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德龙;夏必文;杨学文;焦兆文;翟宗清;
通过典型调查和统计分析,油菜千粒重随着菌核病病级的增加而下降,产量损失率随着茎病株率、病情指数的增加而加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千粒重与病情指数、产量损失率与最终病情指数、产量损失率与最终茎病株率回归方程。根据当地近3年油菜平均产量水平、市场价格等推算经济危害允许水平(EIL),确定油菜菌核病的化防指标为中等偏轻以下发生年不需防治、中等发生年份防治1次、中等偏重以上发生年份防治2次。
2008年06期 No.72 27-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彭清云;易图永;
近年来,随着湖南烟草种植区域往山区发展,烟草黑胫病的发生越来越严重。综述了防治烟草黑胫病的一些新措施。
2008年06期 No.72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4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秦吉洋;吴庭友;张桥;张春云;傅文海;潘良齐;
[目的]探索高效、节能的加拿大一枝黄花防除办法。[方法]设不同浓度的盖灌能EC、龙拳SG、农达AS、莎阔丹SL、使它隆EC与对照(CK)9个处理来验证防除效果。[结果]冬除药后7 d,除对照外各小区普遍表现叶片发黄、心叶萎蔫,其中48%盖灌能高、低量与20%使它隆处理中毒症状最明显,其次为46%莎阔丹处理。48%盖灌能同75%龙拳复配处理和41%农达处理中毒略轻,中毒最轻的为75%龙拳的两个处理;药后15 d,各用药处理中毒症状进一步加重;春除比冬天见效快。[结论]重发地区宜在春秋两季出苗高峰后连续两次用药,春除时采用48%盖灌能EC 3 L/hm2或48%盖灌能EC 2 000 ml/hm2+75%龙拳SG 150 g/hm2处理,冬除时除可选用春除配方外,还可使用41%农达AS 4 500 ml/hm2。连续两次防治后,效果较理想。
2008年06期 No.72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谢天丁;王永锋;
进行了不同浓度920对受到前茬小麦施用过量多效唑药害大豆的缓解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大豆受到中等偏轻的药害条件下,用40~100 mg/kg的920可以缓解大豆药害症状,促进大豆节间伸长,株高、结荚高度增高,增强叶片的光合能力,提高百粒重。以80~100 mg/kg的920对大豆的产量恢复效果最佳。
2008年06期 No.72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金轶伟;柴一秋;厉晓腊;刘又高;
从生物农药的各个类别综述了国内外生物农药的应用发展现状,提出了目前制约国内生物农药产业发展的问题,并对我国的生物农药发展进行了建设性的展望。
2008年06期 No.72 37-39+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9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朱利平;卫树银;任冬生;张玉玲;
包膜肥料作为一种新型肥料,可明显提高肥料利用率,减轻生态环境污染。综述了包膜肥料的分类及特点,国内外研究现状,肥料养分溶出的测定方法及养分释放机理。分析了目前包膜肥料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研究展望。
2008年06期 No.72 40-4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李建军;刘慧芹;刘维芳;龚明明;孟凡胜;朱琳;
通过对夏玉米"3414"肥效试验结果的分析,计算出夏玉米百公斤产量养分吸收量、土壤养分利用系数、肥料利用率等施肥参数,在此基础上利用"3414试验"得到的最佳施肥量,结合土壤测试值与相对产量的回归关系,建立了基于土壤常规测试条件下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与施肥数量指标体系。
2008年06期 No.72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沈国志;黄云;黎德川;勾千东;
钾素是作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是影响作物品质的显著因子。在立足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钾素如何影响农产品品质的问题作一简要综述。
2008年06期 No.72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4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王仕玥;
为经济合理地施用化肥,充分发挥化肥的最大经济效应,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进行水稻肥料用量、配比试验,为大面积水稻合理施用化肥提供依据。
2008年06期 No.72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胡池新;刘芳;
为了降低番茄筋腐病病果率,设计了5种营养液配方,研究不同营养液组成对无土栽培条件下"144"番茄筋腐病、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的筋腐病与营养液的氮钾比呈正相关,与营养液中的氨态氮与总氮比例呈正相关。在无土栽培中要注意适当调节氮钾比和氨态氮与总氮的比例。
2008年06期 No.72 5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7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江海;路娟;郑毅;
含海藻酸水溶肥料是海藻经过特殊生化工艺处理生产的新型肥料,富含多种促进作物生长的天然活性成分。研究了番茄叶面喷施含海藻酸水溶肥料对番茄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海藻酸水溶肥料能明显促进番茄生长,改善番茄植株生长状况,株高平均提高13.8~15.3cm,单株结果数增加2.0个,单果重提高3.0~4.7g。
2008年06期 No.72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范小九;宋战胜;薛旗;王登琪;高鑫;
进行了"焦大"磷酸二氢钾在大豆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其可以促进大豆健壮生长,增加单株荚数、单株粒数,提高结实率,增加产量。以鼓粒期喷施1 500 g/hm2增产效果最好,较对照增产5.10%。
2008年06期 No.72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郑宝枝;王凤娇;莫瑶;
利用山东省滨州市1971~2000年大雾资料,分析山东省滨州市大雾的空间分布以及年际变化、日变化特征和大雾的持续时间变化特征,分析近10年11月~次年2月的地面风场、相对湿度以及连续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大雾的年际变化较大,总体呈增多趋势;11月~次年2月为大雾多发期,多发期大雾覆盖范围大,持续大雾天气比较容易出现;6月大雾次数最少,出现于凌晨到上午9时,其持续时间也最短。在11、12、1月中,以6时~9时出现大雾的次数最多,5~6时是大雾形成的高峰期。1、2月份以局地性大雾为主,连续出现的几率较小;而11、12月出现持续性大雾天气的几率较大,最长连续出现日数达9d。绝大多数雾日08时的风速在3m/s或以下,雾日前1天20时相对湿度大多≥70%。
2008年06期 No.72 59-6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熊国富;
青海地处高原,生态脆弱。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坚持从省情出发,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以实现可持续利用为目标,来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面要求。
2008年06期 No.72 62-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刘群昌;程世迎;郭志全;
从保护水资源的角度出发,评价辽宁省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2008年06期 No.72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淑芬;魏英林;张才厚;
我国的土地复垦工作正在逐步发展,但在发展中也逐渐暴露出很多问题。概述了我国土地复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对策。
2008年06期 No.72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常宏志;
