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葡萄组织培养快速繁育系统的建立Tissue Culture Rapid Proliferation System Establishment of Table Grape
沈传进;王利民;张平;闫云花;安旭军;李振德;
摘要(Abstract):
以鲜食葡萄品种无核白和美国早熟红无核(弗莱姆)为试材,利用当年生的半木质化嫩茎段作为组织培养的外植体,从外植体消毒、激素配比、培养基组分和移栽过渡等方面,对鲜食葡萄品种离体快繁系统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将当年生半木质化嫩茎段,先用75%乙醇消毒60 s、再用0.1%升汞(内加1%食盐)消毒8 min,获得葡萄单芽茎段无菌外植体;利用改良B5+6-BA 0.5 mg/L+IBA 0.1 mg/L培养基进行葡萄腋芽萌发启动诱导,产生初代苗;利用改良B5+IBA 0.20 mg/L培养基作为继代生根培养基,将继代增殖培养与生根培养同时进行,能够减少愈伤组织过多的培养环节,提高基础瓶苗的使用率;在温度20~33℃、相对湿度≥65%条件下,光照强度从0.5万LX逐步上升到4.0万LX,光培炼苗4~7 d;待部分叶片长出瓶口形成角质层,有明显的反光感,茎秆充分转红后,选用粒径0.3~1.0 mm、pH值≤7.3的纯净河沙作基质进行沙培炼苗;当叶片明显增大,转绿,出现新生叶1~2片,叶表有光泽,长出白色侧根时,即可转入营养袋(或温室苗圃)炼苗;将驯化后的试管苗移栽到大田苗圃,只要营养袋土坨不散,一般成活率≥90%。将试管苗带叶接种扦插,对于加快繁殖速度、提高繁殖系数和节约时间具有重要意义。建立的该组培快繁系统,能够为建立优良品种的快速繁育体系提供有效可行的途径。
关键词(KeyWords): 葡萄;鲜食葡萄;组织培养;快速繁育;繁育系统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沈传进;王利民;张平;闫云花;安旭军;李振德;
Email:
DOI: 10.16318/j.cnki.hbnykx.2011.07.050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修德仁.鲜食葡萄栽培与保鲜技术大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 [2]沈传进.发展优质葡萄生产推进葡萄产业化进程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优秀论文集):78-79.
- [3]沈传进.对乌海市葡萄产业发展的再认识[J].华北农学报,2006,21(专辑):133-136.
- [4]贺普超,王跃进,王国英.中国葡萄野生抗病性的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1991:50-56.
- [5]曹孜义,刘国民.实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教程[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 [6]肖尊安.植物生物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3.
- [7]陈振光.果树组织培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2-6.
- [8]李浚明.植物组织培养教程[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1.
- [9]马斯纳H,曹一平.高等植物的矿质营养[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1.
- [10]王蕴珠.葡萄体细胞愈伤组织的诱导与植株再生[J].植物学报,1985,27(6):661-664.
- [11]卜学贤,陈维纶.试管植物的玻璃化现象[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7,(5):13-19.
- [12]刘飞燕,郭达初.试管苗玻璃化发生原因初探[J].杭州大学学报,1996,23(4):382-387.
- [13]曹孜义,杨德龙.内39号葡萄株系的离体快繁技术研究[J].果树学报,2002,19(26):427-429.
- [14]曹效东,曹孜义.植物试管苗的成本与效益浅析[J].植物生理学报,1996,32(4):284-291.
- [15]邹瑜.野生毛葡萄茎段离体培养和生产应用研究[J].广西农业科学,1998,(4):196-199.
- [16]邹瑜,林贵美.毛葡萄产业化组培育苗技术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3,16(3):65-68.
- [17]贾春兰,王纪方.葡萄试管苗繁殖技术研究[J].中国果树,1992,(1):25-27.