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I报告分析及其在奶牛场日常饲养管理中的应用DHI Report Analysi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Dairy Feeding Management
王学清,李建明,王昆,裴翠娟,吴占军
摘要(Abstract):
DHI报告可以为奶牛场饲养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也可以为育种工作提供完整而准确的资料。利用河北省某奶牛场2010年12月~2011年9月的DHI测定数据资料,对牛群的305 d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计数和胎次等生产性能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明确奶牛场日常饲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有利于牛群保持较高的生产潜力。结果表明:该牛场牛群平均胎次<2胎,平均泌乳天数为243.2 d,牛群整体育种工作失衡;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均随产奶量的增加而降低,牛群的日粮营养结构不合理;体细胞数>50万个/mL,牛群乳房炎发生率较高。牛场管理者应对奶牛按产奶水平进行分群管理,适当调整日粮结构,给予平衡的营养日粮;加强牛群的繁殖配种工作,降低奶牛淘汰频率,延长奶牛使用的年限;改善奶牛的饲养环境,加强奶牛在应激期的饲养管理水平以及奶牛乳房炎的检测与防治工作。
关键词(KeyWords): DHI;奶牛;饲养管理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财政项目(A11060103)
作者(Author): 王学清,李建明,王昆,裴翠娟,吴占军
DOI: 10.16318/j.cnki.hbnykx.2012.03.03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刘雁华.中国荷斯坦奶牛产奶量校正方法的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1.
- [2]李国江.日本奶牛的改良事业[J].中国奶牛,2009,(1):56-57
- [3]童建军.对推广奶牛DHI技术的思考[J].中国牛业科学,2010,36(3):43-47.
- [4]张文灿,Clare Rennie.加拿大如何创一流的奶牛遗传物质[J].中国奶牛,2001,(2):49-53.
- [5]张文灿,Clare Rennie.加拿大如何创一流的奶牛遗传物质[J].中国奶牛,2001,(3):48-50.
- [6]尤麟.DHI记录体系及其在奶牛饲养管理中的应用[J].黄牛杂志,2001,(1):65-68.
- [7]Robert Watson,张萍.中国奶牛群改良项目(DHI)[J].乳牛科学与技术,2001,24(1):49-50.
- [8]马云,邹建波,王恒.DHI体系及其在奶牛饲养管理中的应用[J].黄牛杂志,2002,(6):22-26.
- [9]赵春平,马云,曾全录,马青梅,昝林森.利用DHI对两个奶牛场奶牛生产性能的综合分析[J].中国牛业科学,2008,34(5):9-11.
- [10]尤麟.DHI记录体系及其在奶牛饲养管理中的应用[J].黄牛杂志,2001,27(1):65-68.
- [11]庆麦玉.加拿大奶牛业服务组织DHI[J].中国奶牛,1995,13(6):49-51.
- [12]魏亭,韩光毅,何庆刚.生产牛群如何进行DHI测定[J].黑龙江动物繁殖,2003,46(2):10.
- [13]刘振君,黄毅,张胜利,李艳华.DHI报告在高产奶牛群的应用[J].中国奶牛,2007,(3):21-24.
- [14]田雨泽,窦红,姚金良,郝建国,赵庆彬.DHI(奶牛牛群改良)技术及应用[J].中国奶牛,2004,(4):33-35.
- [15]张峰,马书林,左晓磊,李魁英,王昆,张新同,吴占军,刘小虎.DHI技术在我国规模化奶牛厂中的应用分析[J].天津农业科学,2008,14(6):12-14.
- [16]李建斌,孙少华,田雨泽,郝建国,窦红,姚金良.应用DHI提供的体细胞数据控制奶牛乳房炎[J].中国奶牛,2005,(5):27-29.
- [17]高建斌,昝林森,辛亚平,皇甫一凡.陕西关中地区奶牛遗传改良与DHI测定效果分析[J].中国牛业科学,2011,37(2):11-14,19.
- [18]Pyorala S.Indicators of inflamma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mas-titis[J].Vet Res,2003,34:565-578.
- [19]赵兴绪.兽医产科学:第3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464.
- [20]Sharif A,Umer M,Muhammad G.Mastitis control in dairyproduction[J].Journal of Agriculture&Social Sciences,2009,5(3):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