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业科学

 


  • 河北省冬小麦育成种矮杆基因鉴定

    李兴普;

    利用赤霉酸(GA_3)敏感性测定和系谱追踪方法,对我省历年来培育的89份矮杆、半矮杆品种所含的矮杆基因进行了鉴定分析,其结果,来自具有Rht_1和Rht_2半矮杆基因的农林10号血统,对赤霉酸反应不敏感的品种51份;来自具有Rht_8和Rht_9矮杆基因的赤小麦血统,对赤霉酸反应敏感的品种18份;来自具有Rht_1s矮杆基因的郑引1号血统,对赤霉酸为弱不敏感型的品种5份;15份不敏感或敏感型品种的基因来源尚不清楚。

    1993年03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陆地棉主要经济性状杂种优势表现及其规律研究

    王国印;李蒙恩;

    采用6×6完全双列杂交模式Ⅱ配制杂交组合,研究了陆地棉12个主要经济性状杂种优势表现及其规律。结果表明,以产量及其主要构成因子的杂种优势较高,利用潜力较大,纤维品质与棉子生化品质杂种优势表现一般。但不同组合间杂种优势差异较大,说明通过适宜亲本选择,仍可获得主要经济性状的高优势组合,只是难易不同而已。

    1993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水稻硅磷钙肥肥效的研究

    汪洪祥;

    <正> 水稻是硅酸植物的代表,对硅的吸收量大大超过氮磷钾量,磷和钙也是必需的营养元素。硅磷钙肥是由滦河电厂利用粉煤灰生产的。是一种以硅为主,配以磷钙等成分的水稻专用复合肥料。水稻硅磷钙肥的肥效研究是在滦河冲积母质的壤质潮土上进行的。硅磷钙肥全部作基肥施用,应用量分别为40、50、75、100kg不等。其他生产措施与管理同大田。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硅磷钙肥的水田均较对照增产,增产幅度为8.5~31.5%不等,

    1993年03期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棉花主动化调技术研究初报

    王以明;廖贵;

    主动化调技术突破了被动化控的传统观念和做法,按棉花各生育期的长势,以不同次数、不同剂量的DPC(缩节胺)主动调节,限制封垄,塑造高群体小个体、高龄重近节位、高光效短途输送、高产低耗的群体结构,使长势壮、弱各类棉花达到蕾期不旺长、打顶后不疯长、初花期不封垄、打群尖后少生赘芽和晚蕾的长相,从而降低脱落率,实现省工、早熟、高产、高效益。多点次试验平均增产15.1%,每公顷节省整枝用工75~150个,新增产值加省工值纯增效益900~1350元。

    1993年03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冷凉地区农作物病虫防治问答》

    冀承农;

    <正> 承德地区农业局李济辰等编著的《冷凉地区农作物病虫防治问答》一书已由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出版。该书内容丰富,介绍了粮食、经济、蔬菜等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规律及防治办法,以及安全合理使用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实施植物检疫法规等184个问题进行了解答,包括了近年来的一些科研成果。文中命题新颍,针对性强,深入浅出,语言精炼,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非常适用。适合广大农业技术推广人

    1993年03期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冀中南粮棉轮作效应与倒茬利用

    赵玉清;

    研究在土壤有机质2%左右地力水平进行。6年定位试验(1987~1992),分设种植小麦玉米、棉花、棉粮倒茬、粮棉倒茬4个处理。重点分析了土壤理化性状的消长特点。结果表明,耕层土壤容重棉田小于粮田,棉田倒茬粮田或粮田倒茬棉田,容量变小,表层0—10cm土壤有机质,粮田高于棉田,耕层土壤氮素供应强度、土壤有效磷、有效钾含量棉田高于粮田。利用粮田棉田土粮容重、棉养分消长特点,不增加投入,定期倒茬,改变了土壤理化性状。6年定位试验表明,粮棉倒茬比棉田连作增产7.19%,棉粮倒茬比粮田连作增产5.23%。

    1993年03期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旱地聚水农田栽培技术研究

    葛俊臣;张世录;张志鹏;

