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磷胁迫下玉米自交系产量耐性系数和叶片症状率级别的分布Yield Tolerance Coefficient and Leaf Symptom Rate Level Distribution of Maize Inbred Lines under Phosphorus Deficiency Stress
岳辉;
摘要(Abstract):
通过玉米磷高效基因型的筛选,结合传统和现代育种手段培育磷高效型玉米品种,是解决目前土壤磷素利用效率低、节约磷矿资源的1条有效途径。我国有关玉米磷效率资源的筛选工作已有很多报道,但是对耐低磷玉米自交系鉴定指标体系的研究较少。以375份东北三省常用玉米自交系为试材,采用对比试验设计,分别在高磷(CK)和低磷土壤上种植,在玉米10叶期进行症状叶调查,计算症状率并在收获时统计产量;根据症状率级别和产量耐性系数2个指标,对参试玉米自交系进行了耐低磷型的筛选。结果表明:不同玉米自交系在低磷处理下表现出不同的抗性和适应性。低磷胁迫下,绝大部分自交系产量有所下降,其中产量耐性系数>0.8(相对耐低磷)的自交系有17份,占参试材料总数的4.5%;叶片没有出现症状率的自交系有26份,占参试材料总数的6.93%。375份东北常用玉米自交系中存在着一些磷高效型玉米自交系,这为我国玉米育种提供了宝贵资源。
关键词(KeyWords): 玉米;自交系;低磷;症状率;产量耐性系数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岳辉;
DOI: 10.16318/j.cnki.hbnykx.2011.10.02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李继云.有效利用土壤营养元素的作物育种新技术研究[J].中国科学(B)辑,1995,25(1):41-48.
- [2]郭再华,贺立源,徐才国.耐低磷水稻筛选与鉴定[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6,12(5):642-648.
- [3]曹黎明,潘晓华.水稻耐低磷基因型种质的筛选与鉴定[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0,22(2):162-168.
- [4]李海波,王小兵,夏铭,吴平.不同氮、磷状况对水稻根生长及细胞周期蛋白激酶(CDKs)基因表达的影响[J].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2002,28(1):59-64.
- [5]丁洪,李生秀,郭庆元,张学江,徐巧珍.酸性磷酸酶活性与大豆耐低磷能力的相关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7,3(2):123-128.
- [6]曹爱琴,廖红,严小龙.低磷土壤条件下菜豆根构型的适应性变化与磷效率[J].土壤学报,2002,39(2):226-281.
- [7]李峰,潘晓华.植物适应磷胁迫的根系形态及生理特性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2,18(5):65-71.
- [8]段海燕,徐芳森,王运华.植物体内磷转运子的研究进展[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1,20(5):506-510.
- [9]李绍长,龚江,王军.不同玉米基因型苗期耐低磷基因型的筛选[J].玉米科学,2003,11(3):85-89.
- [10]陈俊意,徐莉,杨治国,潘婷立,熊姝淋,陈鹏,黄晓可,王致虹,王易振,张庭惠.低磷土壤条件下玉米苗期根冠比和株高的混合遗传分析[J].玉米科学,2009,17(3):23-27.
- [11]陈俊意,徐莉.低磷土壤下玉米根系质量的混合遗传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4(1):64-66.
- [12]樊明寿,徐水,王艳.缺磷条件下玉米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3,3(3):33-35.
- [13]范曾丽,王三根.玉米自交系在缺磷胁迫下的5种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的研究[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1):14-18.
- [14]侯彦楠,杨俊诚,姜慧敏,张建峰,吴庆钰,李娟.低磷胁迫下不同基因型玉米籽粒磷含量及品质性状分析[J].核农学报,2009,23(2):327-333.
- [15]李寿田.不同土壤磷的固定特征及磷释放量和释放率的研究[J].土壤学报,2003,(6):908-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