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业科学

 


耕作栽培与生理

  • 海岛棉主要性状遗传相关分析

    许燕玲;李春;

    采用加性-显性及其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对10个海岛棉亲本的F1的24个组合的株型性状及产量进行了遗传方差分量的分解和成对性状间遗传效应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株高、茎粗、果枝数、节数显性相关为0,主要受加性相关的影响。生育期性状主要存在显性相关,产量性状的加性相关和显性相关均较小,其余相关都达到极显著水平。大部分性状的广义遗传率和狭义遗传率达到极显著水平。

    2007年05期 No.65 1-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河北省黄河区域试验春播棉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比较

    李文蕾;贾建明;

    对2006年河北省参加黄河区域试验的春播棉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表明:国欣棉8号、冀H963和国欣棉9号产量水平高,冀228丰产稳产性好,石杂101、H559和冀H999产量水平较高,农大KZ04产量水平一般;冀H999和H559分别较对照早熟2 d和1 d,农大KZ04和石杂101熟期与对照相当,冀228、国欣棉8号、冀H963和国欣棉9号分别较对照晚熟1 d、2 d、2 d和3 d。

    2007年05期 No.65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红小豆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灰关联熵分析

    刘振兴;周桂梅;

    运用灰关联熵分析方法,对9个红小豆品种的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灰关联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红小豆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熵关联度为生育期0.995 6,株高0.987 2,分枝数0.990 8,单株荚数0.992 4,单荚粒数0.978 4,单株粒数0.992 5,百粒重0.992 9;熵关联顺序为生育期>百粒重>单株粒数>单株荚数>分枝数>株高>单荚粒数。

    2007年05期 No.65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水稻软盘抛秧栽培技术研究

    全修冰;朱柳青;莫秀娇;

    通过翻犁田软盘抛秧和翻犁田手插秧的对比试验,初步探索出了水稻软盘抛秧的生长发育特点。进一步配套完善其栽培技术,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2007年05期 No.65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扣半留茬播种玉米技术

    方向前;杨粉团;边少锋;柴寿江;付稀厚;孙国臣;孟祥盟;谭国波;赵洪祥;张丽华;吕端春;李伟堂;于雷;

    在总结扣半起垄播种玉米应用经验的基础上,阐述了该技术的关键技术要点。

    2007年05期 No.65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园艺与园林

  • 变异焊菜组织培养及无性系建立的研究

    孙立业;张卓;全俊龙;佟少明;姜长阳;

    以野生变异焊菜根上部的生长点为外植体,以附加不同浓度的BA、IAA、NAA、2,4-D、GA的MS、1/2 MS或1/3 MS为培养基,进行了芽伸长生长培养、芽分化培养和试管苗生根培养研究。结果表明:1/2 MS+IAA 0.2 mg/L是促进变异焊菜培养芽伸长生长的理想培养基,MS+BA 0.5 mg/L+NAA 0.1 mg/L+GA 0.5 mg/L是变异焊菜芽分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3 MS+IAA 0.5 mg/L是变异焊菜试管苗生根培养的理想培养基;变异焊菜试管苗移植后,有利的变异性状保持不变。

    2007年05期 No.65 14-1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渗灌在日光温室樱桃番茄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高慧敏;梁玉芹;宋炳彦;李志宏;范凤翠;

    以樱桃番茄为试材,在日光温室内研究了渗灌对樱桃番茄生育期、产量、品质和用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渗灌可有效提高樱桃番茄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并降低用水量。渗灌条件下,樱桃番茄提前上市5 d,用水量比膜下灌溉少10.96%,水分生产率提高5.61 kg/m3;产量提高2 878.5 kg/hm2,平均单果重提高1.598 9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0.365%。

    2007年05期 No.65 17-1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热处理方式对冬枣货架期品质的影响

    曹志敏;高飞;张平;

    通过不同温度热水处理和不同时间热蒸汽处理,研究了热处理方式对冬枣货架期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53℃热水处理6 m in效果最好,不仅延缓冬枣衰老,保持其风味,抑制生理和病理伤害,还可降低腐烂指数、软化率和失水率等。

    2007年05期 No.65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芦笋嫩茎采后生理变化及贮藏技术

    杜欣;程薇;熊光权;周明;叶丽秀;

    介绍了芦笋嫩茎采后生理变化及目前芦笋贮藏技术的研究现状。针对芦笋贮藏方法的比较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2007年05期 No.65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树全光喷雾嫩枝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魏亚平;谢中磊;王志杰;郭占胜;