    本文是针对张家口坝下丘陵旱地干旱缺水、土壤瘠薄缺肥、粮食低产的现状而设计的一种新型的旱地栽培技术。其技术关键:①聚水。在农田内设计产流区和用流区,产流区覆盖地膜,使降水形成地表径流;用流区种植作物。产流区的径流流入用流区,使作物根际土壤增加2倍降水量,做到以小变大,以此解决干旱缺水;②集肥。施肥方法采用作物种植行集中施肥,一亩地的施肥量、施在种作物的半亩地内,做到以少变多,保证作物根际土壤耕层养分充足,以此解决土壤瘠薄;③种高产高效益作物,达到高产增收的目的。旱地种玉米,采用水地品种,密度、施肥量,争取水地亩产水平。通过1991~1992年的夏旱年和丰水年的实践,旱地玉米亩产500kg左右,比旱地种谷黍增产2~3倍。

    1993年03期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有机物养地供肥机制探讨

    古伯贤;赵哲权;王泽文;贾树龙;张彦才;

    施用不同有机物土壤有机质增加,不同有机物对土壤有机质的累积作用与有机物的C/N值及化学组成分密切相关;腐殖化系数高的有利于土壤培肥,分解速率快的有利于土壤供肥;土壤呼吸强度与有机物的分解速率表现一致趋势;土壤易氧化有机质与作物产量的相关性优于土壤有机质;连续向土壤施用有机物料,土壤腐殖质数量增加、品质改善,有利于土壤结构的改良,施用有机物养地、供肥能力的增强,对作物产量的增加起到良好的作用。

    1993年03期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2BY-3型玉米免耕播种机

    岳增良;

    <正> 针对小麦、玉米两茬平作区夏玉米不易播种的问题,由省农机所研制完成的2BY-3型玉米免耕播种机,近日通过省农科院组织的专家鉴定。 2BY-3型玉米免耕播种机结构简单、重量轻、调整使用方便,可以使种子肥料同深、同线播于种床,排种排肥机构为国内首创;后置式地轮具有驱动、仿形、镇压、覆土等多种作用;芯铧式开沟器开沟窄、阻力小、省动力,具有较好的回土和覆土性能。该机与

    1993年03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花生根瘤菌与氮素化肥配合施用开发研究

    曾广勤;赵书彬;郝正然;张春莉;刘荣昌;高德顺;马玉文;

    本文报道不同肥力土地花生接种根瘤菌配施适量氮素化肥增产效果,贫瘠土地花生接根瘤菌,每亩配施1.15~4.60kg纯N尿素,亩产增加18.8~36.8%;中产田配施2.0~4.0kg纯N尿素,亩产提高25.8~17.9%;高产地接种根瘤菌,或增施氮素化肥,或根瘤菌和氮素化肥同时施用,增产效果均不明显。高产田产量欲上新台阶需考虑氮磷钾肥配比,优种等综合技术。

    1993年03期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多效唑对夏谷降杆增产效果探讨

    田瑞珍;杜瑞恒;

    多效唑对夏谷拌种或苗期、拔节期、孕穗期喷施,均有效果。苗期施用,基部节间降低11.1%,穗长增长9.3%,穗粒重提高18.1%,每亩增产9.0%。试验的4个浓度100ppm、200ppm、300ppm、400ppm,基部节间依次缩短4.6%、7.1%、9.5%、13.2%,依次增产0.4%、6.1%、11.5%、16.9%。

    1993年03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甜菜粕黑曲霉固体发酵研究

    周人纲;樊志和;李晓芝;王占武;韩炜;

    利用黑曲霉对甜菜粕进行固体发酵,筛选出了适合的氮源、水份、pH、时间等发酵条件,生产出了高蛋白饲料。

    1993年03期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河北省冬小麦优化灌溉技术探讨

    王志军;

