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俊霞,王立安,齐志广,王建斌
浓度为1:5000的天然芸苔素药液对平菇菌丝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处理7d后菌落直径比对照高31.2%;而且对子实体菌盖生长有加速作用。处理子实体6d后于实体菌盖直径比对照高73.3%,但其会使菌盖蛋白质含量降低,浓度为1:5000的天然芸苔素处理后蛋白质含量比对照降低18.6%。
2001年04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董淑英,孙静,李梅,于秋华,潘忠强
对苹果脱毒试管苗进行生根技术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品种不同,其适宜生根培养基不同。长富-1在AR3培养基生根率最高,达92.7%;早乔纳金在AR2培养基上生根率最高,为90.3%;均与其它5种培养基差异达极显著。由试验结果可知,IBA浓度在1.0~1.5mg/L之间较适宜苹果脱毒试管苗生根,浓度太高或太低都不利于试管苗生根。IAA对苹果试管苗生根作用不大。
2001年04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正> 由中国农科院蚕研所林昌麒等专家经过11年刻苦攻关完成的“家蚕品种资源特殊性状研究及种质的创新与利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家蚕品种资源特殊性状研究及种质的创新与利用研究成果”是利用蚕研所家蚕品种保存数量多的优势。对家蚕品种资源的22项特殊性状进行了研究,涉及6000余种次,发掘出25类特优特色种质202种次。其中有10项特殊性状调查研究居国际领先水平;5项特殊性状调查研究居国内领先水平。该成果发掘与创建的育种素材和特色种质陆续被国内外众多蚕业生产、科研、教学单位引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01年04期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任永波,李成佐,陈健
采用CO_2和He-Ne两种激光的3种剂量,分别辐照两个洋葱品种的湿种子,采用生理生化的方法,从净同化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蛋白质含量的等4个方面研究洋葱各处理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He-Ne激光辐照洋葱的净同化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蛋白质含量的变异大于CO_2激光辐照,采用He-Ne激光辐照洋葱容易从其变异后代中选择出高产、优质的优良变异株,进而育成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良新品种。
2001年04期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陈冬梅,马永安,曹江
以高产小麦品种为对照,对优质面包小麦品种的产量、产量结构、茎秆质量、叶面积变化、籽粒溉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面包小麦品种穗粒数或千粒重偏低,产量结构不合理是产量水平偏低的主要原因,植株高机械组织弱、叶片后期功能差,抗病性差等综合农艺性状差是导致产量结构不合理的内在因素。并根据此项研究结果,指出了今后优质高产育种应解决的问题。
2001年04期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 随着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林业生态工程的顺利实施,我国林业目前正在实现从以产业为主向以公益性事业为主的历史性转变。 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日前说,2001年我国林业跨越式发展迈出决定性一步,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等6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构想得到国务院批准,并整体列入国家“十五”计划。按照规划,上述工程在21世纪前
2001年04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金安,高和平,周竹青,安康太,熊劲松,杨继超,周双林,盛继群,王启军
本试验在对智能温室茄果类蔬菜病虫害种类及发生特点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选用抗病虫品种为基础,重视植物检疫,加强生态防治,协调使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机械防治等技术,控制化学防治“的智能温室茄果类蔬菜病虫害综合治理策略。结果表明:进行综合治理的智能温室茄果类蔬菜病虫害的发生均在防治经济阈值以下;经检验,生产的茄果类蔬菜达到我国绿色食品A级标准。
2001年04期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路银贵,邸垫平,苗洪芹,田兰芝
对从美国引进的78份抗玉米粗缩病重组近交系材料及国内选育的69份玉米自交系进行了抗粗缩病性鉴定。在引进的材料中,E13、E115表现高抗,6份材料表现抗,5份材料表现中抗,显示出了较好的抗粗缩病性。在国内的69份自交系中无高抗材料。178、P138、901141、9138、沈137表现抗,齐319、87-1、综3、冀35、获唐2379表现中抗。试验结果还说明选自美国78599系的自交系抗性表现突出。
2001年04期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8 ] |[阅读次数:0 ] -
<正> 河北省农业厅最新统计表明,到2001年底,河北省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已发展到31.7万hm~2,比年初增加近20万hm~2。 去年以来,河北省将发展无公害蔬菜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来抓,提出全省3年内基本实现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这了实现这一目标,河北省各级政府积极推进蔬菜种植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控制:产前重点开展环境质量监测,推行专业化生产,发展一批无公害生产专业村、专业乡、专业县,同时加强无公害操作规程地方标准的制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产中重点搞好宏观监控、技术服务、产地自检和宣传培训;产后重点建立抽测和定期公布