引起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涉及自然、人为及制度等方面,其中人为原因主要包括:生境丧失、生物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在制度方面建立、完善自然保护区制度和制定自然保护区法,建立外来物种管理法规体系,在保护中持续利用生物资源,加强国际合作与行动,以促进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健康发展。
2008年06期 No.72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9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魏立涛;魏永耕;张瑞芳;
沙尘暴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及至半湿润地区,对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和身体健康具有相当的危害。在河北省历年沙尘暴灾害天气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沙尘暴对河北省造成的危害,并提出了减轻沙尘暴危害的技术对策。
2008年06期 No.72 73-7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苏宜虎;
生物质能的单一利用方式有多种弊端。从实际出发,以耗散理论为基础,揭示出农业生产就是生物质能的生产,农业废物的梯级利用就是生物质能在农业生产流程中的传递,梯级利用、集约化管理、产业化经营是农村生物质能利用的合理模式。
2008年06期 No.72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车军;黄安太;石峰;赵科华;欧阳燕;
采用HPLC法研究二氯喹啉酸在不同缓冲溶液及不同自然水体中光化学降解情况。研究表明,在高压汞灯下,二氯喹啉酸在不同缓冲溶液中的光解半衰期是pH3>pH5>pH7>pH9>pH11,半衰期分别为82.51、69.31、31.50、13.48、8.45 min;在不同自然水体中的光解半衰期是稻田水>珠江水>重蒸水>水库水>地表水>湖水,半衰期分别为35.72、31.50、27.84、11.29、10.45和8.64 min。
2008年06期 No.72 78-79+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3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吕磊;杨林;
我国旅游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作为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产业食、住、行之一的住宿业该如何根据我国旅游业整体发展的需要,既能取得较大的发展,又能突出自身特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文章在介绍国内外家庭旅馆业发展的基础上,分析说明了我国家庭旅馆业产生的必然性、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管理对策,以供借鉴和参考。
2008年06期 No.72 100-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周庆芳;
分析了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改革与发展对策进行了阐述。
2008年06期 No.72 1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黄志坚;吴健辉;
运用国内学者对农村基础教育和技能培训对农民人力资本提高和增收的实证分析结论,指出为更好地实现党的"十七"大关于将我国农村大量的人口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源,政府通过加大农村基础教育和技能培训力度,发挥农村合作组织和产业化组织的新技术传播作用,能更好地提高农民人力资本。
2008年06期 No.72 104-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光照;陈国胜;黄武刚;林利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在农村的政治经济发展中,各种基层组织负责人担负着重要责任。在客观描述基层组织负责人现状和培养培训机制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现有培养机制的一些弊端,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建设专门机构、建立长效机制、分类教学、更新培训内容、组织编写教材等加强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培养的一系列可行性措施。
2008年06期 No.72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国胜;黄武刚;林利迈;高光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发展农村经纪人。大力发展农村经纪业、壮大经纪人队伍是一条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以温州市为例,围绕如何发展农村经纪业、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等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2008年06期 No.72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学忠;
针对影响山东省蔬菜出口的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加工程度较低、缺乏品牌产品等一系列因素,提出了强化质量安全管理、进一步提升出口蔬菜质量,大力发展深加工、加大培育出口品牌的力度等提升山东省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系列对策。
2008年06期 No.72 112-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4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吴江红;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8年以来,东部农业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也使退耕农民得到了实惠,然而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限制和阻碍了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的发展。根据群众在实践中的有益探索,提出了加快发展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的几条措施。
2008年06期 No.72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晓敏;
针对黄河三角洲荒碱地多且不宜直接耕种的现状,利用"上农下渔"模式开展滨海荒碱地的开发,逐步探索合理利用、适度开发荒碱地的优良模式。
2008年06期 No.72 116-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杨建永;胡秀花;杨志勇;
近年来,中央政府一直注重三农问题,解决农村的发展和增加农民的收入是政府的工作重心。解决农村发展的关键是通过组织体系把诸多的、分散的农民主体联合起来,在此基础上拓展多种经营模式,适应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分析几种不同的农业企业化经营模式的特点与优、缺点,探求新农村的发展。
2008年06期 No.72 118-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蔡世忠;
阐述了现代农业的产业化特征,分析研究了农业产业化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作用,提出了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对策措施。
2008年06期 No.72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高敏芳;
韩城市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花椒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的支撑,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这些优势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只有依托科技,进行结构调整,明确城市功能,发展循环经济才能最终走出困境。
