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型冬小麦品种的分类 产量变化规律及应用研究Classification,Variation of Yield and Application of Water-saving Winter Wheat Varieties
李月华;刘强;冯立辉;刘亚;侯丽敏;侯大山;李辉利;
摘要(Abstract):
全面概括节水型小麦品种的特征特性,明确不同小麦品种产量随灌水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可为生产上不同区域选择不同类型的小麦品种提供科学依据。以冀中南小麦生产上推广应用的22个小麦品种为试材,2009~2011年在赵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原种场,采取随机区组排列的方法安排参试品种,在冬前足墒播种的情况下分别进行了春季灌溉0水、1水和2水(该区域平水年壤土麦田主要灌水模式)3个处理,在小麦成熟期采取五点取样法进行测产。根据小麦品种对灌水反应的敏感程度,利用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参试小麦品种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不同类型小麦品种在不同灌水次数下的产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2个小麦品种划分为高敏感型、中敏感型和低敏感型3个类型的品种;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之间的产量差异逐渐缩小,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大部分小麦品种在正常年份灌2水情况下均能够表现出应有的产量水平。在不同灌水次数下,参试小麦品种的产量排位变化很大,因此全面衡量1个品种的抗旱能力,应考虑在旱栽培和不同灌水条件下的综合表现。一般生产上应首先选择既高产又对水分反应中、低敏感型的品种,可以保证无论是在旱年还是在平水年或丰水年均表现稳产、高产;对于水浇条件好的保浇地,可选用综合性状好、对水分反应高敏感型的高产品种,以确保获得理想产量和较高效益;纯旱地或扩浇地麦田,可选用抗旱系数高、产量表现好的小麦品种。
关键词(KeyWords): 冬小麦;节水型;品种分类;灌水次数;产量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李月华;刘强;冯立辉;刘亚;侯丽敏;侯大山;李辉利;
Email:
DOI: 10.16318/j.cnki.hbnykx.2011.11.020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郭进考,张士昌,何明琦,史占良,刘彦军,底瑞耀,蔡欣,傅晓艺.冬小麦高产节水技术与品种筛选研究[J].华北农学报,2010,25(S2):98-102.
- [2]张忠学,于贵瑞.不同灌水处理对冬小麦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03,22(2):1-4.
- [3]方保停,郭天财,王晨阳,何盛莲.限水灌溉对冬小麦灌浆期旗叶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及产量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7,25(1):116-119.
- [4]于亮,王奉芝,陆莉,钮力亚,张焕英,付晶,赵松山.多抗节水型小麦品种沧麦6002的选育利用[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7):42-43,81.
- [5]程保成.作物抗旱鉴定及抗旱品种选育[J].山西农业科学,1990,(12):30-32.
- [6]孟祥海,陈秀敏,孙书娈,乔文臣,魏建伟,李丁.河北省冬小麦品种现状及今后新品种选育商榷[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4):66-69.
- [7]田梦雨,李丹丹,戴廷波,姜东,荆奇,曹卫星.水分胁迫下不同基因型小麦苗期的形态生理差异[J].应用生态学报,2010,21(1):41-47.
- [8]赵平,韩杰,张从宇,王敏.不同基因型小麦对干旱胁迫响应的差异研究[J].种子,2011,30(2):25-29.
- [9]严美玲,李林志,辛庆国,孙晓辉,姜鸿明.不同基因型小麦抗旱性比较鉴定[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7(4):293-295,302.
- [10]赵红梅,郭程瑾,段巍巍,齐永清,王笑颖,李雁鸣,肖凯.小麦品种抗旱性评价指标研究[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7,8(1):76-81.
- [11]栗雨勤,张文英,王有增,李运朝,刘桂茹,谷俊涛,周进宝.作物抗旱性鉴定指标研究及进展[J].河北农业科学,2004,8(1):58-61.
- [12]赵聚宝,钟兆站,薛军红,刘恒耀,张宪初,黄峰.小麦品种的抗旱性试验测定[J].农业工程学报,1996,12(3):21-25.
- [13]周桂莲,杨慧霞.小麦抗旱性鉴定的生理生化指标及其分析评价[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6,14(2):65-71.
- [14]隋鹏,张海林,许翠,高旺盛.节水抗旱与喜肥水小麦品种土壤水分消耗特性的比较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4):26-31,57.
- [15]马瑞昆,刘淑贞.冬小麦推迟春季首次灌水后不同品种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J].华北农学报,1995,(1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