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业科学

 


乡村振兴专栏

  • 中国良好农业的发展对策及思考

    张维宏;苑士涛;贾彬;贾慧;董金皋;

    良好农业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良好农业规范(GAP)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的有效手段。基于良好农业规范,从农产品产地环境管理、生产过程监控、追溯制度构建、GAP认证的实施路径等方面,对良好农业的内涵进行了分析。由此,概括总结了我国良好农业的发展趋势,从良好规范认证、生产标准建设、示范基地推广、农业技术培训、良好农业宣传等方面论述了良好农业的外延。并为推进我国良好农业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2021年05期 v.25;No.179 1-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4K]
    [下载次数:9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浙江省宁海县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建构机制与提升对策

    邢立巍;

    随着国家治理腐败重心下移,反腐败斗争脚步向基层纵深迈进,村干部"微腐败"问题受到关注。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是遏制农村腐败的关键措施。浙江省宁海县通过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实现了村级事务标准化运作,规范了权力运行,助推农村公共服务提质增效。同时在制度化过程中存在部分权力未进清单、制度实施动力不足、制度运行损失效率、相关监督体系缺失等问题。提出建立动态清单制度,提高村干部待遇与保障水平,改进村民代表参与方案,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协同构建监督体系的对策建议。

    2021年05期 v.25;No.179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4K]
    [下载次数:6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农业产业链治理优化模式的研究

    史艺萌;王军;

    通过阐述农业产业链机制中利益相关者存在的问题,梳理了区块链技术内涵,从而将区块链嵌入农业产业链中,实现农业产业链机制的创新应用。在智慧农业时代,为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提供理论探索。

    2021年05期 v.25;No.179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2K]
    [下载次数:4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山东省M村留守农户参与种植结构调整的意愿分析

    张文杰;李彤晖;吕帅;钱淼;

    农业产业良好发展是促进我国乡村振兴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以山东省M村为例,基于实地调研数据,运用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对研究区域留守农户调整种植结构的意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人口老龄化水平较高,且文化水平偏低;耕地分散、面积较小;农业生产是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2)在0.05水平上,文化程度(X_(13))、农业生产资金情况(X_(42))显著正向影响受访者调整种植结构意愿,年龄(X_(12))显著负影响。提出增加教育投入力度,引导农民开拓创新;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提高农业科技投入;建设新型经营主体,盘活农村闲置土地;强化政府导向地位,完善惠农助农政策的对策建议。

    2021年05期 v.25;No.179 16-19+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5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华北平原地区农业企业参与村级农村土地流转的案例分析

    马冉;赵成雷;张宏彦;

    农业企业参与的农村土地流转是实现农业规模化、现代化、专业化的可靠途径。以企业为主体的土地流转不仅能够解决小农户型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诸多短板,还能够较好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而如何实现农业企业参与农村土地流转是当前我国在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方面的短板。通过深入了解河北省曲周县典型小农户型村庄的土地流转状况,阐明了农业企业参与下的农村土地流转方式、流转特点、流转效益,总结企业参与的农村土地流转的启示,为农村的土地流转积累经验。

    2021年05期 v.25;No.179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9K]
    [下载次数: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河北省梨产业集聚度分析与评价

    孙源;袁媛;王聪聪;王俊芹;

    河北省梨种植历史悠久,是我国梨生产大省。利用2014~2018年面源数据,运用区位商指数和集中系数指数,通过比较河北省内水果产业聚集效应、全国梨主产区聚集效应,评价河北省梨产业聚集现状。结果表明:(1) 2014~2018年河北省梨产业LQ变化呈"∩"型、CC变化呈""型;LQ、CC平均值分别为4.14和3.92,高于苹果和葡萄产业,具有集聚效应,且优势明显;(2) 2014~2018年全国梨主产区中,河北、新疆的LQ和CC平均值远高于其他省份,具有集聚效应,且优势明显。河北省与新疆地区相比,梨产业区位优势明显,但集中度相对较低。提出了统筹规划集群建设,加大产业集群建设投入;延长深加工产业链,构建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打造区域产业集群,培育梨果产业特色品牌的对策建议。

