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艳敏,李晋生,黄瑞恒,石云素
杂种小麦灌浆规律同常规品种,但灌浆速度大,高峰来得早,持续时间长,因而粒重高;杂种小麦不同部位小穗间的粒重差异较大,从营养、解剖结构等方面对此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讨。
1994年02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屈振刚,张淑芬,马跃辉,周翠芬
1992—1993年对224份小麦品种及新品系进行了抗麦红吸浆虫鉴定,结果表明:属免疫的18个,占被鉴定品种的8.04%;高抗的43个,占19.2%;中抗的49个,占21.88%;感虫的30个,占13.39%;高感的84个,占37.50%。从中筛选出对麦红吸浆虫抗性较好的品种9个,新品系14个,可以在生产上推广种植,也可作为培育抗虫品种的亲本材料加以利用。
1994年02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利,范文良,吴仁顿,王金珍,高艳萍
不仅研究了水浇地冬小麦不同时期的耗水量,而且还研究了不同深度的耗水量,并提出使有效供水土层达到田间持水量状态所需要的灌水量为最佳灌水量。为节约用水、合理制定灌水定额和灌水制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1994年02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贾树龙,孟春香,唐玉霞,刘春田
采用小区、微区、~(15)N盆栽示踪方法,分别研究了冬季追肥的增产效果,冬追肥对小麦越冬期生长发育的作用及追肥时期对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冬追肥较春季肥增产幅度为1.14—20.15%,多数试验增产幅度为7—8%;冬春各半追肥较春追肥增产幅度为1.78—38.15%,多数试验增产幅度为7—14%。同时冬追肥可促进小麦越冬期和早春的生长发育。~(15)N同位素示踪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追肥时期中,返青期追肥利用率是最高的,这一结果与小麦的吸收规律是吻合的,但在返青期不能及时追肥的情况下,冬追肥与返青肥的利用率相差无几,冬春各半追肥则与返青肥的利用率更为接近,如果推迟到孕德期追肥,肥料的利用率可降低10个百分点以上。
1994年02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冯瑞光
通过对6个粳型光敏核不育系与15个粳稻品种配组的43个杂种F_1生育期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分析,初步探明了品种间两系杂交粳稻优势表现的一般规律,并对当前两系杂交粳稻选育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强优势组合的选育方向进行了探讨。
1994年02期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崔光先
<正> 由河北省植株总站、河北省谷子所主持的《夏谷锈病流行规律及防治技术》项目,最近由河北省科委组织同行专家进行技术鉴定,鉴定结果认为:首次明确夏谷上的锈菌夏孢子可随谷草在当地干燥场所越冬并具有侵染力,而其侵染能力可持续到夏谷锈病流行季节作为初
1994年02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共鹏,方继友,陈宝兴,常玉荣
1980—1990年以中单2号玉米为供试品种,研究了中晚熟春玉米在不同年份内各性状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并将各主要气候因素同产量性状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提高冀北山区中晚熟春玉米籽粒产量的主攻方向是增加穗粒重;影响中晚熟春玉米籽粒产量的主要气候因素是5月下旬至6月中旬气温和日照时数。
1994年02期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柴卫东,刘春田,阎旭东,王茹芳,卢思慧
不同棱型大麦品种的单株粒重与盐度都呈极显著负相关;回归处理后,呈直线回归关系。供试材料之间耐盐性存在极显著差异,但耐盐性强弱与棱型没有关系,也就是说大麦品种的耐盐性并不因棱型的不同或强或弱。我们认为大麦品种的耐盐性强弱主要是由品种本身其他特征特性决定的,棱型与耐盐机制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不可把棱型作为品种耐盐性强弱早期预选的形态指标。
1994年02期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彭丽娜,吕润航
<正> 梨树蚜虫以梨二叉蚜为主,在河北省各梨区普遍发生,是果树的主要害虫之一。 梨蚜以成虫、若虫危害叶片,被害叶片正面纵卷成筒状,致使叶片不能展开,最终形成枯斑而脱落,从而削弱树势,影响梨树的生长发育。 梨蚜以早春危害嫩叶,造成损失最大,各地都以喷药防治蚜虫,但这种防治方法不仅污染环境
1994年02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崔孟琛,宋秀清
坡耕地水平沟粮草间作农田,由于修建和种植方法产生的效能,使土地具备了消除水土流失、集聚水分养分、保持水分和自身补给有机质等功能。从而使其较彻底的改变了原来恶劣的生态环境,逐渐成为高产稳产农田,是弃耕或将要弃耕坡耕地一种优良的改造模式。
1994年02期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路香彩
通过对冀中南水地组冬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结果的分析,明确了目前品种区域试验存在着鉴定质量差等问题,同时提出了改进意见。