    以欧美107杨为试材,对杨树全光喷雾嫩枝扦插育苗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插穗带1/2~1/3片叶和用50 mg/kg ABT1号浸泡根处理2 h的生根率较高,扦插和移植时间以8月中旬为佳。

    2007年05期 No.65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含笑属植物繁殖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田如英;

    综述了中国木兰科含笑属植物繁殖技术研究及其应用,探讨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2007年05期 No.65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不同绿化树种的降温增湿效应

    韩焕金;周用武;

    以哈尔滨市常见的26种主要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利用LCA-4型红外气体分析系统,观测了绿化树种7月的降温增湿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的降温增湿效应存在差异。乔木树种中,白桦日释水总量最大(1963.44 g/m2),樟子松最低(252.72 g/m2);小乔木树种中,文冠果的日释水总量最大(2877.12 g/m2),野梨和稠李较低;灌木树种的日蒸腾释水总量和日蒸腾吸热总量差异较大。

    2007年05期 No.65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美国岩榆育苗试验及苗期生长规律研究

    单宏年;夏尚光;

    在安徽滁州进行了美国岩榆引种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岩榆发芽率78%,1月中旬播种,32 d出苗,58 d时出齐。岩榆苗木前期生长均较慢,100 d时苗木平均高为16.5 cm,速生期始于7月份,且峰值出现在8月,到11月下旬生长逐渐停止。落叶时间较对照品种当地白榆迟7~14 d,且多数叶枯死后挂于枝头,经久不落。岩榆1 a生苗木平均高61.5 cm,最高达96 cm。

    2007年05期 No.65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喷施爱增美对洛阳青枇杷果实品质的效应

    杨照渠;夏鋆彬;刘才宝;王卫利;徐友根;丁秀清;

    研究了喷施爱增美对洛阳青枇杷果实品质的效应。结果表明:在其幼果发育期喷施爱增美水剂3 000~5 000倍液30 mg/kg,枇杷单果重与果实可食率均有增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糖、Vc及胡萝卜素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喷施爱增美对枇杷果实的外观品质与内在品质都有一定改善,处理浓度以3000倍液为佳。

    2007年05期 No.65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城市行道树绿化探讨——以郑州市为例

    王振超;

    阐述了城市行道树选择的原则及标准。全面调查了郑州市区的行道树绿化,在对应用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变当前现状,丰富城市行道树种的对策和建议。

    2007年05期 No.65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盐生植物在滨海城市园林绿化中的作用

    赵振冲;王奎玲;李泽群;高连绪;刘庆超;

    对盐生植物在滨海城市园林绿化中的作用进行了综合评述,探讨了盐生植物在滨海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原则,列举了适宜在滨海城市盐碱地绿化种植的部分盐生植物。

    2007年05期 No.65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3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高山架豆品种比较试验

    曹建民;汤丹;奚慧慧;冷明珠;

    为筛选适宜高山地区种植的架豆品种,2006年对5个架豆品种进行了种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白珍珠架豆和凤起架豆产量最高,品质与商品性较好,经济效益也较高,在安吉县高山地区推广种植具有明显的优势。

    2007年05期 No.65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月季花栽培管理

    严荣富;沈少良;孙秀梅;郭国荣;

    月季花期长,花色美,栽植广泛。阐述了月季花的扦插育苗、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点。

    2007年05期 No.65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有机香椿栽培技术

    张俊山;张水成;崔运启;张世卿;

    总结了有机香椿露地栽培技术、有机香椿实生苗当年秋季采芽栽培技术、有机香椿插枝采芽栽培技术和有机香椿设施栽培技术。

    2007年05期 No.65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植物保护

  • 几种杀虫剂防治水稻二化螟兼治纵卷叶螟的效果研究

    姜海平;阚李斌;丁兰兰;陈迎春;周勇;

    2006年选择4种杀虫剂进行了防治水稻二化螟兼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0%稻螟清EC 1 500 mL/hm2防效最好,其杀虫、保穗和保叶效果均超过95%;15%螟纵净EC1 350 mL/hm2、45%螟退EC 1 200 mL/hm2、18%速灭螟EC 1 500 mL/hm2防治效果也较理想,其杀虫、保穗和保叶效果分别达90%左右。4种杀虫剂防效显著优于常规药剂90%杀虫单SP900 g/hm2和50%甲胺磷EC 2 250 mL/hm2。在试验剂量下,4种药剂对水稻的正常生长无显著影响,安全性好。

