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甄瑞申;
<正> 我省冻害3—5年一遇,而一般生产上推行的小麦5—9片叶越冬又冻害严重,常减产2—3成左右,使小麦产量不稳;加之,5—9片叶越冬,小麦生长期偏长,下茬作物积温不足,乃至出现80年代初的"两晚两减"、"夏增秋减"的恶性循环。小麦三叶期越冬抗"冻害"性强,生长期短,以三叶期越冬为突破口,可充分
1991年01期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韩进禄;
<正> 1985年开始,我站对西瓜杂交制种技术进行了研究,已摸索出一整套优质,高产、简便、低成本的西瓜杂交制种技术,已应用于生产。一、选择适宜土质与茬口西瓜制种产量高低与土质和前作种类
1991年01期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戴素英;
<正> 进行大白菜多倍体育种的研究,需要进行育种材料染色体倍性鉴定。由于采种量,不宜利用根尖进行染色体观察。但是利用花药观察鉴定,尚需将种子种成植株,翌年春定植抽苔开花后,或第二年将种子播种抽苔开花后,才能取材观察。如果获得育种材料后,能够尽早鉴定染色体倍性,尽快决择淘汰与存留,既可为制定育种方案提供依据,加快育种进程,又省
1991年01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冯建军;盖颜欣;李建奎;
<正> 地膜覆盖玉米能使产量大幅度提高,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承德地区1990年种植地膜玉米30万亩,1991年计划推广到50万亩。但随着地膜玉米的推广,地膜污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据北京环保部门的试验调查,废农膜在农田的残留量一般为使用量的三分之一,如果连续5年使用地膜,亩残留碎膜可达32公斤,导致危害土质,使下茬作物严重减产,为此,我们
1991年01期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正> 籽粒硬度和面粉沉降值是小麦两个重要的加工品质性状,在市场上用作分类和定价的依据,在育种上用作选择指标。硬度与小麦制粉和食品加工密切相关。沉降值是面筋强度的指标,主要与食品加工品质密切相关。本文对种植在我国不同地区的国遗传内外大量普通小麦和稀有种小麦资源用这两个指标进行了鉴定筛选,分析了其与生态因素的相关性。在这方面迄今
1991年01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董过兵;
<正>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莴笋秋栽面积逐年扩大。1990年石家庄市郊区栽培秋莴笋1500亩左右,出现窜笋抽苔率40—50%的占45.6%,窜笋抽苔率60%以上的占26.7%。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深入到生产中探讨了莴笋窜笋抽苔原因及防治技术。一、没有慎重选用适宜秋栽优种莴笋有春季、秋季栽培之分。但在两个不同的栽培季节里,自然环境差异很
1991年01期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于英桂;
<正> 谷子疏苗、间苗、定苗、锄草劳动强度大,用工多,夏谷又在烈日下进行,更加劳累。如果将传统的大播量耧播改为机械精量均播,就解决了这一难题。因谷子粒小,每公斤就30—40万粒,而每亩保苗数多在1—3万株,加点损失,每亩用种也不过4—6两。为使少量谷种均匀分布田间,同时兼顾施种肥,
1991年01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双全;金风国;张春民;王容燕;
<正> 1.小麦品种抗锈性鉴定结果表明:①当前生产上种植的小麦品种中,对条锈23、25、28、29号小种均免疫的只有丰抗13,轻感的为衡麦一号。当前生产用种均不抗小麦白粉病。②生试、区试品种对条锈轻感的有86TAlC_221,抗白粉病的有唐86—6043。③新品系对条锈免疫的有7005、见37等,轻感的有冀89—5083、冀89—5112等14个系。抗白粉病的有廊83—
1991年01期 26-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郝树芳;赵同科;
<正> 1.有机物养地供肥机制及应用效益技术本项研究为"七五"期间国家科委攻关项目,也是"六五"期间省科委的延续研究内容。经过几年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上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①明确了不同有机物质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腐殖化系数,为预测土壤有机质的积累速度提供了科学依据。②揭示了有机物质分解速度
1991年01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 1.与中科院遗传所协作,提出了愈伤组织细胞状态调控的论点及其方法,目前已建立了11个基因型的胚性愈伤组织无性系,获得5个基因型较理想的悬浮系,得到3个基因型的原生质体再生愈伤组织,其中2个基因型获再生植株。玉米原生质体和细胞融合的研究,从十对以上同核异质玉米自交系获得愈伤组织,通过调