    2021年05期 v.25;No.179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9K]
    [下载次数:3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万荣县苹果产业回顾及发展建议

    丁欣欣;李秋煜;杜昂轩;郝燕燕;刘群龙;

    改革开放以来,万荣县果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其中苹果产业是该县的支柱产业。通过阐述苹果产业的六大优势,剖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转变经营理念,强化结构调整""完善产业标准,促产提质增效""加强技术攻关,保障服务机制""打造优质品牌,提升竞争能力""完善产业链条,推进产业进程"的对策,助推万荣苹果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2021年05期 v.25;No.179 26-28+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3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耕作栽培与生理

  • 春玉米种植区一年两季鲜食玉米生长及温度利用效率的比较

    俞新华;熊阔;张凯旋;武敏桦;武佳颖;黄智鸿;赵海超;卢海博;

    为提高春玉米种植区温度利用效率以及鲜食玉米的经济效益,以早熟鲜食糯玉米品种万粘3号为试材进行了一年两季栽培,对不同季的鲜食玉米生育期、叶绿素相对含量、温度利用效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第1季鲜食玉米的生育期为78 d,较第2季(75 d)长3 d;所需有效积温为1 075.4℃,较第2季(1 104.6℃)少29.2℃;温度利用效率为8.77 kg/(hm~2·℃),叶片SPAD值(45.83~65.37)平均为57.17,单叶面积(451.38~814.16cm~2)平均为679.00 cm~2,鲜穗产量为9 427.60 kg/hm~2,指标值分别较第2季提高了7.34%、30.61%、73.59%和4.41%。张家口地区一年两季种植鲜食玉米时,第1季在4月8日地膜全覆盖播种,第2季在7月13日顶茬播种,可以实现一年两季正常成熟。

    2021年05期 v.25;No.179 29-3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1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山西省东北部地区3种豆科作物品种的适应性分析

    冯文豪;王希全;杨国威;葛军勇;杨亚东;臧华栋;曾昭海;

    品种筛选和引进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方法。为筛选适宜山西省东北部地区种植的高产大豆、蚕豆和红小豆品种,2019年在山西省灵丘县开展豆科作物引种试验,对3个大豆品种(吉育86号、铁丰31号、晋豆25号)、7个蚕豆品种(冀蚕1号、临蚕6号、临蚕8号、临蚕9号、临蚕10号、临蚕12号、青海13号)和5个红小豆品种(白红2号、白红5号、白红7号、白红8号、白红12号)的产量及农艺性状等进行了测定,并对3种豆科作物品种在当地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豆品种中,吉育86号子粒产量最高,达到3 939.4 kg/hm~2,较当地主栽品种晋豆25号高40.3%;蚕豆品种地上部生物量均较高,其中临蚕9号地上生物量达到6 250.0 kg/hm~2,可作为绿肥或饲用作物;红小豆品种中,白红12号子粒产量最高,达到3 956.8 kg/hm~2。综合分析认为,在山西省东北部地区,蚕豆品种子粒产量较低、地上部生物量较高,临蚕9号适宜作为绿肥或饲用作物种植;大豆和红小豆品种子粒产量较高,吉育86号、白红12号可分别作为大豆、红小豆子粒高产豆科作物推广种植。

    2021年05期 v.25;No.179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5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淮中部夏播大豆品种比较试验

    陈耕;朱倩;谢飒英;

    为筛选适合黄淮中部及山西省南部地区种植,且丰产、优质、稳定的大豆品种,2020年以齐黄34为对照(CK),对14个大豆品种(系)的生育期、生物学特性、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及产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参试大豆品种(系)生育期为91~102 d;邯豆15的百粒重最大,为23.0 g;郑1307的单株粒数最多,为107.8粒;郑1307的有效荚数最多,为47.8个;郑1307、中黄78、邯豆15、濮豆820、山宁29、华豆21、中黄301、晋遗51和中黄219的产量极显著高于CK,圣豆7号产量显著高于CK,这10个品种(系)表现良好,建议继续参加下一年的比较试验。其中,郑1307产量最高,为3 469.5 kg/hm~2,较CK增产5.7%,居参试品种第1位;其次为中黄78,产量为3 462.0 kg/hm~2,较CK增产5.4%,居参试品种第2位;邯豆15产量为3 447.0 kg/hm~2,较CK增产5.0%,居参试品种第3位。