2001年04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梅香,张子德,朱建辉,牛晓兰
以β-环糊精为壁材,分别采用研磨法和超声波法对抗氧化剂BHT进行微胶囊化。以产品的包埋率、产率为评定指标,选取最佳心材与壁材的配比,最佳处理时间。结果表明:心材与壁材的最佳比例为12:88,最佳研磨时间30min,最适超声波时间为30min。
2001年04期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正> 国土资源部部长田凤山全国国土资源会议上说,中国已经加快了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进程,通过招标拍卖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价款已经达到492亿元。 田凤山说,中国已经初步建立起土地市场规范运行的制度。在中国的2861个市县中,已有1435个开展了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土地有偿使用的份额在稳步提高。 中国城市存量土地有偿供应的比例超过了40%。浙江、广东、江苏、黑龙江、云南、海南等16个省区,明确规定经营性用地必须采用招标拍卖方式。
2001年04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国杰,桑润滋
胚胎于细胞分离和克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饲养层细胞、生长因子、基础培养基、胚胎的胚龄、不同的遗传背景等是影响胚胎干细胞分离和克隆的几个重要影响因素。
2001年04期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孟军,郭秀林,王春祥
通过外源添加Ca~(2+)、EGTA和Verapamil(异博啶),初步研究了渗透胁迫下CaM合成与Ca~(2+)的关系。渗透胁迫下,0mmol/L、20 mmol/L Ca~(2+)、EGTA和Verapamil处理均提高小麦幼苗根叶CaM含量。结果表明:渗透胁迫下,胞质Ca~(2+)浓度升高和降低均促进CaM的合成,Ca~(2+)参与了CaM的合成。
2001年04期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戴素英,董文琦
介绍了菊苣的生产品种、生物学特性、软化菊苣栽培技术和结球菊苣栽培技术,并分析了菊苣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在我国入世后,农业种植结构急待调整的情况下,菊苣的栽培推广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2001年04期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岳增良
在分析氯元素与氮、磷、钾元素之间拮抗关系、氯素的营养作用以及氮素在土壤中残留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含氯化肥的施用原理、施用技术与施用量的计算方法。
2001年04期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杨才
论述了莜麦的传统食用价值、饲用价值、新型医疗保健开发价值,总结分析了我国北方莜麦5个育种阶段,提出了21世纪初中国北方莜麦的育种目标和任务是选育应具备3种用途、3个特性、3种熟期的不同类型的莜麦新品种。采取的途径和方法是利用近年来创造的新型资源,开展品种间杂交,实现优良基因的重组和累加;开展燕麦属二、四、六倍体三个种群间不同种的杂交,以及燕麦族内属间杂交,选择具有符合育种目标的附加系、代换系、易位系和创造多倍体莜麦新种;利用核不育系,建立莜麦育种动态基因库。提高莜麦杂交率和选择效果。
2001年04期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正> 从国家林业局获悉,2001年我国全面开展造林绿化,加强森林植被保护,国土绿化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2001年,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工程、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并相继实施,这是我国林业生产力布局的一次重大调整,其投资之巨、建设规模之大、覆盖面之广在国内外都是空前的。
2001年04期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智慧,祁文辉,封国江
针对中国农业分散经营组织化程度低的特点和入世后农产品市场开放的新形势,阐述了增强中国农业竞争力应坚持着重提高经营组织化水平及具体措施。
2001年04期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司马杨虎
<正> 进入21世纪的生物科学主流仍然是分子生物学、基因和以基因为核心的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随着转基因技术的日趋成熟,在全球范围内以植物基因工程为核心的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已形成。然而在20世纪末,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在全球范围引起了激烈争论,许多人反对转基因植物和转基因技术进行生物性状改良。究竟如何认识转基因植物和转基因技术,是值得深思的。
2001年04期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麦熟,牛瑞生,孟小莽,袁瑞江,齐连芬
