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业科学

 


  • 水氮组合对不同筋力小麦产量和植株性状的影响

    张丽华;贾秀领;张全国;杨利华;马瑞昆;

    采用裂区设计,以水氮组合设置为主处理、品种设置为副处理,研究了不同水氮组合对不同筋力的优质小麦品种石新733、冀5385、藁8901及高产品系冀2003的产量和植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拔节期浇1水或拔节期和开花灌浆期浇2水均能获得较高产量,但春季浇5水的小麦产量却表现减产;浇水次数增加,小麦的功能叶叶长、叶面积增大,比叶重降低;施N量增加,小麦籽粒产量、旗叶长、比叶重和叶面积均增加;施肥量相同时,春季追施1次氮肥处理的小麦产量高于2次分施处理,春季追施2次氮肥处理的小麦比叶重下降、叶面积增加;高产品系冀2003的小麦产量、叶面积和比叶重均高于优质麦品种,优质麦品种间差异不明显。

    2006年02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5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蜜梨与授粉品种亲缘关系及其花粉直感的通径分析

    冉辛拓;贺丽敏;田少强;马立军;韩继成;

    在应用ISSR方法对4个梨属系统的8个授粉品种和蜜梨进行亲缘关系鉴定的基础上,对蜜梨连续实施了2 a的人工授粉试验,并利用试验测定的相关数据,对蜜梨果实的相关性状和亲缘关系进行了方差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蜜梨相关性状的花粉直感效应主要受遗传基因影响;采用与蜜梨亲缘关系较远、综合性状优良的砂梨、杜梨和秋子梨系统品种授粉,可相对提高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其遗传通径系数分别为-0.898 2和-0.967 2,而采用与蜜梨亲缘关系较近的白梨系统品种授粉,有利于保持蜜梨果形(-0.548 4)。

    2006年02期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5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种植密度和样式对强筋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张全国;马瑞昆;贾秀领;张丽华;杨利华;

    以中强筋小麦和一般高产品系为试材,比较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样式对产量以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种植密度下的产量水平为中密度>高密度>低密度;4种种植样式的产量效应为等窄行>1窄1宽>等宽行>2窄1宽;品种间产量差异显著,与筋力强弱有关。穗数随种植密度增大或平均行距减小而递增,穗粒数和千粒重变化趋势相反。不同强筋小麦品种实现高产的适宜种植密度和样式不同。

    2006年02期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1 ] |[阅读次数:0 ]
  • 果实袋对黄冠梨果皮Ca含量和花斑病发生的影响

    刘国胜;韩彦肖;李勇;李晓;王迎涛;

    黄冠梨果实套袋后果皮Ca素积累明显降低,不同的果实袋会影响到黄冠梨花斑病的发生,花斑病发病率与果皮Ca素营养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2006年02期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菜田常用杀虫剂对管侧沟茧蜂的毒性

    屈振刚;王金耀;

    利用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了菜田常用9种杀虫剂对管侧沟茧蜂成虫和茧(蛹)的毒性。结果表明:灭幼脲、拟太保和米满对管侧沟茧蜂成虫几乎没有毒性,功夫、辛硫磷和阿维菌素击倒快、毒性大;9种杀虫剂对管测沟茧蜂的羽化和成蜂寿命影响不大。

    2006年02期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冀东梨园主要昆虫种群调查及其防治

    郝宝锋;张新生;陈湖;

    调查了化防程度较高及不用药梨生产园的主要昆虫种群构成,并从多样性指数、种间相遇机率和均匀度等对昆虫多样性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化学防治梨园的昆虫多样性指数较低,很少使用农药的梨园昆虫多样性指数相对较高,但生态系统健康程度较低。

    2006年02期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河北省农牧结合战略研究

    刘忠宽;秦文利;智建飞;