1991年01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 本研究在国内首次从带毒香菇的菌丝体中分离和纯化出一种30nm 的球状病毒颗粒,经核酸鉴定为双键 RNA 病毒。病毒衣壳蛋白分子量为22 000道尔顿。并建立了一套从香菇中提取,纯化病毒颗粒和核酸型鉴定的方法。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我国香菇病毒的分布类型、传播途径及建立病毒检测系统奠定了技术基础,填
1991年01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俊杰;马亚军;
<正> 红肉红是安国县原种场1985年从鲁薯一号芽变中选育的新品种,适宜在我省春夏薯种植区推广。一、产量表现:1987年参加全国食用种北方组联合试验,在徐州、济南、郑州、石家庄和北京等科研单位6个试点,夏薯平均亩产2600.75公斤,比对照亩增690.55公斤,增产36.2%,均居8个参试品种首位。1988—1989年参加河北省甘薯
1991年01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孝;
<正> 甘薯起源于热带美洲,是短日照作物,在我国北纬23度以北的广大地区多数品种不能自然开花。据对我国已有的1060份品种材料统计,自然开花品种只有15份,占1.4%。开展杂交育种工作首先需要采用人工促花措施。通常作法是用牵牛花、蕹菜等作砧木与甘薯嫁接并结合短日照处理来诱导甘薯开花。短日处理需经一个月左右或更长些时间才开花,并且开花
1991年01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富宗;赵桂田;王文全;
<正> 国家科委安排河北省科委组织三人赴巴基斯坦考察松树生长和种子生产。主要目的是考察喜马拉雅白皮松(Pinus ge-rardiana Wall)的生长和种子生产情况,为河北引种该树种提供技术依据。考察团自1990年10月22日出访,至11月9日回国,历时19天。在巴国家林研所考察期间,有森林学、木材学、昆虫学和
1991年01期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司炳成;
<正> 土壤和水分研究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提高农业需要的土壤和水的数量及质量;二是控制一些对土壤和水的不良影响。前一种途径的研究如优化作物的灌溉用水,改善土壤物理和化学特性及牙发农业水资源。第二种途径的研究如控制土壤侵蚀,改造污水处理方法和减少水污染。这两种途径都可提高土地生产力和环境质量,但第一种途径与农业关系最密切,而后一种对公众用水较重要。在众多的土壤和水分研究领域中,下
1991年01期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亚秋;石琳琪;
<正> 水果的贮藏腐烂病是由一种特殊的微生物引起的,对农民来说是件相当费脑筋的事,此病造成全世界大约有四分之一的水果损失。在美国,许多年来一直用杀菌剂控制这些微生物,但总是不凑效。更糟糕的是,杀菌剂对于人类的健康,以及周围环境都是十分不利的。最近,美国环境保护局提出禁止使用代森锌、代森锰锌杀菌剂。而
1991年01期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建书;
<正> 杂草与作物争肥、争水、争光、争地,致使作物减产,甚至损失严重。美国每年因杂草造成粮食减产损失达三亿七千五百万美元。近几年,科学家们对杂草的防治进行了大量研究。1.杂草不同时期抑制剂溶剂的使用叶片表面的蜡质对杂草的保水、抵抗病虫害、适应环境等有重要作用,使用化学药剂破坏蜡质层可以达到治草目的。实
1991年01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林永增;王校栓;
<正> 美国各区域棉花纤维物理性能指标测定结果及中国棉花36个品种平均性能指标详见附表。美国8个区域棉花跨越长度总体测验没有真炎差异;但区域间相互比较在2.5%和50%跨长上均有显著差异。黑土区高原的棉花纤维非常短,而尼罗河三角洲和西部棉花纤维长。中国棉花品种指标较高,2.5%跨长没有象美国黑土区棉花
1991年01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艳玲;
<正> 目前经互会成员国细胞及组织培养方面的研究主要分以下专题:通过对激素的调控来实现细胞培养的表现型调控:利用解剖学和组织化学的方法研究早期的器官发生:测定植物激素的作用,尤其是细胞分裂素和植物生长素在器官再生时的作用;研究花粉的胚胎发生、受粉机理及胚
1991年01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相金英;梁双坡;
<正> 在东亚和中亚、欧洲和中东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发现,存在着两种考古学遗迹,这表明黍和谷子是欧亚犬陆古代驯化的最主要的禾谷类作物,并在东亚和中亚观察到了它们的形态变异,一种和栽培类型密切相关的黍(黍被归于 ruderale 亚种)的野生型态广泛分布于中国的北部到东欧一带。从而认为,它是栽培黍的祖
1991年01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云;
<正> 秘鲁野生番茄是一个有潜力的抗虫资源,其抗蚜性与表皮 IV 型毛状体腺渗出液中存在的糖脂有关。通过生化分析发现,纯葡萄糖脂浓度低到25 μg/cm~2,高到100μg/cm~2,都有碍于蚜虫的着落。栽培番茄没有 IV 型毛状体,故其表层不积累这些上表皮脂类物质,若能培育出具备合成糖脂能力的番茄品种,将增加这类作物的抗虫性。研究发现:栽培种与秘鲁野生番茄的杂交种具有 IV 型毛状体,而且简单遗传,由两个显性基因控制,无
