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乡村旅游业创新发展的路径分析Analysis on Path of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dustry in Langfang
单福彬;
摘要(Abstract):
提升廊坊市乡村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实现其创新发展的关键在于提升乡村旅游业的内在核心竞争力、打造旅游产品品牌。乡村旅游业内在竞争力的提升,重在完善产业结构功能体系;旅游服务产品品牌的塑造,重在对特色资源要素的利用。以功能结构为标准,对廊坊市乡村旅游业划分为5种基本类型,即紧邻都市型、旅游景区配套型、农业生产基地型、特色农业文化型和特色村镇型。针对不同类型乡村旅游业态的定位与目标,选择适宜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KeyWords): 乡村旅游业;功能结构;创新发展;发展路径
基金项目(Foundation): 2012年度廊坊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2066);; 廊坊师范学院博士基金资助项目(LSSB201102)
作者(Authors): 单福彬;
DOI: 10.16318/j.cnki.hbnykx.2012.01.00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李海桐.廊坊市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思考[J].职业时空,2009,(6):5-6.
- [2]李艳.京津冀区域特色旅游合作开发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1,(4):114-116.
- [3]郭焕成,孙艺惠,任国柱,吕明伟.北京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08,(4):453-461.
- [4]李洪波.试析休闲理念下的乡村旅游[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9):18-23.
- [5]聂玮.河北省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业休闲观光旅游的思考[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4):125-126.
- [6]孙书娟.透视发展乡村旅游政府职能[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8):115-116.
- [7]王婉飞,单文君.乡村旅游产业升级研究———以德清县乡村旅游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5):101-104.
- [8]张环宙,周永广,魏蕙雅.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乡村旅游内生式发展的实证研究———以浙江浦江仙华山村为例[J].旅游学刊,2008,(2):65-71.
- [9]方世敏,周荃,苏斌.休闲农业品牌化发展初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旅游版,2007,(1):71-77.
- [10]丁培卫.近30年中国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与路径选择[J].东岳论丛,2011,(7):114-118.
- [11]周晋.城郊型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基于信阳胡店乡村旅游调查分析[J].河北农业科学,2011,15(6):88-90.
- [12]张传时,吴茜,李呈琛,李世平,段兆雯.城郊乡村旅游开发与乡村旅游社区发展[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21-124.
- [13]李冠英,汤全明,张建新,刘培学,王小丹.景区依托型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讨———以溧阳乡村旅游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11,(8):185-187.
- [14]韩卢敏,焦华富,李俊峰.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地开发研究———兼论黄山风景区周边乡村旅游开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186-190.
- [15]肖晓.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整合发展模式探讨[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82-85.
- [16]王家洪.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的互动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9,(4):41-45.
- [17]厉守卫.试论乡村旅游中的文化传承[J].商业时代,2010,(36):114-115.
- [18]王瑛.城乡统筹背景下科学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考[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2):104-107.
- [19]陶玉霞.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建设[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85-89.
- [20]许贤棠,胡静.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旅游资源利用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