    河北省传统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水平低、影响作用限制因素多,特别是以大量破坏浪费资源为特征的现实发展格局,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诸多挑战。面对发展的现实,河北省农业资源利用的牧业化以及人民消费需求产品的牧业化,客观决定了河北省农业发展必须选择农牧结合的可持续生产发展模式。所谓农牧结合可持续生产发展模式,就是充分利用河北省农业资源,促使种植业和畜牧业科学合理地有机结合,以促进河北省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确保河北省人民的生存与发展以及区域经济的振兴与繁荣。只有选择河北省适宜的农牧结合可持续生产模式,积极采取相应对策措施,才有可能加速推进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进程。

    2006年02期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光照和温度对温室桃光合特性的影响

    张新生;陈湖;傅友;

    利用CI-310型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了补光、遮光和铺反光膜等光照处理以及高温、低温等温度处理后温室桃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补光处理油桃的光补偿点略高于对照,但光饱和点远低于对照;在PAR<500μmol/(m2.s)范围内,补光处理的PUE高于对照。遮光处理的Pn最大值明显小于对照;在PAR<500μmol/(m2.s)范围内,遮光处理的PUE高于对照。铺反光膜处理油桃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均小于对照;在PAR<750μmol/(m2.s)范围内(即温室内通常PAR范围),铺反光膜处理油桃的PUE高于对照。较高温度处理桃的光补偿点低于低温处理,而光饱和点高于低温处理;同时,较高温度处理桃的Pn最大值大于低温处理;在测定范围内,较高温度处理温室桃的PUE一直大于低温处理。

    2006年02期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CO_2浓度和温度对柿子脱涩效果的影响

    占习娟;陈义伦;刘宾;张蕾;

    以新鲜涩柿果为试材,采用CO2脱涩法对柿子进行脱涩,研究了温度和CO2浓度对柿果的涩度、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鲜涩柿在25℃、CO2浓度60%条件下进行脱涩,24 h就可以脱去涩味,并保持较高硬度和原有品质。

    2006年02期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贮梨冷库生产金针菇时的CO_2浓度变化及调控研究

    冯秀芹;高春燕;池惠荣;王朝江;

    针对闲置贮梨冷库进行金针菇生产易造成库内CO2过度积累而影响金针菇商品性能问题,采用观测和模拟试验,对贮梨冷库生产金针菇时的CO2浓度变化及排除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针菇菌丝体和子实体发育过程中不断产生CO2,且所产生的CO2浓度随时间延长而增高;在冷库近底层增加新风口,与库门构成平抽气流的改建设计,能有效提高CO2的排除效果,机械通风并辅以化学吸收剂Ca(OH)2,可有效保障库内CO2浓度与金针菇子实体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相适应。

    2006年02期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农药飘移状况的室内模拟测定

    李秉华;王贵启;李香菊;苏立军;樊翠芹;

    以硫酸铜代替农药,采用室内恒定风速模拟,结合分光光度法测定和数学模型拟和,研究了不同农药喷雾量及喷雾溶液浓度接近地面飘移情况。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飘移路径上某一点收集到的有效成分比例为常数,该常数与飘移距离高度相关,与喷雾量和喷雾溶液浓度无关。

    2006年02期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施肥方式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董伟;鲁凤娟;王琦;李科江;

    针对河北低平原棉区土壤肥力较差和氮磷钾营养不协调致使种棉效益不高的状况,探讨了施用不同肥料品种与用量对棉花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播前底施棉花专用肥450 kg/hm2再配合蕾铃期追施高氮复合肥150 kg/hm2,棉花的籽棉产量、肥料生产效率及其产投比均比较高,籽棉产量可达4 038.0 kg/hm2,肥料生产效率和产投比可分别达到252.5 kg/(kg.hm2)和24.54∶1。

    2006年02期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河北省审定优质麦主要性状分析

    刘玉平;李亚军;陈希勇;梁新棉;赵爱菊;冯艳茹;

    分析了1998~2005年河北省审定优质小麦品种的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及来源。结果表明:审定品种的产量水平和株高近年来改良效果明显,基本接近于高产品种;蛋白质和稳定时间基本达到国家强筋麦标准,而湿面筋含量、吸水率和沉降值相对较低;优质基因源狭窄。优质麦育种今后应注重沉降值和吸水率的研究和选择,拓宽遗传基础。

    2006年02期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大豆品种对乙草胺的敏感性研究

    樊翠芹;王贵启;李香菊;李秉华;苏立军;