    2021年05期 v.25;No.179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8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园艺·园林

  • 苹果花期喷水的防霜冻效应

    张继祥;聂佩显;张丁有;路超;

    晚霜冻是制约我国苹果产业发展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明确喷水时间和喷水方法对霜冻的预防效应,可以有效预防苹果霜冻的发生。在苹果开花期,选择发生霜冻概率较高的天气类型,以不喷水处理为对照(CK),研究了用黑色高压喷灌带在夜间不同时段(00:00~02:00、00:00~04:00、00:00~06:00)喷水和用烟雾机在日出前(05:00~06:00)喷水雾对距地面不同高度树冠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夜间不同时段高压喷水和日出前烟雾机喷水雾均对树冠温度具有一定的调节效应,但连续喷水方法的效果优于烟雾机喷水雾,其中00:00~06:00连续6 h喷水处理效果最好。该处理下,距离地面高0.5、1.5和3.0 m处的树冠层温度在日出前分别较CK高1.94、3.42和2.36℃,其中最低温度分别较CK提高了2.36、4.73和3.86℃,持续影响时长分别为67、79和65 h。在生产中,可采用00:00~6:00连续喷水的方法进行霜冻预防。

    2021年05期 v.25;No.179 4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3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家口坝下地区25个萱草品种引种与评价

    范慧涛;王岩;尉文彬;杜春山;黄建明;张智慧;郑兴悦;郑志兴;

    为明确不同萱草品种在张家口坝下地区的生长表现,筛选优异品种资源,丰富园林绿化形式,对25个萱草品种进行引种栽培,通过观测叶片、花朵和花葶等性状指标,比较了不同萱草品种的生长表现;根据园林景观应用的要求,筛选具有代表性的性状指标,构建科学、有效的萱草品种筛选评价体系,通过指标量化筛选出得分较高的品种。结果表明:得分排名前5位的品种为糯米露(50分)、群星(44分)、大拇指(38分)、科技之光(38分)和粉段(38分);海尔范、无尽夏和小红74得分均为35分,在引种栽培中表现也较好。大拇指、糯米露、群星和科技之光株型中等,花期长,单葶花朵数多,整体性较好,适合丛植;群星、无尽夏、粉段和小红74适合群植;刺果苔草、亡命之徒、奶油卷和科技之光等适合孤植。

    2021年05期 v.25;No.179 50-5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7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植物保护

  • 次氯酸钠破除播娘蒿种子休眠方法探究

    耿亚玲;浑之英;王华;田婷婷;王玲慧;贾宏军;袁立兵;

    为探索快速破除播娘蒿种子休眠的方法,比较了次氯酸钠溶液浸种法、双氧水溶液浸种法和细砂研磨法的破除休眠效果,分析了次氯酸钠溶液不同浓度浸种和不同时长浸种对播娘蒿种子萌发及出苗的影响,以筛选最佳的浸种条件。结果表明:3种破眠方法中,次氯酸钠溶液浸种法的出苗率最高,达到68.0%,分别是双氧水溶液浸种法和细砂研磨法的6倍和3倍以上。不同浓度次氯酸钠溶液浸种后,播娘蒿种子的发芽率为12.8%~71.3%,其中3%~5%溶液浸种20 min的发芽率均可达到50%以上,4%溶液浸种时发芽率最高。4%次氯酸钠溶液浸种10~70 min均能破除播娘蒿种子休眠,其中浸种50 min的出苗率最高,播种7 d和15 d后的出苗率分别达到56%和72%。采用次氯酸钠溶液浸种法能够快速破除播娘蒿种子休眠,并且播种后7 d左右即可培养出整齐一致的幼苗。

