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 抗病芝麻新品种冀航芝4号的选育及适应性分析Breeding and Adaptation Analysis of New Sesame Variety Jihangzhi No.4 with High Yield and Disease Resistence
徐桂真;徐婧;关中波;林国智;郭元章;
摘要(Abstract):
为了改良现有芝麻品种的丰产性和抗病性,以早熟、优质白芝麻品种冀芝1号纯合体为亲本,利用航天诱变育种技术,采用系统选育方法进行芝麻新品种选育,最终选育出高产、抗病芝麻新品种冀航芝4号。该品种籽粒粗脂肪含量为54.25%、蛋白质含量为22.83%,均达到优质标准;茎点枯病和枯萎病的发病率均低于对照品种冀黑芝2号,抗病性较高;20132014年参加全国(北方片)芝麻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 256.40 kg/hm2014年参加全国(北方片)芝麻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 256.40 kg/hm2,较对照冀黑芝2号增产9.55%;2015年参加全国(北方片)芝麻品种生产试验,9个试点全部增产,平均产量为1 285.20 kg/hm2,较对照冀黑芝2号增产9.55%;2015年参加全国(北方片)芝麻品种生产试验,9个试点全部增产,平均产量为1 285.20 kg/hm2,较对照冀航芝1号增产13.20%。该品种稳产性好、适应性强,2015年12月通过全国芝麻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编号:国品鉴芝麻2016003号)。
关键词(KeyWords): 芝麻;冀航芝4号;品种选育;适应性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现代芝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15-2-01)
作者(Authors): 徐桂真;徐婧;关中波;林国智;郭元章;
DOI: 10.16318/j.cnki.hbnykx.2016.06.01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张秀荣,冯祥云,肖唐华.鄂豫皖芝麻种植资源品质状况分析[J].作物品质资源,1993,(1):26-27.
- [2]刘红艳,赵应忠.我国芝麻生产、育种现状及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475-2476.
- [3]李玉荣,程增书,徐桂真,王延兵.河北省芝麻研究及育种设想[J].河北农业科学,2003,7(增刊):103-106.
- [4]李玉荣,程增书,徐桂真.黑芝麻新品种冀9014的选育[C]//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迎接21世纪的中国油料科技.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454-456.
- [5]张海洋.芝麻加工技术[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2:3-27.
- [6]徐桂真,张京慧,和剑涵.恢复和发展河北省芝麻生产的对策[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6):109-110,154.
- [7]王瑾,徐桂真,李玉荣,程增书,陈四龙.提高芝麻产量的思考[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4):11-12,15.
- [8]张京慧,李玉容,程增书,徐桂真.高产、优质、抗病黑芝麻新品种冀9014的选育[J].河北农业科技,2001,(9):22-23.
- [9]徐桂真,程增书,陈四龙,李玉荣.芝麻新品种冀黑芝1号的选育[J].河北农业科学,2008,12(1):78-79,82.
- [10]徐桂真,和剑涵,李玉荣,程增书,陈四龙.冀航芝1号芝麻新品种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180-16181,16187.
- [11]关中波,王生辰,和剑涵,徐桂真.芝麻新品种冀航芝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河北农业科学,2011,15(12):41-43,46.
- [12]徐桂真,王生辰,朱东旭,关中波.芝麻新品种冀航芝2号高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J].河北农业科学,2013,17(4):59-61,64.
- [13]朱东旭,徐婧,武玉华,和剑涵,关中波,徐桂真,郭元章.高产优质芝麻新品种冀航芝3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J].河北农业科学,2015,19(5):54-56.
- [14]张海洋.芝麻遗传育种研究的现状与思考[C]//王汉中.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综述与摘要集.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29-36.
- [15]唐启义,冯明光.实用统计分析及其计算机处理平台[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 [16]张俊灵,孙美荣,李岩华,张东旭,申书珍.小麦新品种长4738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J].河北农业科学,2008,12(7):9-11.
- [17]施万喜,乔岩,盖琼辉.抗旱丰产冬小麦新品种陇育4号选育及农艺性状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14,27(1):18-23.
- [18]陈集贤,赵绪兰.高产稳产优质广适应性小麦育种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 [19]王磊.AMMI模型及其在作物区试数据分析中的应用[J].应用基础工程科学学报,1997,5(1):37-46.
- [20]袁爱梅,张敏,陈惠敏,李雪英.利用AMMI模型分析冬小麦品种区试数据的稳定性[J].种子,2005,24(5):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