了我国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存在的问题,对其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2008年12期 v.12;No.78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创新机制研究

    张华忠;

    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创新机制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具体策略。

    2008年12期 v.12;No.78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发展现代农业 促进农业现代化

    王爱红;

    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农业问题。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和基本方向。要把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

    2008年12期 v.12;No.78 80-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江苏产业梯度化转移分析

    吴霖;

    江苏省作为全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之一,其本身存在着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苏南、苏中和苏北3大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梯度性。通过对江苏省区域产业转移的现状分析,指出目前江苏省产业转移还不够充分,存在推动力不足和承接力弱等问题,并提出了推动产业梯度化转移的对策。

    2008年12期 v.12;No.78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陆浑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彭鹏;杨秋红;

    分析了陆浑灌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指出只有大幅度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才能使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得到有效的缓解,进而使水资源得到可持续发展。

    2008年12期 v.12;No.78 85-86+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农业保险实践中的法律问题——基于河北省的调查

    张兰兰;

    在河北省农业保险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农业保险实践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法律建议。

    2008年12期 v.12;No.78 87-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以循环经济为指导发展新疆兵团生态农业

    白红燕;王哲;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尤为重要,农业生产在取得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资源和环境问题。要实现兵团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坚持循环经济理念,用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建立生态农业。

    2008年12期 v.12;No.78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谈森林生态系统经营

    范小虎;廖建华;张志华;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起源于传统的林业资源管理,是自20世纪以来,随着生态学的迅速发展和人们对环境破坏、资源利用方面的认识加深而逐渐形成的,并逐渐成为21世纪林业科学的主线和研究的焦点。阐述了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定义、内涵、原则、目标、指导思想、与传统森林经营的关系以及我国实施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展望等。

    2008年12期 v.12;No.78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高峰林场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探析

    梁永娥;范小虎;朱贤良;

    森林限额采伐制度是《森林法》规定的一项基本制度,要求所有森林经营单位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编制采伐限额。分析了高峰林场"十五"期间采伐限额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采伐限额管理的建议。

    2008年12期 v.12;No.78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体制转轨背景下的区域发展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任联营;魏慧玲;

    研究了河南省在经济体制转轨的背景下实施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分析了阻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研究了解决问题的途径,明确了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可持续发展是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发展,以期能够为河南省的发展提供借鉴。

    2008年12期 v.12;No.78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河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与发展对策

    闵文江;

    分析了河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河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对策。

    2008年12期 v.12;No.78 102-103+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8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河北省小麦产业的发展分析研究

    王斌;郑桂茹;杨江澜;王印华;曹文文;

    河北省是我国小麦主产省之一,发展小麦产业对提升河北省的农业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对河北小麦产业发展的基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就如何稳步推进河北小麦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2008年12期 v.12;No.78 10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甜高粱能源化利用优势的分析

    贾海燕;孙振锋;

    随着生物能源开发利用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能源作物成为开发生物质能的新原料。甜高粱是1种新的能源作物,具有生物产量高、抗逆性强、种植范围广、乙醇转化率高、转化成本低和综合利用价值高等优势。今后,甜高粱将成为能源作物中的主力军,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可再生能源。

    2008年12期 v.12;No.78 105-106+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发挥烟叶生产协会作用 推进烟叶标准化生产

    赵玉纲;

    烟叶标准化生产充分发挥了标准化在规范烟叶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工作的重要作用,是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烟叶整体生产水平和供给水平的有效手段。烟叶生产协会作为烟叶生产的重要组织形式,是推进烟叶标准化生产的新思路。目前各地已开展烟叶标准化生产示范项目,提高了烟叶生产规范程度,但由于各项标准的实施缺少有效的组织管理,烟叶生产规范程度不够明显。为此应充分发挥烟叶生产协会的作用,构建烟叶产业发展平台,以烟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依托,推进烟叶标准化生产。通过强化烟草部门与烟农的连接机制,加强烟叶标准化生产中各项技术的实施,形成"公司+协会+农户"的组织管理模式,以推进标准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2008年12期 v.12;No.78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孟悟都市现代农业基地建设模式与可行性研究

    王晴;李亚光;何京亮;

    都市现代农业是目前农业发展的1个新方向。孟悟村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在分析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建设以精准农业、生态农业、节约型农业、文化创意农业和休闲农业为内涵的都市现代农业模式,这对当地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均起到积极的作用。

    2008年12期 v.12;No.78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思考

    谷艳梅;

    在对宿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特点、作用和地位的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现今宿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解决对策。

    2008年12期 v.12;No.78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新时期我国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探究

    景丽;苏永涛;

    介绍了国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主要模式及经验,论述了不同模式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讨论了新时期我国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框架及运行措施。

    2008年12期 v.12;No.78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论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借鉴与创新

    魏景刚;姚顺波;

    介绍了美国农业推广模式的特点和优势,总结了杨凌示范区在建立新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方面的探索、创新及所取得的成效,并对推进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完善和创新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个"相结合"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2008年12期 v.12;No.78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管理科学

三农问题

  • 关于创新农村脱贫攻坚工作的思考

    张木莲;李德新;

    消除贫困现象是1项紧迫而重大的政治任务,但往往扶贫效果不太显著。提出脱贫的关键是要给贫困户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要充分发挥企业在脱贫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脱贫工作要与推进高效农业相结合,坚持科技扶贫,授之以渔等观点值得借鉴。