    2021年05期 v.25;No.179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1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土壤·肥料

  • 北方稻区水稻节水灌溉下氮肥减施潜力展望

    邢素丽;邹拓;贾良良;杨云马;杨军芳;黄少辉;杨文方;

    针对北方稻区水稻生产中存在的水资源短缺与氮肥过量施用问题,分析了节水控灌和适量氮肥供应对水稻生长发育、养分吸收和产量等的影响,以及目前北方稻区土壤养分含量、灌溉方式和施氮量以及不同生育期施氮比例等共性问题。现阶段北方稻区水稻的平均优化施氮量为141.15 kg/hm~2,其中基肥和3次追肥的施氮量比例分别为38.2%、30.8%、20.2%和10.8%,较农民习惯施氮量减施氮肥29.1%,提高水稻产量8.26%。并提出北方稻区以节水灌溉为核心的氮肥管理技术研究方向。

    2021年05期 v.25;No.179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5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华北地区减量施氮和秸秆还田对小麦生长的影响(综述)

    薛志伟;贠超;杨春玲;

    施用氮肥和秸秆还田是常见的农业栽培措施,氮肥和秸秆的合理利用对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过量施用氮肥不仅会影响作物产量,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适当的减量施氮配合秸秆还田,不仅可保证作物产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而且还可减少对环境的危害。综述了华北地区减量施氮和秸秆还田对小麦生长的影响,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2021年05期 v.25;No.179 64-67+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4K]
    [下载次数:4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叶面喷施蚯蚓复合液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吴慧;孔佑兵;张小强;李国生;

    为改善小麦生育后期子粒灌浆质量和种子性能,以中筋小麦品种扬麦21为试材,在小麦盛花期后进行叶面喷施蚯蚓复合液和不喷(CK)处理,成熟期分别选择代表性样株,测定对小麦子粒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蚯蚓复合液可以有效改善小麦穗粒结构,抑制弱势粒发育,使穗粒数减少2.92%,穗粒重、千粒重和产量分别提高12.62%、18.75%和15.09%且与CK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子粒淀粉含量略有提高,沉降值较CK变化不大,水分、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分别降低1.5百分点、1.6百分点和4.6百分点且与CK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在小麦盛花期后叶面喷施蚯蚓复合液可以有效促进灌浆物质快速输送和将有限养分输向优势粒,明显提高小麦产量,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小麦的种子性能,但会导致子粒品质明显降低。

    2021年05期 v.25;No.179 68-71+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1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氮磷钾肥对玉米关键性状指标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韩冰;王宏栋;韩双;武明飞;刘文海;李冬刚;

    明确氮磷钾肥对玉米关键性状指标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可以为玉米科学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采用宽窄行(宽行行距75 cm,窄行行距45 cm)、株距20 cm种植玉米(天泰55),三叶期采用沟施法施肥,试验设不施氮肥(N_0P_2K_2)、不施磷肥(N_2P_0K_2)、不施钾肥(N_2P_2K_0)和常规施肥(N_2P_2K_2) 4个处理,N、P_2O_5、K_2O施用量分别为135、45和45 kg/hm~2,研究了不同肥料对玉米植株性状、穗部性状、产量以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施肥条件下,玉米氮、磷、钾肥的当季利用率分别为41.1%、16.9%和44.7%,氮磷钾配施可以有效提高养分吸收效率。氮肥对拔节期植株性状以及子粒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磷肥,钾肥的影响最小;钾肥对收获期的果穗性状影响最大,其次是氮肥,磷肥的影响最小。

    2021年05期 v.25;No.179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1K]
    [下载次数: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冀东花生产区土壤肥力现状与推荐施肥量

    冯自军;韩金星;杨云马;赵凤颖;刘克桐;贾良良;