    <正> 河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和小麦主产省,又是水资源相当贫乏的省份。近年来,我省小麦生产发展很快,面积和总产均居全国第三位,亩产高于全国平均。由于我省小麦播种面积大、产量高、用水多,工农业用水的增加和容水、降水的巨减,缺水更加严重,小麦的需供水矛盾日益加剧。因此,大力推广小麦优化灌溉节水技术,稳增小麦产量,节约用水的意义和潜力都是非常巨大的。一、小麦优化灌溉的技术依据小麦与水分密切相关,但产量水平、生育时期不同对水分有不同的要求。灌水技术存在优化问题。

    1993年03期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谷子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凌莉;陈洪斌;王天宇;温奎;赵新忠;智慧;王志民;

    <正>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谷子种子生产程序、基础条件和主要技术措施。本规程适用于各级谷子常规品种、杂交种种子生产。 2 引用标准 GB4404粮食作物种子 DB13/T166-93夏谷公顷产量5250kg(亩产350kg)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3 种子生产程序 3.1 常规品种按三级繁育程序设置原原种鉴定圃、原种培育圃和良种繁殖圃,一次原种繁育的种子可供良种繁殖三年使用。原种的再生产每隔三年进行一次,种子来源于上次原种繁育穗选留种。生产程序按附录A进行。

    1993年03期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加拿大的旱农技术措施

    曹建儒;

    <正> 加拿大是个农业很发达的国家。全国有农用地67.80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6万平方公里。大部分耕地用于种植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牧草作物。全国粮食作物生产的90%集中干中西部的草原三省。这里地势平坦,适于农作,号称加拿大的粮仓。由于受西部落基山脉的影响,本区气候偏于,降雨稀少,年降雨量只有350—400毫米。且春天风多风大,蒸发强烈。全区农田面积4000万公顷,80%以上的耕地为雨养旱地。保持水分、防止干旱、保护表土是确保作物持续生产的关键。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本区积累了丰富的抗旱栽培管理经

    1993年03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谷子种子生产技术规程》标准通过审定

    凌莉;陈洪斌;王天宇;赵新忠;

    <正>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研究、起草的《谷子种子生产技术规程》标准,于1993年7月16日通过了省标准计量局主持的审定。谷子是我国北方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河北省是全国谷子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年种植面积在900万亩左右。然而,长期以来,谷子的良种繁育体系尚不健全,目前为止没有形成谷子种子生产技术规程,实践生产中只有良种繁育,而原原种、原种、原种的再生产环节十分薄弱,至于良种繁育的各种规程只是凭经验,没有系统深入的进行过试验研究。造成谷子品种“多、乱、差”的生产局面,一个新品种培

    1993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鸭梨对氮素吸收动态及运转规律

    岳增良;

    <正> 为了搞清果树对氮素的吸收利用及分配规律和肥料氮在土壤中的年周期变化规律,以利于科学施氮。省理化所进行了《鸭梨对氮素吸收动态及运转规律》的研究,近日通过省科委组织的鉴定,专家认为该项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利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不同施氮期及施氮量条件下鸭梨树对~(15)N的吸收分配规律、~(15)N在土壤中的年周期变化规律及~(15)N的去向,尚属首次。该研究一是探明不同施肥期对~(15)N尿

    1993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棉花高光效开心栽培技术体系研究初报

    刘永平;李洪芹;张贵才;彭春香;李志欣;

    <正> 本研究是国家“八·五”攻关课题。主攻目标:亩产皮棉150kg。现将研究结果初报如下。 1.开心栽培技术增产机理首先,调节棉花生长发育进程,控制主茎的纵向生长,促进叶枝发育,使营养生长期延长,生殖生长期集中。一般7月底前单株总果节数达60个,使生殖生长高峰处在雨热同期的8月份,利于铃重的提高;其次,打破顶端优势,改变有机营养运输方向,协调地上与地下,营养生长同生殖生长矛盾;第三,改善棉田风光条件,增加了有效光合面积。棉株开心后,株高降低,叶枝侧向生长,主茎的4个果枝处于风光条件较好的顶部,叶枝上果枝处于通风状况良好的

    1993年03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旱地莜麦应用叶面宝和ABT增产灵抗旱增产效果研究简报

    王占军;

