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业科学

1992, (02) 39-40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豇豆“伏歇”的原因与防治

董过兵

摘要(Abstract):

<正> 豇豆(菜豆)是细菜类中人们最喜爱的品种之一,可鲜食又可加工。按植物特性在生产中有两次产量高峰,但实际生产上,当收完第一次产量高峰后,植株生长势减弱,叶色退绿,造成大量落叶,新根长势减退,须根发锈,侧枝生长不出来,开花结荚无儿,直到最后也不出现第二次产量高峰,这种现象多出现在“伏天”,故称为“伏歇”。从近几年的栽培实践中观察造成的主要原因是: 1.播期不适宜。春茬豇豆由于播期过早(石家庄地区抢播提早在3月中下旬),播后较长时间受低温影响,导致出苗时间长或苗前期不能正常生长,严重影

关键词(KeyWords):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董过兵

DOI: 10.16318/j.cnki.hbnykx.1992.02.019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