2008年06期 No.72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孙甲霞;张万军;
庭院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从庭院经济的发展过程探讨了庭院经济的含义、研究内容及经营形式的变化,与新农村建设的相互关系,以及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指出了庭院经济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2008年06期 No.72 126-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4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盛成江;
对国内外油菜生产的机械化技术作了简要介绍,并对我国的油菜机械生产的开发提出了建议。
2008年06期 No.72 129-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绍强;魏彪;王艳英;王均喜;
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对本溪市东营坊乡集体林产权改革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集体林产权改革在盘活林地资产,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村集体收入,保障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实现"山定主、树定根、人定心,"提高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推进乡村民主建设,增进农村社会和谐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最后阐述了集体林产权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
2008年06期 No.72 13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秀荷;杨茂林;
气候变化对生态农业有严重影响。发展生态农业和农村经济,进行农业结构调整,首先要考虑当地的气候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并通过及时的气象信息服务提高农业防灾抗灾能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008年06期 No.72 134-135+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吕新发;
失地农民问题是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必须逾越的障碍。当前解决这一问题的保障政策设计只能解决失地农民的生存而不能解决失地农民的发展,从而使失地农民问题解而不决。彻底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必须实施蜕变政策,使失地农民成长为新型农民。蜕变政策不仅具有独特的效用,而且具有现实可行性。
2008年06期 No.72 139-141+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赛;
"民工潮"背景下的农村家庭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养老问题、家庭稳定以及子女教育问题凸显。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级政府和基层组织发挥主动性,城乡结合,多管齐下,保证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进行。
2008年06期 No.72 142-14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慕亚芹;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亟待准确界定和正视日益加剧的农村弱势群体的现状,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和措施,调动其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快其脱贫的步伐。
2008年06期 No.72 14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包雅玮;袁春晖;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给社会的长期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了隐患。采取积极措施,制定有效政策,遏制和逐步缩小收入差距,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完善农村分配制度为切入点,关注"三农"问题,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2008年06期 No.72 147-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冯学工;张辉;
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存在不少问题。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2008年06期 No.72 149-150+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陈立新;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现实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产业化、农业市场化及农民的收入等息息相关。对影响其发展的外部制约因素做了初步探究。
2008年06期 No.72 151-152+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沈英;
分析了农村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剖析了新农村建设对农村科技服务提出的新要求,指出建设新农村背景下农村科技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农村科技服务工作的措施。
2008年06期 No.72 153-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江勇;刘兰;丁娟;
大学生进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服务农村、服务群众,对发展农村经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对暑期"三下乡"的现状进行了简略分析,并就如何让大学生更好地帮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一些建议。
2008年06期 No.72 156-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5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姚建东;
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在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分析了国外及我国发展绿色农业的资源优势、发展现状及趋势,提出了今后发展绿色农业的思路及对策。
2008年06期 No.72 158-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4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张胜海;张考;姜玉超;
通过对张北县土地利用现状的调研与评价及其农业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对促进土地综合整治、农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以及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8年06期 No.72 161-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余根强;
根据河南农村外出务工者回乡创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策性建议措施。
2008年06期 No.72 165-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