    为全面了解冀东花生产区农田土壤肥力状况和施肥现状,提出优化施肥技术方案,利用2009~2019年冀东地区肥力调查和肥料效应试验的数据,对土壤肥力现状、施肥现状和优化施肥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冀东花生产区土壤pH值平均为6.8,呈微酸性;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14.4 g/kg、0.91 g/kg、44.6 mg/kg和97.9 mg/kg,肥力处于中等偏低水平;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和有效锌平均含量分别为46.7、29.3、1.9和2.4 mg/kg,处于较高水平,但样本各元素含量差异(变异系数67.7%~86.2%)均较大,部分地区仍可能存在潜在的元素缺乏状态;有效硼平均含量为0.8 mg/kg,有效钼平均含量仅0.07 mg/kg,均处于较低水平,不能满足花生高产的需求。冀东花生产区,农户的N、P_2O_5、K_2O平均施肥量分别为173.3、102.7和116.5 kg/hm~2;根据"3414"肥料试验确定的N、P_2O_5、K_2O推荐施肥量分别为128.4、64.0和82.8 kg/hm~2,与当地农户的N、P_2O_5、K_2O平均施肥量相比分别降低了25.9%、37.7%和28.9%。

    2021年05期 v.25;No.179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2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增施钙钾肥及有机肥替代对露地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宏栋;韩冰;韩双;李冬刚;武明飞;刘文海;孙家涛;

    研究不同优化施肥措施和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露地白菜优质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持。在露地白菜上,施肥措施设不施肥(空白对照,CK)、常规施肥(施肥对照,T_1)、优化施肥(减磷增钾,T_2)、优化补充钙肥(减磷增钾增钙,T_3)、95%常规施肥+生物有机肥750 kg/hm~2(T4)、85%常规施肥+生物有机肥1 500 kg/hm~2(T5)和75%常规施肥+生物有机肥2 250 kg/hm~2(T_6)6个处理,研究了增施钾肥、补充钙肥以及生物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白菜产量、生物学性状、品质和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的白菜产量、单株重、纵径、横径以及Vc含量均较CK显著提高,其中,T_3处理的指标值均为最高,分别较T_1处理增加了2.21%、2.60%、2.03%、2.24%和14.82%,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T_2处理的指标值均高于T_1处理,其中单株重和Vc含量增加显著。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处理中,随着有机肥比例的增大,白菜产量、单株重和纵径均呈逐渐降低趋势,与T_1处理相比,指标值除T_4处理均不显著升高外,其他2个处理均表现降低,其中T_6处理的产量和单株重降低显著;白菜横径呈逐渐降低趋势,与T_1处理相比均降低不明显;白菜Vc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与T_1处理相比均表现升高,其中T_5和T_6处理增加明显。与T_1处理相比,化肥优化施用处理和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的白菜硝酸盐均略有下降,但所有处理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其中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处理的效果优于化肥优化施用处理,且硝酸盐含量随着有机肥比例的增大而逐渐降低。与T_1处理相比,各施肥处理的化肥吸收利用效率均有所提高,其中T_3处理的指标值最高,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处理的指标值随有机肥比例的增大呈逐渐降低趋势。各施肥处理中,T_3处理的收益最高,其次为T_2处理,分别较T_1处理增加了2.37%和0.79%;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处理的收益均低于T_1处理,且指标值随有机肥比例的增大而逐渐降低。综合分析认为,增施钾肥、补充钙肥对提高白菜产量效果较好;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提高白菜品质效果较好。

    2021年05期 v.25;No.179 8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3K]
    [下载次数:3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生物科学

  • 数量遗传性状基因定位方法研究进展

    田玉;马春红;宋丽华;温之雨;董文琦;赵璞;

    解析数量遗传性状基因是作物遗传改良的重要手段。分子生物学、各种组学和基因组测序技术的不断突破促进了分子育种技术的快速发展,分子标记技术也不断更新,逐渐成为数量遗传性状基因挖掘的重要方式之一。简要介绍了数量遗传性状基因定位方法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并展望了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方向。

    2021年05期 v.25;No.179 88-9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1K]
    [下载次数:16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遗传育种

