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南麦田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研究Study on Variation of Wheat Field Soil Moisture in Central-south of Hebei Province
田红卫;李月华;丁月芬;赵锁辉;许永红;马吉利;张广辉;
摘要(Abstract):
在冀中南冬小麦生育期内,对麦田土壤2 m土体储水量的周年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麦从播种到收获2 m土体总储水量呈显著降低趋势,到小麦收获时2 m土体总储水量减少了134.6 mm;各土层含水量均呈减少趋势,其中0~40 cm土层含水量降幅最大,150 cm以下土层含水量降幅最小。说明土壤含水量的变化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变小,小麦对150 cm以下土壤水利用较少。
关键词(KeyWords): 麦田;土壤水分;含水量;变化规律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1149152A);; 河北省小麦产业化体系项目
作者(Author): 田红卫;李月华;丁月芬;赵锁辉;许永红;马吉利;张广辉;
Email:
DOI: 10.16318/j.cnki.hbnykx.2014.03.020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周凌云.华北地区节水农业问题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3,14(4):240-243.
- [2]夏军,刘孟雨,贾绍凤,宋献方,罗毅,张士峰.华北地区水资源及水安全问题的思考与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4,19(5):550-560.
- [3]袁会芳,朱锐萍.管好、用好、保护好有限的水资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8):142-143.
- [4]施雅风.华北地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0.
- [5]吴凯,唐登银,谢贤群.黄淮海平原典型区域的水问题和水管理[J].地理科学进展,2000,19(2):136-141.
- [6]王志民,任宪韶,郭宏宇.面向21世纪的海河水利[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 [7]陈志恺.持续干旱缺水对华北平原生态环境的严重影响[C]//中国工程院第六次院士大会学术报告文集.2002:90-97.
- [8]夏军.华北地区水循环与水资源安全:问题与挑战[J].地理科学进展,2002,21(6):517-526.
- [9]许新宜,王浩,甘泓.华北地区宏观经济水资源规划理论与方法[M].南京:黄河水利出版社,1997.
- [10]陈梦熊,马凤山.中国地下水资源与环境[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2.
- [11]刘昌明,魏忠义.华北平原农业水文及水资源[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 [12]钱正英,张光斗.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及各专题报告)[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 [13]张喜英,由懋正.太行山前平原高产农区土壤水分特征及农田节水潜力[J].生态农业研究,1996,4(2):63-68.
- [14]张忠学,吴文良.冬小麦节水增产灌溉模式试验研究[J].灌溉排水,2001,20(3):20-24.
- [15]兰林旺,周殿玺.小麦节水高产研究[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5.
- [16]李建民,周殿玺.冬小麦水肥高效利用栽培技术原理[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10.
- [17]王淑芬,张喜英,裴冬.不同供水条件对冬小麦根系分布、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06,22(2):27-32.
- [18]刘荣花,朱自玺,方文松,邓天宏,赵国强.冬小麦根系分布规律[J].生态学杂志,2008,27(11):2024-2027.
- [19]张喜英,裴冬,由懋正.太行山前平原冬小麦优化灌溉制度的研究[J].水利学报,2001,(1):90-95.
- [20]张喜英,由懋正,王新元.冬小麦调亏灌溉制度田间试验研究初报[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1998,6(3):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