    <正> 本试验在崇礼县白旗乡门头营村进行,主要探讨叶面宝和ABT4号增产灵对莜麦的抗旱和增产作用。现简介如下: 一、叶面宝、ABT增产灵对旱地莜麦生育的影响在相同的播期和耕作条件下,用叶面宝和ABT增产灵拌种的小区出苗比对照提前1.5~3天。拔节期间田间调查,单株分蘖、次生根量及叶面积均比拌清水的对照高。叶面宝和ABT增产灵配合拌种,各处理平均值,单拌叶面宝各处理平均值,单拌ABT增产灵各处理平均值和拌清水的对照比,株高分别增加19.3、11.4、5.9cm;单株次生根数分别增加9.1、4.5、2.1条;单株分蘖数分别增加0.8、0.4、0.3个;单株叶面积分别增加16.8 9.9、4.2cm~2。由此可见,叶面宝和ABT增产

    1993年03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冀西北高寒干旱区高产高效间套种植技术研究初报

    张希近;

    <正> 八·五以来,国家科委和河北省科委会同有关大专院校与农业科研单位在国家旱作农业试区张北县试验区利用当地资源优势,采用中、早熟品种交叉种植,优势互补,错季生产,开展了冀西北高寒干旱区高产高效间套种植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不但提高了该区土地利用率,且增加了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实现了产量、产值比单作成倍增长,现就研究进展初报如下: 一、豌豆间套马铃薯 1.套种的成败,关键是品种的选择。豌豆选用极早熟品种“A716”,马铃薯选用早熟品种“丰收白“和中熟品种“坝薯九号”、“金冠”。 2.与豌豆套种的马铃薯种薯须贮藏在

    1993年03期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夏直播旱稻稻飞虱的发生及其防治

    金惠英;

    <正> 稻飞虱是严重危害早稻的主要害虫之一。由于稻飞虱虫体小,一般在稻苗下部危害,常常被忽视而不能及时防治造成严重减产。一、危害特点经我所多年的试验研究,旱稻自分蘖至拨节,被害植株轻者在茎杆上呈现不规律棕褐色斑点,稻苗长势见弱;重者茎杆下部呈黑褐色,直至枯死,未枯死的植株常不能抽穗,能抽穗的也不能正常灌浆,造成减产,甚至绝收。旱稻一般在8月初至中旬为稻飞虱发生盛期,其特点是稻田中央一般比田边发生较重,植株柔嫩茂密比稀植的重,草荒或靠近草荒田境、渠边的稻田发生也较重。第一代稻飞虱产卵最多,第一代雌虫所产卵块,孵化率高,孵出的若虫也最多。因此,

    1993年03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蘑菇加工几例

    静文;

    <正> 一、蘑菇泡菜 1.原料配方:鲜蘑菇20kg,卷心菜、芹菜、莴苣、胡萝卜、青椒各4kg,生姜、白酒、花椒各500g,白糖适量。 2.制作方法:(1)原料处理。将蘑菇、蔬菜用清水洗净,沥干水分,芹菜去叶后切成2—3cm长的小段,其它蔬菜切成5—6cm长的条或薄片。(2)泡菜水。泡菜水以硬水较好(可以保脆),每10kg水加盐800g,煮沸后冷却待用。为了加快泡制速度,可在新配制的泡菜中加入少量品质好的陈泡菜或人工接种乳酸菌。(3)泡制。将蘑菇及蔬菜和花椒、白酒、生姜、白糖等拌匀,投入洗

    1993年03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苏云金杆菌增效剂在我省问世

    冯书亮;胡明峻;

    <正> 近年来,苏云金杆菌(即B.t.)杀虫剂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商品制剂的品种和产量迅速增加,防治面积和防治对象逐年扩大。在我省防治棉蛉虫、菜青虫等农业害虫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预计今年全省使用量将超过500吨。但生物农药杀虫致死速度慢,一般要48小时左右,因而有人认为不如用化学农药好。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苏云金杆菌在防治害虫中的作用,增加防治效果,提高杀虫速度,已成为生防科技工作者的重要研究内容。我省农科院植保所生防研究室,

    1993年03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