    2008年12期 v.12;No.78 128-129+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以商洛市为例

    王秀绒;

    通过商洛山区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实地调查,分析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及存在问题,探索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008年12期 v.12;No.78 130-132+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城市幸福感研究失地农民的生活状况——以南通市文峰街道办五一新村为例

    花晓波;

    以南通市五一新村为例,综合运用问卷调查,走访和文献研究等方法进行探析,着重以失地农民的城市幸福感为主线,分析失地农民的生活状况,反映政府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失地农民生活的困难,以及他们对未来生活的愿景。让社会关注这一被城市"边缘化"的弱势群体,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困难,提升他们对政府和城市的满意程度以及主观幸福感。给失地农民更多人文关怀,使之尽早适应新环境下的生活。

    2008年12期 v.12;No.78 13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4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农民工个体特征与欠薪问题的实证分析——以浙江省为例

    霍增辉;张玫;

    在对浙江省7市农民工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logit模型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文化程度、工资水平、地域来源与欠薪事件发生的概率呈显著负相关,即文化素质和月工资水平越低的农民工越可能被欠薪,外地农民工更可能被欠薪;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2008年12期 v.12;No.78 137-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河北省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现状分析

    刘秀艳;邓楠;

    现实中保护农民工权益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民工的劳动合同、社会保障等权益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其难点在于:现行的户籍制度及城乡二元结构,企业的社会责任尚未到位,农民工工作的稳定性差,收入水平低,承担不起社会保险和维权费用,农民工整体素质相对较低是主动维权的内在制约因素等。只有综合解决这些难点,才能从根本上保护农民工的权益。

    2008年12期 v.12;No.78 139-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将农民工纳入城市住房保障体系的几点思考

    邓楠;王丽静;

    逐步将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中,是城镇化进程的必然趋势,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但应充分考虑到农民工自身的特点和各地的实际情况,要科学纳入而不应盲目扩容;同时还应着力研究进城定居农民工享受城市住房政策和农村宅基地政策的衔接,统筹城乡资源。

    2008年12期 v.12;No.78 142-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3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掠夺性使用的制度环境对农民工城市适应的影响

    马俊娟;李丽;

    农民工的城市适应问题被学者们广泛关注。现实中农民工处于一种掠夺性使用的制度环境中,使得农民工不能适应城市社会,为此要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和培养。

    2008年12期 v.12;No.78 144-145+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思考

    刘德莉;邱晓霞;

    农村基层政权是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这个基础的牢固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的稳定。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对于推进城乡一体化,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从当前农村基层政权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完善农村基层政权的建议。

    2008年12期 v.12;No.78 146-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农业基础科学与方法

  • 基因工程在农业中的应用

    李玲;孙文松;

    通过对基因工程技术的特征分析以及在农业上应用效果的总结,论述了基因工程给目前农业的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

    2008年12期 v.12;No.78 149-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6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海蓬子在海水灌溉农业上的应用

    段代祥;崔磊;徐永学;

    介绍了海水灌溉农业的概念和意义。阐述了盐生植物海蓬子的利用价值及其在海水灌溉农业上的应用。

    2008年12期 v.12;No.78 152+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论作物栽培技术规程

    陈秀军;

    在作物栽培技术规范化概念的基础上,论述了当前我国农作物规范化栽培的形式,探讨了作物规范化栽培的理论与实践,以期促进农作物规范化栽培的研究和推广。

    2008年12期 v.12;No.78 153-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职业技术教育

  • 农村劳动力素质 富余劳动力转移和职业教育的关联性分析

    赵永刚;徐立敏;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优化是保证农村富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的重要条件。发展职业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治本之策。通过对农村劳动力素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与职业教育3者的关联性进行分析,提出了职业教育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的策略。

    2008年12期 v.12;No.78 156-157+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高等农林本科教育实践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

    刘芝芹;赵龙庆;贺斌;李雪梅;

    针对当前农林高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西南林学院在实践教学方面的一些探索和改革,论述了必须通过更新教育观念、调整实践教学内容、完善实践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及加强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措施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

    2008年12期 v.12;No.78 158-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以服务地经济建设为理念 加强生物技术专业建设

    唐立刚;

    生物技术专业是生物学领域1个新兴的本科专业,在适应高等教育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形势下,1998年被正式列入教育部专业目录。对普通本科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以及适应当地经济建设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论述,为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的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008年12期 v.12;No.78 160-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其他

  • 新劳动合同法下的酒店服务业用工分析

    王晓露;孙凤芝;

    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酒店服务业的用工及日常的人力资源管理产生了巨大影响。为此,就目前酒店业用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指出酒店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新形势下应积极应对,减少用工成本,避免劳资冲突,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2008年12期 v.12;No.78 162-163+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农村五保供养缺失救济的法理分析

    苗永干;

    在分析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现状的基础上,从法律角度论证了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2种法律救济途径的可行性,以期对五保户的福祉和社会的和谐有所裨益。

    2008年12期 v.12;No.78 164-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谈信息服务品牌建设中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王培;

    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信息及信息服务显得尤为重要。信息经济的时代已成为人们生存中弹凑的主旋律。但这也给人们提出了信息服务品牌效应及旋律质量的问题。品牌建设需要抓好诸多方面的问题,才能使品牌建设取得成功。如何实现信息服务品牌价值的最大化,尚需共同研究。

    2008年12期 v.12;No.78 16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