1994年02期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春燕
<正> 15217由河北省农科院粮油作物所通过亲本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是继冀豆七号之后的又一个优良品种,适宜夏播种植。 一、特征特性 1.高产稳产 经多年多点试验示范,该品种一般亩产 150一200kg,最高可达300kg以上。1990—1991年参加7点次省区城试验后,平均比对照冀豆六号增产15%,两年区试稳产
1994年02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连生,刘克明,苏海,刘玉瑛,石洁
<正> 1992、1993年,河北省连续两年出现玉米大斑病流行,尤其是1993年,玉米大斑病严重流行,造成大幅度减产,给玉米生产造成了很大损失。 玉米大斑病为真菌性病害,玉米整个生长期均可以感病,尤其生长中后期感病严重,此病主要为害叶片,形成大的梭形病斑。在感病
1994年02期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赵凤梧,李慧敏,李洪武,周巧梅
<正> 两年试验表明,小麦多胚现象是一个可遗传性状。依多胚苗与胚芽鞘关系分为:(1)单鞘双苗型。(2)双鞘双苗型。(3)三鞘三苗型。各类多胚苗在三叶期均能形成各自独立的根系,完成由异养生长到自养生长的转化。从多胚苗的苗期生长发育进程看,可分为。(1)同步型。(2)异步型。但进入三叶期,尤其是成株期后,多胚苗发育进程一致。从成株期各器官体积及结实情况
1994年02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月华,宋燕青,张素彦,王西波
<正> 小麦节水技术不仅对我市而且对全省整个经济和发展都具有广泛意义。本文主要探讨的是采取农艺措施实现小麦节水灌溉的技术。 一、小麦节水灌溉的生理生态基础 1.小麦节水灌溉的生理基础 从小麦需水耗水规律来分析,决定了小麦节水灌溉的可行性。小麦的日耗水量随发育期
1994年02期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翟学军,骆国通
<正> 1993年,棉花黄萎病在河北省是历史上发生最为严重的一年,给棉花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和威胁,不仅使棉农谈虫变色,更对黄萎病产生了恐惧心里。分析本省1993年黄萎病发生,大至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发病面积大。根据河北省植保总站等有关部门的调查,全省发病面积达80%左
1994年02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石淑品
<正>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育成的草莓新品种石莓二号,通过技术鉴定。 石莓二号亲本为春香×八倍体。十年来,通过杂交、初选、复选、再复选,选出的。1992年5月组织专家对17个草莓新品系进行了现场鉴评。专家一致认为,石莓二号长势好、果型大、果个整齐、色泽鲜艳、酸甜适口、香味浓郁,是个综合性状优良的新品种,尤为突出的是它的平均
1994年02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海军,秦建国,王兆晓,董志强,林永增,李振山
本文对春播棉、麦棉两熟制春套棉、晚春套棉及夏套棉四种不同耕作栽培途径进行了比较研究。3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晚春套全年纯收入分别比春播棉、春套棉、夏套棉增加61.94、137.18和83.09元/亩。指出麦棉两熟制晚春套棉是适合我省温光等自然资源的最佳耕作栽培途径。同时对不同耕作栽培途径棉花生育状况做了比较研究。
1994年02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郭海军,王兆晓,秦建国
本文对春播棉、麦套棉两熟制春套棉、晚春套棉及夏套棉四种不同耕作栽培途径棉田养分平衡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阐明了不同耕作栽培途径棉田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变化状况,为不同耕作栽培途径棉田施肥系统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1994年02期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东瑞,张志鹏,张国良
<正> 春麦核质杂种选育研究,是由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和张家口坝下农科所合作,在遗传所张炎研究员的主持下,用对小麦有明显影响的山羊草为细胞质供体,以适合河北省北部春麦区的优良品种(系)作核亲本,利用生物育种新技术,经过双方科研人员的长期密切合作,潜心研究,在国内首先选育出了抗逆、丰产、稳产性强的NC2134—1、NC2134—2春麦核质杂种新品系。
1994年02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董志强,朱德垓,林永增
旱地棉生育期间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平均单铃重、衣分率及霜前花率依次下降。生育期不灌水,伏桃增长快,而蕾铃脱落率高,蕾、幼铃再生数量少,早衰;生育期灌水80m~3,伏桃增长慢,秋桃增长快,但8月15日后蕾铃脱落率高,生物产量高但经济系数小,贪青晚熟;生育期灌水45m~3,伏桃、秋桃比例适宜,生物产量高,经济产量高。
1994年02期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