    2007年05期 No.65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与防控技术研究

    田加才;董家兴;

    介绍了除草剂药害的分类,分析了旱田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2007年05期 No.65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土壤肥料

  • 磷钾包氮型复混肥氮素缓释性能研究

    贾树龙;杨云马;孟春香;孙彦铭;

    采用土柱淋溶方法,研究了磷钾包氮型复混肥料氮素的缓释性能。结果表明,前10 d淋出氮素以铵态氮为主,复混肥处理较普通化肥处理铵态氮每次的淋出量低14.33%~77.41%;之后淋出氮素以硝态氮为主,复混肥处理较普通化肥处理每次硝态氮的淋出量低2.95%~19.05%,30 d后情况出现逆转趋势;淋洗期内复混肥处理的氮素累积淋出量始终低于普通化肥处理,但相对差异逐渐减小,由开始的54.31%减小到淋洗结束时的12.24%。表明采用以颗粒尿素为核心、以粉状磷钾肥及矿物吸附材料为包裹物生产工艺生产的复混肥料,具有明显的氮素缓释效果。

    2007年05期 No.65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花生施用混合型菌肥效果研究

    余明慧;张应香;王友华;李长喜;石守设;

    研究了施用复合型菌肥对花生抗病性、经济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复合型菌肥可有效降低花生株高,防止病害,提高经济学性状指标和产量。

    2007年05期 No.65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早稻施用40%掺合肥料效果研究

    胡争鸣;

    研究了徽丰(40%)掺合肥料在水稻上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双季早稻施用该肥料,株高、有效穗数、穗总粒数、穗实粒数和千粒重提高,稻谷增产显著。

    2007年05期 No.65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水稻测土平衡施肥技术

    丁俊贵;

    探讨了各种矿质营养对水稻生长的作用和水稻的需肥规律,提出了根据水稻田土壤肥力状况、目标产量等确定水稻施肥量的施肥技术。

    2007年05期 No.65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遗传育种

  • 植物组织培养中褐变的产生机理及控制措施

    赵苏海;周瑾;李桂祥;仲秀娟;王玮玮;

    阐述了植物组织培养概况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和植物组织培养中褐变的产生机理,提出了植物组织培养中褐变的控制措施。

    2007年05期 No.65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8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玉米种质资源创新的技术与策略

    黄敏;程水源;

    我国玉米种质资源较丰富,但遗传基础狭窄,玉米杂交种所用的自交系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骨干自交系。因此,玉米种质资源的创新是当今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概述了玉米种质创新的技术与策略,分析和评价了其在玉米种质创新中的实际应用。

    2007年05期 No.65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4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糯玉米新品种丽糯211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程林润;黄伟明;朱璞;俞金龙;

    丽糯2119是北京市联科种业有限公司与金华市农业科学院合作选育的白糯玉米新品种。各级试验及引种示范表明,该品种农艺性状好,鲜穗产量高,品质优,抗病和抗倒性强,后期持绿性好。

    2007年05期 No.65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晋棉-26棉花形态抗盲蝽象育种实践

    眭书祥;赵国忠;朱青竹;李爱国;李增书;赵丽芬;冯恒文;

    利用形态抗虫育种方法,选择植株光滑、绒毛稀少、叶色深绿、叶片油光发亮的棉花种质材料培育出了抗盲蝽象棉花品种晋棉-26,2004年通过了河北省审定。田间与室内抗虫鉴定结果表明,该品种抗盲蝽象效果显著。

    2007年05期 No.65 67-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花生新品种邢花3号的选育

    臧殿高;吴素平;何孟霞;郝笑琦;齐丽雅;

    以冀油4号为母本、7915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邢花3号,具有优质、高产、中熟、抗逆性强和适应性广等特点。邢花3号适宜在北方花生产区春播或麦垄套种栽培。

    2007年05期 No.65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药用植物

  • 中草药在无公害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秦玉丽;刘松岩;

    中草药有来源广泛、价廉效优、毒副作用小、不易形成动物机体药物残留和影响水产品质量等特点,阐述了中草药在无公害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2007年05期 No.65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资源与环境

  • 超积累植物与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

    樊有赋;陈晔;詹寿发;彭琴;王萍兰;甘金莲;伍仕林;

    阐述了植物修复、超积累植物和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概念、原理及其优势与局限性,概述了超积累植物的现状,探讨了植物修复技术的发展方向和今后的研究重点。

    2007年05期 No.65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7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0 ]
  • 微生物基因组在生物质能源中的应用