1991年01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 上海市农科院园艺所对11个鲜食品种鉴定。其中"中蔬5号、中蔬6号、浦红6号、浦红7号、毛粉802、苏抗9号、苏抗10号、东农704、88—14"9个品种为抗 TMV 耐CMV:"G639和红牡丹3号"2个品种为耐 CMV。罐藏番茄的"红杂16,浙杂5号、浙杂9号、简易支架18和鉴18—2"5
1991年01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承绪;
<正> 土壤是农业的基础。建设吨粮田是加速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剖析本省土壤条件基础上,就发展吨粮田对策进行探讨。土壤条件剖析土壤条件是土壤质量因素、数量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综合体现。综观河北土壤,条件优越,问题不少。具体分析如下:一、土壤质量因素河北土壤质量优势在于士壤类型较
1991年01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霍克斌;郑彦平;
<正> 近年来,随着我省人增地减势头的加剧,粮棉争地的矛盾日趋突出,棉麦两熟问题又引起人们的进一步关注,已成为我省农业生产中的热门话题。棉麦两熟种植,可以充分利用资源,缓解粮棉争地的矛盾,为粮棉双丰收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几年来,我省棉麦两熟种植的面积迅速扩大,农民收益有所增加。在发展过程中,各地都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为使棉麦两熟种植在生产
1991年01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正> 这一研究由寿光滨海盐碱上改良利用实验区承担。主要成果有:(一)研究建立高矿化地下水型滨海盐地生态系统分层次综合开发利用模式。(二)研究提出高矿化地下水型滨海盐渍土"农盐牧(草)"综合开发配套技术。(三)引进筛选出一个适合当地种植的耐盐、耐涝,耐旱、耐寒、粗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氨基酸组分较为齐全、适口性较好,鲜草量高达
1991年01期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 891植物促长素就是一种以有机钛为主要成份的新型广谱植物促长剂。经过几年试验,表现了一定的增产效果。表现为植株健壮,干物质积累提高,增加产量,改善品质,并且还具有促进成熟,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如北京农科院将891在几种作物(玉米、小麦、蔬菜等)上的效
1991年01期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庆江;张立言;
<正> 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主要是由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决定的,遗传引起的差异只占小部分。在一定限度内,改善氮素营养条件,保证充足水分,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可以同步增加。因此国外学者对影响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环境因子作了大量的研究。
1991年01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宋炳彦;
<正> 河北省地势多样,南北气候差异显著,自然环境条件优越,造就了丰富的地方蔬菜资源。截至1989年底,共调查搜集到蔬菜品种14类59种1580个。其中豆类品种445个,瓜类品种290个,分别占总资源量的28.0%和17.7%。茄果类243个,白菜类169个,根菜类133个,绿叶菜类111个,葱蒜类106个,芥菜类28个,薯芋类25个,甘蓝类24个品种。还有水生蔬菜,多年生蔬菜,野生及半野生蔬菜资
1991年01期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 经试验,果尔(Coal)能广泛应用于甘蓝、番茄、冬瓜及油菜等移栽作物,每亩20—30毫升(有效成分)在作物移栽前喷雾能有效地防除马唐、牛筋草、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以及牛繁缕、小藜、马齿苋、凹头苋等阔叶杂草,对作物安全,但不能
1991年01期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 根据茄子黄枯萎病和棉花黄枯萎病是同一菌源所致的原理,把防治茄子黄枯萎病菌的 DTM 杀菌剂引用到棉花上,在重病区进行试验获得成功。与对照相比,防治效果均在80%以上。目前,该项试验还在深入研究之中,它将对棉花枯黄萎病防
1991年01期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牟金贵;
<正> 由河北省棉办、科委、供销社联合召开的"河北省扶持棉花生产会议"于1991年3月15日至16日在省会石家庄召开。大会就1990年棉花生产进行了总结并交流了经验。省农业厅副厅长魏义章对1991年的
1991年01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