<正> 冀白菜6号是石家庄市蔬菜花卉研究所于1991年配制的直筒型大白菜一代杂种,生长期90~95 d,抗逆性强。至2000年底累计推广面积已达8 000 hm~2。 1 选育经过 1986年从玉青大白菜选优良单株经5代连续自交定向选择,至1991年育成稳定的自交不亲和系88-9-1,系内混合亲和指数为0.8~1.0。该系株型紧凑,抗病性强,结球快,叶片无茸毛。1987年从方杂79-2选优良单株经4代连续自交定向选择,至1991年育成稳定的自交系88-11-1,系内混合亲和指数为2.0~2.5。该系抗病耐热,生长势强,开展度大,叶片无茸毛。1991年利用88-9-1与88-11-1试配组合,田间表现抗病性突出,综合性状良好,编号为杂33。在1992~1993年度河北省晚熟大白菜区域试验中,杂33表现生长整齐,抗病高产等特性,于1994年通过了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为冀审菜94001号,定名为冀白菜6号。
2001年04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玉芹,李振勤,沈艳平,王丽乔,郭彦军
<正> 80年代,河北省蔓生菜豆产量偏低,种性严重退化,而石家庄地区居民喜爱扁荚浅绿色菜豆,可市场供应的主要是退化的圆荚、荚面不光滑的品种,所以,急需选育符合市民消费习惯的蔓生菜豆品种。
2001年04期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建民,狄政敏,焦军文,白同安
<正> 90年代以来,京欣1号西瓜品种以其熟性早、品质优等突出特点在河北省广泛种植,且面积逐年增大。但由于单瓜重小、产量低,特别是在生长、采收、运输过程中极易裂瓜、不耐贮运等突出缺点。给生产带来许多不利影响。为克服京欣1号的缺点,育成一个集早熟、优质、高产、抗病、耐贮运于一体的西瓜新品种,1993年我们开始着手这项工作。
2001年04期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01年04期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彩菊,高义平,柳术杰,杨福录,郑酉支
<正> 红小豆是我国食品加工和出口创汇的传统产品,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作用。为发挥红小豆生产优势,必须培育符合生产、市场需要的红小豆新品种。80年代以来,河北省科研工作者经过不懈努力,培育出冀红小豆1、2、3、4、5号等新品种。推动了河北省红小豆生产的发展.但这些品种抗倒性差、粒形偏小,不适合高水肥地种植。为满足生产、市场的需要,课题组制定了直立、抗倒、早熟、高产、优质、大粒的育种目标。1983年开始配制组合,经过十几年的选育研究,成功地选育出集早熟、高产、优质、大粒、抗倒于一体的保8824-17红小豆新品种。改变了高水肥地不能种檀红小豆的历史。该品种1999年3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获1999年北京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2000年获保定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1年04期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正> 有关专家预测,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蔬菜产业将朝着环保、方便、创汇3个方向发展,蔬菜消费将逐步走向多元化、国际化,具体表现在3个方面。 1 蔬菜栽培种植趋向环保科技型 近年来,人们的绿色消费观念日趋成熟,对蔬菜需求出现多样化、高档化、新鲜化的趋势,从而引导我国蔬菜产业的结构向天然、无污染的绿色环保型方向发展。这要求在蔬菜的生产过程中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残留化学农药,禁止使用剧毒农药;少施化肥,多施有机肥料。在管理上加大科技含量,推广反季节栽培、无土栽培、集约化栽培以及喷灌滴灌节水等先进技术。
2001年04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 我国加入WTO,果树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发挥水果产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趋利避害,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是当前我国果树产业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农业部有关负责人透露,今后果树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市场为导向,优化结构,主攻质量,推进产业化经营,提高果树产业的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抓好六个方面措施:
2001年04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正> 由科技部、农业部联合组织的“九五”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重大“后补助”评定的评审结果在北京揭晓。经专家评审组评审,决定对“九五”期间育成并已在生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的10个重大农作物新品种,给予50万元一次性经费补助。这10个品种是:水稻新品种武运粳7号、岗优22和辽粳454,小麦新品种豫麦49和绵阳26,玉米新品种农大108和郑单14,棉花新品种中棉所36,油菜新品种油研7号和中双7号。农作物新品种“后补助”是国家“九五”期间,为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引入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广大科研教学单位
2001年04期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专家王济民在“入世后中国西部畜牧业持续发展与自然资源管理对策研讨会”上指出。根据目前世界贸易格局和中国加入WTO所作出的各项农业承诺分析,加入WTO对中国西部畜牧业发展有4大益处。
2001年04期 7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01年04期 7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