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跨越时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实现途径Realization Way of Talent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During the Transformation Period
药会青;
摘要(Abstract):
师资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如何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是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作者就人才规划机制、人才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特色高职教育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KeyWords): 高职院校;师资管理;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药会青;
Email:
DOI: 10.16318/j.cnki.hbnykx.2011.09.009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李立斌.湖南高职院校师资人才建设问题的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89-92.
- [2]申勇.在发展中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10-11.
- [3]赵恒平,龙婷.大学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中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7,(5):35-39.
- [4]李茜.洞悉需求市场开展人才培养[J].金属世界,2004,(4):27-28.
- [5]郭欣.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Z2):10-12.
- [6]余瑾,曾冬梅.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改革与战略,2002,(12):72-74.
- [7]刘又俭,张传翔.高等学校发展战略研究[J].未来与发展,2002,(4):21-23.
- [8]孙士新,李海燕,张腾达.高职院校师资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创新策略[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2):2-5.
- [9]蒋卫.注重人才培养,创新人力资源管理[J].人力资源管理,2010,(6):11-13.
- [10]周兴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要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5):19-20.
- [11]胡淑慧.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25-29.
- [12]郭秀丽.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1-22.
- [13]程显风.关于高职院校教师实践技能培养问题的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09,(9):67-68.
- [14]贺文瑾.职教教师教育的反思与建构[J].华东师范大学,2007,(1):2-4.
- [15]吴增强.论学校科研文化建设[J].中国教育学刊,2006,(1):20-21.
- [16]李淑娥,戴汉良.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培养与培训实施方案探索[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8,(2):10-11.
- [17]徐东.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问题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6):8-13.
- [18]张尧学.高等教育有哪些挑战[J].中国教育报,2005,(9):15-17.
- [19]张红霞,王雷.高校创建品牌特色专业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10):15-18.
- [20]何建坤.培养引进并举,加快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6,(2):30-32.
- [21]马长世.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五大机遇[J].教育与职业,2007,(26):5-10.
- [22]雷久相.发展中职教育应确立三个意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6):18-20.
- [23]顾明远.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N].光明日报,2010-02-24.
- [24]庄耕.高职学生综合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11,(6):10-12.
- [25]张雅敏.职业教育如何走出困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4):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