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双季青贮玉米品种筛选及生态适应性分析Screening and Ecological Adaptability Analysis of Double Cropping Silage Maize Varieties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李青松;方华;杨坤杰;梁秋华;胡颖;方晓春;马中义;穆云森;王冰嵩;张莹莹;
摘要(Abstract):
青贮玉米对于我国"粮改饲"种植结构调整和畜牧养殖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8~2019年在河北省京津以南10个试点对6个青贮玉米品种进行早春季和晚夏季双季种植,对其产量及生态适应性进行分析和比较,以筛选出适宜双季青贮玉米生产的地区和品种,为京津冀地区发展高产高效双季青贮玉米种植模式提供参考。结果表明:2018~2019年参试青贮玉米品种的全年青体产量为74 681~126 847 kg/hm2,平均92 255 kg/hm2,平均92 255 kg/hm2;全年干物质产量为24 432~30 712 kg/hm2;全年干物质产量为24 432~30 712 kg/hm2,平均27 900 kg/hm2,平均27 900 kg/hm2。10个试点中,辛集、故城、黄骅、涿州和曲周等试点的年青体产量和干物质产量水平均较高,适合双季青贮玉米种植。参试品种中,方玉3201、祥玉19和方玉1201的干物质产量水平较高且稳定性好,适合双季青贮玉米种植。同一品种晚夏季的产量和生长速率均高于早春季,但不同年份的增幅不同。
关键词(KeyWords): 京津冀;双季青贮玉米;品种;生态适应性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8226342D)
作者(Authors): 李青松;方华;杨坤杰;梁秋华;胡颖;方晓春;马中义;穆云森;王冰嵩;张莹莹;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梁秋华,韩建国,范庆杰,王洪乐,于凡,李春宁,蒋俊杰,王健,刘宝印,姚明辉,陈星辉,马中义,李青松.承德市玉米面积调减及其他农业为产业发展现状[J].农业科技通讯,2019,(3):172-175.
- [2]阎淑琴.浅谈玉米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地位、现状与发展[J].玉米科学,2001,(4):89-91.
- [3]王元东,段民孝,邢锦丰,滕海涛,郭景伦,赵久然.青贮玉米育种研究进展[J].玉米科学,2002,(2):17-21.
- [4]丁光省.我国青贮玉米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J].中国乳业,2018,(4):2-8.
- [5]张效梅,乔治军,李峰.我国青贮玉米的研究现状及市场前景[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6):76-78.
- [6]刘浏.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对玉米种业的影响[J].辽宁农业科学,2017,(2):57-58.
- [7]冯健英,许洛,李中建,王绍新,陈莉.河北省青贮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方向[J].河北农业科学,2019,(5):83-84,94.
- [8]王美云.热量限制两熟区双季青贮玉米模式及其技术体系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
- [9]李立娟.黄淮海双季玉米关键栽培技术及产量性能和资源效率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1.
- [10]赵秉强,张福锁,李增嘉,李凤超,劳秀荣,史春余,董庆裕,张骏,刘嘉军,杨恩学.黄淮海农区集约种植制度的超高产特性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1,(6):649-655.
- [11]王兰君,邱殿玉.双季玉米稳产高产高效益的研究[J].作物杂志,1990,(2):21-23.
- [12]钱友山,文化.北京郊区农作物及其品种与种植制度[J].北京农业科学,1994,(6):2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