    选择9个来源于黄淮海地区的大豆品种,在播后苗前用乙草胺进行土壤处理,研究了乙草胺对不同大豆品种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大豆品种对乙草胺的敏感性有差异。2 250 mL/hm2处理,冀豆7号和五星1号药害症状较轻,冀豆7号、冀黄13号、五星1号和鲁99-10的株高有所增加,其它品种的株高均降低;喷施乙草胺,所有参试品种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及产量均低于人工除草,但是冀豆7号和五星1号减产幅度较小;中作011大豆的蛋白质含量略有增加,其它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均降低;除冀黄13号和早熟18号大豆外,其它品种的脂肪含量略有增加。

    2006年02期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河北省玉米生产循环波动研究与分析

    王晓红;穆维松;

    采取剩余法,测定了河北省玉米的生产波动,并对其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78~2004年河北省玉米生产经历了2个循环波动变化。第2个波动比第1个幅度增大;年度间波动幅度经历了由大到小的变化过程,说明河北省玉米生产波动随着粮食体制向市场化转变而加剧,随着政府宏观调控决策的科学化又趋于稳定。

    2006年02期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应用灰色关联度法评价谷子新品种

    陈素省;赵国顺;郝艳敏;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004~2005年华北区试夏谷的13个谷子新品种(系)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3个参试品种(系)的关联度顺序为203184>584>创19>安谷1508>沧155>528>815>济9051优系>安谷9217>安谷1596>豫谷5号>509>S80,说明谷子新品系203184综合性状最好,这一结果与区域试验的汇总结果基本吻合。

    2006年02期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无公害苹果园昆虫群落变化动态研究

    秦立者;李保国;徐国良;杜纪壮;尼群周;

    对富岗山庄无公害栽培苹果园昆虫群落的调查发现:无公害栽培苹果树体上的昆虫有7个目,12个科共20种。地上部生物种群以山楂红蜘蛛、金纹细蛾和蚜虫为主,地下部生物种群以蛴螬为主。

    2006年02期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河北省苹果品种区域化布局探讨

    鄢新民;冯建忠;李良瀚;

    参照苹果栽培区域划分依据,将河北省划分为5个生态区,并对苹果生产中品种区划和栽培技术提出建议。

    2006年02期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阜平县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分析

    张贯生;杜晓东;刘树庆;

    采用土地经济学研究方法,从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利用效益3个方面,对阜平县2003年土地资源利用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近20 a来,阜平县林业生产有较大发展,土地利用结构日趋合理,与其土地自然性状和林业县定位基本相符,但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增长较快,新开垦耕地多数利用方式不尽合理;土地利用程度有较大提高,荒山开发利用及林业建设成效明显,森林覆盖率26.26%,但森林资源区域分布不均匀,保持水土与调节生态和气候的作用依然有限;土地利用的总体效益有一定提高,但单位效益指标较低,需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益。

    2006年02期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2005~2006年冀中南小麦冻害成因分析

    史占良;吕国朝;郭进考;

    分析了冀中南麦区2005年冬前和冬季特殊气候条件下小麦遭受冻害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并提出了冀中南麦区预防小麦冻害的基本对策。

    2006年02期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农村女性人口素质与未来人口素质的关系

    刘秀艳;王丽静;

    妇女是人口再生产的主要承担者,当前我国城乡妇女生育状况表明,农村母亲对人口再生产的作用明显增强,城市母亲对人口再生产作用下降,而农村女性人口的素质状况堪忧。农村女性人口素质不仅关系到农村未来人口素质,而且关系到整个国家未来人口素质,提高农村女性人口素质十分迫切。提出目前提高农村女性人口素质的重点是:提高农村女性人口的文化水平,提高农村妇女家庭教育能力,引导农村妇女学习市场经济知识,确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提高农村女性人口素质的途径是:政府、群团组织、事业单位各自发挥应有的作用;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作用,特别是发挥电视、网络、图书和报刊的作用。

    2006年02期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衡7228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关系研究

    孟祥海;陈秀敏;马俊永;孙书娈;乔文臣;魏建伟;