  • 高产 广适大豆新品种强峰一号的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任君;阎晓涛;秦秀珍;张素强;

    强峰一号是山西金三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开育9号为母本、铁丰29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后代经系谱法连续多代选择育成的新品种。该品种在山西省大豆中部夏播组区域试验中,平均增产点次率为90.0%,平均产量为3 438 kg/hm~2,较对照晋豆19增产9.3%;在山西省大豆中部夏播组生产试验中,试点全部增产,平均产量为3 291 kg/hm~2,较对照晋豆19增产6.1%。子粒粗蛋白含量40.88%,粗脂肪含量21.05%。2018年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20180002),适宜在深山西晋中以南地区复播,以及内蒙、河北、甘肃、宁夏、陕西等地区种植。

    2021年05期 v.25;No.179 92-9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4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滨稻8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张薇;邹拓;杜琪;赵宝波;杨永平;王伟;耿雷跃;

    滨稻8号是以津原89为母本、垦育60为父本杂交选育,利用花药培养技术成功育成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滨稻8号。该品种株高112.3 cm,结实率94.2%,有效穗数288.0万穗/hm~2,穗粒数121.7个,千粒重29.9 g,产量9 717.0~10 066.5 kg/hm~2,糙米率为82.3%,整精米率66.0%,垩白粒率7.0%,垩白度1.8%,直链淀粉含量15.2%,胶稠度73.0 mm,达国标优质2级米标准。2020年通过河北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河北省长城以南稻区唐秦保、天津、山东东营作一季稻插秧栽培。

    2021年05期 v.25;No.179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3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资源与环境

  • 石家庄休闲观光园区舒适度评价

    武亚敬;于祎飞;刘雯斐;刘俊;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愈加注重休闲生活的品质与质量。选择石家庄近郊驼梁景区、紫藤庄园、林外林庄园、河心岛风景区4个典型风景区作为温度、湿度、风速的采集点,通过系统分析各指标月均变化趋势,科学评价各地区的舒适度。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全年舒适度集中在5~9月,且各地差异性较大。驼梁景区舒适度持续时间较长,集中在6~8月,是夏季避暑观光的最佳选择;其他地区舒适度气候集中在5月和9月,是五一、十一黄金周游玩的最佳选择。

    2021年05期 v.25;No.179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8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农业经济

  • 河北省邢台市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李宸坤;段会珍;于洋;

    基于邢台市高中低收入水平县域的实际调研数据,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系统分析影响该地区农民收入水平的主要因素,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研究区域老龄化严重,受教育程度总体偏低,非农收入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2)性别、受教育程度、非农就业天数、技能培训次数在0.01水平上显著正向影响农民收入水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男性比女性收入多3 562.583元;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受访者分别比小学及以下学历受访者的收入多2 502.087、2 795.765、3 727.967元。提出完善乡村教育培养体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提高农业劳动利用率的对策建议。

    2021年05期 v.25;No.179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9K]
    [下载次数:6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河北省粮食作物耕作制度和经营方式的变革与发展

    王亚楠;徐俊杰;华利静;郄子强;薛合庸;闫增军;

    河北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对1949~2019年河北省粮食种植品种、耕作制度、经营主体的变化与发展进行了梳理,对构建合理耕作制度的重要性进行了剖析。提出从种植业结构调整出发,在保证粮食绝对安全的基础上,积极处理好产量与质量的关系,处理好多样化与专业化的关系,优化种植结构与制度,促进河北农业高质量发展。

    2021年05期 v.25;No.179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5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聚焦“两新融合” 助推乡村人才振兴——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新型职业农民“两新融合”机制研究》

    郑红维;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人才是基本保障。"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实现乡村产业、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关键要靠人才来推动。农业劳动力与农业生产方式关乎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与方向,因此国家非常重视乡村人才培养与职业农民培育,自2012年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以来,培养了一大批致力于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型职业农民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目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成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载体,新型职业农民也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成为现代农业的"主力军",二者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实现融合,既符合各自内在发展需求,也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2021年05期 v.25;No.179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55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