    王志勇;曾青兰;

    生物质能源是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介绍了生物质能源利用的现状及在生物质能源中微生物所起的作用,并指出微生物基因组及其相关技术在生物质能源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2007年05期 No.65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5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海水农业研究进展

    徐宪斌;夏文荣;蔡家宾;张振兴;吕金岭;

    概述了发展海水农业的意义,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海水农业和耐盐植物的一些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海水农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2007年05期 No.65 79-80+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德州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刘富刚;

    通过对德州市1996~2004年土地利用状况相关资料的定性与定量分析,阐述了区域土地利用主要驱动力因素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提出了区域土地利用应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利用特色、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等策略。

    2007年05期 No.65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生态足迹法在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以重庆市为例

    陈述文;汪鹏;

    阐述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生态足迹法中的生态承载力模型运用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重庆市的规划方案为实例进行了论证,取得了较好效果。

    2007年05期 No.65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6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萧县绿色食品基地土壤重金属状况研究

    陈静芬;

    按照《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2005~2006年对安徽省萧县44个土壤样品中污染物重金属(汞、铅、砷、镉、铬和铜)含量进行了检测,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N.L.Nemerow综合指数法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萧县绿色食品基地土壤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在标准规定范围内,7个乡镇的土壤环境质量均为一级,达到安全清洁水平。

    2007年05期 No.65 88-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

    裴兰;

    阐述了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重要意义,指出了目前我国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2007年05期 No.65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食品工业

  • 热水浸提法提取袖珍菇多糖工艺研究

    刘青娥;

    采用正交实验法,对袖珍菇多糖的热水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热水浸提法提取袖珍菇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0,浸提温度85℃、浸提时间2 h,醇沉时乙醇浓度60%、醇沉时间4 h、醇沉温度25℃。

    2007年05期 No.65 92-9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昆虫在医药和保健品领域的应用

    陈申芝;陈呈涛;付晓东;克永斌;曹成全;

    综述了当前我国药用、保健昆虫的开发、利用和研究现状,分析了昆虫在医药、保健品领域应用的有关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2007年05期 No.65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5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农业经济

  • 河北省唐海县农民收入的灰色关联分析与增长途径建议

    闫志利;牛俊义;孙海燕;林瑞敏;

    分析了唐海县10a来农村劳动力变化和20a来农民收入状况,计算了农民收入与其影响因素、构成因子的灰色关联度。结果表明:唐海县农村劳动力呈逐年增长态势;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员逐年增长,从事农业的人员逐年减少;农民收入逐年增长,近年来增幅不大;在选取的影响唐海县农民收入的5个因素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影响最大,而后依次是工资性收入、耕地面积、农村劳动力数量和粮食产量;在农民收入的5个构成因子中,家庭经营收入贡献最大,而后依次是工资性收入、种植业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及加快非农产业发展、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等促进农民增收的途径。

    2007年05期 No.65 97-99+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河南省光山县林业投资效益分析

    于磊;

    河南省光山县2002~2005年林业投入逐年加大,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进行投入产出情况分析,找出规律,以便于对以后的发展进行评估预测。

    2007年05期 No.65 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特色农业发展管理实证分析

    陈清华;王朝良;

    以宁夏吴忠市利通区的特色农业项目奶产业为例,对特色农业的发展管理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

    2007年05期 No.65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河北省各地级市农业质量评价及生态农业优化研究

    朱慧霞;

    深入考察河北省11个地级市农业发展现状,从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方面选取17项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各市农业质量进行评价,得出主要影响因子的权重和各市的综合得分,在此基础上与实践相结合,将11个地级市划分为3种农业发展类型,并有针对性地对各区域生态农业建设条件进行分析,提出未来建设生态农业的具体建议和措施。

    2007年05期 No.65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农业信息

  • 石家庄市农业科技重点发展领域研究

    胡景辉;孙丽敏;冯改静;

    结合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农业科技发展的重点,对石家庄市农业发展的科技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石家庄市农业科技发展的战略思路及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同时论述了石家庄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及科技保障措施。

    2007年05期 No.65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邯郸市农业现状研究

    贾建明;魏志敏;

    从多个角度对邯郸市农业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邯郸市农业总体可持续发展水平有所加强,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2007年05期 No.65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信息传播多样化渠道与效果探讨

    牛细婷;张跃华;

    针对信息传播的主要问题,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提出解决信息传播的基本途径和多样化渠道,并分析总结了取得的初步效果。

    2007年05期 No.65 116-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管理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