    利用2001~2004年河北省和国家区域试验结果,分析和研究了衡7228小麦的产量及与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衡7228产量水平>6 750 kg/hm2,单位面积穗数和千粒重对产量的贡献较大。为达到高产、稳产,群体结构一般以穗数630万~675万穗/hm2、穗粒数32~34个、千粒重39~42 g为宜。

    2006年02期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金叶女贞苗圃除草剂应用效果筛选研究初报

    李明哲;焦永刚;高慧敏;

    选择2~3 a生金叶女贞苗圃,进行了10种除草剂配方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杂草生长初期,使用1.5 mL/m2剂量的吡氟禾草灵0.1 mL/m2+草甘膦1.0 mL/m2混配制剂,除草效果可达98.5%。

    2006年02期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尼系数的简化计算方法初探

    李敏;李东坡;李志宏;

    简要介绍了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的概念,并简化了基尼系数计算公式,对计算过程中数据的收集、分组和排序等进行了探讨。

    2006年02期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7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1 ]
  • 多抗 节水 高产小麦 “沧麦026”选育研究

    陆莉;赵松山;王奉之;张焕英;张宪营;于亮;汪俊仙;谷良志;

    以临汾605为母本、CA837为父本有性杂交,经水旱两圃平行交替选择法培育而成的沧麦026,性状稳定,抗逆性强,适应性广,节水,丰产。2001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河北省黑龙港麦区中、高肥力水平麦田种植。

    2006年02期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优质晚熟苹果新品种“金钟”选育

    冯建忠;鄢新民;王献革;李良瀚;

    以自然实生方法培育出的优质晚熟苹果新品种“金钟”,树体结构紧凑,连续结果能力强;果实成熟期晚,极耐贮运;果型端正,外观光洁美观;果肉质地细脆,汁多,风味酸甜适口,有清香味。平均单果重239.8 g,果实去皮硬度8.7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3%,综合经济性状优良。

    2006年02期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特早熟玉米新品种“植9831”主要农艺性状及栽培要点

    栗秋生;王连生;孔令晓;赵聚莹;赵密霞;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育成的特早熟高产玉米新品种“植9831”,早熟、高产,抗病性和抗逆性强,适宜在有效积温1 850~2 050℃的冷凉地区种植,并具有高产潜力。在新疆、内蒙、坝上、云贵等高海拔、高纬度冷凉地区,有广阔的推广利用前景。

    2006年02期 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1-MCP和热处理对果实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综述)

    王景涛;徐国良;刘铁铮;杜纪壮;尼群周;石海强;秦立者;付雅丽;

    综述了1-MCP处理和热处理对果实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果实采收后进行1-MCP和热处理,均明显提高果实的贮藏效果;热处理结合1-MCP处理,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了2者优点,既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又延缓果实的后熟进程,延长果实的贮藏保鲜时间。

    2006年02期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3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 ]
  • 农业非点源污染状况与防治(综述)

    李春杰;张强;韩宝文;

    综述了农业非点源污染现状、主要污染途径与为害以及防治策略,并就我国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研究与防控做了初步展望。

    2006年02期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4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土壤重金属污染对植物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综述)

    毕淑芹;谢建治;刘树庆;贺晓敏;

    重点阐述了重金属污染对植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单因素重金属污染时,不同的重金属种类及其土壤浓度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不同,植物对金属的吸收量随着土壤金属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复合污染时,植物产量及对重金属吸收量与重金属浓度间表现出复合污染效应,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可以直接或间接引起植物品质的改变。

    2006年02期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4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9 ] |[阅读次数:0 ]
  • 张北试区错季蔬菜发展举措

    杨福存;

    重点陈述了张北试区发展错季蔬菜生产的具体措施,并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了农业试验区建设的几点体会。

    2006年02期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极早熟杏种子处理方法的比较研究

    赵习平;

    2006年02期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七品红草莓特性及保护地栽培技术要点

    樊建民;王淑珍;陈桂萍;

    2006年02期 116-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花萱草栽培管理技术

    安国英;杨振立;

    2006年02期 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